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利
(西南民族大学 管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扶贫脱贫工作从未间断,而大小凉山地区的贫困状况却一直持续,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造成这一扶贫难题的不仅有历史、自然和文化的原因,也有国家投资严重不足和资源长期配置不合理等因素。此外,经济地理的边缘化、政治地理的敏感性、生态地理的脆弱性、贫困人口基数过大、缺乏扶贫脱贫意识及积极性等地区特性层层叠加,加大了新形势下大小凉山精准扶贫脱贫工作的难度,也暴露出大量亟需解决的问题。
截至2016年10月份,大小凉山的贫困人口仍有50.58万人,分布于2072个贫困村、11个国家级贫困县。虽然贫困发生率从2010年的23.4%下降到13.5%,在精准扶贫脱贫期间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大小凉山目前仍是全国贫困面最广、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维度较多、致贫原因最复杂、贫困程度最深的连片集中特困地区之一。大小凉山的贫困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产业支撑薄弱、基础设施落后、思想观念陈旧、个别地区超生现象严重、禁毒防艾形势严峻、社会事业滞后等。同时大小凉山的贫困人口还不同程度地受到“七难七缺”的困扰。“七难”:住房难、行路难、饮水难、上学难、就医难、用电难、通讯难。“七缺”:政策缺、资金缺、技术缺、产业缺、文化缺、保障缺、人才缺。
目前大小凉山11个国家级贫困县包括木里、盐源、普格、布拖、金阳、昭觉、喜德、越西、甘洛、美姑和雷波。它们都不属于“插花式”贫困,即非零星分散状态贫困,而是整个村落普遍贫困,具有全面性的特点[1]。相对于其他能够先富带动后富的“插花式”贫困地区来说,大小凉山贫困县的精准扶贫脱贫工作是艰巨且漫长的。这也是之前大小凉山精准扶贫脱贫工作进展缓慢,贫困得不到较大缓解的原因——在笼统的扶贫脱贫工作下开展不适应当地发展的扶贫脱贫工作,相当于在悬崖之巅搭上一座桥,耗资耗力也不一定能够取得喜人的成果。2017年,大小凉山精准扶贫脱贫战役的形式发生了转变——从全区性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变为聚焦藏区、彝区精准扶贫脱贫攻坚。这是攻克“硬骨头”和贫困堡垒的最重要阶段,也是新形势下帮扶大小凉山人民全面进入小康生活的最后阶段。
大小凉山的精准扶贫脱贫工作虽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但新形势下依然存在许多急需解决的难题。主要问题是:
(1)集中性贫困。大小凉山农村人口绝大部分集中居住在高寒深山区。这些山区比较偏远,交通不发达,人才奇缺,物资流通困难,缺乏发展的内外条件,这导致大小凉山很多村仍处于较集中的贫困状态。虽然近几年来大小凉山在精准扶贫脱贫工作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仍然是治标不治本——贫困人口的思想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没有得到提高,如此一来也就无法真正解决当地的贫困问题。
(2)连片性贫困。大小凉山的贫困是连片的贫困、整体的贫困。大小凉山贫困村或贫困区的形成是由下一级贫困户聚集而成,而不是像很多地区“插花式”的贫困,所以大小凉山的贫困呈现出一穷穷一片的状况,具有连片、整体贫困的特点。而且,受当地落后的思想和对发展方式认识上的偏差影响,大小凉山的精准扶贫脱贫工作进展缓慢,大小凉山贫困村的整体贫困状况并没有显著改变。
(3)少数民族占比大。大小凉山的腹地不仅主要是彝族聚居区,而且还聚居着其他一些少数民族。这些民族均具有其民族特性。彝族“广泛分布在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生活在高度封闭的地理单元里”,“从事典型的山地耕牧”,不仅“拥有广泛使用的民族语言文字”,而且还“完整保持了特有的宗教信仰”和社会组织形式[2]。大小凉山精准扶贫脱贫工作面临的巨大挑战主要有两个:一是大小凉山经济文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历史上曾发生过民族隔阂和民族压迫;二是彝汉二元的结构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城乡二元结构高度耦合,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小凉山的贫困户主要还是少数民族家庭。
