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庆,张 帆
(1.江苏久力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河北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石家庄 050000)
危险废物具有腐蚀性、易燃性、反应性、毒性、感染性等一种或者几种危险特性,如果随意处理,对于环境的危害、人体的伤害都是难以预测的。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生产所产生的危险废物越来越多,如果不对其进行有效处理,其将会对我国社会发展与人文环境带来巨大的影响。目前,危险废物的安全处置已经成为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综合利用、焚烧与安全处理,是我国对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的三种常用技术手段,其中,综合利用是处理项目中具有环保、经济、社会等多重效益的有效方式[1]。针对我国现阶段危险废物处理项目的问题,笔者对其影响评价进行探讨。
根据我国《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相关规定,危险废物指的是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危险废物的鉴别通常可用名录法和鉴别法。
2016年,我国出台了《国家危险废物名录》,部分名录中的危险废物可根据附录中《危险废物豁免管理清单》中的相关规定,在符合条件的前提下,根据上述规定给予豁免管理[2]。《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将危险废物大致分为46个大类,其分类原则主要依据废物的成分、来源以及危险性。危险废物集中来源于不同行业的生产过程,由于生产流程的差异,危险废物中无论有害成分还是危险废物含量都有不确定性。目前,《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没有从生产角度对危险废物进行说明,导致危险废物的来源与成分具有不确定性,危险废物鉴别往往会出现归类错误等问题。
目前,我国出台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主要有《固体废物鉴别导则》《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危险废物鉴别标准》等多部文件,它们共同组成了危险废物的鉴别标准体系。利用这些标准鉴别危险废物相对简单,只要在废物检测过程中发现其存在某些危险性,人们便可将其定义为危险废物。但想要判断某一固体废物不具备危险性,其程序较为复杂。主要原因是人们在检验过程中要排除废物具备毒性、腐蚀性、易燃性等,并且相应特征不能超过任何标准的规定。因此,鉴别流程长,成本较高,存在一定技术困难。危险废物的来源、种类以及成分具有不确定性,这也导致《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无法概括所有的危险废物,因此鉴别标准对这一问题进行补充,丰富了我国危险废物的鉴别方法。但从实际来看,目前还存在危险废物鉴定不合理、缺少监督等问题。不同地方实际情况有所不同,各地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落实鉴别标准,这也增加了危险废物鉴别的监督难度。
专家法指的是无法通过《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和相应标准进行危险废物鉴定时,咨询专家,由专家进行废物鉴定。专家鉴定不是我国常规的危险废物鉴定方法,只是一种对名录与标准的补充,鉴定结果还需交由环境保护部进行判定。该方法无法短时间内完成单一企业的废物鉴定,鉴定周期过长。因此,运用专家鉴定法时,人们需要结合环境保护部颁布的相关文件,对单一行业所产生的废物进行鉴定,随着企业生产工艺的改进和管理水平的不断发展,要不断提升鉴别效果,充分对废物进行属性鉴定。
为了加强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环境保护部颁布了《危险废物与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原则(试行)》,这项技术原则对危险废物的处置给予了较为明确的规定。项目选址要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应该结合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笔者认为,危险废物处理项目的选址应该满足以下要求。
(1)应该符合当地的发展规划,符合当地的环境保护法规,项目选在环境功能区划的合理位置,同时应该得到当地民众的支持。
(2)确保市区与规划项目保持安全距离,项目应该位于城市最小风频的下风向,同时应该避开人口密集区。
(3)应该远离居民区,与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的安全距离理论上不应该小于800 m,应该位于地表水域150 m之外。对于医疗类的危险废物,应该设置焚烧设施,要与企业保持一定安全距离,理论上应该大于300 m。
