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事件与风景的《解放日报·临时刊》

2018-02-01 01:30王春泉
关键词:解放日报版面党报

王春泉

(西北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7)

一 引言:单元史上的“新问题”

从前,《延安〈解放日报〉史》这样描述该报因为国民党军队进攻延安的缘故所经历的最后一段历史:“从1946年11月起,《解放日报》社开始疏散工作。该报于1946年11月20日开始由每期四版改为两版,星期日增刊仍为四版。在中央撤离延安后,曾于史家畔一带坚持出版了短暂时间,由于军情紧急,环境恶化,于1947年3月27日终刊。”[1]96具体的历史事实是:

党中央曾明确指示,在战争情况下,新华社文字宣传、口头广播不能中断……根据党中央的部署,制定了“狡兔三窟”的应变方针,确定了延安、陕北瓦窑堡和晋冀鲁豫解放区的涉县为三个点,依次接替。这样,使报社、通讯社的工作完成了由平时状态向战时状态体制的转变。

1946年11月下旬,《解放日报》将老弱妇孺进行了第一次疏散,撤退时队伍的代号为“文化供应社”。疏散地点是延安东北子长县的史家畔一带。后来情况略有缓和,春节之后有一部分人又调回延安。同时,在这次疏散中,中央印刷厂已把一部分印刷器材从延安移到冯家岔,为后来出版报纸奠定了基础。

入冬,寂静的清凉山之夜,显得严肃而又紧张,窑洞中闪耀着点点灯火。文字电讯照常发布,口语广播按时播音,留在清凉山的同志们依然有条不紊地工作着。[1]99

3月13日,《解放日报》(延安)照常按时出版了,这是《解放日报》在延安出版的最后一期。党中央已作出主动撤离延安的决定,出版、广播任务由子长县的工作点负责接替。[1]100

3月15日新的工作点开始接替延安继续出版报纸。在史家畔编辑的第一张报纸(2118号)与延安编辑的不同之处是由对开两个版变为八开两个版的小报。[1]102

在史家畔、冯家岔开始编辑出版的小报,由于稿源减少,人力不足,取消了副刊。国际消息只保留了一个专栏“国际一周”。版面上集中报道自卫战争的战况,揭露蒋介石、胡宗南反动派的罪行。从3月15日到27日,共出版了13期,其中有12期头版头条都是反映战况和我军的捷报……

3月27日,进犯的蒋军距离报社电台驻地不到20公里。军情紧急,报纸已无继续出版的条件。这一天的报纸为出版近6年的延安解放日报的尾声画上了一个休止符。[ 1]103

在这种认知秩序中,延安时期的《解放日报》,历经清凉山、史家畔两个出版地点的变换,但始终是一份完整的报纸。

时间到了2012年,老延安《解放日报》人黎辛,借一篇怀人的文章,提到了一条有解构/重构相关认知秩序的历史信息——除了从清凉山搬迁过来的《解放日报》,史家畔还存在一种专门满足“中央后委”人员阅读的《解放日报》。黎辛的原话这样说:

我认识安子文是在1947年初,那时他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兼中央后方机关党委书记。此时,国民党重点向陕北与山东解放区进攻,延安中共中央机关先撤退一部分工作人员,住在瓦窑堡;一部分人留在延安工作,报社与新华社由一个编委会领导。撤退到瓦窑堡的人员驻在史家畔与闫家坪,准备在敌人进攻延安时,新华社代表中央发出声音。我们在瓦窑堡出版了四开三日刊的《解放日报》临时版(现在已经找不到了)。我与10多家的病人和带孩子的女同志住在闫家坪。我编临时版的副刊,又兼支部书记。这时大家都是分散在老百姓家腾出的窑洞中住。[2]

这段文字所交代的信息很丰富:(1)特定的历史语境——1946年10月,国民党开始进攻延安,11月,中共中央机关开始历史性的“搬迁”准备;(2)最基本的相关信息——作为战略大转移的一个部分,已经“报-社合一”的党的红色新闻兵的一部分成员,先行撤退到瓦窑堡,并根据实际需要编辑出版了一份《解放日报》“临时版”;(3)遗憾的是,这个被称作《解放日报》“临时版”的报纸,“现在已经找不到了!”(4)黎辛本人当时就在“现场”,负责“编临时版的副刊”,同时兼任党支部书记。

因为黎辛挑起的这个话题在相关的资料如《延安〈解放日报〉大事记》《延安〈解放日报〉史》,以及有高度历史关系的《杨尚昆回忆录》、赵棣生的《〈解放日报〉撤离延安前后》、高扬文的《我在清凉山的新闻工作》,乃至黎辛自己的《亲历延安岁月》等,都无只字佐证材料,有关延安《解放日报》的历史叙述,并未受到直接影响。

历史进入2014年4月,陕西人民出版社联合红色收藏家张协和后代、延安新闻纪念馆,隆重推出当年红色延安人、“九沟台18号”张协和收藏的《解放日报·临时刊》影印版,延安时期《解放日报》既有认知结构,遭遇一系列的挑战。以最为显在的问题而论,“临时刊”可否属于整全的延安时期《解放日报》的一部分?为什么当年(1954年)人民出版社根据张协和保留下的资料影印出版了2 130期清凉山版的《解放日报》,却以“少量缺失”为由,“未汇编出版”《解放日报·临时刊》[3]?当下出版人“尽快让这份历经战火、岁月沧桑的珍贵文物资料公开面世,以广传闻,与已经出版的影印件合璧匹配为整套,发挥其应有的历史文献价值”[4]的心愿,是否只是一种私人之见,“合璧”之说,可否根本成立?就内部世界而言,“临时刊”的出现,是否意味着“解放日报话语”已经相当成熟并可以比较完全地加以复制?是否意味着“完全的党报”的另一翼日渐朗然,和今日媒介剧场中整全性的党报结构、面相完全吻合?是否意味着当年党报的“阿莱夫”已经成形,每一英寸的传媒空间里应有的“Meme”已经无所不在?是否意味着“延安解放日报道路”已经迈开了第一步,最起码,《边区群众报》之外,另一个报纸已然存在?

