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显丽
世上没有后悔药,但是却有遗忘胶囊。为了抚平恐惧对幸存者的精神创伤,研究人员尝试在实施心理治疗的同时,给他们服用知名的抗高血压药物普萘洛尔。
有些生活片段,經历者恨不得早点忘却。北京大学心理咨询治疗中心主任方新指出,像地震这样的严重灾害之后,几乎所有幸存的灾民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其中70%的人会随着时间推移以及自身调节逐步恢复,但是30%的人可能会在之后8~12年乃至更长时间内处于慢性心理创伤状态。
多少人盼望世上能有一种药丸,令他们摆脱那些纠缠不休的痛苦记忆!事实上,这已不是科学幻想。研究人员正在进行相关药物的临床试验:借助某些药物,改变、淡化、近乎完全地抹除记忆,的确存在可能。抗高血压药物普萘洛尔是其中最被看好的药物。有关该药物的一项临床试验已于2016年6月启动,预计将于2019年1月结束,规模空前。
老药新用,削弱记忆
对于普萘洛尔,很多人或许并不陌生,它是20世纪60年代研制的抗高血压药。几十年以来,经医生处方用于治疗全球数百万高血压患者,其安全性和耐受性均已得到验证。
20多年前,几位神经学家发现,普萘洛尔影响到的大脑受体似乎对于记忆起到某种作用。这个特性一经发现,立刻引起精神科医生的兴趣,他们开始研究用该药来治疗因创伤性记忆而得病的患者。实验证明:传统的高血压治疗药物普萘洛尔对于治疗创伤性事件引发的精神创伤症状有效。用普萘洛尔治疗6次可以减轻创伤后应激障碍。具体方案是:6次治疗,每周1次,时间为10分钟。每次治疗前1小时,受试者服用1片普萘洛尔。第一次治疗时,受试者被要求写下引发创伤后应激障碍事件的发生经过。在接下来的几次治疗中,受试者在服药后高声朗读早先记录的文字。6次治疗结束后,2/3患者的病情有所改善,这在精神病科是疗效显著的表现。过度警觉、睡眠不良、记忆闪回等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的严重程度下降了50%以上。随着治疗的进展,通过评估17项症状而确定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的总分有明显下降。
原因在于“普萘洛尔干扰了记忆的巩固”,记忆在形成时很脆弱。只有通过巩固,才能牢记。情景记忆,也就是事件记忆形成于大脑海马区。为了强化记忆,就必须加强该大脑区域的某些神经突触。
记忆巩固涉及到一系列分子过程:基因活化、蛋白质合成等。大脑杏仁核在其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它负责处理情绪,并且在必要时(恐怖和快乐的事件)强化记忆存储。记忆巩固过程持续几个小时到几天时间。
科研人员曾经认为,记忆一旦稳定,便不再改变,往事就如石刻般印在脑海中。然而,20世纪90年代末,这个观点被彻底否定。加拿大麦吉大学神经科学的研究小组发现,记忆在被唤起后的数小时内重又变得非常脆弱。要保存记忆,就必须借助于新的分子过程使之稳定下来。研究人员从而有了一个想法:用化学药物阻止记忆重新巩固,以干扰甚至完全抹去痛苦的创伤性记忆。发现记忆再巩固过程后不久,研究人员便开始了动物试验,并且证实此方法有效。但当时使用的物质对人体有毒,而且需要直接注射进大脑。
于是,研究人员考虑采用已经上市的药物。在大量候选药物中,普萘洛尔看来大有希望:它能够透过保护中枢神经系统的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大脑,而且可以固定在大脑杏仁核中的去甲肾上腺素受体上。去甲肾上腺素是一种神经递质,而杏仁核是巩固情绪记忆的重要大脑区域。普萘洛尔的这些特征对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很有价值。创伤后应激障碍与特定情绪记忆有关。当地震、恐怖袭击等事件发生时,受害者大脑充满去甲肾上腺素,它们固定在杏仁核中的受体上,使杏仁核过度活跃,强化了创伤性记忆的保存。每当受害者回想起创伤性事件,这一机制便会运行。
研究人员最初的想法是让患者在创伤性记忆被重新激活时服用此药物,以影响重新编码的进程,使其淡忘这段记忆。然而,首批人体试验结果令人失望,仅靠注射一次普萘洛尔好像不够。如今,试验方案经过了重新调整,其目的也不再是抹去创伤性记忆,而仅仅是减轻其情绪效价。用普萘洛尔治疗后,记忆在情节方面,也就是对事实的记忆并未受到影响。受试者似乎也证实了这一点。
放慢心跳,放松精神
研究表明,普萘洛尔能够有效阻止动物和人的记忆巩固。至于此药为什么可以做到这点?无可奉告!人类研究抗抑郁药50年,可直到今天还是没有弄清它们的作用机理。为了解释普萘洛尔的出色疗效,有人提出一种全新猜测:普萘洛尔并非在神经元层面阻止记忆巩固,而是将记忆搬到了更为舒适的背景中。怯场的人在上场前服用普萘洛尔,可减慢心跳,减轻出汗等症状。这是一种可放慢心跳的非镇静性抗焦虑药。或许,它的作用就在于此。在普萘洛尔的作用下,受试者的创伤性记忆带来的不再是心跳加快和巨大压力,而是一种安宁和安全的感觉,使得保存的记忆发生轻微改变,情感强度大大降低。这种记忆痕迹的改变可能具有持久性。美国纽约大学神经科学中心的研究证明了这一点。无论患者经历过什么,不再感到恐惧。数据显示,原先的记忆并没有淡忘,不过普萘洛尔使患者明白,在治疗室这个新环境下,自己的处境非常安全。
