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冬梅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新目标、新任务和新举措,进一步表明中共中央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志和决心。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之际,深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解,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生态文明建设是完成新时代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中共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共十九大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新征程”不是空洞的口号和概念,它内涵着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新目标、新任务、新战略。报告规划了新的“两步走”的战略构想,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相匹配、相吻合。要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目标,我们必须对新时代的宏伟目标具有更加清醒的认识。
早在2004年,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就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任务,其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2007年中共十七大提出全面的、和谐的、生态友好的发展目标。在5年之后的十八大上,“生态文明”理念被提升为国家战略。中共十九大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重大部署,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14条基本方略之一,提出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拓展了新格局,明确了新方针,部署了新任务,集中体现了中共中央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谋划,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态文明观,为我们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开创打造美丽中国的新局面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为此,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中,旗帜鲜明地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之中,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实现这一新目标必须改变以往拼财力、拼物力、拼资源的思路,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也不能是单纯的物质财富的增长,而是通过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改变以往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通过生态文明的全面提升,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人民能够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
二、建设生态文明是应对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逻辑使然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生产力有了极大的发展,人们由温饱到小康,不久将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不容忽视的是,我们在以往的发展过程中过度地注重量的指标,以破坏生态资源为代价,把高额的GDP当作发展的目标。结果,虽然生产力提高了,物质丰富了,但忽视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没有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越来越突出,颠倒了发展的目的和手段的关系。
中共十九大报告与时俱进、高瞻远瞩,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做出了科学的判断。这一矛盾的变化,反映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向往生活质量的提高。科学认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既是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关键,也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之一,正是对于美丽中国、美丽家园的美好愿望。随着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对生态环境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人们开始从“重生活”向“重生态”转变,从“求温饱”向“盼环保”发展。人们对健康水平、环境质量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希望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环境问题也已成为改善民生、衡量小康社会乃至现代化的重要指标,生态问题已经成为迈进新时代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
中国共产党自从成立以来,一直以为人民谋福祉为己任,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的核心概念。十九大报告提出,“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態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中国共产党所推进的生态文明建设是以人民为中心,以建设美丽中国为依托,以人民群众的生态福祉为目的,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旨归。这就要求“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
三、生态文明建设是建立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大自然是孕育、抚育我们的母亲,自然界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资源,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本,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人以天地自然为生存之源、发展之本,在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中,创造和发展了人类文明。人因自然而生,自然也需要人这个地球上最强势的物种来珍爱与呵护。
回顾人与自然关系的历程,在渔猎文明阶段,生产力非常落后,人类依附于自然、敬畏自然,这一时期是自然对人的统治时期。到了农业文明阶段,由于铁器工具的使用,生产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人类由原来被动地适应自然开始主动地影响自然,使自然界的人化过程进一步提升,但基本上是顺从自然、适应自然,人与自然是一种相互协作的关系。工业文明阶段,由于人类主体意识的增强,人类视自己为大自然的主人且凌驾于自然之上,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欲望中,过度地攫取自然资源,把自然破坏得千疮百孔,致使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变得日益紧张,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就是其必然结果。生态文明时代反思和总结了工业文明的教训,重新认识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关系,坚持绿色发展之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生共荣的局面。
今天,人类社会正日益形成这样的共识: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客观规律谁也无法抗拒。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这是中国共产党对自然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的发展规律把握的深化。
人与自然既然是生命共同体,两者之间必须保持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状态。为此,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坚决摒弃人类中心主义的人定胜天思想,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在全社会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实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作者为中国科技馆发展基金会副教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