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拳种的历史形成及体系化传承研究

2018-02-02 13:31杨建营
体育科学 2018年1期
关键词:拳种技击传统武术

杨建营



武术拳种的历史形成及体系化传承研究

杨建营

华东师范大学 体育与健康学院, 上海 200241

为使武术界尽早实现国家层面提出的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总体目标,促使传统的中华武术在现代社会继续保持多元共生的文化格局,主要研究了作为传统武术之基本单位的拳种,特别是研究了其传承发展体系:1)传统武术拳种不仅是套路运动形式,而是一个由诸多环节构成的体系,技击是其最本源、最核心的追求;2)武术拳种大致形成于明代,是在缺乏竞赛(擂台)交流机制的情况下,不同习武者对在技击实践过程中获得的某方面技击体验反复钻研,将其向纵深发展,并以之为核心而形成的技术训练和传承体系;3)对传统武术拳种的当代发展,应该首先以最本质的技击为纲,实现体系化传承,并按照科学化的程序进行传授和训练。

传统武术;拳种;技击;传承;体系

1 研究的缘起

近一个多世纪以来,世界不同地区的各种文化形态几乎都受到了西方强势文化的强烈冲击。具体到体育文化领域,这种强势文化即是以奥林匹克运动为主的竞技体育文化。在其影响和冲击下,世界上很多国家的传统体育形态不是逐渐没落,就是经过改造转型。以传统的中华武术为例,一方面,其中很多内容已经或正在消亡;另一方面,其中一部分内容被同化,形成新型的竞技武术,而且在竞赛规则调控下,其技术的同质化、单一化趋向愈发明显。为保持中华武术文化的多样性,必须对传统的中华武术进行保护,而传统的中华武术以拳种为单位,正是众多风格不同的拳种构成了异彩纷呈的武林。因此,保护的重点是传统武术拳种。那么,究竟应该对传统武术拳种怎么保护?保护的重点是什么?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确立了“到2025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基本形成”的总体目标。这是国家层面第一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其中9次提到“体育”,5次提到“传统体育”,1次提到“中华武术”,中华武术是其中提到的唯一的体育运动项目。在整个体育领域,中华武术是独具中华文化特色的体育运动,是传统体育的重中之重,体育界最应该首先建立起中华优秀传统武术拳种的传承发展体系,这才是保护和发展传统武术拳种的重点。

目前,我们对传统武术拳种的传承仅限于其套路形式,这样的传承是片段化的,绝非体系化的。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况,是因为在认识层面把传统武术拳种仅定位于套路运动形式,且只肯定其大众健身价值,否认其技击价值。实际上,套路是传统武术拳种中的一个技术环节,而且仅是环节之一,绝非整体和全部,每个拳种都包含多个技术环节。传统武术拳种也绝非仅以演练为主,而是有更深层的内容。为解析这个问题,本文首先从其历史形成角度深入剖析武术拳种到底是怎样的技术体系,然后扎根于历史,运用现代思维方式,建立起科学化的传统武术拳种传承发展体系。党的十九大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正是以此为指导思想,“立足传统,开拓创新”是本研究遵循的一个主要原则。

2 中华武术拳种的历史形成

2.1 武术拳种形成于明代

拳种虽然是传统武术的基本单位,但却是中华武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翻阅历史,拳种大致形成于明代。《中国武术史》指出:在宋代,中国武术还是“以刀、枪、剑、棍分门别类”,而明代“在全国范围内已形成了诸多风格迥异的流派……标志着中国武术体系的形成”[5]。程大力指出:“宋以前中国武术技术粗糙……尚处于以军事技术为主的不发达状态”“从明代开始,武术门派流派开始形成。”[2]这种从明代开始形成的“风格迥异的流派”正是拳种的雏形。拳种自明代出现之后,又经历了清代的封闭发展,到20世纪已经有上百个之多。

中华武术的拳种之所以在明代形成,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其一是元代的严厉禁武;其二是宋明理学家完成了中国文化的“下移”。蒙古灭宋之后,对汉人实行高压统治,其表现之一即严厉禁武,《元史》记载:不仅“禁汉人执兵器出猎及习武艺”,而且“习用角觝之戏,学攻刺之术者,师弟子并杖七十七”[9]。武术技击家赵道新曾首次提出“拳种流派的产生可归因于元代禁武”的观点。元代之前,武术界存在常态化的擂台交流机制,而元代统治者的禁武,使得这种交流机制丧失,武术只能在秘密状态下传承,不同习武者只能根据自身对武术技击的不同理解而使其沿着他们各自侧重的方面向纵深发展,由此形成了不同侧重或不同风格的技术。另一方面,宋明理学是中国文化的集大成,理学家的主要贡献之一是完成了文化的“下移”,使中国文化“世俗化”。正如葛兆光所言:“在古代中国的思想史中,继程颐之后,朱熹可能是最自觉地将自己的思想世俗化、生活化,进而形成实际制度的一个学者”“通过思想的一系列具体化和世俗化的努力,朱熹使那些本来属于上层士人的道德与伦理原则,渐渐进入了民众的生活世界。”[4]正是因为中国文化完成了由社会上层向普通民众的“下移”,才使得原本属于社会上层的文化开始更多地影响到主要在下层社会流传的武术,致使武术文化在明清时期全面成熟[13]。程大力还曾论及宗法社会是武术流派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形同宗族的一个个结社组织分布各地,形同父子的师徒们代代单传。组织不同,师承各异、互相守密、保留保守、封闭不通,诸多的武术流派就这样形成了。”[2]这种宗法制对武术的深刻影响正是在中国文化“下移”之后的明清时期。