本文期望由此出发,透过《解放日报·临时刊》的存在,在《解放日报》与《解放日报·临时刊》、延安新闻传播文化与根据地新闻传播文化的“对话之间”,开掘更加多样和深刻的信息,为历史书写贡献显性认知之外的缄默信息。

二 “独立”的《解放日报·临时刊》

根据张协和收藏报纸的影印版,《解放日报·临时刊》是一份“独立”的报纸,与史家畔“3月15日到27日,共出版了13期”的《解放日报》并非同一张报纸。

该报创刊于1946年12月5日,终刊于1947年2月10日,编号发行61号,其中第二十六号有号无报,故实际发行60号。报纸采用“中华民国”并农历纪年,第十七号、第二十四号、第二十九号、第三十五号、第三十六号、第四十八号等6期为4版,称为“一中张”,其余时候的报纸体量均为2版,称为“一小张”。

尽管“九沟台18号”张协和收藏的报纸仅有52期,缺存四、七、八、九、十、十一、四十、四十二等8期。但是,看出《解放日报·临时刊》的基本风貌并不困难。

《〈解放日报·临时刊〉》的服务对象是“后方工作的同志们”。根据黎辛回答刘妮采访时的说辞:

1946年10月国民党开始向陕甘宁边区局部进攻。11月,中央机关包括解放日报社、新华社等在内的机关就撤退到瓦窑堡(今延安子长县)史家畔,成立了中央后方党委会(时任中央组织部副部长的安子文担任党委书记)。瓦窑堡距离延安步行得三天路程,而当时在瓦窑堡工作的中央机关人员、部队人员居多,当天看不到在延安出版的《解放日报》,为了便于交流工作,于是就萌生了为这里工作的“后方同志”出版临时刊的想法。[4]

《临时刊》的刊头区别于《解放日报》,不再是居中横排,改为竖排格式。

《临时刊》第一号左下角有《发刊词》,最后一号则于第一版中下方刊发《本刊停刊启事》——“本刊自明日(十一日)起,停止出版,谨希读者注意。”

《〈解放日报·临时刊〉发刊词》完全为史家畔的这份“工作参考”而写:

解放日报临时刊和读者见面了。后方工作的同志们,早就需要有一种报纸,来传布世界人民民主运动高涨及中国人民反对蒋介石卖国、内战、独裁的斗争消息,宣传解放区人民自卫战争的政策方针,交换后方工作经验和推进工作效率,以便配合前线的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胡宗南进攻延安进攻陕甘宁边区的阴谋。临时刊的出版,便是为着满足这种需要。

……

目前后方的工作必须加强起来,后方的各机关、学校、部队以及地方党政同志,必须解决如何有计划地坚持工作,如何进行疏散,如何加强群众工作,如何进行自卫防奸,如何调剂物质生活等等问题。只有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保证配合前线取得胜利。而要圆满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后方的同志们作一番艰苦的努力。

为着完成这些任务,本报将与后方各机关、学校、部队以及地方党政同志们站在一起,担负起一部分宣传和组织的工作。希望各方面的工作同志们,多多帮助写稿,帮助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提出问题,使我们的报纸能够改进,使我们的报纸反过来又能帮助各方面工作的推进。我们的报纸是全党的,也是群众的,大家都有责任来关心它,把它办好。[5]

《临时刊》在第一期二版左下角刊登了它的《征稿启事》:

本报采通部、副刊部,征求各地地方消息、通讯、报告、短论、短诗、短篇小说、短剧、杂文以及其他各种形式的作品,内容以反映自卫战争、军民关系、后方勤务、生产建设以及介绍工作经验、改进思想作风为主。读者如有什么问题或要求,可向本报副刊部提出,本报当尽力为读者服务。来稿最好用稿纸缮写清楚,并望注明地址及真实姓名,经所在机关负责同志审阅签字,径寄“解放日报临时刊”采通部或副刊部即可。[ 6]

因为资料的阙如,这个刊物的编辑生产过程,已经难以详述。通过刊登在第一期的《征稿启事》可知,《解放日报·临时刊》有一定的组织建制,最起码,就像《征稿启事》所宣示的那样,设计有采通部、副刊部等业务部门。现在,明确可知的是:“黎辛同志担任这份报纸的执行编辑,每日发稿由他阅审后刊印。”[4]其他诸如编辑部由谁组成,具体分工又是什么,如何印刷与发行,何人阅读,阅读效果如何,如何与中央保持一致并始终扮演“完全党报”的光荣角色等,都成了历史留下的悬念,等待着开掘者的努力与用心。

