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毅
(1.四川外国语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031;2.陕西师范大学 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陕西 西安 710062)
20世纪50至70年代的冷战背景下,新生共和国为建设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独立自主,奋发图强,致力于初步的工业体系建设,同时参照近代以来的中国被蹂躏被侵略的历史,基于有备无患的战略思考,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奋斗,所开展的三线建设①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实力。根据当时的行政区划,三线地区包括四川、云南、陕西、贵州及青海的全部和甘肃、河南、宁夏、湖南、山西、广东、湖北及广西的部分地区。纵观学界近三十年来有关三线建设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其成果较为丰硕,并呈现出一些新的研究趋势,但仍存在一些缺憾和有待改进的地方。本文拟从历史地理学、工业地理学的视野出发,探讨如何借鉴和运用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来进一步开展三线建设研究。
随着最新档案资料的解密,三线建设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成为学界关注的重点,并涌现出较丰硕的研究成果。最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是国务院三线建设调整改造规划办公室编的《三线建设》,该书比较全面比较系统地概述了全国三线建设的概况,对三线建设的决策、实施过程、建设成果等问题进行了叙述[1]。林凌和李树桂的《中国三线生产布局问题研究》主要从宏观、中观及微观三个维度探讨了三线建设的生产布局[2]。陈东林的《三线建设:备战时期的西部开发》主要研究了三线建设的主要建设成果与历史成就[3]。何郝炬等主编的《三线建设与西部大开发》较为详细地概述了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湖南、湖北、河南及山西等地的三线建设成就,并将三线建设与西部大开发进行比较[4]。李彩华的《三线建设研究》重点从调整改造、历史成就等方面论述了三线建设[5]。甘肃三线建设领导小组编的《甘肃三线建设》一书,较为全面详细地探讨了甘肃省的三线建设[6]。
学界有关三线建设研究的论文比较多,约300多篇,这些论文均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三线建设及其相关问题。国外对三线建设的研究较少,其代表性的论著或论文有《科研与革命——中国科技政策与社会变革》[7]、《毛泽东的中国及其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史》[8]、《毛泽东时代的工业化战略——中国三线建设的政治经济学》[9]、Bill Brugger和Stephen Reglar的Politics,EconomyandSocietyinContemporaryChina[10]、John Wilson Lewis的China’sStrategicSeapower:ThePoliticsofForceModernizationintheNuclearAge[11]、China’sUrbanTransition[12]等。这些论著和论文对三线建设的决策及三线建设时期新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简要探讨②。
学界对三线建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三线建设决策的形成。李宗植在《我国三线建设及其得失浅析》一文中,首次剖析了三线建设决策的形成缘由,提出严峻的国际形势和改善我国不合理的工业布局状况是三线建设决策形成的主要原因。陈东林在《三线建设:备战时期的西部开发》一书中,较详细地分析了紧张的国内外形势和不合理的国防建设布局对三线建设决策的影响。国务院三线建设调整改造规划办公室在《三线建设》一书中,提出三线建设决策的形成和苏联卫国战争的经验有关。同时,该书认为三线建设决策的形成和当时三线地区的基本条件有关,三线地区有建设战略大后方所需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农业条件、工业基础。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到目前为止,学者们的看法已基本趋于一致,三线建设决策的形成既受国际形势的影响,又同不合理的工业布局、借鉴其它国家的历史经验有关。
(2)三线建设的影响效应与历史评价。对于三线建设的影响效应,部分从工业学视角出发的研究认为,三线建设改变了我国的工业布局,推动了三线地区经济发展和技术水平提高。部分学者从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的视角认为三线建设在持续多年的高投入中,因仓促搬迁、建厂等导致浪费严重。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关三线建设的影响效应呈现出更加全面、辩证的趋势。
