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慧
(江苏省中医院,江苏 南京 210029)
临床中,中风恢复期是脑卒中(脑缺血性中风、脑出血性中风)后的两周到半年内,患者病情进入恢复期,表现是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言语蹇涩等,这些表现如果存在超过半年,就意味着患者进入后遗症期,恢复、治疗均比较困难,所以要在恢复期给予患者康复措施和治疗措施[1-2]。为了探讨和分析在中风恢复期患者的康复中耳穴贴压+辩证护理的效果,此次抽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医院治疗的中风恢复期患者(118例)当做分析的对象,以下为研究的具体内容:
此次抽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医院治疗的中风恢复期患者(118例)当做分析的对象,遵入院顺序分乙组和甲组,每组59例。其中甲组男性34例,女性25例;患者年龄在48-72岁之间,平均为(58.15±3.12)岁;乙组男性为36例,女性为23例;患者年龄在47-73岁之间,平均为(58.20±3.15)岁;两组资料比较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
此次研究乙组常规护理+手法按摩,研究甲组辩证护理+耳穴贴压,辩证施护:风火上扰、肝阳暴亢证患者,病房保持安静,限制探视,防止噪音抑郁以及暴怒,确保情绪稳定。难以入睡可在睡前服用2-3粒的加味交泰散胶囊或按摩100次涌泉穴。清淡甘寒饮食。痹阻脉络、风痰瘀血证患者,眩晕重者,安静卧床休息,避免摔倒,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当舌质不红,没有眩晕头痛,指导功能锻炼;当舌苔变黄厚腻,便秘,口臭,脉弦滑而大,证实已经转化成痰热腑实证,及时上报。风痰上扰、痰热腑实证,室温不要太高,且衣被不能太厚,注意避免冷风直吹。给予通腑化痰饮,泻下稀便(2-3次)即可,如未见大便,继续服药。耳穴贴压,选择针百会穴、三阴交穴、关元穴、列缺穴以及曲泉穴,随症加减,脾肾两虚加肾俞穴、脾俞穴;肝经湿热加行间穴、大敦穴。不锈钢毫针(1.5寸),提插捻转补法,而关元穴烧山火手法,且关元穴针感要向外阴传导,而三阴交穴针感在膝关节上,留针半小时。耳穴贴压,选肾、尿道、膀胱、额、枕、缘中兴奋点两耳交替贴压王不留行贴,按压3次。
此次研究选择焦虑自评量表评估焦虑情况,分数低则焦虑不明显[3]。选择自制调查表评估满意度,分不满意、一般满意与满意。
在护理前,甲组5 9例患者平均的焦虑评分是(45.12±3.12)分,乙组59例患者平均的焦虑评分是(45.17±3.10)分。在护理后,甲组59例患者平均的焦虑评分是(31.25±2.11)分,乙组59例患者平均的焦虑评分是(38.15±2.62)分。护理前两组焦虑评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t=0.087,P=0.931)。甲组护理后焦虑评分小于护理前,具有统计学意义(t=28.286,P=0.000)。乙组护理后焦虑评分小于护理前,具有统计学意义(t=13.285,P=0.000)。护理后,乙组焦虑评分大于甲组,具有统计学意义(t=15.755,P=0.000)。
甲组59例患者护理后2例患者不满意、22例患者一般满意、35例患者满意,其概率分别是3.39%、37.29%、59.32%,甲组总满意度是96.61%(57/59)。乙组59例患者护理后9例患者不满意、25例患者一般满意、25例患者满意,其概率分别是15.25%、42.37%、42.37%,乙组总满意度是84.75%(50/59)。乙组总满意度小于甲组,具有统计学意义(x2=4.913,P=0.027)。
临床中,中医康复护理是经望、闻、问、切等手段来收集相关资料(病因、病情)来辨证施护,而为护理提供准确依据[4]。护理中,同功能性护理相比,中医康复护理的护理质量、护理效果均较好,通过中医康复护理,针对患者实际证型实施辨证施护,效果确切,还能降低脑卒中死亡的概率[5]。耳穴贴压属于诊、治、防等三位一体的疗法,效果确切,且安全简便,特别适用患者的日常保健和脑卒中与其相关疾病预防[6]。
综上所述,在中风恢复期患者的康复中,耳穴贴压+辩证护理的效果确切,提高满意度并明显改善焦虑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