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莉
又是一年高考落幕,看着全国高考Ⅱ卷的作文题,不禁细细揣摩,2015年高考作文中露出的改革苗头,今年终于“真相大白”了,禁不住想梳理一下近三年的变化。
先看2015年的高考作文材料:
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大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国际学术最前沿。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世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味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
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与2014年及以前的新材料作文不同,2015年作文的审题难度下降。“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这一要求明确点出从中选出一个写即可。可是题目中“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却在暗示,写作过程中应该结合材料,分析人物“风采”,并能体现这种风采在“当代”的价值,也就是你选择的原因。可以说,这是高考作文继话题作文、新材料作文之后又一次变化的信号,这一信号预示着出题者发现了作文中的模式现象、套作现象,这就证明作文考查的方向在变。
因为是第一次变,不敢有太大的变化。所以这个作文,只是强调要分析材料,在分析中体现自己选择时的思考。
再看2016年的作文材料:
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
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相比上一年,2016年的作文就更多地要体现学生自己的见解。你可以谈一点,也可以写二点、三点,最关键的是作文里面的要求:“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这就在考查学生语文学习“自己的”感受了,目标很明确。所以命題不难,但区分度似乎又是一个问题,学生立意的差别似乎不大,我觉得不利于优秀学生的展示。
再看2017年的作文材料: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鱼迅)
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这一作文题,似乎有了点宋代科举“经义”考试的味道,你最好知道句子的出处、意思,才利于发挥。最难的还要以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说实话,这里面的每一句都代表不同的立意,要组合在一起,得有高水平,大气魄。当然也有简单一点的立意,比如大多数同学可以看出,①⑤和①⑥组合比较简单好写。
材料中的六句话,包含了中华民族的美好品德:自强不息、家国情怀、自信豁达、包容大度、勇于面对……这六句话,既各自独立,又彼此关联。读书少者可以有话可说,思考深者可以精彩不断,有了很好的区分度,更体现出了作文改革的理念。
有了前两年的铺垫,今年的改革水到渠成,作文考查的目标也相当明确。对六句话的理解、试题中“合理引用”的要求,可以看出是对积累、理解的考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是对感悟能力、思考能力、思维广度的考查;“请以其中二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是对思辨能力、思维深度的考查……
这一作文题,切中了语文教学的时弊:这一作文题,倡导新的教育理念,明确了未来的教学方向;既重历史传承,又关注现实生活;既重文化底蕴,又彰显学生个性;既重知识积累,又重哲理思辨……
面对高考作文的这些变化,我们应该如何调整作文教学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尝试:
一、重视课堂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学会思考
在课文教学中注意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思考,养成思考习惯。比如在讲必修3的《琵琶行》时,我设计了一个问题,为何说“同是天涯沦落人”,就可以“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个问题就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到白居易和琵琶女共同的身世命运,知道他们为何是天涯沦落人,从课文中生发,让他们思考,为什么命运相同,就可以达到不相识就相知的地步。学生经过思考,明白相同的经历,容易使人产生共鸣,而有心灵的共鸣,就可以成为知音,既然是知音了,那无须相识,便也可以相知。于是学生的思考和认识,由文中已扩展到了全人类共同的情感,思考的深度就上了一个层次。
二、关注时事,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在平时的教学中,用新闻评论的方式,养成学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只所以选择新闻,是因为它新,学生感兴趣,还因为它是新发生的,许多东西大家还没有定论,是非曲直有待评论,适合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发表观点。每两周一次的新闻评论,学生很喜欢。因为他们可以畅所欲言,更关键的是他们还可以透过新闻事件,分析本质,分析新闻发生的必然之因。这样的训练一段时间,养成习惯,就不用在课上练习了,布置成周记,学生自然会关注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并且会思考,为什么会这样,渐渐地就可以提高思维的深度。
改革从高考开始,改革在教学中体现,相信同仁都有自己的计划,希望思想在交流碰撞中有升华的火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