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敏++吴琳华++夏叶
摘要:互联网是人类的伟大创造。互联网流通高速、自由交流、没有地域限制。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利用网络发声,这是一个“全民舆论”的网络时代。大学生是网络活动的主体,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展示其价值观念、思想文化的主阵地。但由于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在表达自己思想的同时,往往会无意识地呈现出道德失范的一面。如受错误舆论影响盲目跟风、轻信谣言、参与语言暴力等。因此,塑造一个规范的网络道德体系,建设文明和谐的网络家园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网络;舆论自由;大学网络道德;建设性路径
一、“全民舆论”氛围下的网络道德与网络道德失范
1、全民舆论的形成
为了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国的经济正在不断向前发展,这也为我国网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网络的变化日新月异,网络终端设备也不断增加,中国网民规模不断扩大。而大学生由于身心发展的特点及扮演的社会角色原因,成为网络活动的主体。大学生主体可以直接在网上交流,参与各种话题的讨论,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甚至可以自发的、无组织地向政府表达诉求,向社会倾诉不满。
2、网络道德与网络道德失范的内涵
网络道德,就是在虚拟网络世界,运用传统舆论、道德、信念来规范上网行为。
网络道德失范是指现实生活中基本道德规范的失调导致的网络道德调节弱化失灵,导致虚拟网络空间失去秩序。
二、当前大学生在“全民舆论”背景下网络道德失范的主要表现
(一)网络语言道德失范[1]
1、不理性认识网络谣言。轻信、盲目传播虚假信息
由于大学生尚未真正踏入社会,生理心理还未成熟,因此总是习惯于凭借自身的主观臆断来判定事物的真伪或好坏,不能进行客观理性的分析。加之网络推手的强化,使得大学生对待网络谣言时摇摆不定,容易被谣言蛊惑,助长谣言滋生的温床。
2、盲目参与网络语言暴力,攻击谩骂他人
如今人们习惯通过网络平台去宣泄情绪,交流感想。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一定程度的自由性,大学生在表达上往往会失去限度,利用网络进行非理性的表达和交流,甚至产生用语言辱骂、伤害他人之类的语言攻击行为,造成对其他网民心理上和思想上的伤害。
(二)网络诚信道德失范[2]
网络是个巨大的信息平台。我们可以轻易地从网上获得任何一切我们想得到的信息和资源。正是因为网络的无所不能,助长了大学生的惰性和懒散。
大学生的期末论文、作业、就职申请、各种文字材料,学位论文、甚至入党申请书都到网上寻找资源,复制粘贴,使得目前的学术造假,抄袭之气愈演愈烈。这是大学生诚信意识的降低,更是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失范的表现。
(三)网络政治道德失范
1、受网络谣言影响,质疑政府,否定政府,给政府带来舆论危机
我国虽然已经在总体上实现了小康水平,但这种程度上的小康仍然是不平衡。部分群体的政治诉求得不到满足。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接班人,自我表达欲望强烈,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也较强。面对部分群体对政府的质疑和否定,他们会见义勇为,希望通过自己的网络发声给尚处在相对弱势的群体带来一些福利,从而跟风对政府施加舆论压力。
2、爱国意识淡薄
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各种各样的信息充斥着网络。其中不乏西方国家、各种社会主义的敌对分子通过网络来诋毁中国,利用文化霸权来对青年的爱国思想进行熏陶、腐蚀,使得他们对社会主义产生否定,质疑,从而使得青年大学生爱国意识淡薄。
(四)网络主体道德失范
网络的虚拟性会使大学生与现实社会脱节,长期处于孤独的物理空间之中,造成情感上的脆弱和冷漠,随之产生主体意识的淡薄。大学生处于这种物理、机械的世界中会造成思维定式,不利于大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从而不能认清自己在不同社会场合所扮演的不同社会角色,丧失主体意识。
三、造成大学生在“全民舆论”氛围下网络道德失范的成因探析
(一)经濟原因
十八大以来,伴随着“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案的提出,中国的经济日益走在世界的前列。经济的不断发展推进社会各行各业的突飞猛进。互联网时代,网络终端设备不断增加,网民人数激增,而高校大学生作为社会生活中最鲜活的力量,更愿意在网络中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在网络中发表对时事的一些看法。
(一)政治原因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在社会中享有充分的权利。在新时代,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人民享受的权利也在日益提升。高校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拥有充分的言论自由权。但正基于此,权利与义务的失衡也表现地更为明显。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大学生产生了各种失范行为。
(三)网络本身的性质原因
1、网络的匿名性。在网络这个兼具开放性、隐匿性、包容性的巨大信息平台上,一个头像、一个符号、一个昵称就是网民仅有的身份象征。[3]
2、网络的滞后性。网上发布的信息很难进行事前审查过滤,大学生在获取信息时也很难根据信息本身进行真伪识别。
3、网络的互动性。网络出于网民互动的需要,使得信息的发布不需要取得特定的资格,发布的信息不需经过检查而又无事后追查。
