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应海��
摘要:信息技术课程本就是用来培养与提高高中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的学科。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应用网络资源可以突破教材、教室、教师的教学限制,促使高中生按需学习最能够满足自己学习兴趣的信息技术知识与能力,使其实现个性化发展。那么,教师应如何利用网络资源来展开有效的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呢?本文便对此进行分析介绍。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网路资源;应用策略
信息技术课程需要高中生利用网络与电脑完成本课程的学习,这本身便为他们利用网络资源展开自主学习提供了可行性。众所周知,信息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各个网络软件以日新月异的速度不断更新,仅仅依靠信息技术教材中的课程内容并不能与时代发展做到“无缝接轨”,这就限制了高中生的信息素养发展。网络资源十分丰富,更新及时,内容全面,利用网络资源可以让高中生及时了解信息技术领域的前沿发展,拓宽他们的学习研究范围,使其对信息技术课程产生更加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下面,笔者从利用网络资源展开有效预习、利用网络资源突破教学重点、利用网络资源展开拓展学习三个层面,讨论网络资源在高中信息技术中的应用策略。
一、 利用网络资源展开有效预习
预习是培养与提升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活动,在网络资源的支持下,高中生的预习可以变得更加有效,因为当他们在预习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直接通过网络资源来进行解惑活动,搜寻与这个疑问点有关系的各类资源,从而保证预习活动的质量。
在“视频的获取与剪辑”一课中,笔者提前为高中生提供了一个专门介绍视频的获取与剪辑的视频资料,便于学生了解这项信息技术的实际价值。大多数的学生都很喜欢通过看电影、追剧等娱乐方式来放松身心,“视频的获取与剪辑”的知识便是对各类视频资料的捕获、截取等进行介绍,因此,先让学生观看视频获取与剪辑的技术视频,可以大大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果不其然,在这个视频的引导下,大多数的高中生都积极展开了课前自学,许多学生都表示希望自己也可以有高超的视频剪辑能力,而这就为课堂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预习中,如果学生遇到难题,便可以通过中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网,或者是利用各位教师在电脑上上传的教学视频等进行自学。
二、 利用网络资源突破教学重点
在每个单元的教学中,教参都会根据本课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列出几个教学重点,这部分知识是本单元的核心知识,要求每一个高中生都能够灵活掌握。但是,信息技术教材的内容固定,篇幅有限,并不能呈现各个重点知识的来龙去脉,阻碍了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与内化。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扩充本课知识,从各个角度、层面来展开全面的重点讲解,以便高中生理解本课重点。
“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一课的教学重点主要是为了让高中生了解多媒体技术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以及各行各业的具体应用,认识多媒体技术发展的社会价值。这个单元的理论知识居多,如果不以实例作为辅助,很难引起学生的重视。为此,在本课教学中,笔者提前在网络上收集了许多多媒体应用实例,比如教学课件与学校网站、商业中的产品展示与销售演示、医疗领域的心电图以及远程会诊、娱乐领域中的游戏与影视资料等多个实例,扩充了本课内容,帮助高中生理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价值,拓展了他们的学习思维。
三、 利用网络资源展开拓展学习
高中生的兴趣、智力、环境等因素的差异使得他们每个人的信息技术水平都不一样,其中,不乏有一部分高中生的信息素养水平较高,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了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对于这部分学生,教师应该要给予充足的学习自主权,使其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拓展学习,使其自觉研究自己感兴趣的某一领域知识。另外,也有部分学生会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育中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对此,教师也应予以肯定,鼓励他们在课后利用信息资源进行延伸学习。
在《多媒体技术应用》这本选修课程中,教材介绍了Photoshop和Flash这两个图画制作软件,在本课学习中,笔者鼓励学生在课后利用网络资源来展开拓展学习,以“我的学校生活”为主题,学习如何综合利用这两个软件来制作一个精美的短片。在课后学习中,高中生可以就Photoshop和Flash的各个属性功能进行全面的学习。为了设计出更加优秀的短片,高中生还可以在网络上学习其他的图画处理软件的操作技能,以各个信息技术软件的优势功能来优化自己的创意作品。如此一来,高中生便可亲身体验创造活动,这对于激发高中生的创新意识十分有利。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学科必须要与时代接轨,保证高中生所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与能力都是实用的、先进的,为此,教师就应该要及时开发与利用网路资源,为高中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平台,切实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缪德艳.网络资源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6(20):70.
[2]曾慧容.高中信息技術课堂基于网络资源的问题解决式学习研究——优化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模块教学实践[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17(8):108-110.
作者简介:李应海,青海省西宁市,青海西宁湟中拦隆口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