2.2 武术拳种最初是“偏于一隅”的技击术

明代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曾枚举了诸多拳法:“古今拳法,宋太祖有三十二势长拳,又有六步拳、猴拳、囮拳……至今之温家七十二行拳、三十六合锁、二十四弃探马、八闪番、十二短,此亦善之善者也。”此外,他还列举了“山东李半天之腿,鹰爪王之拿,千跌张之跌,张伯敬之打”,并说这些拳法“虽各有所长,(但)各传有上而无下,有下而无上,就可取胜于人,此不过偏于一隅”[8]。实际上,这些既在某一方面“各有所长”(腿法、拿法、跌法、拳法),同时又“偏于一隅”(仅偏重于技击的某一方面)的技术正是不同习武者将亲身体验到的“善之善者”的那一方面技术向纵深发展的结果。正因为他们在练习武术技击时不是面面俱到,而是更多地钻研其体会最深的那一方面,所以才能够在这一方面非常独到,非常精深。李半天的腿法非常精妙,鹰爪王的拿法非常了得,千跌张的跌法非常奇巧,张伯敬的打法非常厉害……最初的武术拳种正是由不同习武者对不同方面技击具有不同侧重,从而围绕这一方面技击而发展起来的。

为解决以上各家拳艺“有上而无下,有下而无上”的“偏于一隅”问题,戚继光曾对民间拳术进行总结提炼,提出对各家拳法“兼而习之”的观点。正如《纪效新书》记载:“择其拳之善者三十二势”,编成了“势势相承,遇敌制胜,变化无穷,微妙莫测,窈焉冥焉”的套路,形成“如常山蛇阵法,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击其身而首尾相应”的“上下周全”技术,并“绘之以势,註之以诀,以启后学”[8]。然而,由于明代没有再次启用擂台交流机制,没有重振拳术的竞争淘汰秩序,所以,戚继光等人的努力并没有改变“民间习武者仍然沿着某一技击方向继续向纵深发展”的趋势,于是这些不同侧重的技击方向就形成了不同的拳种和流派。

清代的“禁武”又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发展趋势,致使不同拳种流派的特色愈发明显和突出,拳种流派也越来越多。清代流传的诸多大拳种仍然是由不同习武者所认为的“善之又善”的那类技术发展起来的。八极拳的创立者擅长挨帮挤靠、贴身近打,所以其习练者在“近距离实战”方面很有优势,但由于该拳种在步法方面存在很大缺陷,所以面对步法灵活的习武者,其技法则难以发挥;由于太极拳的创立者擅长在听劲化劲基础上的跌法,所以在搭手粘连状态下能把对手拧翻或打得腾空飞出,但对于擅长断手发力的拳种,其优势立减;由于劈挂拳的创立者发现用梢节鞭打抽击威力无比,所以其习练者擅长通过拧腰切胯带动手臂进行长距离抽击的技术,但一旦近身,其技击效果将大打折扣……以上拳种仍然分别侧重于武术技击的某一方面。这些拳种既“偏于一隅”,同时又把这“一隅”的技术向纵深处发展到了极致,因此,又是这“一隅”中“善之又善”的技术。

而这其中,一些宗师级的人物之所以能够开宗立派,是因为确实掌握了武术技击的某一方面精华,而且在技击实践过程中常立于不败之地,否则,这种流派很难流传下来。毋庸置疑,《纪效新书》中记载的李半天、鹰爪王、千跌张、张伯敬等都是掌握着某方面绝技的技击高手,而清代的太极拳名家杨露禅、八卦掌宗师董海川,后来的意拳大家王芗斋,也都是因在某方面具有超常的技击能力而开宗立派。所以,最初的各大拳种既“各有所长”(超常的技击能力),又“偏于一隅”(仅侧重于某一方面技击)。

