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雪丽
内容摘要:在信息技术作用下,虚拟价值凝结于物质商品中进入流通领域,较好的满足了居民物质、精神双方面的消费需求。从中形成的虚拟经济,能够为社会带来庞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为流通业态变革带来新机遇。然而,现阶段流通业组织模式过于单一、流通业态分布不均衡以及管理技术水平较低等困境,制约了虚拟经济的发展。而在虚拟经济环境下,降低流通成本、提升流通效率,满足日益多元化消费需求,是流通业态升级、稳定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为此,本文立足虚拟经济与流通业的关联性理论,分析流通组织模式变革的必要性与流通业组织模式的再造,并提出重构后组织模式的具体实施路径。
关键词:虚拟经济 流通业 组织模式 优化路径
区别于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并不经过资本实体循环获得利润。20世纪末期,伴随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虚拟经济在流通领域应用愈加广阔。传统流通组织模式因流通成本较高、信息共享难以实现、流通效率较低等问题,难以适应市场发展变化。因此,变革流通企业组织模式,已成为流通业实体价值创造与虚拟价值创造融合的不可逆趋势。虚拟经济的出现,为流通业组织模式变革提供了一种思路,即将流通业传统市场竞争层面向创造潜在价值方向转移。
虚拟经济与流通业的关联性理论
虚拟经济是经由虚拟资本衍生而来,是在借贷资本与银行应用体系制度基础上产生,并伴随信用经济的高度发展而不断演进。虚拟资本其代表的实际资本价值流,已存在于产品的流通中,但其自身并无价值可言。因此,虚拟资本价值是通过循环运动产生利润后实现,是资本利润的剩余值。同实体经济相比,虚拟经济经营规模大多已超过线下经济。而作为线下实体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虚拟经济已形成相对独立的经济范畴。高流动性及高风险性是虚拟经济的两个显著特征,一是虚拟资本不同于实体纸质版交易,它仅是价值符号的转移。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线上交易实现了无纸化,交易过程通过网络即可瞬息完成。也正是高速流动的虚拟经济,逐渐提高了社会资源分化整合的效率,并成为现代商贸流通业中不可缺少的存在。二是虚拟资本价值本身变化频繁的特性,导致其风险性得以大为增强。交易品种规模的逐渐扩大,再经过复杂网络系统,促使虚拟经济更加复杂多变。而大量投机性投资,如风险投资的出现,更加剧了虚拟经济的高风险性。
虚拟经济时代,流通业与虚拟经济之间,表现出更强烈的共生共荣性。一方面,流通业中资金流、信息流、商流不断转换,创造出虚拟资本流。因此,虚拟经济理念体系也在信息转换中逐渐完善。再者,流通业随着经济的发展也不断扩大其经营发展模式,进而创造出虚拟价值。虚拟价值的存在,可以扩展流通企业经营范围,增加经营利润。此时,流通产业与虚拟经济结构呈现完整、统一的有机体。另一方面,虚拟经济的存在也推动流通业中,包括新经营业态、新流转模式等逐步发展。也可以说,虚拟经济提供了更好的创新途径和角度,促使流通业实现自身的不断发展。虚拟经济作为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虚拟价值的介入,将虚拟经济与金融资本隔离开来,促使了虚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流通业作为虚拟经济发展的桥梁,其内涵丰富的产品价值等体系,为虚拟经济资本价值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虚拟经济下流通业组织模式变革的必要性
(一)降低流通成本的需要
在现有流通业的组织模式中,流通业态主要分为批发终端与零售终端。其中,批发终端包括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等。零售终端包括百货商场、零售商店等。这些流通终端参差不齐、连锁化程度不高,未形成高效统一組织管理模式,是造成流通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因素。产生该种现象原因在于,流通规模、组织化程度较低限制了多层级、规模化运输;流通基础设施发展滞后以及营业点比较分散,造成了流通企业向众多零售终端供货,消耗了不必要的资源。随着虚拟经济的快速发展,连锁经营业态的超级购物市场和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逐渐兴起,有效解决了我国流通业城乡发展不协调问题。因而,为了降低流通业成本、提高盈利目的,我国经济形态需要及时调整流通组织业态,充分发挥在信息技术作用下的虚拟经济优势,建立连锁经营业态的超级购物市场和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通过规模优势和供应链优势降低流通成本,促使流通业在虚拟经济下获得丰厚利润。