(4)不应该处于河流、居民饮用水源保护区,不处于自然保护区、旅游度假区,也不应处于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区、资源矿产区等地。一般来说,一线城市要考虑项目规划建设区域是否能够避开现有的或者正在规划建设的地下设施,如地铁线路。
一般来说,危险废物处理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除了注重项目选址以外,还注重危险废物来源与危险物品的运输方式。
了解危险废物来源后,人们可以熟悉项目处置的危险物品的种类和形态等特征,进而确定项目的规模、选址和适用工艺。因此,人们应该确定危险废物的来源,查阅其申报数据,对相关资料进行调查,走访有危险废物的单位进行现场调查。现阶段,我国采用的方法是,依据申报数据,对相关资料进行调查,较少采用现场调查的方式。实际深入各个企业调查危险废物的来源,得到的数据最为准确,但是这种方法比较耗时耗力,周期较长,同时很多企业对现场调查存在顾虑。所以,进行现场调查前,人们要争取当地环境保护部门的认可与配合。
处置危险废物时,人们必须考虑运输问题,本文所讨论的运输仅限于陆路运输,不包括其他运输方式。危险废物运输应该依据我国相关管理规定。应该注意的是,运输危险废物时,车辆不应该在居民区、人流密集场所、党政机关、旅游度假区、风景名胜区等地段停车。如果危险废物属于易燃易爆、化学类剧毒废物,运输前需要通知有关部门,并在当地公安部门进行申报,得到批准后才能进行运输[3]。一般来说,运输路线、出发时间、行驶速度等都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
3.3.1 对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的方法评价
综合利用指的是将危险废物进一步资源化。对于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危险废物,人们要进行回收再利用,有效降低危险废物的后续处置负荷。危险废物的回收利用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要求,降低危险废物回收再利用产生的二次污染[4]。进行回收再利用的危险废物,要标记好名称、数量、利用价值等信息,确保危险废物不产生二次污染,人们要同危险废物回收再利用企业签订供需协议。
3.3.2 危险废物的焚烧处理
对危险废物进行燃烧处置,能有效降低危险废物的数量,同时可以回收热量。通常,危险废物的焚烧处置应用于回收价值较低或不宜回收却具备一定燃烧热能的危险废物,易爆物品通常不能进行焚烧处理,防止爆炸事故的不可控而引发灾害[5]。对于危险废物的焚烧设备,人们要严格按照《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进行建设与运用。在对相应的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要对危险废物焚烧的种类、热量等进行编号,纳入《危险废物名录》,同时要完善危险废物焚烧地点、运输距离等信息。
3.3.3 掩埋技术方式
掩埋方式是危险废物的最终处理方式,其可应用于无法回收和焚烧的危险废物。掩埋场也要按照《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的规定进行建设,对已填埋的危险废物要进行成分标注,名称、容量等信息要记录在案,要勘探是否需要进行固化处置。
3.3.4 化学处置
部分危险废物含有一定量的油、酸、重金属等,此类危险废物有的不能直接焚烧,有的不可进行填埋处置,因此就需要运用物理或化学的方式进行废物处理。处理后,部分废物可进行焚烧回收能量,其他处理后的废物则可通过焚烧或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在运用化学或者物理的方式处置危险废物时,人们必须对其环境影响进行评价,选取对环境威胁最低的方法进行危险废品的处理。
危险废物对于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威胁,因此人们应该对其进行妥善的处置。危险废物处理项目建设是我国处置危险废物的重要途径,但是其对周边环境会产生一定影响,人们需要从项目选址开始就小心论证,大胆假设。本文先后论述了危险废物的鉴定方法、危险废物处理项目的选址和环境影响评价内容,以期妥善处置危险废物,尽量减少其对环境的危害。
1 王 鹰.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技术分析[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7,35(6):120-122.
2 2016年中国危险废物处理行业发展现状分析[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6,34(6):9-10.
3 吴 龙,王 博,郝以党,等.危险废物处理现状和探讨[J].环境卫生工程,2017,(3):169.
4 薛元德.回转窑焚烧系统在危险废物处理中的应用[J].化工管理,2017,(3):169.
5 梁凤敏,陈巧慧.电解铝工业危险废物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研究[J].低碳世界,2017,(12):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