2.3 围绕“偏于一隅”的技击精华向外拓展,不同拳种最终形成了外在风格不同的技术体系

调研中,吕韶钧提出:中西方文化分别是“做加法”“做减法”的文化。西方文化是“做减法”的文化,力求“优→再优→更优→最优”,所以其拳击运动的技术不断简化,最终只保留下最简单、最直接、最实用的3个拳法。而中国的绵延型文化是不断“做加法”的文化,即在实践中有一点心得体会就记录下来,并通过一定的形式予以保存,从而越积淀越博大。而“量的积累”又容易引起“质的飞跃”,由此产生飞跃式发展,而趋向精深。习武者正是以自身体会最深刻的那一方面技术为核心,把在技击实践中所获得的各种不同条件下的点点滴滴的技击经验进行累加,才逐渐形成了技击招法越来越丰富的庞大体系。为了便于传授和记忆,特别是把这些在实践中汗水的结晶传承下去,他们将这些诸多招法串连起来,通过成套的形式保存,由此形成了武术套路。武术套路这种运动形式对通过“做加法”而形成的诸多技法的记录、保存和传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武术套路的存在,使众多武术拳种由最初“偏于一隅”的技击术围绕原本那个技击核心,才逐渐形成由诸多技击方法组成的庞大技术体系。

正因为不同拳种所围绕的内在技击核心不同,所以才呈现出不同的外在表现风格。为什么在演练风格上八极拳刚烈沉稳、太极拳柔和灵动、番子拳脆快密集、劈挂拳冷弹硬抽、螳螂拳手法密集?因为服务于不同的技击核心而致。近距离实战必须沉稳刚烈,引进落空必须善于柔化灵动,中近距离实战的拳法必须“双拳密如雨,脆快一挂鞭”,放长击远的鞭打型技法必须冷弹硬抽,双手如刀的连打带拿技术必须手法密集……总之,技击核心决定了技术风格。即使不同流派的太极拳,也有各自的技术核心,所以在演练风格方面也呈现出很大差别。像杨式、武式、吴式、陈式太极拳,它们共同的核心是通过灵动柔化的方式实现引进落空,但在具体方法上又分别以掷、挂、偏、拧为核心,即杨式太极拳以“抽丝直射”的抛掷技术为核心,武式太极拳以“后引下挂”后借势发放的技术为核心,吴式太极拳以“旋转轴滚”的偏转技术为核心,陈式太极拳以“缠丝拧裹”的拧转技术为核心。陈式太极拳之所以处处强调“缠丝劲”,是因为其技法都围绕左右拧转技术而展开;杨式太极拳之所以强调“抽丝劲”,因为其技法都围绕向前掷放的技术而展开。正因为技法核心不同,所以陈式太极拳习练者常出现把对方拧翻,使其腾空翻转的技击效果,而杨式太极拳习练者常把对方打得“如弹丸飞出”,产生“打人如挂画”的技击效果。也正因为技术核心不同,所以“任选一个动作,如揽雀尾,观察各式太极拳的技法,在架式结构、用力方法、运用技巧上(均)有明显的差别”,陈式多旋转,杨式求平正,吴式以轴转,武式用沉坠。也就是说,这4家太极拳分别有各自的技术核心。内在核心不同,呈现出外在风格各异的表现形式。同时,正因为同一式太极拳中的技术都围绕一个核心而展开,所以“对于不同动作,如单鞭、搂膝拗步、野马分鬃、白鹤亮翅等,在同一式太极拳中技法上是一致的”[11]。故此,不同流派太极拳之所以风格不同,也是因为它们的技术核心不同。可以说,最初真正意义上的拳种流派都有某一技术核心,都是围绕这一技术核心向外拓展而形成的具有不同外在表现风格的技术体系。

需要说明的是,中华武术发展到20世纪乃至21世纪,很多人为标新立异,稍微有所不同,就自称一派,实际上这些派别并没有发现新的技术核心,严格地讲,不能算作新的拳种流派。

3 中华武术拳种的定位

通过上述对传统武术拳种历史形成的分析,可对其作如下定位:在缺乏竞赛(擂台)交流机制的情况下,受中国传统文化宗法特点影响,不同习武者对自身在技击实践过程中获得的某一方面技击体验反复钻研,将其向纵深发展,并以之为核心而形成的由诸多环节组成的技术训练和传承体系。

