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涵
京杭大运河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其中运河东平段戴村坝被誉为大运河心脏工程,东平县因为处于大运河分水岭地带,历来是统治者重视的运河关键区域,其兴衰一直和大运河航运密切相关。
一、京杭运河的历史及路线演变
大运河肇始于春秋时期,形成于隋代,发展于唐宋。我国修建运河始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距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大约2500年前,春秋时期吴国末代国君吴王夫差挖邗沟,开通了连接长江和淮河的运河,并修筑了邗城,运河及运河文化由此衍生;战国后期秦始皇(嬴政)在嘉兴境内开凿的一条重要河道,也奠定了以后的江南运河走向。据《越绝书》记载,秦始皇从嘉兴“治陵水道,到钱塘越地,通浙江”[1]。可见,秦国的运河已经贯穿了中国的南方和北方。后来,从汉至晋乃至隋、唐、宋诸朝,都因为物资需要改扩了境内的运河。
大运河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前后共持续了1779年。在漫长的岁月里,大运河主要经历三次较大的兴修过程。特别是到了隋朝,隋炀帝动用了两百余万人,开凿贯通了大运河,这为以后国家的经济文化空前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尽管隋炀帝为亡国之君,但他的历史贡献是不容抹杀的。
大运河经唐、宋继续发展,到元代,为了首都北京的物资供应,集国家物力人力,对之前的运河加以取直,使之成为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
元朝以前,中国大统一时期定都多在西安、洛阳,沿山东北上运输的需要不强烈。自元定都大都(北京)后,必须开凿运河把粮食从南方运到北方。为此先后开凿了三段河道,把原来以洛阳为中心的隋代横向运河,修筑成以大都为中心、南下直达杭州的纵向大运河。元朝时全程可分为七段,分别是:通惠河、北运河、南运河、鲁运河、中运河、里运河、江南运河。东平段为鲁运河的一部分,这个时期已经出现鲁运河因东平、汶上一段“水脊”问题运河缺水、漕运不畅的现象。这一时期,以郭守敬为代表的治水专家,在宁阳筑堽城坝,借洸河济运,但未引水至“水脊”,引汶济运并不成功。
明、清两代维持元运河的基础,明成祖朱棣定都北京,重新疏浚元末已淤废的山东境内河段,从明中叶到清前期,在山东微山湖的夏镇(今微山县)至清江浦(今淮安)间,进行了黄运分离的开泇口运河、通济新河、中河等运河工程,并在江淮之间开挖月河,进行了湖漕分离的工程。
京杭大运河作为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历史上曾起过巨大作用。运河的通航,促进了沿岸城市的迅速发展。
二、元朝东平段运河的取直和明、清对大运河维护
东平湖为古大野泽和梁山泊的遗迹,是古济水和汶水的交汇地带,历史上也是京杭大运河工程和运输的枢纽地段,由于受黄河的不断侵袭、淤积,京杭大运河在东平湖范围内不断地进行变迁。
(一)元代大运河东平段的取直
1279年,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了中国,建都北京,改国号为元。北京一带逐渐成为国家的政治、文化中心,但经济中心仍在南方,京都所需粮饷主要依赖于南方。为解决南北交通问题,元朝廷作了相当长时间的酝酿和准备。1275年,科学家郭守敬根据丞相伯颜的意见,对以东平湖(金元时期称梁山泊)为中心的大面积地形进行测量,搞清了东平湖南北的地理大势,探明了这里的河流水系,并将测量结果绘制成图上奏朝廷,这对朝廷下决心开凿大运河起了重大的促进作用。
至元十九年(1282年),由兵部尚书奥鲁赤主持,引汶、泗水自今山东济宁,开挖济州河,北至今梁山县辖区之小安山,接通古济水(即北清河,今黄河清河门以下河段)河道,长150里,于1283年竣工。南方粮饷即可从济宁向北经开河、袁口向西北,到小安山西南,北入大清河,继而入海直达京津。该河段使用三年,因入海口沙壅而漕运转海受阻,不得不从东阿舍舟陆运,经二百里抵临清入御河水运至北京。