(二)疏通流通组织间信息沟通障碍的需要
当前信息共享已成为流通企业降低流通成本、提升经济效益的重要方式,也是流通组织之间沟通的重要举措。但在现阶段,我国流通组织之间尚未形成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使得流通企业难以与物流企业、金融机构进行信息共享,难以对市场消费需求做出精准预测,抑制了流通业整体运行效率。而在虚拟经济条件下,流通技术的发展为疏通流通组织间信息沟通障碍、提高流通组织管理水平提供了技术支撑。特别是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在流通领域的广泛应用,促使流通企业之间信息联系加强,能够以更便捷的手段实现信息的反馈与交流,进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三)提升虚拟价值的需要
在实体经济活动中,商品流通是以交换商品使用价值为基础,而商品交换价值与价值是一种正向关系。在此背景下,流通组织的可变成本受资本、技术和劳动共同作用,固定成本受产业种类和组织规模等影响。在虚拟经济活动过程中,价值作用会改变流通组织的可变成本与固定成本,进而影响到流通组织的价值创造,流通组织的价值创造方式随之发生变化。因此,提升流通业的虚拟价值经济利润,就必须降低其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提高其总收益水平。流通组织应做出相应的调整,改变单纯依靠实体价值创造利润局面,逐步转向依靠实体价值和虚拟价值共同创造利润,从而实现价值最大化。将虚拟价值融入到简化后的流通业价值链中,将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人本经济替代以产品为中心的销售模式和流通模式。同时,注重虚拟价值的实现而改变流通组织落后的运营模式,能够更加优化流通业组织模式。
虚拟经济下流通业组织模式重构
新经济时代,虚拟价值观念被引入市场,促进了流通组织模式不断演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从已有研究来看,商业连锁公司、新型商人雇主制,以及“农超对接”型组织模式等新型业态将会出现并逐步能够得到应用,其业态变化如图1所示。在此演进图中,由于虚拟经济价值的作用,流通组织会发生定向的变化,从而催生出新的流通业态。由此,本文基于虚拟经济环境,对现有流通企业与流通业组织模式进行了重组,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endprint
连锁商业组织模式。该模式(见图2)主体主要包括了加盟店、配送中心与直营店等,这些连锁店依照规模经济的大小而在不同区域设立,集中为消费者提供商品流通服务。由于这类商业连锁企业规模较大、经营策略较为灵活以及业务高度规范,形成了统一流通经营组织模式,使得店铺之间协同作用不断增强。连锁零售企业总部通过信息共享平台,及时了解各直营店、特许加盟店的消费信息,为供应商提供需求信息,进而制定生产与销售计划。同时,总部通过配送中心将货物配送到各区域零售网点,实现按需销售,进而提高了整体的经济效益。此外,整个连锁组织进行细致优化,使得流通组织借助高效的信息化技术,支撑了各区域网点从采购、仓储、配送到销售、财务以及决策等各个环节的有效运作。因此,在虚拟经济环境下,流通价值链能够以新型流通技术为基础,极大地删减了冗杂、分散的运作流程,降低了流通成本。这就使得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人本经济将进一步发展,推动虚拟经济的不断扩大。可见,该模式能够改变流通组织落后的运营模式,实现顾客的个性消费需求。
私人专业定制组织模式。目前,流通业组织模式已经从B2C过渡到C2B,个人定制生产已成为发展趋势。因而,本文构建了一种新型的私人专业定制组织模式。该模式强调雇佣供应商直接按照顾客的需求生产商品,从而对产品生产活动具有决策权,供应商成本和风险保持在可控的范围内。在此模式下(见图3),生产需求由消费者发起,利用信息交流工具与供应商或生产商直接对接,获取自身需求的定制模式;同样,供应商或生产商也会回复消费者,对设计产品进行及时定制与生产,并通过第三方物流平台配送到消费者手中。完成线下交易后,消费者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如支付宝、微信等工具,使得交易更加安全与便捷。因此,虚拟经济的盛行,促使流通组织模式发生重大变革,借力于信任机制之上,私人专业定制的组织模式成为未来发展趋势之一。
