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金融自由化模式选择

2018-02-01 11:23徐天舒
商业经济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上海自贸区

徐天舒

内容摘要:本文以上海自贸区为例,通过对上海自贸区建立的背景以及当前金融自由化的定位分析,通过学习其他国家或地区在选择金融自由化模式的一些经验来选择适合上海自贸区发展的模式。期望为上海自贸区金融自由化模式提供参考,发挥其辐射全国、带动全国的作用,带领我国自贸区建设向更新领域探索,从而进一步加快我国经济的发展步伐。

关键词:上海自贸区 金融自由化 金融自由化模式

上海自贸区的建立背景和金融自由化定位

(一)上海自贸区的建立背景

国际形势严峻。21 世纪以来,美国主导下的《诸(多)边服务业协议》(PSA)等大有取代《世界贸易组织》(WTO)成为全球主流贸易、投资规则之势。目前参与这些组织的国家与区域的规模不容小觑,其GDP总量已占世界GDP总量的六成以上。显而易见,所谓的“强强联盟”策略只不过是蓄意将我国这些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国家拒之门外,剥夺为数不多的发展机会。在此背景下我国自然需要积极寻找应对策略。

自身发展面临挑战。目前我国正在寻求机会积极进行改革谋求发展。一方面,经济发展不景气使得国内国外市场需求锐减,加之我国劳动力成本提高,原来存在的相对优势也在减弱,我国产品竞争力降低,从而出口贸易受到很大影响;另一方面,从我国自身来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传统的追求经济增长的观念根深蒂固,因此必须调整国家政策积极进行改革,引导经济发展方向,从而使经济发展动力更足。

(二)上海自贸区金融自由化定位

上海自贸区的改革对我国发展方式转变创新起着关键作用,改革方向也直接关系着经济发展的结果,因此,必须对其金融自由化进行准确定位:为对外贸易选择合适的创新方式,为开放进程选择合适的定位。

金融创新与开放的配套定位。金融创新的目的应该是服务于对外贸易的发展,而上海国际贸易结算中心的建立正是这种创新的尝试。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加快资金的流动速度,提高国际大宗商品贸易和资源的配置效率。当然,上海自贸区的发展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世界市场相联系的,在改革过程中要做好与国际市场的接轨。

金融创新与开放的渐进化定位。上海自贸区的金融自由化创新并不是在完备的体系下一蹴而就的,而是正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虽然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在与预期有落差的时候灰心丧气。进行创新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推动上海地区的发展,而是希望在发展的溢出作用下渐进性地使我国整体进一步对外开放与世界接轨。因此要探索金融监管模式创新,培育现代金融体系,使整体的发展方案更加完善。

世界各国或地区自由贸易区金融自由化模式借鉴

金融自由化模式分类标准不同,如果将实施速度作为衡量金融自由化模式的标准,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速度较快的金融自由化,也被称为“激进式”,指在短期内快速而全方位地对外开放金融业,更加强调短时高效,降低外资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另一种速度较慢的则被称为“渐进式”的金融自由化,刚好与上边提到的模式相反,在较长的时间周期里逐步实现制度改革。

金融自由化的起始条件是自贸区目前具有的政治条件、经济条件、法律条件、外部环境条件等。金融自由化模式按照起始条件与实施速度的组合就可以有以下四种情况:基本具有起始条件情况下“激进式”的自由化;不完全具有起始条件情况下“激进式”的自由化;基本具有起始条件情况下“渐进式”的自由化;不完全具有起始条件情况下“渐进式”的自由化。其代表性案例如下:

(一)美国纽约港自贸区

作为金融行业的“排头兵”,美国开放程度是备受其他国家关注并仿效的对象。美国自贸区的内涵与具体职能在《对外贸易区法案》有明确条例规定,相关经济政策特点如下:自贸区范围内商品货物贸易自由度高,区内关税相关条例并不对其构成限制;区内企业的经营方式不受限制,进一步扩大自由化的内涵,以便真正实现外汇兑换自由、资金投资与出入自由、国民待遇平等;为提高工作效率,简化相关手续的办理程序,进行行政制度的改革,努力营造宽松的监管环境;更加优惠的政策,比如关税、所得税等一些税种的减免、降低信贷发放的标准、经营环境更加开放等。不难看出,美国选择金融自由化模式时,国内大的发展环境已经比较完善,具备了相应基本政治、经济、法律条件。

美国纽约港自由贸易区秉承短时高效的原则,目的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使效益最大化,在自身起始条件具备的情况下选择了激进的自由化模式,并且不负众望取得了预期的结果。