3.1 中华武术拳种定位解析

首先,拳种技术是服务于技击的,技击是贯穿各个传统武术拳种的一条红线。那些认为“火器的发展使武术逐渐脱离军事,失去技击价值”“拳种流派的形成是武术渐渐脱离技击,趋向表演的标志”“不同拳种仅仅是演练风格不同,劲力表达不同”的观点是表层的、肤浅的。林伯原经多方面历史考证而写成的《明代武术发展状况初探》一文指出:“武术做为军事武器的作用的降低,并不意味其技击作用的消失,更不可能由‘武’变为‘舞’”“当时的武术是以技击为内容,围绕实战应用而发展的。虽然某些项目‘活动手足,惯勤肢体’的作用逐渐明显化,但亦未脱离‘技击’的内容和实战应用的要求。”[7]有学者指出:“无论是外家还是内家,武术从来就是以格斗为核心,虽然其练功和训练客观上也具有健身的功能,也可表演娱乐,但传统武术的主旋律一直是以技击格斗为核心而发展的。”[10]温力早就将武术传统的训练体系总结为从基本功、套路,到拆手、喂手、随意使用方法的对抗性练习、实战的训练过程[12]。程大力则将武术拳种流派的内容概括为“有各自不同风格和内容的基本功、功法、内功、若干拳术套路、若干器械套路、拳术和器械的拆单练习、拳术和器械的对抗练习等等”[3]。周伟良更是将传统武术总结为“以拳法为诸艺之源,以套路为入门之法,最终以‘既得艺,必试敌’即由招至化这样一个‘不离日用’的基本习武程序”[14]。在绝大多数传统拳种的技术训练体系中,功法、套路(单练、对练)、拆招、喂手、散手、实战等,构成了一个有机技术训练体系,技击是其最原本、最核心的追求。只有立足本源,回归技击,以技击为主线,以技击为准绳,以技击为总纲来考察武术拳种,才能够弄清不同技术的来龙去脉,不同技术之间的逻辑关系。所以,对传统武术拳种的定位首先是“以技击为核心发展起来的由诸多环节组成的技术体系”。

其次,不同拳种流派分别有各自的技击侧重,分别服务于不同方面的技击。不同拳种技术之所以存在很大差异,正是因为在技击方面的侧重点不同,其技术发展所围绕的核心不同。八极拳侧重于贴身近战,所以其技术多挨帮挤靠,近距离爆发;劈挂拳侧重于远距离的放长击远,所以步法灵活,常用鞭打抽击之技;番子拳侧重于中近距离的快速撞击,连打带撞,所以其拳法“双拳密如雨、脆快一挂鞭”,与西方拳击类似;形意拳的核心理念是临危不惧,正面迎敌,善于打对方“劲之始”,把对方的劲力憋回去,所以其套路练习多脚踏中门、直推直进;八卦掌的核心理念是“避其锋芒,打其虚点”,侧重于“走偏门”,通过“避正击斜”而取胜,所以其套路技术都是在走圆中施展;太极拳的核心理念是“以退为进”“引进落空”,善于打对方“劲之尾”,所以其套路中的技术都是先柔化再进攻,侧重于防守反击。正因为不同拳种的技击核心不同,所以其拳种技术的侧重点各异。

当然,受中国文化“善于将技术性的东西艺术化”特点的影响,各个拳种在追求各自侧重的技击基础上,也产生了追求技术艺术性的趋向,同时,还有些内容发生了质变,从技击术领域跨入了人体运动艺术领域和健身养生术领域,但这些内容仅仅是武术拳种的衍生物,拳种的核心仍然是各有侧重的技击术。

综合以上论证,对传统武术拳种的整体定位是“围绕技击格斗这个核心而形成的由诸多环节组成的技术训练体系”,对具体某个拳种的定位是“仅以某方面技击为核心而形成的一套由诸多环节组成的技术训练体系”。也就是说,传统拳种技术首先是服务于技击格斗的,其次仅服务于某一方面的技击格斗。其优点是对某一方面技击研究得精深入微,非常独到,缺点是技击技法不全面,在技击实战时绝不像一些民间拳师鼓吹的那么玄,那么厉害,更不可能世界第一,还很可能在综合格斗的竞技场上根本不堪一击。

