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丽丽
(泗洪县分金亭医院有限公司,江苏 宿迁 223900)
血管活性药物是一类能调节血管舒缩状态,改善患者血管功能及微循环血流灌注的药物,多应用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此类患者具有年龄跨度较大、疾病变化快、治疗依从性差和病种复杂等特点,对临床用药有较高要求[1]。研究指出[2],血管活性药物即使有微小剂量的改变都会导致患者的心率、血压发生变化,医护人员在使用该类药物时应熟悉血管活性药物的种类、作用、配伍禁忌和不良反应,并在使用过程中加强巡视,增强责任心,确保用药安全。本研究就外周静脉输注血管活性药物过程中输液安全问题的发生原因及其护理对策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心内科治疗的35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55例,女98例,年龄20~84岁,均经外周静脉给药,输液时间2~16d,平均7.26d。观察并统计输液安全问题发生情况。
本组患者共发生输液安全问题48例,占13.60%。其中输液滴速控制不良30例,静脉炎12例,液体渗漏4例,配伍禁忌1例,药液变色1例。
该问题多因调节滴速不准确、体位变动或患者私自调节滴速、选用头皮静脉针于四肢末梢血管注射所致[3]。输注药物过程中静脉回血或出现堵塞后,更换药液时如操作不当,可能会出现短暂性输液停止或进液量过多。本组患者中有3例患者因自行加快滴速而引发恶心、心慌等症状,有1例患者的陪护人员自行放慢硝酸甘油滴速,致使患者出现胸痛症状,部分患者因躁动、肢体屈伸、排便、翻身等原因影响输液滴速,或导致针头堵塞、液体渗漏,导致患者心率或血压波动,或有其他不适症状。
对策如下:(1)护理人员应努力掌握药物种类及其配伍禁忌,熟悉其作用、不良反应、用药治疗目的等,以做到准确用药。(2)用药前详细讲解药物名称、不良反应及其他注意事项,嘱患者及其陪护人员勿私自调整滴速。(3)静脉穿刺时选择直、粗和弹性较好的血管,勿在四肢末梢或其他关节部位输液,建议使用静脉留置针,如有条件推荐行中心静脉穿刺。(4)重视并加强输液巡视。(5)加强微量泵使用过程中的护理,做到熟练操作,密切观察微量泵是否正常工作,如有异常及时处理;换药时做到快速、及时、准确的处理回血,稳妥放置微量泵,勿垂直移动泵体,可采用平行移动法移动[4]。
血管活性药物有强烈的收缩血管作用,药液外渗后可导致局部组织缺血或坏死,且该药物在持续输注过程中可刺激血管引发静脉炎。有研究报道[5],经外周静脉使用胺碘酮时持续给药24h以上会引发严重的静脉炎,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本研究中因应用胺碘酮、多巴胺等药物引发静脉炎12例,究其原因如下:多巴胺为收缩血管药物,随着用药时间延长其对静脉及周围组织的损伤也随之加重,并可能转化为不可恢复性的病理损伤。胺碘酮诱发静脉炎的原因如下:(1)药物刺激性强。胺碘酮的局部刺激作用较强,是诱发静脉炎的主要原因;(2)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一次性头皮穿刺静脉时未以穿刺点为中心严格消毒,留置静脉针时消毒范围未达到要求(范围直径8cm),透明敷贴的透气性无法满足要求,或更换不及时因被污染而滋生细菌。(3)未合理选择穿刺血管。胺碘酮对细小血管的刺激作用较大,如穿刺部位为远心端,则易诱发静脉炎,因此勿选择下肢静脉输液(存在较多瓣膜,血流较缓慢,药物的回心路径长)。(4)药液外渗。如护理操作技术不熟练,易对静脉造成穿刺损伤,或输液时体位改变导致针头移位,或因血管内皮受损、感染、静脉压升高等因素导致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引发药液外渗,进而严重损害血管壁,引发静脉炎。(5)其他原因:药物输注速度、药物浓度、连续输注时间、环境等因素也可能引发静脉炎。
本研究中有1例静脉滴注头孢哌酮钠后换接多巴酚丁胺时发现输液器内对的液体出现浑浊。护理人员应了解并掌握配伍药物的特性,在多个环节注意配伍禁忌,使用新药前应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及时登记新发现的配伍禁忌药物记录,静注药物时可单独开通静脉通道,勿在该通道内静推其他药物。
硝普钠、硝酸甘油等药物溶液的稳定性较差,在静注过程中应避光,本组即有1例患者因避光不严而导致颜色变深。静注血管活性药物时应增强责任心,药液应现配现用,合理安排给药时间;推荐使用输液卡,其上注明各药物的输注时间(应具体至分钟)及顺序,对特殊药物做好重点交班登记;熟练掌握各药物的药理作用及相关注意事项,一旦药液变色应废弃并重新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