宋向光
近年来,“主题展”成为自然科学博物馆热议的话题,研究者对主题展的特点、内容成分及设计方法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指出主题展的发展是为了让科学知识与普通民众的生活相联系,是为了让民众认识到科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科学有助于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提升,从而增强科学普及的效果。[1-4]对主题展关注的态势反映了自然科学博物馆对知识的社会人文语境的关注,对知识与公众关系的新的认识,以及对积极参与当下社会发展的态度。
“主题展”是与自然科学博物馆传统的以知识、技术为基本内容,以知识传授为目的的展览有所区别的。《现代汉语词典》对“主题”的解释是“中心思想”“主要题材”,但“主题展”对“主题”的解读似乎更倾向于展览内容的“主要题材”,即展览中的展品和内容素材。基于主题展实践和相关研究,笔者认为“主题展”是以特定自然、科学、社会现象(或事件)为基本线索,整合相关领域知识、观点和认知,全面系统揭示该现象的实质、演变及其与人类发展关系的展览。通俗地说,主题展是以话题、事件的逻辑为主导线索,在特定的时间、地域、过程、事件的语境中,将相关知识以生动、鲜活的生活形象或语言表述出来。
与注重科学知识传播的展览相比较,主题展具有特殊、具象、集成、价值定位的特点。“特殊”是指主题展的知识呈现是在个别的特定语境中展开的,而知识是关于特定现象的普世性属性和一般性关联,是排除了客体的个性特点的;“具象”是指主题展的知识性内容是隐藏在深处,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生动、鲜活的标本、场景、人的活动,而不是公式、数据、图形等符号性的学术表达方式和学术性语言;“集成”是指主题展是以展览具象内容为枢纽,集成了与之相关的若干特定知识概念与命题,是多个自然科学或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集成,且通常只是与展览内容有关的知识片断,而知识型展览通常是单一学科或学术领域知识的系统表达;“价值定位”是指主题展多涉及自然、科学或社会问题,展览组织者在素材选择和表述视角要体现当下社会对该问题的价值判断,展览内容的呈现和展览内容表述也要符合展览的价值定位,如要判定特定现象的对错,要对某些现象的重要性进行判定,而自然科学知识通常是价值中立的,是对自然或科学现象的客观描述。
基于展览内容素材和展览目的的特点,主题展可以区别为几种模式。笔者建议分为“知识性主题”“现象性主题”“事件性主题”和“话题性主题”等若干模式。了解主题展模式,有助于主题的聚焦,有助于内容素材的选择和表达,有助于展览内容逻辑主线的展开,也有助于展览自身特点的呈现。
“知识性主题”是以特定知识点或知识束为框架、为主线的展览,如动植物、科技等。知识性主题展览基于知识的构成部分展开,多呈横向板块结构,而不是按知识的科学逻辑线性展开。展览目的多为阐述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提升民众的科学意识,为此在展览中多将知识要点与民众生活联系起来,将系统的知识性内容以片段化的生活实践呈现出来,通过民众日常的劳作、环境、交往、家居等生活场景和生活实践引入知识内容和科学认知方法。
“现象性主题”以人类生存及生存环境中的常态性、多发性或规律性现象为主题,如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人类体质或生存现象等作为复杂的系统,其内容和表现是复杂多元的,对这些现象的研究和解释也呈现多元状态。为帮助人们更科学准确地认知和理解这些现象,需要以现象为核心,由表及里、由内而外、由因致果地对现象的条件、形成、进程、演进、结果、影响等表现进行解读。
“事件性主题”是以地域、特定时间、灾难性自然事件、科学发现事件等特例性、局限性事件为主题,如环境污染、移民、重大科学发现等。事件性主题因其具有轰动性、典型性和“长尾效应”的特点,民众对其印象深刻,常作为解说科学知识的有效导入点。事件性主题受事件发生的时空、自然、社会、文化传统、技术条件和发展需求的制约,具有明显的特殊性特点。事件性主题展览在呈现一般性、普世性理性知识的同时,也需要注意不要让特殊性现象侵蚀甚或替代普遍性原理。事件性主题展览多以特定事件的全周期、构成要素和前因后果为主线,基于事件的发展过程展开,多呈时间导向的纵向结构。