然而,是否因为传统武术拳种的技击技法具有“偏于一隅”“在综合格斗赛场可能难以运用”的缺陷而将其否定?如果仅以综合格斗为唯一判别标准考虑问题,那么,拳击、摔跤、跆拳道等诸多也仅偏重于某一方面技击的格斗类运动就没必要继续存在了。武术拳种既有其历史文化价值,同时也可以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来培育青少年“刚健自强”的精神。其历史价值正在于不同拳种对不同侧重的技击向纵深发展而形成的十分精妙的技术,这些技术虽然“偏”,但非常精深,非常独到,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传统武术拳种的教育价值至今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利用。对此,可以借鉴跆拳道。虽然韩国人提炼出来的以腿法为核心的这种技术体系相对而言不是很实用,但至少是一种对抗形式,并有合理的礼仪,作为教育途径之一很贴切。实际上,每个武术拳种都可以采用类似跆拳道、拳击等运动的思路提炼出各自的核心技击技术,并配之以礼,施之以德,在学校教育领域发挥作用。教育部学校武术联盟提出“一校一拳”改革理念,这里的“一拳”应该以“偏于一隅”的技击术为核心,采用对抗形式,而非套路形式,唯此才更利于培育青少年急需的“刚健自强”精神。当然,如果习武者兼习不同拳种,充分汲取互补拳种的技击精华,那将可能形成既非常独到又比较综合的技击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中华武术的先人在追求拳种最本质的技击价值基础上,又开发了诸多更高层次的东西,如“以武入道”“以武养生”,通过武术练习培育礼仪道德,提升人生境界,加深对生命的理解等。这些更高层面的东西是非常有意义的。然而,一些学者以太极拳家曾提出的“不徒做技击之末”,孔子曾言的“射不主皮”为据来否定技击,有失偏颇。这些经典论述是在“人们具备了技击能力、射中射穿的能力,并向更深层面拓展,有了更高层次追求之后”的语境下提出来的。因为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所以相对而言技击才成了“末技”,射中射穿才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如果去除了技击、射中这个基础,那么无论拳种,还是射艺,其技术体系因失去基础将轰然倒塌,其他更深层的“道”“礼”将无从谈起。姜周存曾言的“‘以德服人’的前提是‘以武服人’”的论断是很精辟的。当然,这里的“武”指的是“技击实力”。那些根本不具备技击实力的人所谈的武德是空空如也的武德,是没有实际意义的武德。现在人们常抽去最本质、最基础的技击去谈更深层的东西以及由技击衍生出来的东西,从而导致了“传统武术技术体系支离破碎”的现实。因此,武术发展的当务之急是以技击为纲,首先把整个技术体系构建起来,有了这个最基本的基础定位,其他更深层次的追求才有意义、有价值。

3.2 “将套路视为武术拳种之全部”论点的成因解析

客观地讲,套路仅是由功法、套路(单练、对练)、拆招、喂手、散手、实战等环节组成的传统拳种技术体系中的环节之一,而为什么会形成“套路是武术拳种之全部”的片面认识?这成因于武术的历史传承与现代发展。

其一,在武术的历代传承过程中,绝大多数习练者所学习的内容仅是套路。一方面,武术是一门十分特殊的技术,如果传于品德低下之人会危害社会,所以一般拳师不轻易传艺于人。“宁失剑勿失人”正是表达的这层意思。另一方面,受传统的“内向凝聚,外相排斥”的宗法社会影响,各拳派的核心技法一般仅限于门内传承,很少传于外人。初学者一般从套路学起,拳师可以创编很多套路,一套一套地教学生,但就是不传授该拳种的核心技法和技击要义。这个最初的套路教学阶段是很多传统武术拳种的初学入门之技,拳师们以此给学生“惯勤肢体,活动手足”。同时,套路学习过程也是一个对学生的磨砺过程,一方面,下腰劈叉等柔韧训练很磨练意志;另一方面,固定程式的套路练习对活泼好动的青少年而言非常枯燥,所以这个过程会淘汰一大批意志力薄弱者。即使那些经得起多年套路练习磨练而剩下的极少数学生,也只有“品学兼优”者才能够登堂入室,成为入室弟子。此后,拳师才开始拆招,讲解套路中技术的技击含义及具体应用。再继续考验,所剩无几的核心成员才有机会进一步学习本门派的核心技法。也就是说,绝大部分学生所学习的传统武术拳种,仅是作为其中一个技术环节的套路形式,而且大多数人只会囫囵吞枣式地成套练习,对其中技术动作的技击含义全然不知,就更不用说核心技法了。正是由于绝大多数习武之人所学习的传统武术拳种仅是其中的套路这一环节,所以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传统武术拳种就是套路。这些习武者再以此传授于学生,经过代代传承之后,就有更多的人只能接触到传统武术拳种的套路,而对其他环节全然不知。

其二,武术现代发展的偏颇导致传统武术拳种愈发套路化。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末很长一个时期取消了武术技击对抗形式,仅允许发展套路形式,导致这段时间成长起来的很多武术工作者对武术的认识仅限于套路。而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散打,由于更多地借鉴了国外武技的技术体系和竞赛模式,长期以来被传统武术界鄙视为“拳击+腿+摔跤”,得不到认可,即使竞技武术界,很多专业教练员、运动员一开口就不由自主地把武术、散打并列,好像只有套路才是武术,散打是另外的东西,这是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另一方面,目前国家层面以及各省(市)的传统武术比赛仅进行套路比赛,多采用竞技武术套路老版本规则,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人们的片面认识。有学者深入剖析了半个多世纪以来传统武术的蜕变,将其概括为“传统武术——套路化,传统武术套路——长拳化,传统武术在民间——花套化,传统武术技击功能——沦失化”,致使传统武术的“技术本真丢失,技击功能丧失,文化内涵沦失”。这其中,受现代竞技武术套路的训练和比赛模式影响,传统武术拳种形成了“以套子武艺训练为主,技击局限于说手或讲手,或者说根本就没有进行技击练习”的训练模式,这是当代传统武术“逐渐蜕变为民间花套武艺”的根本原因[10]。正是当代武术的这种蜕变,才进一步加深了人们的固化认识。

