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丁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是我们党根据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主要矛盾和发展目标,对经济发展作出的总体部署和战略安排。
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意义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客观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紧紧依靠发展。发展是全面的,但又要以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为基础。换言之,实现新时代的宏伟目标,必须要有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为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证。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解决新的社会主要矛盾的战略选择。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破解这一矛盾,要求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乡村振兴,强化创新引领,从供给侧入手提高供给质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而这些内容正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可见,解决新的社会主要矛盾,要紧紧依靠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一战略举措。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当前,中国经济体系仍存在不少深层次结构性问题,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正是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来的,就是要着力攻克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增长动力这三大关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旨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加速各类现代化要素的投入和积累,全面释放改革红利,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发展活力。我们沿着这个方向走下去,全要素的生产效率就会进一步提升,新旧动能的转换就会越来越顺畅,经济的韧性就会越来越强,从而推动中国经济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适应国际竞争新态势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需要。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实体经济面临着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顺应国际竞争的大趋势,应对欧美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快工业化”的双重压力,需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进而提高中国实体经济和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充分反应新发展理念的经济体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将全面落实到位,真正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因而,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体现新发展理念的要求,表现出创新驱动、协调平衡、绿色低碳、开放共赢、共享共富的特征。
现代化经济体系意味着高质量、高效益。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表明经济发展方式将从高速但粗放的增长向高质量、高效益增长转变,改变中国经济“大而不强”的局面。
现代化经济体系意味着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关于改革,不仅明确提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提出了一系列经济体制改革部署,包括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以及税收制度、金融体制改革等。对于扩大开放,十九大报告指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中國经济体系向现代化升级的过程,也将是双向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扩大、不断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过程。经济体系的现代化,将使中国经济越发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基石,也将进一步推进经济全球化进程。
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部署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坚持一个方针:质量第一、效益优先;要坚持一条主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推动三大变革:质量、效率、动力;建设四位协同的产业体系: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建设“三个有”的经济体制: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
具体战略部署包括:
第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表明,一个国家要强大,就必须注重实体经济。实体经济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与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客观来看,我国实体经济近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实体经济总体的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高品质、个性化、高复杂性、高附加值产品的供给能力不足;钢铁、石化、建材等行业的低水平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并长期存在;新兴技术和产业领域全球竞争的制高点掌控不足:我国实体经济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仍有待提高。必须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的经济质量优势。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还要形成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形成新的现代产业优势。
第二,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更是中国走向世界强国的必然路径。目前,世界主要国家都把创新发展摆在了国家战略的地位,我们应该站在民族复兴的高度来看待创新体系的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倡导创新文化,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这些安排部署,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指明了清晰的方向。endprint
第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表明在城市化进程下,农村同时需要振兴。城市与乡村是一个有机体,二者均应实现可持续发展,以此相互支撑。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表明中央高度重视这个问题。这一新的农村发展战略,体现出以下特点:一是突出农村产业发展,产业发展是农村振兴的基础。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进一步加快农村产业发展。二是在美丽乡村建设基础上更加突出农村生态文明和生活环境建设,建设生态宜居农村。三是突出乡村治理,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农村实际,提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四是突出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
第四,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的不平衡发展体现在多个方面,区域不平衡发展、地区发展差距大是其中的一个主要方面,这是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解决的重大战略性问题,需要大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十九大报告不仅赋予区域协调发展新的意义,更是明确了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任务,为区域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即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十九大报告还提出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这要求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框架下,加大制度建设力度,创新区域政策工具,进一步完善区域合作机制、区域互利互助机制、区际利益平衡机制、区域功能平台机制等。
第五,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九大报告提出,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这是因为,构建“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轉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实现要素市场配置、自由流动是经济高效运行的先决条件。这一提法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主攻方向,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这也是针对目前经济体制改革的难点提出的。将来会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同时,十九大报告也指出,要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健全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经济政策协调机制。
第六,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是对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提升,更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背景下的重大战略部署。一是完善新布局,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二是形成新机制,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三是构建新平台,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四是培育新优势,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网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责编/刘博)endprint
领导之友·综合版2017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