这种作用方式并非普萘洛尔所独有。具有放松精神及缓和抑郁作用的药物为数不少。最近几年,很多药物被试验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治疗。不过,研究最多的药物还是普萘洛尔。虽然该药物的实际作用机理不明,但精神科医生和神经学家一致认为临床方案很好,还应当开展更大规模的精神创伤临床验证。一旦最终通过验证,普萘洛尔疗法有望成为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常规疗法。第一批试验结果预计于2019年1月发布。
创伤性记忆
创伤性记忆是指那些能够引起心理、情绪甚至生理的不正常状态的记忆。这种不正常的状态可能比较轻微,经过一段时间(通常在3个月之内)的自我调整就可以自动痊愈。但是也有一些精神创伤的影响会延续较长的时间,甚至常常是终身的。对于较为严重的精神创伤,在心理学和精神科的分类中被称为“创伤后应激障碍”。endprint
人们常常根据创伤事件的严重程度来判断精神创伤的严重程度,认为如果一个人遇到了严重可怕的灾难事件,如“911”、東南亚海啸等,那么他一定受到了严重的精神创伤,相反,如果创伤事件不很严重,如失恋或职场挫折等,就会认为这个人的精神所受到的伤害不会很严重。其实这种看法是非常错误的。对一个内心坚强的人来说,非常严重的创伤事件也可能并不引起严重的精神创伤,相反,对一个心理比较脆弱的人来说,一般人认为并不很严重的事件也足以引发严重的精神创伤。所以判断一个人精神创伤的严重程度并不是根据创伤事件的严重程度,而是根据当事人的心理、情绪和生理的反应程度。
情绪效价 效价就是描述一个人对于一个事物的吸引(感兴趣)或排斥(厌恶)的程度。人类情绪活动不仅存在情绪类型和情绪极性(正性、负性)之分,也有情绪强度,即效价强度的差别。日常经验告诉我们,不同强度的情绪状态对个体生存适应的影响是不同的)。
血脑屏障 20世纪初发现,给动物静脉注射苯丙胺后,此药可以分布到全身的组织器官,唯独脑组织没有它的踪迹。注射台盼蓝涂料以后,动物全身组织都着色,而脑和脊髓则不着色。以后陆续发现很多药物和染料注入动物体后,都有类似的分布情况。这些事实都启示人们想到有保护脑组织的“屏障”存在。
精神创伤
轻度的精神创伤可能表现为情绪低落,郁郁寡欢,伤心落泪,生活动力下降,不愿和人交往,对生活缺乏兴趣等。这种情况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常见,甚至严格地讲,每一个人在自己的一生中都要多次经历到。这种情况通常通过亲人和朋友的安慰和支持、自我的调节,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就可以自我痊愈,而不需要专业的治疗。但是如果上述状态持续超过3个月以上,就应该考虑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了。治疗可以是通过药物,但也可以通过非药物的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
中度的精神创伤可能表现为长时间的情绪低落,悲观厌世,社会性孤独自闭,或严重的睡眠障碍,焦虑紧张,恐惧胆小,甚至出现自杀倾向。这时候常常会被误诊为抑郁症,神经衰弱,焦虑症或恐惧症。经过服用抗抑郁药物、抗焦虑药物后效果并不佳,因此需要特殊的、专门针对精神创伤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才会奏效。治疗主要依靠非药物的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
严重的精神创伤也被称为PTSD,它除了上述症状之外,还具有典型的症状,如伤害事件的记忆或画面不断地出现在梦境中,或即使在清醒状态中也不断地在脑海中重现,因而受害者经常处于惊恐和痛苦之中不可自拔,好像创伤事件就发生在刚才。另外,生活中的很多正常的场景可能成为诱发创伤记忆的“扳机点”,唤醒对创伤事件的回忆和体验,从而造成强烈的情绪和生理反应。更为严重的创伤,特别是童年期创伤还可能造成严重的人格扭曲、心理变态。对于这种情况,必须经过精神创伤治疗方可治愈或得到改善。遗憾的是我国目前真正受到系统严格训练的精神创伤治疗师并不多,所以大量精神创伤的受害者都是被作为普通的抑郁症、神经衰弱或者神经症进行治疗的,其疗效非常有限。据美国精神病协会统计,美国PTSD的人群总体患病率为8%,女性约是男性的2倍。德国研究结果为PTSD人群总体患病危险性仅为1.3%,PTSD患者的自杀危险性亦高于普通人群,高达19%。有研究表明,交通事故后,无论受伤与否,约25%的儿童会患 PTSD,且缺乏父母关爱的青少年受伤更易罹患此病。青少年罪犯中,PTSD的患病率是普通青少年的4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