以上两方面原因是造成“套路是传统武术拳种之全部”片面认识的关键。我们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森林,而应该着眼于整个技术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武术文化。

4 中华武术拳种未来发展的关键——实现体系化传承

无可否认,套路有其自身价值,而且也是中华武术在文化方面最突出的外显特色,但如果仅传承或练习这一环节,舍弃其中最精华、最核心、最能集中体现中华武术“技击之道”的内容,显然是舍本逐末,买椟还珠。只有透过表象,深入本质,紧扣本质开展传统武术拳种,才能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武术文化,切实在武术界实现国家层面提出的“到2025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基本形成”的总体目标。

对传统武术拳种的传承,当务之急是以最本质的技击为核心,实现体系化传承,而非片段化传承。传统武术拳种到底是什么样的技术体系?这可能是武术界很多专家学者都未弄清的问题。由于每个拳种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做加法”的发展方式积累了大量技法,致使后学者很难弄清拳种中不同技法的来龙去脉,很难明晰哪些是本源技法、核心技法,哪些是衍生技法、非常规技法。而如果这些问题不明确,那么,拳种技术体系的构建将很难精细入里。为解决这个问题,课题组专门调研了对传统武术技击实践有深入研究的通备拳家张建军,太极拳家田金龙、徐亚奎,从而较为详细地了解了劈挂拳、八极拳、太极拳的技术体系。几位受访者都是武术技击实践大家,其对拳种之理解是在反复技击实践基础上而得,可能与一些传统武术拳师和武术理论名家的认识有一定差别,但更符合武术拳种的具体实际。接下来以这3个拳种为例说明传统武术拳种的技术体系。

大多数习武者所接触到的劈挂拳仅仅是劈挂一路这个套路,再好一点的能够学习二路和三路,但这并非劈挂拳的技术核心。劈挂拳的技术核心是十二趟(蹚)子手,此外,还有作为基础性功法练习形式的大架子,劈挂一路、二路、三路以及其他用于外场展示的套路(图1,这里的劈挂拳主要源自通备拳系)。劈挂拳要实现体系化传承,必须首先改变以前那种舍弃基础(大架子)和核心(十二趟子手),直接教授套路的方式,而应该以十二趟子手为核心、以大架子为基础进行教学,把套路作为最终总结环节。

图1 劈挂拳技术体系

Figure 1. The Technical System of Pigua-quan

图2 劈挂拳十二趟子手技法的关系

Figure 2.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12 Core Techniques of Pigua-quan

作为劈挂拳技术核心的十二趟子手是12个单势单趟练习形式,其中最核心的单劈手,其次是招风手和开门炮,再次是缠额手、青龙手、抄手起脚、双撞掌、倒发五雷,而抄捶、戳指掌、穿林掌、大跨步则是为以上技法的实现服务的辅助性内容(图2)。所以,即使对作为核心技术的十二趟子手的传授也是很讲究的,绝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应该分清主次,次序教学。

一般人对八极拳的认识仅局限于八极大架,包括单练和对接,实际上这也不是八极拳的技术核心。八极拳的技术核心是八大招,此外还有作为基础性功法练习手段的金刚八势和八极小架,而一般人熟知的八极大架是用于外场展示的套路(图3,这里的八极拳主要源于通备拳系)。

图3 八极拳技术体系

Figure 3. The Technical System of Baji-quan

其中,作为技术体系之核心的八大招是指猛虎硬爬山、霸王硬折缰、眼望三见手、黄莺双抱爪、迎门三不顾、立地通天炮、迎风朝阳手、左右硬开门8个单势组合。作为基础性功法练习的金刚八势即撑捶、降龙、伏虎、劈山掌、琵琶势、斜劈手、双封双锁硬插指、虎抱冲拳8个势子,这些内容是为解决八大招比较死板、力量比较差的问题而从少林拳中吸收而来的用于提高专项力量的训练方法。金刚八势的引入使八极拳的八大招有了突破性发展,对提高八极拳习练者的劲力非常有帮助。作为基础性功法练习的八极小架是一个小套路,主要用于调劲,解决身形、协调问题。八极大架是各种技法的汇总,主要用于外场展示。八极拳是以八大招为核心,以金刚八势为基础力量练习,以小架为调劲手段,以大架为非常规技法汇总及外场展示的技术体系。由于民国时期中央国术馆向外流传的八极拳仅是八极大架这个套路,且是经过改编过的套路,所以很少有人能够习得八极拳的技击精髓。