(3)三线建设的区域研究。学界对三线建设的区域研究,既有全国性研究也有分地区研究。全国性的研究比较多,也比较简略,多为概括全国的三线建设成就。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分地区的研究逐渐盛行,学者回顾了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甘肃等地的三线建设历程,并简略探讨了三线建设对当地的影响。与此同时,学者也对辽宁、上海、江西、安徽等地的小三线建设进行了深入研究。
(4)三线建设企业研究。学界以工业学理论中的“企业”为单位对三线建设进行的研究较少,仅有的研究多集中在企业的调整改造、资源优势的发挥及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以某个地区或某个工业部门为研究范围,对三线建设企业的选址、内部格局、分布规律及其社会影响进行的研究极少。
(5)三线建设的调整改造。20世纪80年代,中国政府对三线建设进行调整改造。陈东林、李彩华、卢周来、晁丽华等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三线建设调整改造进行了探讨。
由此可见,目前学界关于三线建设的研究已取得了不少成果,而且相关研究正在不断深化。目前的研究仍有一些不足之处:(1)在研究内容上,关注更多的是三线建设的历史背景与评价、经济成效等,对基层广大建设者的研究极少,对三线建设的经济布局与工业地理分布的研究极少,较少关注三线建设与城市发展及由此带来的生态、环境等问题,难以从历史和整体的角度来把握三线建设的社会影响,缺乏专题研究成果。(2)在研究视角上,以往研究主要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视角研究三线建设,从历史地理学角度深入分析三线建设企业的选址、内部格局、分布特征与现实价值的研究极少。同时,对不同地域三线建设企业的个体差异关注很少。(3)在研究方法上,一般采用文献研究的方式,对全国或某一地区的三线建设企业现状进行描述,而对于三线建设的分布及其规律多停留在理论分析层面,缺乏实证研究,缺乏较有说服力的调研资料作为支撑,且目前的实证研究也多以定性案例研究为主,调查研究和实证研究尚不多见。此外,因资料或者条件所限,研究所用的统计数据不准确,缺乏系统性地比较。
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人类地理环境变化,以及环境与人类和人类社会发展关系的科学[13]。近几十年的发展,历史地理学在“人地关系”理念的指导下逐渐成为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确定了自己的研究范围、理论和方法。现代历史地理研究的内容包括历史自然地理、历史人文地理、历史经济地理、历史地理理论与文献研究等。其中,历史经济地理是以研究历史时期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系统为中心的一门学科,是历史自然地理学和历史人文地理的一门主要分支学科,包括历史时期经济活动的区位、空间组合类型和发展变化过程等内容。三线建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重大经济建设,属当代经济史研究领域,与历史地理学的研究领域有一定的交叉,故历史地理学的一些理论、方法能够为三线建设研究所借鉴和运用。
在研究内容上,以往有关三线建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历史背景与评价、经济成效及历史意义等方面,而较少关注三线建设的经济布局及其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例如,学者对三线建设生产布局的基本特征问题、重庆市工业布局变迁及区位优化问题、中国三线城市形成发展及其规划建设等做了研究。而生产布局、工业布局、三线城市分布等内容,是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以后可以以历史地理学为视角从这些新领域拓展对三线建设历史的研究。在研究视角上,以往有关三线建设的研究主要从宏观层面探讨三线建设的战略决策、建设过程及历史影响等,较少从微观层面探讨某个地区或某个工业行业三线建设企事业单位的分布情况;以往研究多从国防安全、政治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三线建设,较少关注个体企业的选址、内部格局及其带来的生态环境等问题。历史地理学一直都有强调微观、重视现实的研究取向。历史地理学是介于历史学和地理学的一门交叉学科,它强调“人地互动”,“从历史地理学角度去解释现代自然地理、社会发展、人文背景等因素的演变历程,探索其演变规律及其内在的原因,无疑会对今天的经济建设提供许多借鉴和参考,可对未来的发展提出具有规律性的预见。”[14]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把目光从政治事件、国防安全转向工业布局、企业选址和生态环境的研究取向,有助于转变三线建设历史研究的视角,也可丰富三线建设历史研究的内容。
