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鹏 刘艳骄
(1.北京市顺义区北小营镇卫生院,北京,101399; 2.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理睡眠科,南区睡眠中心,北京,100053)
蒙古族医学发源于内蒙古高原,本草学是蒙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各民族药之间有明显的差异,故把蒙古族传统药物统称为“蒙药”,蒙医本草学也相应被称为“蒙药学”。蒙药学中记载了诸多有关睡眠的蒙药,反应了蒙医学对睡眠障碍的认识和实践。值得我们研究睡眠的人,对蒙医治疗睡眠障碍的蒙药加以梳理与研究。
蒙药学的发展主要分为四个阶段:1)十三世纪以前,蒙药学萌芽阶段。远古时期的蒙古族祖先经过长期实践经验积累,对各种能够解毒、减轻或治愈病痛的食物进行总结,形成了蒙药学的萌芽。如《素问·异法方宜论》记载:“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亦从北方来”。所谓“北方”,主要指蒙古高原;所谓“其民乐野处而乳食”无疑是指以游牧生活为主的蒙古族祖先。2)十三世纪至十六世纪,蒙药学形成时期。据拉施特《史集》记载,当时的蒙古人不但应用哈迪尔(一种烈性药)、大黄、肉苁蓉、沙棘等多种药物,而且有些部落已熟悉蒙古药剂,用蒙古方法治病而闻名于世。3)十六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中叶,蒙药学的发展时期。此时期涌现了大量蒙药学家。如蒙医药家罗布桑丹僧扎拉散撰写了《泻剂提要及治寒方剂》、《25种方剂》两部书。著名的蒙医药学家伊希巴拉朱尔撰写了《认识白晶鉴》。药物学家罗布桑酥乐木撰写了四部药物学之作《珠宝、土、石类认药学》、《木、汤、滋补类认药学》、《盐、灰、动物产品类认药学》、《草类认药学》。著名的蒙药学家占布拉道尔吉汇集大量前人资料,撰写了《蒙药正典》等等大量著作。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蒙药学取得了较大的成就。1956年内蒙古自治区有计划地对蒙医药古籍文献进行研究编辑整理,先后出版了10余种蒙药方面的古籍,如《蒙药正典》、《认药学》、《方海》、《珊瑚药方》、《医药月底》等等。本文主要以《中华本草·蒙药卷》为基础,参考其他文献的记述,对蒙药中有关睡眠的文献加以辑述。
2.1 植物药
1)奥尔浩代(人参) 《中华本草·蒙药卷》:“滋补,安神,宁心”[1]。
2)阿拉嘎-阿嘎如(山沉香) 《中华本草·蒙药卷》:“主治:心烦,心悸,昏迷,失眠”[1]。
3)吉吉格-苏格木勒(小豆蔻) 《中华本草·蒙药卷》:“主治:赫依郁滞,失眠”。《观者之喜》:“祛肾寒,治赫依病和胃病”[1]。
4)查干-苏格木勒(白豆蔻) 《中华本草·蒙药卷》:“功用与主治:赫依郁滞,失眠”[1]。
5)当棍(当归) 《中华本草·蒙药卷》:“功能与主治:失眠”[1]。《医法海鉴》十三味槟榔丸:“治主脉赫依病,赫依性刺痛,心悸,癫狂,失眠”[1]。
6)巴雅格瓦(肉果草) 《中华本草·蒙药卷》:“功能与主治:咳嗽,肺痈,肺热,神经衰弱,健忘,心悸,失眠”[1]。《内蒙古中草药》二味肉果草散:“治神经衰弱,肉草果、五味子各等量。制成散剂。每次1.5 g~3 g,每日1次,晚睡前温开水服”[1]。
7)乌兰-阿嘎如(降香) 《中华本草·蒙药卷》:“功能与主治:失眠”[1]。
8)博热勒吉格讷(珍珠杆)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蒙医学(蒙文版)》:“花的煎剂可用于神经衰弱”[1]。
9)乌布森-苏格木勒(草豆蔻) 《中华本草·蒙药卷》:“功能与主治:失眠”[1]。
10)哈拉盖(荨麻) 《中华本草·蒙药卷》:“功能与主治:失眠”[1]。
11)缬草(珠勒根-呼吉) 《中华本草·蒙药卷》:“功能与主治:失眠”[1]。
2.2 矿物药
1)鲁-牙斯(龙骨) 《中华本草·蒙药卷》:“功能与主治:失眠多梦”[1]。
2)浩博(琥珀) 《中华本草·蒙药卷》:“药理:镇静、催眠作用”[1]。
2.3 动物药 陶来音-珠日和(野兔心):《中华本草·蒙药卷》:“失眠”[1]。
3.1 植物药
1)冈淖尔-乌布斯(三七) 《云南植物研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增强中枢抑制药的镇静、催眠、安定和抗惊厥作用”[2]。
