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丽
(河北省环境信息中心 河北石家庄 050000)
环境状况不仅关系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这就要求,人们在实现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对环境进行保护。通过实现环境信息化,能够为开展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更加充足可靠的依据实现环保工作的发展,从而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在建设环境信息化的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影响着环境信息化水平的提升。
在开展环境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有一套科学、完善、合理的规范标准,但就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言,现有环境信息化标准体系依然不够完善,在进行环境信息化相关的规划、建设以及实施等方面都存在不合理的现象,不利于我国环境信息化水平的提升。
现阶段,与环境相关的工作包括多个方面,例如环境监测、环境治理以及环境保护等等,由于政策、技术、资金以及难度等因素的影响,这些方面的环境信息化水平的发展存在着不平衡的现象,这对提升我国环境信息化整体水平,实现环保发展具有不利的影响。
我国环保信息化的发展仍然处于发展的阶段,在制度规范等方面存在不完善的现状,且由于缺乏资金、人才以及先进技术等问题,导致我国现阶段的环境信息化仍然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不能很好的满足环保发展的需求。
环境信息化的建设和实施,是我国开展环境保护,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对推动我国环保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首先,环境信息化能够为环保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加及时、准确、可靠的信息。通过建设环境信息化系统,在其中汇集关于环境的大量数据信息,可以更加快速的为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多准确可靠的信息,降低环境保护工作所需要的资金。
其次,环境信息化有利于对环境问题进行及时的发现和解决。环境信息化的建设和实施,可以对区域内的环境进行实时的监控,能够更加及时的发现区域内产生的环境异常问题,以便对其进行及时的处理,可以降低环境问题所造成的危害。
最后,环境信息化有利于实现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开展环境信息化建设,通过对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更加可靠的数据信息,以及对各种环境问题进行及时的发现和处理,能够有效的提升环境保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实现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
经上文分析可知,环境信息化建设对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针对我国目前环境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必须采取以下措施,提升环境信息化的水平。
在推进环境信息化的过程中,必须认识到制度规范体系的保障运用,对此,需要做好以下几点。首先,应该在国家环境部门的领导下,合理的设置环境信息化部门,优化环境信息化组织机构,以此来实现环境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应该完善环境信息化制度规范,在国家和地方环境相关制度规范的基础上,进行环境信息化相关制度的完善;最后,应该建立健全环境信息化工作运行机制,促使环境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开展。
环境信息化是建立环境信息化系统的重要基础和依据,环境信息化作用的发挥也需要通过环境信息化系统来实现。对此,首先,在信息化网络系统中,数据库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不断优化环境信息数据库。其次,应该建立健全相应的信息网络平台,以此来实现系统数据库中相应环境数据信息的共享,便于环境数据信息的利用。
高素质与高能力的人才,是做好环境信息化工作的保障。对此,首先,应该根据当前环境信息化工作的需要,来进行环境信息化工作人员的培养;其次,应该重视环境信息化工作人员与其他部门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学习其他部门的先进技术与工作经验;最后,应该通过完善相应的考核机制,来激励工作人员的更加积极主动的的参与到环境信息化工作中。
面对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必须做好环境信息化工作,只有如此,才能为开展环境的治理与保护提供更加及时准确数据信息。对此,应采取更加科学合理的措施,来实现环境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实现环保工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