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平章政事桑哥,根据漕运副使马之贞的建言,开挖安山至临清渠,由断事官忙速儿、礼部尚书张孔孙(东平人)、兵部郎中李处巽主持,征丁夫3万,于1289年正月动工,至六月告成,因河起于须城(今山东省东平县)安山,初称安山渠,因“河渠官礼部尚书张孔孙、兵部郎中李处选、员外郎马之贞言:开魏博之渠,通江淮之运,古所未有。”[2]元世祖忽必烈亲自赐名为“会通河”。会通河自安民山接济州河开渠,引汶水向西北经由寿张集东、向北经沙湾、张秋至东昌(今山东省聊城市),又向西北到临清与御河相接,长250里。同年六月,为解决漕运,壅水行船,在会通河上建安山、开河船闸,1294年建寿张集闸。
(二)明、清大运河东平段的维护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黄河在河南原武决口,洪水进入梁山水泊,元代开挖的济州河、会通河在梁山一段大部淤平,航运不通,停运达20年之久。永乐九年(1411年),明成祖朱棣为调运南方粮至北京,决定恢复航运,征调民工30万,命工部尚书宋礼负责疏通这段运河。这次疏浚,袁口以北梁山一段运河没有走元时故道,将袁口以北东徙20余里开新河,即从袁口经靳口、王仲口、常仲口、安山镇(大安山)、戴庙,至十里堡与北段接近,长90余里。宋礼还采纳了汶上(今山东省汶上县)疏通河道潜夫领班白英的“引汶绝济”的建议,破元代堽城坝,迫使汶水西行,并在汶水下游大清河东端戴村附近拦河筑坝,“使趋南旺,以济运道”[3]。大坝修成之后,遏汶水入小汶河南流,流向南旺运河最高处,再分水南北。从此,妥善地解决了丘陵地段运河断流的现象,使船只畅通无阻。明成祖迁都北京之后,大运河便成了交通大动脉,每年从东南运粮米等物资数百万石,接济京师。
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在铜瓦厢(河南省兰考县境内)决口,黄河改道,穿运河夺大清河入海,即现行黄河河道。黄运穿交,给运河漕运带来两方面的困难,一是在十里堡和张秋镇修建防洪闸,以防黄河水淤积运道,二是粮船穿黄要避开洪峰,不敢冒险。随着海运的兴起,政府又施行粮银分纳政策,减少了运粮任务,运河航船大减,到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漕运被迫停止。
三、古運河对东平经济文化的影响
作为运河沿线重要城市的东平,早在元代就与大运河结下不解之缘。京杭大运河会通河流经东平县,全长约40公里,东平也曾经因运河而兴,会通河开通后,东平一时之间便成为南北大运河的重要交通枢纽,来往的舟船,过往的客商昼夜不息,东平由此成为中原地区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路过这座运河古城的时候在游记中这样描写:“这是一座雄伟壮丽的大都市,商品与制造商十分丰盛……大河上千帆竞发,舟楫如织,数目之多,简直令人难以置信……”[4],这是马可·波罗眼中的华北重镇;随着运河沿岸商业经济的繁荣,运河文化也随之发展起来,特别是南北大运河的大贯通,在地理上把华北、中原与江淮等几个文化重心区域联为一体,因而极大地促进了整个运河区域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使这里成为人才荟萃、文风昌盛之区,“东平学派”在文坛领袖元好问掌舵下,成为元朝北方第一大学术流派,在朝廷翰林院、国史馆任要职的有十数人,在西安、杭州、南京等任地方大员的有数十人,他们成为元朝政治的核心人物,把北方的儒学、文化等传播的全国,东平成为当时文化的中心地域,高文秀、商挺、杜仁杰等一批杂剧家、散曲家辈出,而形成了典型的“东平杂剧”,深深影响了元代的杂剧创作,使元代杂剧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东平人罗贯中根据元杂剧及东平特有的人文风情,创作出文学巨著《水浒传》。至今,东平湖畔和运河两岸还流传着端鼓腔、赛龙舟、踩高跷、舞狮子等民俗活动,对悠久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挖掘、开发和弘扬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东汉.袁康,吴平.越绝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2]明宋濂.元史[M].中华书局,1973.
[3] 清朝 . 东平州志 [Z]. 影印古籍 .
[4]冯承钧(译).马可波罗行记(第151章)[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