文本会说话。从现有的报纸来看,这份“独立”的面向“后方工作的同志们”的报纸在版面、内容、元素,结构,气质、美学,已经呈现出成形的党报“版面政治学”——“新闻编辑不仅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政治。一则新闻放在报纸的头条还是内页、版面的上方还是下方?占多大的空间、做多大的标题?标题凸现什么重点、淡化什么情节?使用什么字样?搭配什么图片?都反映新闻编辑的价值判断和利害考量。”[7]。版面分配上,一版“要闻”,二版“地方”,三版“国内”,四版“副刊”;内容取向上,都是“以我为主”的“完全的”党的报纸。胪列第一号报纸的内容构成很有必要,透过《吕梁我军解放隰县之役/生擒阎军二千五百/阎军晋西北总指挥亦被活捉》《罗隆基氏发表声明/民盟坚决抵制》《一切决议当然无效——沪三团体反对“国大”》《津大公报著论/反对新秦始皇》《渝廿一团体号召国人抵制》《苏官方舆论表示/一党国大不能解决问题/只预示了反动派将有新策动》《渝三民主义联合会宣称/该会国大代表/不参加“国大”》《蒋介石的上策/厥为解散“国大”——多数美报表示不捧场》《蒋记国大召开后/京沪物价狂涨》《朱总司令寿辰/本报与居民/举行联欢会》《晋南同蒲沿线/地方武装活跃》《蒋舰骚扰东海海面》《联大讨论苏裁军建议/苏强调应减裁技术军备/并建立检查与管制制度》《发刊词》(以上一版);《苏美经济专家预测/美即将面临经济危机》《驻华府各使节均奉令注视发展/纽约股票狂跌是危机到来信号》《美五十万矿工大罢工/杜鲁门政府窘迫万状》《乌拉圭选举中/乌共重大胜利》《蒋帮特务不容正义/朱学范氏在港遇刺/朱氏遇刺前曾揭露蒋政府罪恶/解放区劳工团体联电慰问》《在朱总司令祝寿会上/总司令说:定能战胜独裁卖国者/林主席说:必将粉碎蒋介石进攻》《在全国民主党派唾弃下/蒋“国大”丑态百出/青年党为独裁宪章捧冷场》《蒋记“国大”深刻讽刺/延安观察家评朱学范被刺》《陕甘宁边区政府发出指示信/坚决执行坚壁清野/延安各机关已完成此项工作》《一二·九将届/延安筹备纪念》《我要去参加战斗——记李宗焕同志》《辽宁各县区/召开农民代表大会/各代表提出参军竞赛》《征稿启事》(以上二版)等等构成,不难感受到党报的基本特色与取向;扩大到其他“黼黻文章”——在通常情况下,“黼黻文章”泛指礼服上所绣的华美的花纹,本文借此指称围拱在报刊主旨周围的各种自由的书写形式,它们在事实上,和社论、消息、通讯等文体形式、基本的版面美学气象一道,构成了《解放日报·临时刊》共同的话语书写风景——也聚拢成像,俨然谱系性构成:

“诗歌”——诗歌是中共党报常见的书写形态,透过文学的魅力,发挥意识形态建设的功能。《解放日报·临时刊》最早发表的那首诗歌,是邓汝纶所写、刊登于第一期第二版的《我要去参加战斗——记李宗焕同志》:“看了解放日报/不由得我心中的怒火燃烧/国民党的罪我是受够喽/惨痛多少,耻辱多少/在我的身上全有它的记号……”“有血性,有志气/勇敢的男儿,应该奋勇上前线/让我以十年内战中红军的/英勇精神前去杀敌吧!”“同样的信他写了三份,李宗焕同志签着三种誓词/‘让我为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保卫延安,保卫边区’/‘保卫家,而战斗吧’——/‘我愿意将最后一滴血/流到光荣的自卫战场上’”“‘我是一名机枪射手/光打蒋家军负伤四次/三六年跟志丹东征/打断了我这只手’/他扬起他的右手/‘这回,驴肏的/可要给他点厉害/马利(快)点,我要去参加战斗,我还能使轻机枪……’”第二次发表诗歌,则要等到第十七号的第四版。在这个“豪华的版面”上,柯蓝的《回头见》,喊出了“我要上前线”的决心;沈蕴敏的《这是咱的家》,刻画了六十岁革命军属的子弟兵情;转引的署名“阿弥陀”的《独角戏》,剑锋指向,则是国民党的“伪国大”——“自己是老板/自己是伙计/自己耍戏法/自己做看客/自己捧自己的场/自己喝自己的彩/自己听自己的说话/自己嗅自己的臭屁/一杯水换一个花巧/仍旧是这一杯水/帽子里掉二百个枪花/变不出二个花样。”“变完了把戏/他喊道/‘豁蔡豁蔡’[注]注:“豁蔡豁蔡”是南方土语,玩把戏者向观众讨钱时,常这样叫喊着。/这叫做民意,民意。”第三次的诗歌刊发,在1947年1月10日,第三十五期,第三、四版,主要围绕徐特立的祝寿活动展开,唱和者中,除了徐特立自寿诗《七十客绥/哀吕梁灾民并自寿》外,并有林伯渠的《特立同志七十大寿》、吴玉章的《徐特立七十大寿》、黄炎培的《特立先生七十初度》、田汉的《懋师七十大寿》、续范亭的《寿徐老》,张弛之间,俨然和平世界。

“启事”——《解放日报·临时刊》刊发启事共8次,均为公共服务性质的启事类型。其中5条是报社自身所发“启事”:刊发于第一期二版右下部的《征稿启事》,除了交代采通部、副刊部征求各种信息的基本态度外,甚至涉及最基本的写作、投稿要求——“来稿最好用稿纸缮写清楚,并望注明地址及真实姓名,经所在机关负责同志审阅签字,遥寄《解放日报临时刊》采通部或副刊部即可。”第十七号版心位置再次刊出略显突兀的一句话——“欢迎投稿”。第廿八号报纸出版时间适逢1947年1月1日,二版的《本报启事》自然涉及“休刊”的问题——“本报新年休刊三天,十二月卅一日、元月二日三日三天无报,四日起照常出版,希读者注意。”第五十号二版右下角《启事》发布通知:“本报每周增刊及参考消息自即日起均暂停出版。”第六一号也就是最后一期第一版中下部刊发“最后一条启事”——《本刊停刊启事》,宣告光荣退出——“本刊自明日(十一日)起,停止出版,仅希读者注意。”另3条清一色为医疗服务信息:第廿四号刊发《第一保育院启事》,告知家长为预防儿童传染病而制定的若干新规定。第廿九号四版刊出《中央医院启事》,详细交代不同科室的诊疗时间以及各种规章制度。第卅六号刊出《总卫门诊部启事》,具体陈述工作制度与实际服务的时间安排——“(一)本部诊治疾病,无论军民概不收费。(二)本部门诊时间:内、外、小儿科为每天上午十一时至下午四时。妇产科每逢阴历单日上午十一时至下午四时。(三)本部于每礼拜日整天在各处进行卫生工作,停止门诊。”