2)巴日苏因-塔布格(天南星) 《中国中药杂志》:“给小鼠腹腔注射天南星煎剂能显著延长戊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
3)乌拉勒吉嘎纳(五味子) 《药学学报》:“药理:五味子醇A能减少小鼠自主活动,延长巴比妥睡眠时间”[3]。
4)索依赫(艾叶) 《医药工业》:“功用与主治:小鼠艾叶油能明显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
5)哲格森-莲花(白附子) 《药学学报》:“镇静作用:白附子生品及水提液腹腔注射可使戊巴比妥钠域下催眠剂量的小鼠入睡率增加,且与剂量成正相关”。
6)查那-其其格(芍药) 《中药通报》:“芍药注射液皮下注射也能延长戊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4]。
7)萨日娜(百合) 《中药材》:“小鼠灌服百合水提取液20 g/kg,显著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并使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睡眠率显著提高”[5]。
8)匝迪(肉豆蔻) 《J Ethnoppharmacol》:“肉豆蔻挥发油可增加雏鸡由乙醇引起的睡眠时间”。
9)锡乐-嘎布日(冰片) 《华西药学杂志》:“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200 mg/kg腹腔注射显著延长戊巴比妥钠所致小鼠睡眠时间”[6]。
10)朱日很-其其格(远志) 《新医药学杂志》:“远志全根、根皮和木心均能使注射阈下剂量的戊巴比妥钠小鼠入睡”[7]。
11)曹门-毛都(苏木) 《中药药理毒理与临床》:“煎剂给小鼠、豚鼠、兔注射或灌胃,均有镇静、催眠”[8]。
12)阿嘎如(沉香)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沉香提取物灌胃能明显延长小鼠环己巴比妥的睡眠时间”。
13)八道拉(苦碟子) 《沈阳药学报》:“可协同戊巴比妥钠的催眠作用”[9]。
14)乌奴日图-呼吉(甘松) 《中国药学会第二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第1集)》:“甘松或匙叶甘松及缬草萜酮对多种动物有镇静安定作用”。
15)阿日查(侧柏叶) 《CA》:“侧柏叶煎剂能明显减少小鼠自发活动和延长戊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
16)乌兰-阿嘎如(降香) 《上海中医药杂志》:“降香乙醇提取物灌服可显著减少小鼠自发活动,明显延长戊巴比妥钠所致小鼠睡眠时间”[10]。
17)阿布嘎(荠菜) 《中药大辞典(下册)》:“荠菜提取物能延长环己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11]。
18)胡珠(胡椒) 《Ind J Exp Biol》:“胡椒碱能延长戊巴比妥对大鼠的睡眠时间”。
19)珠如拉(栀子) 《江苏医药》:“栀子醇提取物腹腔注射能减少小鼠的自发活动,提高环己巴比妥钠的催眠作用”[12]。
20)勃钦-苏勒(骨碎补) 《中国药理通讯》:“与异戊巴比妥钠合用反使动物睡眠时间缩短”。
21)萨哈勒-乌布森-温都素(香附) 《CA》:“香附挥发油给小鼠腹腔注射,可协同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对小鼠产生催眠作用”[13]。
22)胡尔敦-查干(桔梗) 《CA》:“桔梗粗皂苷能抑制小鼠自发活动,延长环己巴比妥钠引起的睡眠时间”。
23)宋-敖日浩岱(党参) 《中药通报》中都提到:党参及其提取物腹腔给药,能显著减少小鼠自发活动,延长戊巴比妥钠或环己巴比妥的睡眠时间。
24)浙贝母(陶日格-诺格图如-乌布斯) 《药学学报》:“灌胃4 mg/kg可使戊巴比妥钠引起的睡眠率提高睡眠时间延长”[14]。
25)乌莫黑-哲格苏(菖蒲)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其挥发油的镇静作用更强,0.05 mg/kg即能显示出极强的催眠效果”[15]。
26)协日-毛敦-道日素(黄柏) 《Chem Pharm Bull》:“黄柏及从中分离出的柠檬苦素和黄柏酮能明显缩短α-氯醛糖和乌拉坦引起的小鼠睡眠时间”。
