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庆宝
建筑施工过程中,会有多种不同因素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尤其是因温度变化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是人们一直研究的重点。一些体积比较大的混凝土在经过初凝之后,内部会受到压力,同时外部会受到拉力,内外受力会引起混凝土的变化。在冷缩阶段,混凝土具有了一定的强度,对内部混凝土形成了一定的约束力,但是内部的温度在不断降低,逐渐缩小体积,混凝土的膨胀和冷缩过程中产生的拉力较大,一旦超过其应力,就会导致混凝土裂缝的出现。早期裂缝的出现,能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控制。通过优化混凝土配合比,重视温度的控制,做好蓄热养护工作,并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等一系列措施来加强混凝土质量的控制工作。
建筑物地基的混凝土施工中,有必要选择合适的混凝土原料。因普通水泥的水化热较高,如果将其应用于基础地板的混凝土结构中,水泥的水化热不易消散,则会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较高,与混凝土外部的温度有差异,在混凝土内部产生压缩应力,在外部产生拉伸应力。当两者之间存在严重差异时,就会产生裂缝。
在细骨料的选择中,必须选择具有合理砂含量的细骨料。中砂的平均粒度通常大于0.5mm,泥浆含量小于5%。与混有细砂的混凝土相比,混合中等平均粒径的混凝土可以更好地减少用水量,同时减少混凝土中水泥的用量,降低水泥的水化热及收缩性能。在粗骨料的选择中,通常优选选择具有大粒径和良好分级的石头。 颗粒尺寸通常为5~25mm,并且泥浆含量小于1%。与碎石混合的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高抗压强度,可以降低水泥的水化热,提高混凝土的温度。
在材料的选择上,还需要结合具体的施工方案要求,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施工及国家的相关要求。
施工项目中基础地板混凝土的施工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的要求和相关技术进行设计。通过实验室配比,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水泥水化热的测定和验算以保证水泥的供应,使其符合施工要求。在建筑基础地板的基础混凝土施工中,合理选择原材料,采用“双掺”技术优化混合比,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的上升速度,延缓温度峰值出现 ,从而能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并使其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
建筑基础底板混凝土施工工序较多,且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结合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针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找到影响混凝土施工作业的因素,并结合施工工艺的具体要求,提升施工技术和效率。
在建筑基础底板混凝土施工之前,需要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并对施工方案进行研讨,了解其是否符合施工的具体标准;并对施工材料、施工人员等因素进行全面的考察,了解施工人员的职责,对每个人员的具体工作做好分工安排;并准备好施工所需要的材料,如草袋、塑料布等,在基础底板的表面,钢筋上做好标记,在施工前按照相关事项,确保混凝土施工作业能顺利进行。
为了确保混凝土的温度,混凝土搅拌中使用的混凝土必须放置在遮蔽物中,以避免日晒,并经常用水冲洗使其处于低温的状态。其中,在使用地下水和冰水时,水温控制在10%以下,能有效降低混合物的温度。在混凝土搅拌时,为了减少计量误差,可以使用全自动微电脑设备进行混凝土的混合和计量,严格按标准值进行测量,包括3%的砂和砾石,2%的水泥和2%的水外添加剂。特别是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应小于120s,应控制混凝土运输时间,掌握混凝土浇筑速度,及时反馈信息,减少水泥罐车等待时间,应确保正常供应混凝土,减少因供应不合时宜而出现冷接缝。
(1)浇筑混凝土时,应采用分层施工的方法,从而提高混凝土的高度,使其均匀上升。按照“薄层浇筑,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浇筑施工中,必须避免混凝土的自然流淌和混凝土供应相对较慢时发生的冷缝问题。混凝土必须具有相应的粘结性,混凝土坡度需保持在1:8之间,坡面层厚度应控制在200~250mm之内,以便上层混凝土在初凝结前覆盖下层混凝土。浇注线呈s形,特别注意浇注温度不应超过28℃,浇铸带的摆动方向应相同。
(2)混凝土泵送时,会有流淌斜坡度的产生,因此,不同区域的浇筑一般设置不同的振动器,第一次振动器应该设置在混凝土的装卸点处,对刚出管的混凝土进行振捣,让混凝土能流入底层;在混凝土的中间位置,其目的是让混凝土更加密实;第三次振捣是在底层钢筋处,地流入到钢筋中的混凝土进行振捣,保证密实性能符合要求。在浇筑的过程中,需要把握好振捣的时间,振捣的速度也不能太快,严格按照振捣的顺序进行操作。
(3)泵送过程中会出现水分,在此过程中混凝土浆水会顺着混凝土的坡脚流入坑底,这就需要在施工中预留一定的坡度,让浆水能流到附近的积水坑,也能通过集水坑排放到基坑外。也可以在振捣中改变方向。
在施工时,混凝土的内部热量不能很好地发散,外部散热速度又相对较快,特别是在夜间和下雨时,容易导致外部和内部之间出现巨大差异。温差的出现,会在混凝土表面产生有害裂缝。同时,混凝土在硬化后会随着温度的降低而收缩。受地基的影响,将产生大的外部约束力,使得混凝土超过当前混凝土的强度并且出现裂缝。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根据混凝土的水化热定律,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温度控制方案,控制混凝土温差在25℃以内。
在制定科学的控温方案的基础上,还需要结合底板的不同厚度及浇捣的方向,来设置不同的测温点,在每次振捣作业施工完成之后的3h内,需要每个小时都进行一次测温作业,或者在6h之后,每隔4h进行一次测温,这种测温作业一直到振捣作业完成后10h之后。并对每次测温的结果进行记录,有出现温差超过22℃的情况,需要及时汇报并及时处理。
混凝土作业与一般建筑施工作业不同,在施工完成后还需要做好后期的养护和管理工作,确保延长其使用寿命。具体包括施工过程中的保养和施工完成后的维护工作。
(1)在浇筑作业完成之后,进行抹面压实作业,然后在混凝土的表面盖上塑料布和草袋子,对混凝土进行覆盖,从而达到良好的保温效果;同时,施工过程中,针对浇筑的混凝土,其水化热度变化比较快,可以用塑料布等材料进行覆盖,减少混凝土表面水分的蒸发引起的收缩问题,甚至是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这样在保温的同时也能起到保湿的作用,确保混凝土表面处于湿润状态下。
(2)混凝土施工完成后,需要继续做好混凝土维护养护工作,主要是在施工完成后,一般需要持续半个月时间做好浇水养护工作,特别是柱、墙插钢筋等地方,需要重点做好养护工作,确保覆盖比较严实。针对测温作业,需要经过相关技术部门及人员的确认和同意之后,才能结束测温工作,温度恒定之后,对混凝土表层的塑料进行逐层的拆除,确保其能有效散热。
(3)采用塑料薄膜等进行覆盖作业时,一定要覆盖严实,打接好,不能让混凝土的表面露在外面,在一些特殊的部位如电梯及集水井等地方,还可以加盖毛毯、草包等。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同时,新的发展时期,人们对建筑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基础的混凝土基础施工对材料的选择要求很高。只有按照混凝土施工要求,才能采用科学的混凝土配合比,确保建筑物混凝土基础施工质量符合施工要求。在现阶段施工过程中,在不同的工艺阶段,应根据不同的施工特点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对混凝土施工项目进行全过程监控,提高施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