“信函”——《解放日报·临时刊》走群众办报路线,注重透过信函方式开发各类读者资源,五花八门的信息并陈一体,或与此有多元联系。

第一种形式是“简覆”,共两期三篇。第十七号刊出的“简覆”“回答”了“树昌同志”所提出的问题,第廿四号四版的“简覆”则分别回答了“章衍同志”如何鉴别坏鸡蛋、“王立同志”美国有何进步杂志的问题。这类简覆针对性很强,文字简洁明快,以第十七号右下角位置刊出的“简覆”为例:

树昌同志:你所提出的问题,兹分别答复如下:(一)蒋介石政府驻苏联大使是傅秉常;驻美国大使顾维钧;驻英国大使郑天赐;驻法国大使钱泰。(二)四强驻华大使:苏联为彼得洛夫;美国为司徒雷登;英国为斯蒂文生;法国为梅里霭。(三)除了陕甘宁边区外,我们还有晋冀鲁豫解放区,晋绥解放区,晋冀察解放区,苏皖解放区,山东解放区,冀热辽解放区,及东北九省的民主政府等。(四)塔斯是译音,它的意思是国家通讯社,这个通讯社是苏联政府办的,消息正确,解放日报每天登载的国际新闻,很多是采用塔斯社的。(五)苏联的真理报是苏共党中央办的,消息报是政府的机关报,工人报是职工会办的,红星报是军事机关办的。

另一种形式的信函,则以第卅六号四版刊登的《给通讯员的一封信》为代表,以公开信的形式,从事实际工作的开展:

通讯员同志们:

为了配合和加强当前的神圣的自卫战争,为了充实本报边区地方新闻的内容,我们需要五百字左右,包括下列范围的稿件:

(一)各县配合自卫战争生动事实的报道(群众参战,民兵整训,劳军拥军,防奸防特,交纳公粮,生产节约,土地改革,文教工作等)。

(二)新解放区人民翻身运动的报道(如横山、镇川新解放区民主政权建立后的群众翻身,减租减息,土地改革,清算恶霸等)。

(三)中央直属各机关和当地居民关系的报道(如居民工作,春节活动等)。

为了爱护这人民的报纸,为更好地反映边区各个方面活动的情况,也是为了增进通讯员自己的写作,我们切望同志们踊跃投稿,希望你们鼓励和组织别的同志多为报纸写稿,同时,我们欢迎你们的批评和建议,这是我们热烈期待着的。

此致

敬礼!

采通部

一月六日

“服务信息”——《解放日报·临时刊》重视读者服务,在宝贵的版面中间,时常开辟空间,刊出篇幅不一的各种服务的资讯内容。

以“资料”、“文化常识”名义出场者有《“一二·九”运动》(第五号)、《“令人发指”》(第十七号)、《西北袍泽,与有荣焉》(第廿四号)。

以“读者服务”、“社会服务”等名义出场者有《怎样预防感冒》(第五号)、《防毒知识》(第十七号)、《萝卜、洋葱、大蒜又养人又治病》(第十七号)、《怎样烧炕》(第廿四号)、《烟草有害》(第廿四号)、《鉴别坏鸡蛋的方法》(第廿四号)、《春联选录》(第四一号)、《春联选录》(第四三号)。

“国际一周”专栏——《解放日报·临时刊》重视国际新闻,第一期报纸中,头版正下方即刊登有《联大讨论苏裁军建议》,二版上方更是以醒目标题刊出《苏美经济专家预测/美即将面临经济危机》《美五十万矿工大罢工》。此后,《解放日报·临时刊》专设“国际一周”专栏,以相对固定的设计,集锦的形式,强化问题阅读指向。以现存报纸情形论,“国际一周”周期并不固定,首次出现是在第十二号二版,第二次出场在第十九号二版,第三次出场,则要等到廿八号二版,随后出场的时间分别为卅一号二版、卅八号二版、四八号二版、五六号二版。一般都在二版,具体位置,通常在二版右上部,少数也出现在二版的左中部或右下部。

“祝寿专刊”——《解放日报·临时刊》第卅五号可谓“庆祝徐特立同志七十大寿专刊”。这一天报纸的头版中间位置,刊登了“新华社延安九日电”——《德高望重,一代师表/徐老七秩大寿/党内诸老及解放区纷纷电贺》,紧接着,三、四两版全面征用,以饱满的热情,刊登贺诗、贺文、贺信、题词等,俨然庆贺的田地。放目四望,这里既有刘少奇、彭德怀、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的书法题词,徐特立本人的《自寿诗》,田汉的《懋师七十大寿》、续范亭的《寿徐老》、林伯渠的《特立同志七十大寿》、吴玉章的《徐特立七十大寿》、黄炎培的《特立先生七十初度》等贺诗,也有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谢觉哉的贺信,熊瑾玎、陆定一的贺文,不见战争时期的匆匆与忙乱,诗文唱和间,全然桃花源的和平景象。

