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香港特约记者 叶蓝
香港湾仔沙中线继上周六一个千磅炸弹出土后,仅隔5天,附近再度发现另一个巨弹。
1月31日上午,在港铁沙中线湾仔一带,有工人发现一枚巨型炸弹。香港警方实时封路疏散400米范围内的商户及住客近5000人。该炸弹是美军二战时使用的ANM65型高爆空投弹,长145厘米,直径45厘米,重达1000磅,内有500磅TNT黄色炸药,一旦爆炸可严重摧毁200米至300米范围内的建筑物,碎片则可飞至1公里至2公里远。经过军火专家通宵拆弹,2月1日,弹内的炸药已完全燃烧,随着拆弹顺利完成,现场解除封锁。
此前在上周六早上,沙中线会展站地盘工人发现一枚二战时期美制高爆炸弹。爆炸品处理课外籍炸弹处理主任马伟德1日称,这次发现的炸弹与上次发现的型号、大小及重量相仿,但由于炸弹引信装置受损,处于不稳定状态,而所在位置又非平地,因此比上次危险。
香港《东方日报》1日称,1941年12月日军攻占香港后,展开3年零8个月的殖民统治,有“小东京”之称的湾仔成为日本人聚居地。当年港岛中上环及湾仔临海一带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是日军军事重地,沿岸停泊大量战舰。以美国为首的盟军自1942年反攻香港,3年间不断空袭香港岛及九龙,投下数以千计的炸弹,主要目标是油库、船坞及机场等军事设施。香港历史博物馆名誉顾问郑宝鸿说,盟军空袭重点目标正好在现今港铁沙中线,未能击中船舰的炸弹会落入维港海床,之后填海将其埋藏,目前金钟、湾仔及红磡一带未爆破的炸弹数目无法统计,变成潜在危险,在未来进行的大规模工程中随时会再挖出战时炸弹。香港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暨建筑文物保护课程学部主任李浩然推断,炸弹深埋地下逾70年,部件应已老化,正常爆炸的可能性不大。但他认为,越重的炸弹,危险性越大,因为内藏液体炸药较多,炸弹内的液体炸药随岁月的洗礼,渐渐变得不稳定。李浩然相信,警方可及时处理战时炸弹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