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俊云+段其中
在初中数学知识体系中,作图是一个重要内容;在学生必备的各项能力里,作图能力占一席之地.初中生要求掌握五种基本作图,用集合的观点描述角平分线、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圆,用交轨法作图.
近几年来加大了对作图能力的考查力度,除了考尺规作图大题,还考与作图联系紧密的小题.有一类几何最值考题,因为学生不会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导致思路产生很困难.现从近几年中考试题中选摘几道与最值相关题目,谈谈解法体会.
1.(2017·安徽)如图1所示,在矩形ABCD中,AB=5,AD=3.动点P满足S△PAB=13S矩形ABCD,则点P到A,B两点距离之和PA+PB的最小值为( ).
分析 由S△PAB=13S矩形ABCD可得点P到AB距离为2,故点P在到AB距离为2的直线上.再由直线上一点到直线同侧两点距离之和最小的基本图形做出点P,可以计算出最小值.
解 设点P到AB距离为h,作EF∥AB,EF到AB距离为2.
∵S△PAB=13S矩形ABCD12·AB·h=13·AB·AD,
∴12·h=13·3,∴h=2,
∴点P在到AB距离为2的直线EF上.
作点A关于EF的对称点A′,连接A′B,交EF于P,此时PA+PB最小.(如图1所示)
∵A,A′关于EF对称,∴PA=PA′,
PA+PB=PA′+PB=A′B,AA′=2×2=4.
在Rt△A′AB中,A′B=AA′2+AB2=42+52=41,
∴PA+PB的最小值为41.故选D.
2.(2017·怀化)如图2所示,在菱形ABCD中,∠ABC=120°,AB=10 cm,点P是这个菱形内部或边上的一点,若以P,B,C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则P,A(P,A两点不重合)两点间的最短距离为cm.
分析 若B为顶角顶点,则P在以B为圆心、BC为半径、120°的弧上(不包括C点),但P,A两点不重合,故不存在PA的最短距离;若C为顶角顶点,则P在以C为圆心、CB为半径、60°的弧上,连接AC交弧于P,可确定AP位置;若P为顶角顶点,则P在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上,恰与点D重合.
解 若B为顶角顶点,因P,A两点不重合,不存在P,A的最短距离.若C为顶角顶点,则P在以C为圆心、CB为半径、60°的弧上,连接AC交弧于P,过A作AF⊥BC于F.
在Rt△AFB中,sin60°=AFAB,∴AF=10×32=53,
在Rt△AFC中,∠ACF=12×60°=30°,
∴AC=2AF=103,
∴AP=AC-PC=103-10.
若P为顶角顶点,则P在线段BC的垂直平分線ED上(垂直平分线经过D点),此时AD⊥DE,
∵垂线段最短,P,D两点重合,
∴AP=AD=10.(如图2所示)
∵103-10<10,
∴P,A两点间的最短距离为(103-10) cm.
小结:这类几何最值问题常与运动变化、图形变换联系紧密,对作图能力要求较高,需要用相似、三角函数、勾股定理等知识运算,是综合性较强的好题.
体会与启示:数学课程标准对学生提出的培养目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这类中考试题是对“四基”的一种实战检验,考查学生分析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要求学生理解题意—实验操作—探索规律—准确作图—建立模型—计算求解,能否做出符合题意的数学图形是其中关键.将某些数学问题归结为作图问题,通过“先定位后定量”来处理,可以获得解题捷径.不仅可用作图的方法解决这一类几何最值问题,而且可以解决一些中考压轴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