“农超对接”型组织模式。“农超对接”本质是将现代化流通方式引入农村,将小市场同大市场进行对接,构建产销一体化链条。对现有模式进行升级,得到如图4的新组织模式。该模式主要是针对农村市场与农产品流通而设置,农户省去中间流通环节,直接与商家超市进行对接,签订合作协议书。具体而言,是由农户向连锁超市提供优质农产品,连锁超市则以优惠价格出售,省去中间费用,实现了农户、超市与消费者共赢局面。现代流通模式将超市与农民联动实现农产品直供超市;农村龙头企业与超市、农户进行有效衔接,加快条码,QS认证,注册商标等进程,使得农户及时掌握市场信息,调整产业结构,进而增强专业社和农民品牌意识推进农业产业化、生产标准化,提高食品安全系数。虚拟经济条件下,通过升级“农超对接”模式,可以平抑流通业农产品市场价格,降低农产品销售成本、降低零售价格。
具体实施方案
第一,开展多元化融资。虚拟经济具有较大的虚拟资本,虚拟资本的发展在推动虚拟经济进程的同时,同样也可以提升流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方面,流通企业在扩大规模的同时,借助金融的力量,可通过投资、并购等方式,放大虚拟资本的效益,将企业内部的经济系统进行重组,淘汰单一化发展的流通业组织,实现流通企业组织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另一方面,在流通组织运营过程中,企业内部可通过将闲置的资源进行整合,实施资本化运作,使金融企业与流通组织进行有机融合,在资源利用、企业营运方面注入大量的流动资金,使企业调整与内部优化具有潜在动力。
第二,构建流通组织网络运营平台。由于流通组织所创造的虚拟价值直接影响着市场经济效益,流通业应快速构建流通组织网络运营平台,强化流通产品信息化,提高流通业组织的虚拟价值。流通组织网络运营平台应通过整合现有的流通物流组织,尤其是流通组织合作的资源,完善网络信息硬件基础设施,不断推广流通信息管理系统,进而实现农产品信息资源共享。及时监控流通各环节,最大化降低流通组织经营个体资源的局限性。
第三,完善流通组织平台支付系统。当前,在虚拟经济不安全因素的驱动下,上述流通业组织模式,应引入NPS网上支付系统,为商家和消费者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支付平台,保障流通业组织运营过程的支付安全。流通业组织利用原有的支付平台引入高端网络技术,将組织内部资金交易进行查询与核算,确保交易过程资金数据的完整性。根据完整数据利用模式内部的信息平台,提供给商家与消费者查询与统计功能。在消费者进行数据查询进行支付后,应减少支付过程中不必要环节,增加安全认证或者加密平台,以最短的支付周期,进行安全交易,以安全的交易环境保障流通业组织的支付安全。此外,NPS网上支付系统还应进行交易数据追溯,对交易环节进行实时监控,保留交易数据,方便交易后数据查询。
第四,建立企业信用档案。良好的信用保证是虚拟经济下流通业组织模式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流通业组织应建立企业信用档案,构建良好的信用体系。构建过程中,流通业组织通过收集内部信息,将企业经营项目、组织机构代码、营业执照等相关内容进行统一管理,构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可依据信息内容设置主动公开或者申请公开。消费者可根据流通业组织设立的公众平台,对相关信息进行查询,增加其对流通业组织的信赖度。通过消费者与平台之间的互动,平台保留相关访问路径与信息,最终形成企业信用档案。企业信用档案以公开化方式约束流通业组织的行为的同时,还可增加消费者对流通业组织信用访问途径,进而形成流通业组织良好信用体系。
参考文献:
1.王心良,郑书莉.交易方式变革视角下流通业现代化发展问题探讨[J].商业经济研究,2013(16)
2.梅波.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互联网金融发展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5(18)
3.张志元,李兆友.全球化时代我国虚拟经济组织创新的系统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2014(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