27)呼西格图-乌热(蛇床子) 《中药通报》:“蛇床子提取液或蛇床子总香豆素能明显增强阈下催眠剂量戊巴比妥钠对小鼠的催眠作用”[16]。
28)毕日木格(紫草) 《Tetra Lett》:“紫草素及已酰紫草素则有较强的镇痛效应,另外,这两种成分能显著延长雌性小鼠环己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而对雄性小鼠无明显影响”[11]。
29)陶森-陶日莫(蓝盆花) 《内蒙古药学》:“总黄酮能显著加强阈下剂量的戊巴比妥钠和水合氯醛对小鼠的催眠作用”。
30)珠勒根-呼吉(缬草) 第五届全国神经药理学术会议论文集:“小鼠灌服缬草挥发油可明显延长戊巴比妥钠所致小鼠的睡眠时间”。
3.2 矿物药
1)朝伦-雄胡(朱砂) 《药学通报》:“2%朱砂混悬液给小鼠灌胃无镇静、催眠作用,但是连续3星期给予含朱砂药物的小鼠能使催眠剂量的异戊巴比妥钠催眠时间延长”[17]。
2)扫仁金(磁石) 黑龙江中医药:“炮制后100%磁石溶液给小鼠灌胃能显著延长异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
3.3 动物药 楚松-额布日(鹿茸)《中药药理与临床》:“能明显延长小鼠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呈现镇静作用”[18]。
蒙古族医学从古至今,在长期的实践与探索中发现和总结了许多改善睡眠障碍的草药,这些药物即有古代医家的论述,又有现代药理研究,通过我们对这些草药按植物药、矿物药、动物药加以分类及梳理,以供广大研究睡眠障碍的专家和学者参考。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杂志,2004.9.
[2]雷伟亚,史栓桃,余思畅.三七叶总皂苷的镇痛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J].中药通报,1984,9(3):38.
[3]钮心懿,王维君,边振甲,等.五味子有效成分“醇甲”的中枢神经系统作用[J].药学学报,1983,18(6):416.
[4]吴春福.芍药及其化学成分的药理研究概况[J].中药通报,1985,10(6):43-45.
[5]李卫民,孟宪纾,俞腾飞,等.百合的药理作用研究[J].中药材,1990,13(6):31-35.
[6]江光池,冯旭军,黄岚,等.龙脑与异龙脑对小鼠和家兔的药理作用[J].华西药学杂志,1989,4(1):23.
[7]远志皮溶血作用强于全远志和远志心[J].陕西省药品检验所药理室.新医药学杂志,1975,(4):46.
[8]李广勋.中药药理毒理与临床[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2:261.
[9]冯玉书.抱茎苦芡菜对心血管系统的药理作用[J].中草药通讯,1979,(3):31-34.
[10]张磊,刘干中.降香的中枢抑制作用[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7,(12):39.
[11]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607,2631.
[12]南京药学院药理教研组中麻研究组.栀子的神经药理研究[J].江苏医药,1976,(1):27.
[13]刘国卿,王秋娟,谢卓丘.香附挥发油药理研究[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89.20(1):40.
[14]钱伯初,许衡均.浙贝母碱和去氢浙贝母碱的镇咳镇静作用[J].药学通报,1995,20(4):306.
[15]刘国卿,蒋莹.几种中药挥发油的急性毒性及对戊巴比妥钠的协同作用[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89,20(1):57.
[16]连其深,张志祖,胡晓,等.花椒毒酚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草药,1998,29(2):102.
[17]时钧华.应重新考虑朱砂内服的药用价值[J].药学通报1984,19(11):2.
[18]王筠默,陈蓉,高原,等.鹿茸提取物的氨基酸分析及药理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1987,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