很显然,《解放日报·临时刊》本身法相森然,自成一格,借助60期报纸,制作独立的传媒世界。

三 “个个都是毛主席的发言人”[8]:分形传播与历史签名

1944年,访问延安的《新民报》主笔赵超构发现了延安的一个大秘密——“个个都是毛主席的发言人”。这是一个比“兵法社会”更重要的延安秘密,一个堪称“分形学”的延安生成机制。在这个伟大的生产机制中,分形最本质的自相似性(self-similarity)——“局部放大与整体一样,整体缩小又与各个部分相同,分形体具有无穷嵌套的层次结构,却没有特征尺度指示其几何形态”[9]——特征得以充分呈现;分形无所不在,就像一块石头可以成为有效的“分形元”——“当观察一块石头时,你会发现它像一座座微缩的山脉。大自然的神工鬼斧,可以把大尺度的山脉微缩成小尺度,在一块一两英尺大小的石头上,你可以找到自然界中各种图形和构造的变化形态。石头上的苔藓像森林,晶体的颗粒像山石。多数情况下石头的表面与天然山脉表面相比,更为引人入胜”(J.Ruskin,现代画家,1860)[9]——一样,延安的一草一木、一民一兵,都是伟大力量产生的“分形元”。“分形元”产生的关键不是外在的努力,更辩证地说,生成“分形元”的关键,在于是否与这种存在的秘密签订契约,因为只有签了名,主体才能在寻唤中进入内外相融的世界,两个交融的力量才能在一个形式里互相吸收,“一种领会、一种意志、一种精神和一种知性”[10]才能郎然地生成,人们才能充分地掌握一种新的“语言”——“一旦你掌握了这门语言,你就可以像建筑师描述建筑一样精准地描述云彩的形状了。”[11]

就此而言,《解放日报·临时刊》践行了一种新的生产机制。这种新的语言轻松自如,例如“临时刊”内容多来自于《解放日报》正章,“所刊要闻等内容一般晚于延安《解放日报》一至两天。”[4]但是,仔细辨证,《解放日报·临时刊》却非《解放日报》在史家畔的“印刷迟滞物”。仍以第一期为例。一版中《吕梁我军解放隰县之役/生擒阎军二千五百/阎军晋西北总指挥亦被活捉》摘自《解放日报》1946年11月30日第三版,《渝廿一团体号召国人抵制》则改写自1946年11月30日第四版的《渝廿一人民团体联合声明/号召全国人民反对蒋记国大》;二版中《美十五万矿工大罢工》来自1946年11月23日第二版的《美十五万煤矿工人罢工/各重要工业将因此停工》;《朱学范氏在港遇刺》,则来自1946年11月29日第一版的《香港蒋特白日行凶/朱学范氏遇刺重伤》等等。

一旦《解放日报》与史家畔的《解放日报·临时刊》照面,中共党报若干玄机自然外泄。例如:

内容的家族相似。《解放日报》“正张”与“临时刊”均属中共党报序列中最重要的报章,在性质上当然具有充分的党报特性,有工作报纸的一般构成和生产性取向,诉求内容上自然有逻辑的相似性。1941年,《解放日报》发刊词说,“本报之使命为何?团结全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一语足以尽之”。五年后,《解放日报·临时刊》借发刊词申明宗旨,一言以蔽之,同样是为了满足后方工作的同志们革命工作的需要,“宣传世界人民民主运动高涨及中国人民反对蒋介石卖国、内战、独裁的斗争消息,宣传解放区人民自卫战争的政策方针,交换后方工作经验和推进工作效率,以便配合前线的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胡宗南进攻延安进攻陕甘宁边区的阴谋”。倘若按照毛泽东起草的《延安〈解放日报〉发刊词》的说法,“中国共产党的总路线,也就是本报的使命”,所谓差异,仅仅以“等价信息变换处理法”的规律,因应形势,分别落实而已。以两报1946年12月5日头版为例,延安《解放日报》凡有《关中军民屡创进犯将军/俘敌百余/镇原廿民兵击退敌三百》《紧急通知》《法共社两党组阁谈判成功/多列士将任法总理/阿里奥尔与杜洛克分任正副议长》《威胁濮阳蒋军后方与侧翼/我军解放郓城温县/易县保卫战中歼敌两千五/绥远进犯傅军四百被消灭》《某权威人士评沪摊贩惨案/标志蒋宋孔陈统治新危机/蒋介石企图消灭摊贩,维持四大家族/垄断统治,其结果必得其反》《蒋政府限制采访殴伤记者/上海新闻界提抗议》《卖国政府断送全部领空主权/蒋美签订航空协定》《津大公报世界日报评摊贩事件/是经济危机深化表现》《罢战桂军一营长称/桂军被蒋削弱十倍/宋集战役该营四百全部溃散》《华中职联总会/电慰朱学范氏》《内蒙自运会东盟总分会/抗议蒋军进攻反对非法国大/提议召开内蒙人民代表会议》《致北大和朝阳同学书》等内容,涉及解放区保卫战、解放区建设、法国共产党、蒋介石政权的反动与无能、各地人民反蒋浪潮等具体事项。查同一天《解放日报·临时刊》第一版,凡有《吕梁我军解放隰县之役/生擒阎军二千五百/阎军晋西北总指挥亦被活捉》《罗隆基氏发表声明/民盟坚决抵制》《一切决议当然无效——沪三团体反对“国大”》《津大公报著论/反对新秦始皇》《渝廿一团体号召国人抵制》《苏官方舆论表示/一党国大不能解决问题/只预示了反动派将有新策动》《渝三民主义联合会宣称/该会国大代表/不参加“国大”》《蒋介石的上策/厥为解散“国大”——多数美报表示不捧场》《蒋记国大召开后/京沪物价狂涨》《朱总司令寿辰/本报与居民/举行联欢会》《晋南同蒲沿线/地方武装活跃》《蒋舰骚扰东海海面》《联大讨论苏裁军建议/苏强调应减裁技术军备/并建立检查与管制制度》《发刊词》等信息14条,涉及自卫战、反伪国大、解放区生活、盟友苏联动向、刊物自身主张等内容。二者之间,以性质而论,几无差别。