(二)泰国自贸区

1997年席卷了整个东南亚的经济危机,给泰国及其他国家经济都造成了严重的创伤,这使得原本就薄弱的金融市场受到严重冲击,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都难以复苏。由于泰国不考虑国内的体系还不健全,盲目选择了激进式的金融自由化模式,操之过急使得国际上的投机资本大量涌入,严重冲击了国内的金融体系,金融危机也是不可避免。客观来说,泰国收入水平相对于其他國家来说并不算高,大致处于中下等水平,但是忽视客观条件的限制选择激进的金融自由化模式是与本国经济发展现状相违背的,具体表现在:金融业监管尚不完善。泰国的外汇交易市场在仅成立了短短6年的时间里便快速产生了各种衍生金融工具,包括:国债期货、货币期权与期货、利率期权等。以上全部交由泰国银行和证券交易委员会负责,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并没有制定明确的条例来约束管理行为,从而造成很多问题;银行业问题层出不穷。例如:投资行为不理智,高风险高收益项目成为主要的投资对象,从而引发银行大量呆账。

综上所述,泰国自由贸易区在基本起始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采取激进的模式,太过于急于求成反而与预期的结果背道而驰,从而宣告失败。

(三)新加坡自贸区

新加坡根据本国实际情况采取了渐进式金融自由化模式,在保持本地区金融秩序稳定的情况下提高自由化程度,其自由化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亚元市场的发展和国际金融中心的建立。1967年6月,新加坡成立了货币委员会,夺回货币发行权,发行了本国货币。之后,对工业与金融业的改革成为新加坡政府工作重点,大力推进金融业的发展,构建相对完善的银行经营制度。1968年,欧洲货币市场对美元的需求量迅猛增加,新加坡瞄准这个时机创建亚洲美元市场,在随后新加坡三十多年的改革中,新加坡亚元市场不负众望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这也为新加坡成为新的国际金融中心创造了有利条件。第二阶段:外汇市场与证券市场的发展。新加坡创立亚元市场取得好的发展,与此同时也在积极推进外汇市场和证券市场的改革。尤其是外汇市场,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允许国际货币经纪人进入以来,市场范围大大扩展。1984年7月新加坡根据经济发展的大形势建立了国际货币交易所,其所具备的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以及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服务都使自贸区的发展极其顺利,为新加坡自贸区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三阶段:政府为保证金融自由化采取一系列政策,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充分将各种风险限制在可控制的范围内,要最大化维持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充分巩固新加坡自贸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参照新加坡银行法,包括本地银行和外国银行的新加坡所有银行被分成了两类,分别为商业银行和商人银行。商业银行又分为全能银行、限制性银行和离岸银行。不同的银行涉猎不同的业务内容。endprint

综上所述,新加坡在基本具备了金融自由化的起始条件之后,量力而为选择渐进的模式,经济发展与秩序都限制在可控制的范围内,从而巩固了自己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四)中国台湾自贸区

1959年,中国台湾正式实施自贸区对外开放。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中国台湾自贸区的发展处于平稳状态但并没有显著的发展成效。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台湾自贸区的GNP才持续不断的增长,增幅大概维持在6%-7%,物价波动平稳,相关反映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也处于向好趋势,一切都表明稳定的发展环境能为自贸区的发展创造有利保障。

我国台湾地区为了加入WTO,积极开展多项贸易方面的谈判,寻求更多的合作机会,与此同时我国台湾地区也加快了经济发展的步伐试图跻身亚洲国际金融中心的行列。例如我国台湾地区开始进行金融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充分开放银行、保险、证券等领域,允许外商在我国台湾地区成立分支机构并降低制度方面的限制。在此条件下,中国台湾自贸区取得了飞速前进,具体表现在:更多的外资银行愿意在我国台湾地区寻求发展,更多的外资也因此涌入我国台湾地区,外资银行也在积极推进金融自由化,寻求更多的合作机会。

综上可以得出,中国台湾自贸区在不完全具备金融自由化的起始条件情况下,并没有盲目求快,慎重选择了渐进的模式,最大限度减少对金融体系的冲击,促进经济的发展,是其他地区可以借鉴的。