“话题性主题”聚焦时下观众关注的热点话题,如当下的空气污染、资源枯竭、气候变暖、转基因、食品安全、饮食健康等。话题性主题是博物馆主动参与社会发展的路径,回答民众关切的问题,用科学知识消除不确定性,用科学逻辑为人们思考问题提供科学路径,用科学态度化解非理性的冲动。话题性问题的讨论通常会有情绪化、诉求化的反应,讨论参与者有时也会出现两极或多极分化的状况。为此,博物馆“话题性主题”展览的目的是提供科学知识背景,要客观呈现不同观点,引导和激励观众批判性思考,发挥正能量、劝善和积极导向作用。
主题展要有清晰鲜明的定位。定位是基于目标观众的素养、偏好和学习习惯,设计博物馆展览的价值内涵、视觉形象、表述语言和交流方式。主题展的内容素材和解说是有价值导向的,其目的也是影响观众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规范,或者是说服观众,或者是强化观众的认知。为此,主题展需要有明确的目标观众,要准确了解目标观众关于主题展内容的知晓、理解、认同和态度,了解目标观众偏好的学习材料和学习工具,据此设计与目标观众的交流互动方式。主题展定位要明确展览可以为目标观众带来怎样的好处,例如提供解惑答疑的机会,了解权威的科学研究成果,了解不同观点的内容和争论焦点,可以与专业人员进行讨论等。主题展的定位要贯穿于展览内容和展览的视觉呈现,要体现在展览的宣介材料中。博物馆要选择目标观众可以接触到的传播途径,告知主题展对目标观众的好处,欢迎目标观众来参观。
主题展的内容具有多元的特点,内容素材包含着主题相关的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事实性素材和不同学科的知识性内容,这些内容在学术语境中常没有直接的关联,只是在主题展的框架中似乎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且多呈现片段化状态。由于主题展素材缺乏知识性的逻辑关系,如何将这些看起来杂乱无章的素材整合起来,以服务于主题展目的的实现,且有助于观众将似乎零散的片段化知识统合为支撑参观体验的依据,这是主题展内容设计的重要任务。主题展内容通常是闭合结构,展览或是“问题—答案”,或是“现象—原因”,或是“结论—论证”,即要有确定的结果,让观众看过展览之后获得对特定问题的理解,对展览表达的观点、态度、结论的认同。主题展的内容结构通常呈现为收敛聚合的状态,将展览过程中呈现的多种现象、知识片段归结到结论上,或者说归结到肯定的答案上。主题展的内容即是问题的不断深化,素材与证据的不断呈现及分析,从而逐步地导向特定的结论及态度。主题展内容看似散漫无序,但各项事实素材和知识片段都是为最终的结论服务的,即呈现为展开、呈现、局部结论、最后总结的过程。这一过程为主题展览内容素材的集成组合提供了思路,主题展的内容构建可用过程模式来构建,可根据基本线索的特征来设计内容发展的路径和节点,安排素材的位置和作用,解说关键知识内容。
主题展内容的过程模式,或以事件的时间进程为主线,从事件的发生、发展、演变、结果、影响等主要环节入手,链接相应的条件、原因、阶段性结果、相关知识等内容,多维度、全景式地呈现。美国芝加哥菲尔德博物馆策划的“巧克力”展,展览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主线,以世人喜爱的巧克力作为贯穿的线索,“从果实到糖果”,包含雨林、玛雅、阿兹台克、欧洲、工业化生产、世界贸易、种植者、巧克力的今天等8个单元。展览将自然、历史、贸易、工业、大众文化、人类健康、生态环境等元素巧妙地集成在一起,让观众在愉悦的参观过程中感受中美洲土著居民对可可的利用,品味可可树种植者的艰辛,体会贸易在促进文化交往中的作用,思考生态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的影响。*http://archive.fieldmuseum.org/chocolate/ 2018年2月8日访问。该展览得到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的资助,2002年展出以来,10年间在美国24个城市或博物馆巡回展出,不仅观众欢迎,展览相关纪念品也取得不俗的销售成绩。
