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贤
(甘肃省庆阳林业学校,甘肃 庆阳 745000)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领域也开始应用大量的技术产品和电子装置,特别是计算机控制技术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目前汽车行业已经逐步进入智能化控制阶段,这样现象的发生对高职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要求更高,所以高职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改革是必然的。
由于汽车生产、汽车维修、汽车保险等行业存在着工作环境恶劣、压力大、加班周期长等情况,从事汽车维修行业的工作人员主要来自农村。但伴随现代化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生活质量被不断改善,汽车维修专业报考逐年呈下降趋势。其次,汽车维修职业的成长周期比较长,学徒期间工资待遇都比较低,很多汽车维修专业的毕业学生很难坚持,大部分学生会选择更换行业,导致汽车维修行业人才流失严重,缺乏专业技术人才,限制了汽车维修专业的发展。
汽车维修专业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应该是一个系统的、完整、全面的质量监控系统,包括实践教学计划与决策、教学组织、教学评估、教学改进等环节。目前汽车维修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管理工作主要重视在实践教学过程的评价和监控,对实践教学实施效果的评价、反馈与改进工作不够充分,忽视了毕业生就业质量。
针对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内容单一问题,丰富和持续发展监控内容需要遵循全面性、适应性和实用性这三个基本原则。将汽车维修课程实践教学任务、实践教学内容要根据职业的需要动态发展,与时俱进;汽车维修教学要考虑实践教学内容的实用程度,真正培养在汽车企业一线实用人才,学校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校内外实践教学、社会实践和顶岗实习等教学实践环节,充分发挥多主体管理优势,积极做好市场调研,培养企业需要的复合型技术人才、体现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实习教学内容。
实施校企业合作,学校为企业培养大量专业技术型人才,企业则为学校学生社会实践、发展提供可靠的支撑,该制度随着教育发展已成为现代潮流之一。同时,多数高职院校虽采用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但由于校企合作模式学校及企业还未适应,致使培养全面技术性人才的教学水平还急需提升。此外,高职院校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可采用校企合作社团组建模式,通过双方资源共享,让学生真实接触到维修实践内容,继而通过多元化合作方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共赢。最后,学校以企业实际需求为培养人才前提,科学规划教学内容、课时及实训课程,构建完整、系统化的课程体系,促使学校培养的技术型人才不仅符合单位需求,还符合社会发展需求,为学生全面性职业发展提供条件。
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知识理论实现的手段,想要提高学生实践操作水平,不仅优选实践教学内容,科学设置教学课程,还需仿真模拟技术应用到实践教学中,通过模拟仿真技术演示,提高实践试验和验证性的正确性,进而确保实践教学中各项试验比例的协调性。
比如:在发动机故障实践课程中应用仿真模拟技术,以强调综合性学习内容为试验核心,教师在实训车间或实验室中,利用发动机结构、运行原理模拟讲授课程,充分将结构图形展现在学生眼前,而教师边操作边讲解,不仅让学生通过直观性观看,讲知识理论与实践操作两者结合学习,还有利于学生理解机械作用。通过这种教学授课,全面将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按照循序渐进的方式提高。但是在该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均比较重要,所以教师需要耐心讲解,以便学生充分分析理解知识点,将知识点划分多层次结构,进而形成学生自我学习框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为保证高职课程与实践的有效衔接,将企业实践与理论知识结合,有利于学生学习职业实践课程,还可帮助学生对专业知识进行迁移,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克服了学生对专业课程学习的恐惧,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