学界有关三线建设的研究成果,均是在进行定性分析,定量研究极少。同时,在具体的研究中主要运用的是文献资料,通过田野考察所获的访谈资料运用得较少。历史地理学强调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在具体的研究中,除了运用文献法,还有田野考察、图像史学、图表分析等主要研究方法。可以将这几类研究方法运用到三线建设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中,弥补现有研究手段的不足。田野考察是历史地理学经常运用的研究方法。在田野考察中通过采访、体验、实物资料收集,既可验证文献记载的虚实,又能对研究对象进行再认识。例如,20世纪80年代三线建设调整改造时期留下的大量工业遗存至今保存完好,运用田野考察法对其进行实地考察,可以获得大量的实物资料,为进一步研究三线建设企业的选址考量、内部格局及环境影响等提供可靠的依据。图像史学法是历史地理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在研究过程中,利用地图、照片等图像资料,能够更深入接近事物本质,避免研究空洞、脱离实际。图表分析法主要是运用AutoCAD、MapInfo等计算机制图法绘制大量的图表来对研究对象进行描述和分析。例如,在研究三线建设的工业地理布局时,通过绘制工业地理分布图可以更清晰地分析不同工业行业企业布局之差异。
历史地理学的相关理论可以为三线建设研究提供理论支撑,比如历史经济地理学中的“人地互动”理论。人地互动观念作为一个学术研究话题,在20世纪初开始受到关注。在中国古代的历史研究中,司马迁提出的“究天人之际”,实际已包含着探索人类社会与自然关系的欲求。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思想解放,学术领域的扩展,人地互动观念成为历史地理学研究的核心理念,取得了诸多颇具影响的研究成果。1993年葛剑雄发表的《全面正确认识地理环境对历史和文化的影响》一文,在大量历史地理研究的基础上对人地关系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同时为人类社会保留着相当广泛的自由,因为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远远没有达到极限,丰富多彩的历史和文化就是人们对地理环境不同的利用程度和方式的产物[15]。朱国宏、蓝勇等对人地关系研究历史的理论进行了研究。其中朱国宏的《人地关系论——中国人口与土地关系问题的系统研究》一书,分析了历史上的人地关系及其演变[16]。蓝勇的《现代历史地理学给历史学的新启示》一文,强调了中国历史研究中要加强人地关系的研究[17]。
引入这些关于“人地互动”的理论成果,可以为三线建设工业企业研究提供很好的理论支撑。例如,有关三线建设的布局研究,目前学界普遍认为三线建设的宏观布局,对于改变我国工业布局不合理的格局以及加强国防实力等具有战略意义;中观布局缺乏统一规划、综合平衡,有正确的一面也有失误的一面;微观布局过于分散,企业布点不当,厂址存在严重问题,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企业规模不合理[18]。目前尚无人从实证角度来探讨这种生产布局所形成的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地理条件以及这种布局对其周围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历史地理学的“人地互动”理论则能较好地阐释这些问题。
在引入“人地互动”理论进行三线建设研究时,要做到两个结合:一方面,定量分析与实地考察相结合。定量分析法是一种数学方法,也是新时代背景下最科学的研究方法。历史地理研究应从“量”的概念入手对三线工业企业进行空间定位,从数量结构上把握三线企业的宏观、中观及微观布局。同时,从非常态经济布局的角度去探讨三线建设工业的发生、发展、演变及其运行规律,对其进行科学定性。这样就避免了单纯依靠经验与简单归纳比较取得的不切合历史实际的结论,使三线建设研究更精确、更严格。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加大对企业现场考察的力度,只有在考察中才能发现工业企业内部存在的实际问题,如结构合理性、水源的污染度以及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等。针对污染度高、且效益低的工业企业,应给以策略上的建议,从国家的层面让其搬迁或停运或改组。另一方面,图表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利用图表分析法对三线建设工业企业进行描述和分析时,可以更直观、鲜明地表示各类数据的关系。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研究三线建设时应充分运用AutoCAD、MapInfo、ArcCAD等计算机制图系统,从空间上对三线建设工业企业进行定位。同时,通过厂史、档案、实地考察等对个体企业进行案例分析,深入探讨其选址考量、内部格局、环境影响及文化辐射范围等。例如,20世纪80年代国家在对三线建设企业进行调整改造时,在三线地区留下了大批厂房,部分厂房因地理优势加以改造与利用成为新的旅游景区,部分厂房因各种原因至今闲置。如何充分利用和保护这批三线建设工业遗存,是历史地理学通过案例分析着重研究的问题。
同时,运用“人地互动”理论研究三线建设,也可以拓展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时段。学界对中国历史地理的研究时段多集中在中国古代,对近现代历史地理的研究比较少,这样的研究往往使历史地理研究缺少了与现代社会的沟通。三线建设是中央为备战和调整工业布局,在西南、西北地区开展的大规模经济建设,该区域是最能体现人地关系理念的“富矿区”,运用“人地互动”理论研究三线建设,可以拓宽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的领域和时段,使历史地理研究与现代社会沟通。