(4)原生、次生贫困交叠。大小凉山的贫困不仅有原生贫困,而且还有由艾滋病、毒品、疾病和自然灾害等因素所致的次生贫困。大小凉山存在次生贫困的情况很多是发展条件较好、海拔较低、交通沿线和靠近城镇的村落。它们原本贫困程度并不高,但由于鳏寡孤独、孤儿众多,服刑人员、艾滋病感染者、吸毒人员、单亲等类型的家庭比例居高不下和艾滋病、毒品的泛滥导致次生贫困增多,其中以昭觉、布拖等小平坝地区的次生贫困尤为突出。
(5)贫困原因多样。贫困从来不是单一因素导致的结果,大小凉山的贫困情况就是由多方影响造成的,既有历史、民族的因素,也有思想落后、地理限制等原因。虽然国家评判贫困与否的标准主要是GDP等直观展现经济发展的数据,但是,贫困指标与贫困因素相对应,也是多角度、多方位的。大小凉山在教育、医疗、基础设施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都处于全国较低水平,这样没有持续性经济发展基础做后盾的精准扶贫脱贫,在次生贫困发生时贫困户会更加贫困,进而给整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拖后腿。上述情况是一个恶性循环,只有考虑协调发展,找到突破口,才能打破现状,重新走上良性循环发展的道路。
新形势下大小凉山精准扶贫脱贫应当多管齐下,这样才能实现精准扶贫脱贫的倍增效应。
大小凉山土地广袤,光热丰富,雨水量充沛,日照充足,拥有丰富的矿产和水力资源等自然资源,但是因为大小凉山“作为长江上游的水源保护地和生态屏障”[2],不能随意发展会带来大气污染、水污染的行业,所以新形势下大小凉山的精准扶贫脱贫,必须另辟蹊径——以独特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为基础,发展文化生态旅游业和可持续的绿色农业,建立大小凉山绿色减贫模式。大小凉山的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并不矛盾,建立大小凉山绿色减贫模式就是将大小凉山生态优化、经济发展和社会效益三者统一,以较低的环境代价实现大小凉山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正是“由于身处偏远落后的高寒地区”,大小凉山的彝族等少数民族才保持了“完整的农牧乡土知识”,而这种独特的文化在当今社会有着独特的吸引力和发展潜力,政府可在彝族等少数民族农牧传统习俗基础上加以引导,打造绿色、无毒、无害的农牧业,使大小凉山的农牧产品能够畅销西南、畅销全国,进而走出国门。
第一,健全知识文化。知识是打开智慧大门的钥匙,也是大小凉山走出贫困的精神保障。知识文化缺乏只会带来落后的生产方式和封闭的思想观念,大小凉山就是这样的状况。大小凉山群众对艾滋病和毒品等相关知识的认识也严重缺乏,使得原本贫困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这说明知识的认知程度不仅关系到整个大小凉山的经济发展程度,还影响着大小凉山的人文发展和整个生活环境的稳定性发展,所以大小凉山当前的文化教育水平急需加以提升。提高大小凉山的文化水平不应只局限于数值上的达标,更重要的是让贫困人口掌握实用的技能技术,学有所用,最终形成知识技能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3],真正带动更多的人脱离文盲的行列,脱贫致富。
第二,提升精神文化。相对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内在的提升更具有持久性和创新性,大小凉山精准扶贫脱贫工作的开展光靠外力的牵引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让乘坐“贫困”这趟列车的民众自己有下车的意识[4]。大小凉山的精准扶贫脱贫,不论是发展经济观念,还是推动环保意识,都需要大小凉山每一个群众参与进来。只有大小凉山全体民众真正参与到其中,大小凉山才能真正做到减负,也才能真正达到精准扶贫脱贫的效果。