这种“统一”“一律”自然与共同的信源——“新华社”有关系。简单翻阅同一天报纸头版,延安《解放日报》采用新华社稿件的数量为8条,《解放日报·临时刊》的“新华社电”数值大体接近,为6条。也与中央统一的部署不无关系。例如“徐特立七十大寿”,延安《解放日报》1947年1月10日第一版刊发《各解放区贺电纷驰/庆贺徐老古稀大寿/中共中央办公厅今晚举行庆祝》,三、四版全面刊发贺词、贺电、贺文;《解放日报·临时刊》同一天第一版刊发《德高望重,一代师表/徐老七秩大寿/党内诸老及解放区纷纷电贺》,三、四版全面刊发贺词、贺电、贺文,版面内容完全一致。诸如此类,如此密集的共同信源,使得“正张”与“临时刊”在一般评论、抗敌报道、反动派凶残、英雄刻画、俘虏素描、根据地巡礼、国际动态、生活服务、工作改进等方面,有相当的共同性,给人以家族相似性的感受。

当然,这种性质的接近并不意味着内容的“标准化”。作为独立的中共党报,《解放日报·临时刊》似乎刻意地保持着自我独立的生产痕迹。其中的一种做法是,加大独立生产的比例,例如第一期第一版中,来源为“本报讯”者10条,显然就为此来。另一种做法是借助改写等方式,显示两报的差异性,例如,延安《解放日报》1946年11月30日第三版刊登《吕梁我军自卫反击中歼敌两千/解放蒲县隰县万楼三城》,到了《解放日报·临时刊》的第一期第一条信息时,则直接变成《吕梁我军解放隰县之役/生擒阎军两千五百/阎军晋西北总指挥亦被活捉》;例如,英雄刘胡兰的信源都来自于“新华社晋绥七日电”,然而,刊发于延安《解放日报》的标题是《“只要有一口气活着/就要为人民干到底!”/女共产党员刘胡兰慷慨就义》(见延安《解放日报》1947年2月10日),出现在《解放日报·临时刊》上的标题却是《十七岁女共产党员/刘胡兰慷慨就义》(见《解放日报·临时刊》第六十号,1947年2月9日)。如此云云,又造成了两报之间的差异性面貌,在共性之余,造出熟悉之外的陌生感。简单地说,《解放日报·临时刊》并非完全独立的一份党报,它采纳了延安《解放日报》的要闻信息等,又以一定程度的自我努力,保持部分程度的独立性。

叙述美学的家族相似。基于同样的根据与缘故,《解放日报》的“正张”与“临时刊”在美学与书写,具体说在信息书写、版面调性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家族相似性。

1.相似的版面取向

版面是媒介生产者借以说话的基本语言。然而,尽管人们已经开始注意到了延安时期《解放日报》版面产制的历史价值与意义——“就版面而言,《解放日报》在版面上和以前的党报相比,在版面形式上更接近我们当代的报纸。虽然还是采用纯直排的排版方式,但是在版面上却有了很大的进步。新闻标题的字体字号有很多的变化,使得版面呈现出节奏感和层次感。适当的留白也使得版面清晰,主次分明。”[12]“《解放日报》的创立,则意味着党报版面设计的传统风格已初具雏形。该报在当时的版面编辑工作中形成的一些操作规范对日后的党报版式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通过对《解放日报》创刊号版面的观察分析,这时的党报版面设计已经具有了完整的报纸形态,版面规格尺寸正规,版面元素完备;报名设置于报纸的中上区域;标题和文章竖排,水平分栏;版面整体与单篇稿件均采用从上至下、从右至左的排列和阅读顺序;穿插咬合的版面布局结构特征已经显现;标题采用不同的字体和字号,较为醒目;稿件与稿件之间以直线或花线分隔;设置有简单的报花、题花装饰性元素。这些要点基本涵盖了早期党报在版式设计上的主要特征。”[13]9但是,到目前为止,关于延安时期《解放日报》版面的实质性研究,却并未真正出场,应有的学术成绩,当然无从谈起。延安时期《解放日报》所取得的党报版面学成绩,包括这些历史的创新如何顺延成长,最终成了党报版面学的示范与榜样等,仍然是有待来者的学术辽阔地。

在这个重要的历史的延宕过程中,《解放日报·临时刊》显然扮演着十分隐秘的作用,在“对题”[注]各级党报一度曾有“对题”制度,即安排专人负责每天向《人民日报》等上级党报了解新闻稿件的处理情况,包括稿件在版面上的具体位置,所占栏数,标题的字数和字号大小等。[14]制度还未出场的语境里,扮演起一个理想的“二传手”的角色,既对延安《解放日报》的版面政治学有了直接的刻写,也就中共党报版面学纪律的呈现,有了一定的交代。简单地说,《解放日报·临时刊》最快地、最直接地将延安《解放日报》推到了“典范报纸”的地步,使它在第一时间里,扮演起中共党报“正典”的历史角色。

以文为主的构成。除了卅五号“庆祝徐特立同志七十大寿”偶用“书法”外,《解放日报·临时刊》几乎是清一色的“文字报纸”。在延安电影团、吴印咸、沙飞、晋察冀画报等,早已成为红色文化建设重要指标的语境里,《解放日报·临时刊》同延安《解放日报》一样,规避了“摄影”这一宣传的利器,甚至连《解放日报》偶尔使用的地图、漫画等,也全不见踪影。任意翻检《解放日报》的两种形态,仿如孪生兄弟似的,两报的工具箱大体相似,看中的全是社论、时评、短论、消息、通讯、书法、小说、诗歌、场景素描等文字书写形态,红色新闻学的作业手段,基本类似。