综上所述,学界有关三线建设的研究基本都是从宏观上探讨三线建设的战略决策、调整改造、建设成就、经验教训等,缺乏从微观层面探讨三线建设工业企业的布局问题。同时,研究视域狭窄,没有从宏观、中观、微观的角度将三线建设与抗战大后方开发进行比较,更没有从全球视野的角度将其同苏联、美国等国家的战时经济布局进行比较。这是中国三线建设历史研究目前遇到的最大瓶颈。借鉴和运用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可突破三线建设研究的瓶颈。在引入“人地互动”理论研究三线建设时,因三线建设企业具有“工业”、“备战”双重性质,对其研究不能单纯从历史地理学角度分析,还要运用国防安全学、工业学、地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这样才能使三线建设研究更加深入。
注释:
① 学界以1964年中央在北京提出一、二、三线的战略布局为三线建设开始的标志。关于三线建设结束的标志,学界主要有三种说法,即: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80年第5个五年计划结束,1983年中央确定三线建设调整改造政策。其中,三线建设的调整改造一直持续到本世纪初。重庆地区三线企业到1980年已全部建设完成,本文以1980年为三线建设结束的标志。
② 有关三线建设的详细研究成果,参见李彩华:《三线建设研究述评》(《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第10期);段娟:《近20年来三线建设及其相关问题研究述评》(《当代中国史研究》2012年第6期);王毅《三线建设的学术史回顾及反思》(《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三线建设调整改造规划办公室编.三线建设[M].国务院三线建设调整改造规划办公室,1991.
[2] 林 凌,李树桂.中国三线生产布局问题研究[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3] 陈东林.三线建设:备战时期的西部开发[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4] 何郝炬.三线建设与西部大开发[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3.
[5] 李彩华.三线建设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
[6] 甘肃省三线建设领导小组.甘肃三线建设[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3.
[7] (美)萨特米尔.科研与革命——中国科技政策与社会变革[M].袁南生,等,译.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89.
[8] (美)梅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其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史[M].张 瑛,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
[9] 吴晓林.毛泽东时代的工业化战略——中国三线建设的政治经济学[M].日本御茶水房,2002.
[10] Bill Brugger, Stephen Reglar.Politics, Economy and Society in Contemporary China[M].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11] John Wilson Lewis, Xue Litai.China’s Strategic Seapower: The Politics of Force Modernization in the Nuclear Age[M].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12] John Friedmann.China’s Urban Transition[M].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005.
[13] 蓝 勇.中国历史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
[14] 蓝 勇.中国历史地理[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5).
[15] 葛剑雄.全面正确认识地理环境对历史和文化的影响[J].复旦大学学报,1992(6).
[16] 朱国宏.人地关系论——中国人口与土地关系问题的系统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17] 蓝 勇.现代历史地理学给历史学的新启示[J].史学理论研究,1995(1).
[18] 李树桂.我国三线生产布局的基本特征[J].中国工业经济研究,1992(3):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