一般人对太极拳的认识仅限于慢悠悠的套路,随着段位制套路的推行,人们的认识又增加了双人对打,而这些也仅是太极拳的表象,绝非核心。田金龙在多年实践各式太极拳技术基础上创立了以三摇三摆、四大技法、单对套路、空灵境界为主体的科学高效的技术体系。其中,三摇三摆是练习柔化能力和发放能力的功法体系,包括平摇、立摇、侧摇,上下摆、前后摆、左右摆,涵盖了围绕垂直轴、矢状轴、冠状轴几个主轴的摇转柔化功法和上下、前后、左右三维空间的进攻发放功法;四大技法是用于技击实战的四类核心技法,即掷、挂、偏、拧,分别源于杨式、武式、吴式、陈式太极拳;单对套路是由单练、对练组成的成套练习,既包括由核心技法组成的套路,也包括由非常规技法组成的套路;空灵境界是太极拳练习的目标追求,包括己空、法空、彼空(图4)。这种训练体系直指核心、层层递进、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太极拳“十年不出门”的状况,极大地缩短了成才周期,提高了成材率,是传统武术拳种体系化发展的典范。然而,目前太极拳练习者数百万,绝大多数人所能够接触到的只是太极拳的套路,以24式为主,他们对每个具体技术的技击含义全然不知,更不用说用于技击实战了。一些稍微进步一些的传统太极拳师则仍按照耗时低效原始的训练方法在幽幽暗暗中缓慢前行。老牛套破车的速度如何与高铁相比?所以,太极拳的训练更需科学化。

图4 太极拳技术体系

Figure4. The Technical System of Taiji-quan

以上以劈挂拳、八极拳、太极拳为例,介绍了传统武术拳种的技术体系。实际上,所有传统武术拳种都需体系化,并按照合理的程序传授。科学合理的传授训练程序应该从最基本的功法开始,套路练习应该是最终环节,而非最初环节(图5)。其中,功法是打基础的,是应该首先学习的环节。在这个基础上只有先进行该拳种典型招法的反复单趟练习,才能够抓住核心。掌握核心招法的技术要领之后,直接过渡到固定模式下的喂招练习,进而进行相对自由的散手训练,继之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实战练习。套路练习可以放在掌握核心招法之后的后半程,甚至最后。

图5 传统武术拳种训练程序

Figure 5. The Training Program of Traditional Quan-sorts

从纯粹提高最核心的技击实战能力角度,套路的作用微乎其微,然而,不能以此否定套路,套路对拳种而言有多方面价值,其主要价值在于记忆招法、传承技艺、协调身体、磨练心性、提升境界、用于展示。现实生活中的技击场景绝非擂台较技那么单纯,而是全方位的,套路中记载的招法正是在不同场景下、不同条件下针对不同人群而设计的。习武者在技击实践中积累了很多技击经验,产生了很多技击灵感,为了将这些宝贵体验保存下来,以免日后遗忘,才将其汇编成套。套路正是记录这些“汗水的结晶”和“技击火花的灵动”的载体。传统武术拳种的技艺大多是通过套路形式代代传承的。如果没有套路这种形式将由“做加法”得来的诸多武术技艺记载下来,传承下去,中华武术根本不可能形成博大精深的格局,套路对中华武术的技艺传承太重要了!程大力曾言:“看待武术套路,我们不要忽略了它的博物馆功能。”[1]正是各门各派异彩纷呈的诸多套路收录和记载了中华民族大量的技击智慧,才形成了中华武术的博物馆,由此才形成了中华武术博大精深的格局。像日本武道中的柔道、剑道,除了竞技场上直接用于“乱取”(对抗)少数核心技法外,还有另一种形式“形”,“形”是固定模式下的实用对打组合,其主要价值在于保存那些在竞技赛场上无法运用的诸多技法,使这种技击智慧传承下去。中国的武术套路正具有类似日本武道“形”的作用。除了记忆招法、传承技艺外,练习套路还可以协调身体、磨练心性、提升境界。一般武术套路包含数十个技法,包括向四面八方出拳出腿的若干技术,这种练习方式对锻炼身体协调能力很有裨益。传统武术高手那种“无点不发力,无处不弹簧”的“周身一家”状态,“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的“节节贯穿”状态,与长期套路练习有很大关系。同时,套路练习又是相对枯燥的,而正是这种枯燥的练习形式,才磨练了习武者的意志,并由此形成坚韧不拔的精神气质。如果把单招单势等核心招法比喻成技击的骨架,那么,由套路收录的大量非常规技法则是血肉。只有骨架和血肉形成一体,才是全方位的技击整体。长期坚持套路练习可以加深习武者对武术技击的全方位理解,从而进一步提升技击境界。另外,套路的另一个价值是用于外场展示。向外人展示该拳种的技艺。正如调研过程中张建军所言:核心招法属于野战军性质,套路属于御林军性质。军人整整齐齐地站好方队踢正步可能对直接战胜敌人没有多大作用,但可以展现一种气势,展示一种精神风貌。套路的价值之一正在于此。也正因为套路具有展示技法的价值,武术套路才有了艺术化发展趋向,发展成为一种以技击为核心的人体运动艺术。根据以上论述,从传承技艺、磨练心性、提升境界等方面,套路是非常重要的形式,而从提高最核心的技击格斗能力角度,套路可能是非常不重要的内容。所以,把套路作为最终环节,是比较合适的。另一方面,如果完全掌握了核心招法的技术要领之后,再学习非核心招法,将一通百通。如果一开始就成套教授,则很难抓住要点,反而不利于学习。