大小凉山地区之所以贫困,与大小凉山民众落后陈旧的思想观念是分不开的。例如有“云端上的悬崖村”之称的胜利村,位于大渡河大峡谷中1600多米的悬崖上,坡陡坑深,蹲山守穷。2014年之前,扶贫脱贫政策在这样特殊的地理环境下难以推行,而世代生活在这里的老人也不愿意迁房移居,宁愿守在这艰苦的悬崖之上,扶贫脱贫方与贫困者的两方博弈使得当地贫困情况并没有明显的改善效果。2014年之后,随着思想观念的改变,金口河对胜利村成功实施整体搬迁。截至2016年底,全村贫困人口从53人减至19人,人均年纯收入达到8650元。由此可见,精神文化的发展可以降低一个地方精准扶贫脱贫工作的难度,从基本温饱到奔小康的生活目标也能够从根本上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大小凉山的精准扶贫应当注重提升当地人的精神文化,从根子上让当地人真心奔向富裕、奔向脱贫。
集中资源将贫困人口“托举”出贫困县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办法,如果政府减少投入、撤走资金,脆弱的贫困人口极大可能再次戴上“贫困户”的帽子,并且更容易掉进贫困的陷阱里[5]。这也是不切实际进行精准扶贫脱贫硬着陆的弊端。
2010年以前,国家对于大小凉山贫困地区的主要扶贫脱贫政策是“输血”式扶贫脱贫,但是收效甚微,其原因就是“输血”并不能推动大小凉山地区扶贫脱贫工作的稳定开展。如果政府停止“输血”,之前的扶贫脱贫成果很容易付诸东流,所以大小凉山最根本的精准扶贫脱贫措施还是让当地人学会自己“造血”,从内部打破贫困的局面,从而实现经济上的可持续增收,形成一条可以源源不断获得新鲜血液的精准脱贫之路。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与人才强国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列,说明国家对于精准扶贫脱贫工作很重视,对于农村发展很关注。在利好的宏观条件下,大小凉山应积极响应国家相关政策,深入开展精准扶贫脱贫工作。
大小凉山精准扶贫脱贫首当其冲的任务是解决当地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让贫困人口有所住、有所依、有所享。大小凉山基础设施的有序建设仅靠当地贫困人口是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的,需要国家投入相应的资金和关注度,为贫困人口解决基本的衣食住行。除了房屋的建造外,大小凉山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还应同步配套水、电、道路、通讯、医疗体系、公共设施等,其中特别要重视道路的建设。便利的交通是大小凉山配套其他基础设施的基本保障。
只有采取切实可行的精准扶贫脱贫措施,才能在新形势下从源头根本解决大小凉山的精准扶贫脱贫问题。新形势下大小凉山的精准扶贫脱贫路径是:
第一步:开展文化教育和技能培训。
(1)制定切实可行的引进人才计划。大小凉山贫困程度之深、之广,与知识文化发展的落后是分不开的。人才是推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助力,是整个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大小凉山地区人才缺失相对严重,亟待解决人才不足的问题。大小凉山的国家干部下乡政策应通过将人才下放到基层来带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以注入新鲜血液和活力的方式给大小凉山贫困地区带来新的思想和新的方向。除了政府的帮扶外,大小凉山也应有目的地引导人才。引进人才是第一步,留住人才是第二步。人才引进不应该是流水式的,引进人才的稳定性对于大小凉山的精准扶贫脱贫工作至关重要。大小凉山应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引进计划,让人才进得来、留得住。如实施人才高薪计划、人才补贴计划、工作一定年限自动转为公务员、享受优先提拔等政策,让人才无后顾之忧。
此外,大小凉山应想办法让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本地人才留下来帮助家乡走出贫穷困境,这也是人才引留工作的一部分。在大小凉山贫困区,受过教育的年轻人多是“走出去”,但是,这样的行为除了为个体家庭创造财富外,难以为整个地区的贫困状况贡献力量。因此,大小凉山的精准扶贫脱贫工作需要鼓励这些本地区人才留在家乡、建设家乡,充分利用他们相对外来人才而言更了解当地贫困情况、贫困问题的优势,带领家乡人走出贫困。
(2)开办特色高等学校。知识的重要性在对策中已经提及,而如何普及知识才是落实精准扶贫脱贫政策的重点。大小凉山的精准扶贫脱贫以人才流进为前提,最重要的是开办高级学校,“启动实施民族地区十五年免费教育计划”[2],将先进和开放的思想引进来,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教授专业的、多元化的技能或者理论知识,进一步开拓当地学子的眼界,不仅要学而广,更要学而精。推崇知识文化的学习既可以保护大小凉山特色文化,又能够获得更多对外界的认识,并且文化级别越高,内在素质越高,为大小凉山创造的价值也会越高。