主题展内容或是以现象的解说为主线,从表象入手,从不同维度和视角呈现不同的局部,由表及里,抽丝剥茧,分析解读不同局部的特质及其与整体的关系。美国人类学学会与明尼苏达科学博物馆合作策划了“种族的故事”展览,展览从生物的、文化的和历史的角度考察种族与人类的变异,让不同年龄的人们都深刻理解种族的来源和表现,思考美国的种族主义问题。*https://www.smm.org/exhibitrental/race-are-we-so-different 2018年2月8日访问。展览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种族的科学,种族观念的历史,当代有关人种的体验以及美国的种族主义。展览素材包括表现美国不同种族民众的摄影,关于人类基因和人口分布的知识,科学家对不同种族特性的研究,以及当代美国社会在住房、财富、医疗、教育、土地等领域的种族不平等状况,让观众利用肤色测度和语音辨识仪器亲身体验区别种族的“科学”方法,了解体质人类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在种族观念形成中的作用,进而思考“种族平等”的社会意义。展览从科学的命题去切入,最后落脚到社会问题,启发人们的思考。该展览于2008年被美国博物馆协会评为“最佳展览”。2010年,该展览改名为“种族:我们为什么如此不同?”在美国巡回展览,截至2017年,已在18家博物馆展出。
主题展的内容通常是当下被关注的自然、科学或社会问题,博物馆以这些问题为切入点,集成有关的科学研究成果或知识,力求从科学理性的角度为观众提供思辨的路径。为此,如何以讨论的姿态导入问题,如何客观呈现有关现象,如何以知识解说来表达博物馆的态度,如何引领观众理性地认知和讨论问题,这是主题展设计团队面对的挑战。主题展的信念、观点都蕴涵在展览素材和相关知识的选择、组织和解说中,展览策划团队应营造对话的情境,基于观众的认知过程,支持观众在体验中感知、思考和决策。主题展的内容素材的组成是有内在逻辑的,不是简单的“搭积木”式的素材堆砌。为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保持观众参观兴趣,主题展通常以身边事入手,从观众熟悉的事情中提炼出问题,对观众的习惯性认知提出挑战:“看到的不是真实”,激发观众进一步探究的兴趣。例如,“种族的故事”展览就从人们日常生活入手,在观众进入展览后就会面对“种族是什么”的问题,并听到不同人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主题展提出的问题不是判断题,不是让观众在习惯性认知和主题展提出的问题中判断孰对孰错,而是让观众意识到认知世界可以有不同的视角,新视角有助于理解世界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当观众带着问题参观展览,有助于观众在参观过程中集中注意力,寻求解答问题的线索和路径。为此,主题展的内容素材及知识点的安排要考虑观众认知、思辨、解答的心理过程。在提出问题时,策展者不仅要注意问题表述的清晰简明,还需要为观众提供相关的事实、情境、历史及社会文化背景,帮助观众理解该问题的合理性和处理该问题的必要性。主题展要选择典型性的事例,通过对事例与展览主题有关的信息的分析,揭示其与展览核心问题的关系,并导向合理的问题解决方案。注意到主题展的观众通常是全年龄段的,展览可以设置若干沉浸式场景,如“巧克力”展览的可可树场景和可可树种植场景,在场景中,观众可切身感受可可树的自然状态,触摸真实的可可果,了解可可树生长的自然生态环境,这为观众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埋下了伏笔。通过让观众亲身体验,可以有效激发观众思考,并因亲身感受而对展览主张的问题解决方案有了自身经验的支持。“种族的问题”展览为观众提供了测试自己的肤色的设备,观众可以将自己的肤色样本与其他人的肤色样本进行排序,以验证可否通过肤色来区别种族身份,进而思考早期人类学的种族标准的科学性,最后认识到种族不是体质、生理上的概念,而是社会认知。
尽管主题展是博物馆传统的展览形式之一,但近年来呈现出以公众关注的“问题”为导入,以科学知识为支撑,以观众自身经验为出发点,以未来发展为导向,以提供解决方案或思辨路径为线索,以观众态度转变为目标的特点,展览更贴近民众生活,鼓励观众参与体验,对展览提出的问题主动科学的思考,并在讨论的氛围中形成有利于社会发展、生态安全的态度和价值观,主动自觉地遵循适宜的行为方式。为发挥主题展的社会教育作用,展览组织者还应设计丰富多元的配套社会教育活动,编写适合不同年龄学习者的教学资料,推动主题展走进学校,走入社区。需要注意的是,主题展尽管有其鲜明的特点,但展览内容结构通常是“问题—答案”的模式,提出问题,寻求答案或解决方案,这一模型呈现收敛状态。科学知识传播型展览的内容结构则是“假设—探究”的模式,基于现象提出假设,通过探究形成知识,知识又开拓了新的未知领域,是开放、拓展的状态。主题型展览与知识型展览,两者在知识的创造、积聚和传播中发挥着互补的作用,不可偏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