综上,套路仅是传统武术拳种技术体系中的一个技术环节,而且应该是最终传授的环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武术文化,应该是传承整个技术体系,绝非是仅作为一个环节的套路,否则套路也成了空壳,而失去了本来应该具有的实际意义。科学的传授方式可以按照功法、单势、喂招、散手、实战、套路的大体顺序进行。

5 结论

1. 传统武术拳种不仅是套路运动形式,而是一个由诸多环节构成的体系,技击是其最本源、最核心的追求。

2. 武术拳种大致形成于明代,是在缺乏竞赛(擂台)交流机制的情况下,不同习武者对在技击实践过程中获得的某方面技击体验反复钻研,将其向纵深发展,并以之为核心而形成的技术训练和传承体系。

3. 对传统武术拳种的当代传承,应该以最本质的技击为核心,实现体系化传承,而非片段化传承,并应该按照科学化的程序而非固有的程序进行传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武术拳种的传承发展体系。

[1] 程大力,刘锐.关于中国武术继承、改革与发展的思索——由武术门派的渊源成因看武术门派的发展走向[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1998,24(4):20-24.

[2] 程大力.武术门派流派形成直接与宗法社会结构有关[J].武术科学,2007,4(7):1-5.

[3] 程大力.中国武术文化发展大战略:保护与改革[J].体育文化导刊, 2005,(2):16-20.

[4]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334,332,331.

[5] 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编纂.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237.

[6] 据新华社.中国武术,原本就分套路和实战[N].钱江晚报,2017-06-03(2).

[7] 林伯原.明代武术发展状况初探[J].体育科学,1982,2(3):8-19.

[8] [明]戚继光著,盛冬铃点校.纪效新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6: 165-166.

[9] [明]宋濂《元史》卷一百五志第五十三,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10] 屈政梅.对当代传统武术蜕变的若干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3,47(9):54-57.

[11] 田金龙,邱丕相.太极拳技术原型的提炼与推手技术体系的构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3,33(6):77-80.

[12] 温力.武术传统技术体系和训练体系的形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7,31(2):13-17.

[13] 杨建营,邱丕相.武术的文化进程探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32(2):47-50.

[14] 周伟良.行健放歌——传统武术训练理论的文化诠释[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

Study on the Historical Formation and Systematic Inheritance of Wushu Sorts

YANG Jian-ying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1, China.

In order to realizing the goal of inheriting and developing the excellent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put forward by nation earlier in Wushu circles and to promote traditional Chinese Wushu to maintain a cultural pattern of multiplex symbiosis in modern society, this paper mainly researches the sorts of traditional Wushu, above all studies its inheritance system. Conclusions and suggestions are as followed: 1) the sort of traditional Wushu is not only the forms of routines but also a system that consists of many units with the art of attack-defense as the fundamental and core pursuit. 2) Wushu sorts were formed in Min Dynasty. In the absence of skills exchange mechanism such as competition, ring, different Wushu practitioners studied repeatedly from the experience of attack-defense gained in the practical process, and developed their skills in scope and in depth, so as to form some sets of technical training and inheriting system. 3)the contemporary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Wushu sorts should take the innate attack-defense as the key link to realize the systematic inheritance and to pass on according to scientific procedure.

G852

1000-677X(2018)01-0034-08

10.16469/j.css.201801005

杨建营,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武术基础理论,E-mail:yjianying@163.com。

2017-11-09;

2018-01-0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4CTY027)。

猜你喜欢
拳种技击传统武术
人文视域下武术技击术规则的演变与发展
传统武术对警察徒手防卫能力提高的作用研究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云南彝族传统武术溯源
“非遗”视角下传统武术传承与发展研究
以“模件”思想解读中国武术拳种与流派规模化产生的机制
武术套路的本质研究
技术还是技艺:应该如何看待武术
少林拳实战技击精粹(上)
南派洪家拳之技击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