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远平
互联网+时代已经深深地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互联网海量的信息为学生提供了作文素材,拓展了写作思路,云平台自由发表和互动评价对作文教学有积极的启发作用。但不能回避中学语文基础教学中的作文教学面临“百度”“刷屏”的朋友怪圉,影响学生的创作潜能。如何应对呢?这便成为广大语文教师共同思考的一大课题。就此笔者结合三十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对互联网要有科学的认识,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平台,促进他们不断地健康发展。
一、返璞归真,积累素材
当前语文教学中,有不少教师为追求学生作文水平速成、高效,玩“技巧”“套路”,很少地在积累语言、感悟生活上下功夫,而是希望走“终南捷径”。
写作教学应返璞归真,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广泛阅读,包括上网阅读,吸收营养,不断提高阅读能力,鼓励他们养成坚持阅读报纸杂志和课外书、并作摘记的良好习惯。这样既可使自己在思想上受到教育,又可为写作积累素材。有了写作素材,到作文时就不犯愁了,兴趣也就随之而生了。邓拓曾生动地把积累素材比喻为“农民拾粪肥”,农民有了粪肥,就为丰收创造了条件。我们积累了丰富的材料,当然就为写作做了充分的准备,行文时就会左右逢源,得心应手,所以,手头的素材越丰富,一展手笔的兴趣也就随之而浓。
二、回归自然,触动灵感
互联网+的深入渗透,学生的“虚拟生活空间”五彩缤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然而,中学生的生活范围相对而言还是比较狭窄的。写作是一个动态过程,作者必须有一定的生活经历,对生活有所理解和领悟之后,才能产生表达欲望。
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感悟生活,从而打破写作与生活之间的“厚障壁”,把我们的写作课向生活开放,求教于自然,让美好生活去触动学生写作的灵性。
譬如,春暖花开,可带领学生到家乡的名胜古迹观光浏览,在神秘幽静的山石古迹旁进行奇特的构思和大胆的想象;炎夏赤日,可带领学生到凉爽宜人的河海边上,让波涛来冲撞他们灵感的诗行;皓月当空,可组织“中秋赏月晚会”,让学生畅抒浓浓的乡思和悠悠的乡情;白雪皑皑,可带领学生到室外去,尽情抒写那玉树琼枝的独特风采。另外,还可经常组织学生到乡村、工厂、军营、贸易集市等地方,去观察、体验,使他们目有所见,耳有所闻,心有所感。由于有了生活的“厚积”,他们便能在写作过程中“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三、营造情境,化难为易
学生写作上的最大障碍是“无米下锅”,有目的地导演“情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它能使学生产生如临其境的感觉,诱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和创作灵感。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事物会引起学生心灵的震颤和情感的共鸣。一场“感恩”教育报告会,不是让多少“有泪不轻弹”的男生流下了感动的泪水吗?”天宫二号升空”和“第二艘航母出海”不是激起了多少热血少年对祖国强盛的骄傲之情吗?所以,教师就要敏锐地把握这些写作动情点,有的放矢,相机引入,让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下抒发自己欲罢不能的感慨。
在教学中,网络的开放性以及图文并茂的超文本写作方式,为作文教学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借助互联网中的影像、模型、图片、影视等材料,为学生营造一个具体的写作情境。这样,学生就会有物可写,有话可说,写作兴味也就更浓烈。
四、创新驱动,自由驰骋
传统的作文教学都以教师命题,学生作文为唯一的形式,学生被动接受作文的训练。因此,他们心中有许多想说的话没有机会说,想写的内容没有机会写,写作兴趣也就无从激发。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不妨“换换脑筋”,适时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驰骋的时空,让他们充分地发挥,尽情地“倾吐”。
比如,每个学期都可为学生提供一两次自由作文的机会,让学生放胆作文,写“放胆文”可让他们自己命题,自己立意,体裁不限,自由选择,形式不拘,题材自定,可以观古今而迎载,可以撫四海而恢万里,风云雨露,草林虫鱼,以至街谈巷议,人情世故均可以写。这样,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任意驰骋思维空间,自由开启思维门扉,因此,每次自由作文,定能从中发现一些情文并茂,新鲜活泼的好文章。从而一反过去那些干巴巴、硬邦邦、索然无味,生造别扭的文字或矫揉造作的文章。
实践证明,自由作文可以帮助学生凭借已有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使他们的心潮自然喷涌,可以写自己想写的东西,说自己想说的话,并能体会到自由写作的愉快,因而,它是一种深受学生欢迎的作文形式。
综上所述,作文教学要善于向生活开放,让学生有话可写凄为学生营造一个具体的写作情境,让学生有话想写凄让学生做自己想做的题目,使之有话乐写:还要留给学生一方自由的天地,使之有话畅写凄让技术为我们教学服务,将作文教学落在实处。说到底,就是要学生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我想写”,写出更多好作品,在互联网平台上与广大读者共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