(五)模式比较分析

美国自贸区和新加坡自贸区虽然都具备了金融自由化的起始条件,但美国选择激进式而新加坡却选择了渐进式,然而模式选择的不同并不妨碍二者均占据世界自由贸易区金融自由化程度高的前列位置。在不具备起始条件的情况下,泰国自贸区急于求成,忽视本国经济发展的条件限制,盲目选择激进的金融自由化模式,最后非但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反而扰乱了本国的经济秩序;相反,中国台湾自贸区选择了渐进的模式,进行金融制度方面的创新,稳扎稳打遵循经济发展的规律和速度,最后取得预期效果增强了本地区的竞争力。由此可见,自貿区金融自由化要审时度势,前期的研究和分析至关重要,选对前进的方向才能更快到达彼岸。

是否应该选择对外开放以及哪种方式最合适需要综合考虑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当一个国家或地区内部经济秩序稳定并且有足够的力量对抗外部竞争压力,选择对外开放是明智的,相反,如果两个条件不具备就不要盲目急于求成对外开放。另外,国家应该依据自己的经济实际状况选择合适的金融自由化模式,从而为更长远的发展创造契机。

结论和对策

(一)上海自贸区金融自由化模式选择

如果不存在市场扭曲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选择激进式的金融自由化模式,尽快在全国合适的地区实现金融自由化,以各个地区的发展来更好促进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但是一旦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市场秩序还不够完善,就要退一步考虑选择渐进的模式,将上海自贸区作为试点,总结经验成功之后推广全国。

金融自由化模式的选择是有章可循,相应的规则下需要相应的经济行为,并非盲目轻率决定。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状况来看,大环境下基本的政策和政治条件已经具备,经济发展层面来说,我国经济稳步增长,上海地区经济发展也处于向好趋势,并且相应的法律法规也在逐步完善,但是,还需要深刻认识到目前作为经济欠发达国家,我国在实现金融自由化之前金融监管方面依旧存在问题。也就是说,目前在进行模式选择时,并不完全具备必须的起始条件,因此,我国自贸区金融自由化的发展应该是一个漫长而坎坷的过程。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借鉴中国台湾自贸区的经验,在不完全具备起始条件的情况下选择渐进模式,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照搬模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期望一蹴而就,稳扎稳打,逐步实现自贸区金融自由化。

(二)上海自贸区金融自由化顺序及内容

针对我国情况,第一,金融自由化需要良好的宏观环境作为保障,这就迫切需要政府制定正确政策来进行积极的引导;第二,要实现对外汇的管理,建立开放的外汇市场;第三,实现对外金融自由化,实现人民币跨境结算;第四,建立离岸金融市场,依靠现代网络提高资金的流动性;最后,实现最终目标,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实现。

如图1所示的上海自贸区金融自由化的大致顺序,具体内容如下:

外汇管理体制改革。近几年,为推进金融自由化,更好实现上海自贸区对外贸易的发展,相应的管理体制也在逐步完善。比如对外方直接投资的管理,包含以下几方面:第一,简化相关手续的办理,提高工作效率,管理方式的变革推进金融便利化;第二,尝试建立外汇管理试点;第三,推进跨国公司以外币资金池、内部结售汇等方式展开外汇资金集中管理。

完善汇率制度。人民币的汇率能够反映人民币的购买能力,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很多,目前来说,我国的汇率制度灵活性还是很高的,为最大可能地降低风险,政府需要制定合理的汇率管理制度。近几年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逐步增加,外汇储备也在增加,为了防范金融危机,政府要制定相关政策推进汇率制度的不断完善。

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意味着将简化相关手续的审批过程,取消外汇收支管制,从而提高资本的对外开放水平提高资本的流动性。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资本对外开放水平提高,大量外资涌入国内,势必对国内的金融市场造成一定影响,要采取积极措施来应对,加速金融市场转型,进一步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资本项目可兑换不仅能够为投资者创造了更多的投资机会,也推进了我国金融市场的改革。

人民币跨境使用。根据上海自贸区金融自由化的顺序,自贸区内将会实行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为推进人民币跨境使用的便利化,需要提高相关结算业务手续办理的效率,允许跨境人民币前置核准与相关结算业务进行逐渐脱钩。

参考文献:

1.袁志刚.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新战略研究[M].格致出版社,2013

2.祝佳音.中国上海自贸区建设的进展、问题与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5

3.刘轶锴.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与开放研究[D].浙江大学,2015

4.郑联盛.上海自贸区发展需更多配套改革[J].中国金融,2013(20)

5.孙立坚.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的金融开放战略[J].新金融,2013(12)endprint

猜你喜欢
上海自贸区
上海自贸区三周年绩效梳理与展望
上海自贸区离岸金融中心路径选择及风险防范
上海自贸区跨境债券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