4、网络的包容性。没有了社会舆论、传统习俗、传统道德的约束,网民自身的控制力会降低。加之在网络这个虚拟社会,还尚未建立以一套符合社会主流价值标准的成文规定,所有人都可以隐匿在网络平台的下端发表言论,表达政治诉求,表明立场甚至是肆意攻击他人。[4]
(四)制度原因
针对网络道德失范的问题,我国也相应建立起了一系列的网络法律法规来加以改善。但面对错综复杂的网络世界,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监管不到位等问题仍旧十分突出。endprint
四、塑造大学生文明网络道德的建设性路径探究
(一)依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以正确引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兴国之魂。是我们共同拥有的关于是非、善恶、好坏、自我与他人利益关系的观念和倾向,是按照我们的主流价值原则建构起来的社会行动规则系统,为社会大众所接受。
每个大学生都应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不管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网络虚拟社会。我们都要加强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认同,用积极的实际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实处。
(二)逐步提高网络道德在高校思想思政课中的地位
1、坚持与时俱进,改进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
对于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我们不能全盘否定。但是,随着时代发展的步伐,我们必须坚持与时俱进,改进高校思政课的内容。
网络正呈现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文明网络道德系统的塑造也迫在眉睫。高校思政课必须将加强网络道德建设融入思政课教学,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
2、加强思政队伍的专业素养
思政教师不仅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更要加强自己的专业素养。时时刻刻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与时俱进。准确把握如今大学生主体的生活方式,娱乐方式,了解如今网络的特点,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去影响学生,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
(三)發挥媒体的正能量,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
各媒体积极发挥正能量,发布权威信息正确引导舆论;将对网络流言的证实或证伪列为己任;不参与谣言传播,加强自律。
(四)社会加强对网络的监督,出台相应的成文政策来对网民加以约束
首先,我们要加强社会责任感,依法保护公民使用网络的权利,加强对论坛、微博等互动栏目的管理,积极引导网民上网、文明发言,坚决斩断网络谣言及危害社会主义言论的传播链条。
其次,加强对网站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要求网站从业人员认真履行法律责任,遵守社会公德,提高从业人员对网络不良行为的甄别。
(五)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社会角色,自觉加强网络道德的建设
1、自律与慎独。网络的主体是大学生主体个人,而不是一台冷冰冰的机器。每个人要提高自己的自律与慎独能力。
2、提高辨别信息的能力,不盲目跟风发表不实言论。合理运用自媒体,避免散布谣言,加强自身的道德、法律修养。
3、保持网络理性。包括自己的言论理性、认知理性和行动理性。不散布谣言,不攻击他人。
4、提高自己的爱国意识,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角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记于心,提高诚信意识,学习主流文化,时刻提醒自己是社会主义接班人。坚决抵制网上敌对社会主义的言论。
总结:
我国的网民群体正在不断扩大,大学生不可否认永远是新事物接受最快的主体。如不依法加强对网络的管理,将会产生更多的负面影响。我国正处于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关键时期,需要营造一个团结稳定的社会环境,这也包括一个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
无论从哪种角度出发,大学生都应该义无反顾地做建设文明网络道德的主力军,做网络道德的智者。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使命,自身做好榜样,并将这种良好的网络道德规范传递给更多人!
参考文献:
[1]零点调查“网络生态环境调查”项目组. 我国网络空间日益清朗—十八大 以来我国网络生态环境调查[N]. 光明日报,2015-2-28(06).
[2]李玲互联网与大学生生活北京青年报,2010(6).
[3]邵妍.浅析正确处理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几个关系[J].才智,2011(10).
[4]范宏.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报,2011(06).
基金项目:江苏大学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全民舆论”氛围下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建设性探析(201710299352W)。
作者简介:程敏、吴琳华、夏叶,
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