除了知识文化的学习,政府也应该关注大小凉山落后的法治思想。大小凉山的次生贫困除了自然灾害,还有毒品和艾滋病。毒品不仅毒害人的思想,而且还危害整个大小凉山的发展和稳定,只有人们意识到了毒品和艾滋病对于个人、家庭以及社会的危害,以及贩毒是一种违法行为,才能从思想根源上抑制住大小凉山毒品和艾滋病的泛滥。所以,加强大小凉山地区法制教育迫在眉睫。大小凉山的学校可以通过组织相关学习来强化学生对毒品的认识,增强法制观念;对已经没有读书的当地人则可以通过村委会或者志愿者开办的到村培训、集中教学来强化法制意识。
(3)开办技术学校,加强技能培训[6]。在依赖落后生产工具的大小凉山贫困地区,人们陷于贫困、难以自拔不仅是受本身知识匮乏的制约,也是由于宏观条件的不成熟。大小凉山居民迫于生存的压力外出打工却被排斥,进而铤而走险,导致毒品的猖獗和艾滋病的蔓延,与此同时大小凉山居民对于这些行业的危险性和严重性不了解,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所以,政府要想解决大小凉山贫困问题,除了要着力提高大小凉山人民知识储备程度以外,还要开办一些职业技术学校,根据社会的需求有目的性地进行专门的培训,让外出打工的人员能够具备一技之长。
开办技术学校无疑可以提高大小凉山的就业率,为大小凉山居民创收。培训班可以聘请大小凉山各部门负责人和区内区外行业专家教授相关知识技能,同时创造让贫困户集中式学习知识、技能、政策的环境,把理论学习和实际运用结合起来,实现精准帮扶。
第二步:优化产业结构。
(1)种植合适的农作物和发展天麻经济。大小凉山的生态环境决定了当地居民仍需以农业作为重要经济产业,而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唯有适应当地气候环境的作物才能带来经济效益。这需要组织相关专家学者对大小凉山的气候、土壤成分、水源等农业种植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试验,匹配出适宜种植、产量较高的经济作物,从而实现为群众创收的目的。结合大小凉山地理环境适合种植、培育优质天麻的自然优势,大小凉山应大力发展优质天麻经济,打开国内国际市场,从而实现当地的快速扶贫脱贫。
(2)调整当地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从大小凉山的地理性质、民族性质、自然资源以及发展前景来看,当前以第二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新形势下可以逐渐转型,向以第三产业为主要产业、同时注重第一产业建设的模式发展。大小凉山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之路。大小凉山的经济发展、脱贫致富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若能实现大小凉山的产业结构优化,就能将大小凉山的特色产业和民族特色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绿色旅游和主题旅游。绿色旅游、主题旅游发展起来了,大小凉山的经济就会呈现良性发展态势,既为大小凉山贫困群众带来了经济收入,又保护了贫困群众的家园。
第三步:夯实基础建设、规划生态保护专项资金。
(1)大力投资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民生之本,也是带动大小凉山经济发展的重要项目。除了住房,成套的水、电、气、通讯以及小区健身器械等公共设施都应纳入大小凉山贫困地区的基建工程。
要致富,先修路。大小凉山地处四川腹地,多为山地区,受地理条件限制,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大小凉山一直着力改善交通,但总体闭塞的情况至今仍未改变[7],不仅高等级公路占比大大低于全省民族地区平均水平,而且已有的公路也存在承载力较差、路面不平整、路网结构不合理、辐射能力弱等问题。交通依旧制约着大小凉山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因而国家应尽快构建大小凉山高效公路网,以大小凉山贫困集中区域为中心,根据山体和道路情况,规划出辐射状的大小凉山公路网,联通大小凉山各个县、连接各国道和区外县道,为大小凉山精准扶贫脱贫工作开辟道路[8]。