传统的版式设计。《解放日报·临时刊》的版面设计组合基本上类似于延安《解放日报》,是传统党报版式的重要实践者。

除了一些因应形势的调适——延安《解放日报》的报头居中,故而产生了较为充分的“报眼”空间,用来刊发重要信息或者广告文字;《解放日报·临时刊》将报头移到了整个报纸的右上部,故而不存在报眼空间,大幅度地弱化广告信息,并留下整齐划一的版面刊登所需刊登的信息——外,《解放日报·临时刊》承续了延安《解放日报》的版面体例:(1)整体的竖排结构;(2)穿插咬合式的版面布局——“多数稿件呈多边形(超过四边),稿件与稿件之间……相互咬合,穿插排列”[13]15;(3)“断版”,亦即“版面横向上的连续空白”[13]17;(4)“碰题”——“即两篇稿件的标题处于同一视觉水平线上”[13]17;(5)栏型不规则;(6)标题的横竖排布;(7)字体多样化,亦即“常常出现一个版内同时有黑体、粗黑、细黑、标宋、宋体、楷体……不同字体和各种尺寸大小的新闻标题;或是在不同的版面上,标题采用不同系列的字体;抑或是在某一篇具体稿件中,主题、引题、副题等都选用不同的字体和字号”[13]25。

2.共同的“新华体”书写

《解放日报·临时刊》与延安《解放日报》最重要的相似来自于对“新华体”的螺旋式开发。简单地说,两报最深刻的共同性,是它们近似地走着共同的“解放体”/“新华体”道路。

作为一种宽泛的书写美学,“解放体”/“新华体”呈现出借助多种力量构成的宣传性,就像研究者指出的那样,它们鲜明、通俗、直抒胸臆、偏好形容词:

◎抗战时期,随着民族矛盾、阶级斗争日趋激化,新华社作为共产党一手创建和管理的通讯社,有明确的政治任务,担负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使命,对革命地区的工作,生产以及人民的思想进行指导。基于这些特殊历史条件,新华社的报道逐渐形成了倾向鲜明,赞成什么,反对什么,从标题到主体,从措辞到句式,态度明朗,一目了然。

记者在报道中直抒胸臆的报道方式,在抗战时期,有着积极的作用。首先,群众认知水平不高,喜欢看更加直观表达的作品。赞成、反对,一目了然的作品,对认知水平不高的群众来说,更能起到凝聚民心、鼓舞士气的作用。[15]28

◎从战争时期新华社作品的标题中,我们可见形容词出现的频率很高,标题中作者的倾向性,主观情感表达的迹象很明显。如1947年的《英勇的女共产党员刘胡兰同志从容就义》中的“英勇的”、“从容”,《射击英雄魏来国》中的“英雄”,1948年的《托炸药箱毁敌碉堡 优秀共产党员董存瑞英勇牺牲》中的“优秀共产党员”、“英勇”,1949年的《英雄的十月》中的“英雄”,在这期间,“英雄”、“英勇”、“优秀”等主观情感比较强烈的词在标题中出现的频率很高,用于表达我军的骁勇善战,以及在对敌战争中,涌现出来的一批有着大无畏革命精神的英雄人物。[15]12-13

揆诸具体的历史文本,这样的透过鲜明的二分法表意呈现“敌”、“我”的现象大量存在于《解放日报》“正张”、“临时刊”中,翻看两报,纷至沓来的竟是《军民原是一家人/老百姓托驻军管钥匙》(见《解放日报·临时刊》第卅一号,1947年1月6日第二版)、《给蒋饱吃一顿磁馍馍——子长自卫军练武自卫》(见《解放日报·临时刊》第廿二号,1946年12月25日第二版) 、《日暮途穷的叫嚣》(见《解放日报·临时刊》第卅二号,1947年1月7日第三版)这样的标题与信息。

作为宣传的写作样式,“解放体”/“新华体”当然包括独立的诉求方式与方法,通常,它们会借集锦式、螺旋式等诉求方式开掘情感空间,累积公共情绪。就像学者研究指出的那样,“围绕同一主题多角度报道、宣传是新华体的主要职责”[15]14。例如,在20世纪40年代,集锦汇聚,显然很受正在积极适应战争语境的中共信息生产者的欢迎:

◎对于动态的时间报道,从红中社时期的作品,到1947年新华社的作品主要采取一事一报的报道方式。这种报道方式,一般来说一条消息只报道一个事实,简洁明快。如果是战况报道,一个战斗分几个战场,则采取每个战场一条电讯的方式;如果是一个事件由几个阶段组成,则每个阶段配发一条电讯。这种报道方式,一般只说明“是什么”,不报道“为什么”,记者、编辑在报道中不作任何综合,没有所谓导读的意识,也没有导语。对于由几条电讯组成的报道,读者只有读完相关的所有报道,才能对事件经过有个大概的了解。像原载在1941年12月8日《解放日报》的报道《太平洋战争爆发》就是采用了14条电讯汇集起来的报道。读者只有通读完这14条电讯,才能获取日寇已经轰炸珍珠港,马尼拉新加坡等处宣布进入战争状态,美国下令海陆空军总动员的详细信息。[15]17-18

翻开《解放日报》“正章”与“临时刊”,这种做法的确普遍,俨然最寻常的“全景报道”手法。这当然与急促的语境变化有关系,也与特殊时期信息来源稀少有一定的联系,但是,如果涉及“敌人”一方,或者还与特殊的情绪联系在一起。例如《蒋区黑影》:

吴国桢通知麦克阿瑟:以后日轮驶华,勿再悬挂日旗。

上海漏税罚款,已定由法院与税局四六折分。

十月份,上海停业工厂四十二家。但银行则已于胜利后七十三家增至一百一十一家。

津大公报载,各地拘押的汉奸,渴望“国大”早开,以便早日获释。

南京警察厅举行记者招待会,某报刊此消息云:“首都警察厅定昨日午后四时,举行记者追悼会。”(见《解放时报·临时刊》第十六号,1946年12月20日第二版)

篇幅巨大者又如《“国大”丑态》,最是典型:

据天津益世报称:国大中有两个集团,一个以陈立夫为首,一个以陈诚为首。两者互相为用的控制着“国大”的进行。陈立夫事先在各个代表的单位中,安排下自己系统中的人物。为了便于通讯和指挥,每十个代表分成一组,指定一个无形的小组长。在陈诚的支持下,孔庚等人曾联络四百余人,签名要求“行宪”。他们的既定策略是:(一)自由制宪;(二)反对“政协宪章”;(三)制宪同时行宪。

世界日报载:廿九日大会中,左舜生主席,首先提出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名单的报告案,会场立即骚动,有人责问:“秘书处能担保名单内没有附逆分子吗?”某代表说:“如果名单中有汉奸,岂非汉奸尚有审查代表的资格?”嘘声四起中,夹以笑骂。

内蒙古代表要求“内蒙自治”,不满国民党未将此列入宪章之举,内蒙代表称:今蒙人支持共产党主张者,已有百分之七十。由于不满国民党之故,倾向共产党者日见增加。

龙云为云南单位推进为主席团候选人,廿一日会中洪兰友报告时,云南单位仅有卢汉及周中岳两人,无龙云名字,亦未说明理由。

重庆某“国大”代表搭机赴京前,于珊瑚庐机场量体重时,该代表似乎以过码有辱身份,乃命其听差代过,当即与中航公司人员发生争执,该代表称:“国家大事都马马虎虎,这点小事又何必认真。”

有代表黄绍美者,登台讲话,嘱大家要虚心,要协和,不要嘘嘘。此言一出,嘘嘘之声顿时四起,台下大呼:“你代表谁?”“你教训谁?”“下去!”结果,黄只好滚下台。

四日,“国大”代表五百余人,选某女记者为“国大”记者之花。全场记者趋前询问,该女记者答称:“无聊!”

五日,开第九次会,因各代表对发言已不感兴趣,结果,表决停止时论,结束了“疲劳轰炸”。代表们鼓掌欢呼。

“国大”会场中有三青团“职业代表”席位。世界日报称:几乎已成了会场中的“东方火药库,经常发生爆炸性的吵闹”。

大会每日立心费八百万元。

会场厕所内有诗一首:“清早签到,午晚两跑,会场纷纷,觉睡便了。”(见《解放日报·临时刊》第廿二号,1946年12月26日第二版)

这种略带文学化的处理方式,准确地讲,借文学造像的方式,勾勒轮廓,生产边际,累积感觉的信息的做法,其实并非新闻专业主义的追求,而是中共“工作新闻学”开出的繁硕的果实。

四 如何最恰切地评估《解放日报·临时刊》?

这样的思考肯定会对辨析《解放日报·临时刊》有所作为。但是,这样的辨析不能够解决一份直接“抄写”别的报纸的“报纸”是否算是一份独立的报纸的问题,也不能解释明知要大量地抄写/改写《解放日报》,为何操作者还要专门写作一篇“发刊词”,并作出要满足“后方工作的同志们”需要的承诺?《解放日报·临时刊》仍然没有回到它的“寓居”,我们的工作,还需要新的解放的航线。

在这样的意义上,回到布伯的“关系哲学”,也就是朱利安所倡导的“之间”——按照这种解释,“真正的‘关系’奠基于‘之间’。我和你各自看到对方,建立起一种关系;我和你由‘之间’和‘相遇’形成,并在一个空间‘言谈’,说同样的话题。‘之间’既不见之于‘我’(主体),也不见之于‘它’(客体)”,“你我步入‘之间’而相遇”[16]3——或者是一种可以有的积极的选择,因为,借助“绕道”“返回”,的确是可行,策略性地从侧面切入,往往可以触及许多未思之思。例如,马丁·布伯就曾指出,一个真正的团体的形成,不在于团体成员互相有感情,而是取决于如下两个方面:第一,团体成员与一个活跃的中心有着活跃的相互关系;第二,团体成员之间有着活跃的相互关系。团体依托于活跃的相互关系,活跃的中心才是其建筑师。[ 16]5倘若这样考量的话,则真实的秘密就在发刊词里,它说得很清楚:“后方工作的同志们,早就需要有一种报纸,来传布世界人民民主运动高涨及中国人民反对蒋介石卖国、内战、独裁的斗争消息,宣传解放区人民自卫战争的政策方针,交换后方工作经验和推进工作效率,以便配合前线的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胡宗南进攻延安进攻陕甘宁边区的阴谋。临时刊的出版,便是为着满足这种需要。”换言之,在“工作新闻学”的世界里,专业主义强调的独立、专业等并非不可超越,否则,我们如何理解毛泽东一篇文章吓退国民党十万兵的新闻传奇?

这里存在着针对“新闻”的理解的差异。《解放日报·临时刊》是一种“迭代”的现象,如果我们回到党报的巨型链条上看,党报的灵活性、效益性,显然是值得历史性关注的根本性问题。

猜你喜欢
解放日报版面党报
拥有猫一样的眼睛
解放日报“特稿”:新传播环境下的热点选题深度报道
一项持续九年的公益活动,让我们见证了党报的力量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办好党报内参的思考与探索
移动互联网时代纸媒组织架构“柔性再造”——以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栏目制为例
版面撷英
版面“三评”看得失
舒群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前后
以“专、新、深”做强党报文化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