(2)对大小凉山上游天然屏障区功能实施有效补偿。大小凉山有很多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这些地区的环境承载力不仅弱,而且是长江上游的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是下游城市和地区发展的基本生态保障。正是因为要保护这一条经济发展生态链,大小凉山至今仍无法引进重工业,无法发展高强度和高效率的工业化生产模式,相应地限制了大小凉山的经济发展,为此,国家可以根据大小凉山的生态价值进行相对应的政府补贴。
第四步:发展民族性、地域性的特色产业。
大力发展大小凉山民族特色旅游业。其一,大小凉山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仍然保持了完整的社会形态、宗教信仰以及民族语言和文字,此外还有藏族等其他少数民族。其二,大小凉山地处四川省,四川原为蜀中,而蜀中在各种诗词歌赋中的记载都具有神秘色彩。所以,可将四川巴蜀地区和大小凉山少数民族的两大亮点结合起来,对大小凉山独特的地理优势和深厚的文化背景进行挖掘,发展相对应的文化旅游产业。
第五步:精准扶贫脱贫工作的后期监督和进一步完善。
(1)加强大小凉山精准扶贫脱贫资金的审核和监督。大小凉山精准扶贫脱贫工作的开展,除了大小凉山政府的大方向引导和贫困户的内生导向外,大小凉山地区政府自律也是非常必要的。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各级政府就很关注大小凉山的扶贫脱贫工作,也投入了大量的财政资金。2016年,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脱贫基金首次突破1000亿元,然而2016年的贪污腐败人员比上年翻了一番,而且腐败行为多发生在扶贫脱贫的“最后一公里”。精准扶贫脱贫的提出意味着大小凉山精准扶贫脱贫监督的工作不能松懈。精准扶贫脱贫是要扶真贫、脱真贫,真扶贫、真脱贫,所以大小凉山的精准扶贫脱贫监督也要关注到每一项资金的流入、流出,是否落实到县、落实到村、落实到户,避免出现因为干部裙带关系而使资金被随意分配或者克扣,甚至分工不明、执行混乱的情况[9]。只有大小凉山精准扶贫脱贫资金的后期监管得力,资金跟踪到位,才能保证大小凉山精准扶贫脱贫措施能得到真正确实有效地实施。
(2)完善精准扶贫脱贫模式。在经济新常态、扶贫脱贫资源边际效益递减的情况下,大小凉山的精准扶贫脱贫模式还需要不断完善和创新,使之成为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扶贫脱贫政策。扶贫脱贫的关键在于“精准”,扶贫脱贫的精髓在于“全面、高效、科学”。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而大小凉山的精准扶贫脱贫工作应力求做到让当地贫困户在国家科学有效的精准扶贫脱贫政策帮扶下,能够自己打破僵局,走出贫困,同时做到因地制宜、各取所需的脱贫。灵活、精准的扶贫脱贫模式才能满足大小凉山不同贫困户的需求,适合大小凉山不同阶段的贫困情况,顺应大小凉山精准扶贫脱贫工作的有序开展。大小凉山的精准扶贫脱贫工作必须完善自身的精准扶贫脱贫模式。只有这样,大小凉山才能真正实现精准扶贫脱贫,解决自古以来长期存在的贫困问题,从而实现大小凉山的长期富裕。
参考文献:
[1] 王思铁.精准扶贫:改“漫灌”为“滴灌”[J].农业经济问题,2014(4):15-21.
[2] 李 淼.打赢大小凉山彝区脱贫攻坚首战[N].四川日报,2016-06-29(002).
[3] 欧阳煌.精准扶贫战略落实与综合减贫体系构建思考[J].财政研究,2017(7):2-8.
[4] 柴丽丽.推进精准扶贫必须要实现“三个互动”[J].经济问题,2017(7):99-102.
[5] 徐龙顺,李 婵.精准扶贫:理论内涵、实践困境与对策研究——基于山东菏泽两个村庄的调查[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
[6] 覃凤英,陈帅铭.以辩证思维引领精准扶贫[J].人民论坛,2017(28):76-77.
[7] 陈 风.大小凉山“经济大通道”启动开建[N].四川日报,2017-10-12(012).
[8] 苏 华.凉山,以国省干线公路建设助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N].凉山交通专刊-凉山日报(汉),2017-7-27(A06).
[9] 邓维杰.精准扶贫的难点、对策与路径选择[J].农村经济,2014(6):7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