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余华是我国著名作家。他的作品虽不高产,但却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在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中,选入了他的成名作《十八岁出门远行》;而高中课外必读书目中也有余华所著的《活着》。本文就将以高中生最熟知的《十八岁出门远行》和《活着》为范本,来研究余华的创作转型,去剖析一位作家的写作历程。
关键词:余华;小说;文学研究;创作转型;先锋派
作者简介:姜永哲(2000-),男,汉族,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5级29班,2015级校学生会主席。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2-0-01
一、先锋来了
上世纪80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行,中国的经济、社会前所未有地面临着新的考验。与此同时,许多西方文学也开始大量涌入中国,给人们的思想上带来了激烈的冲击与碰撞。青年作家们开始把创作的重点从“写什么”转移到“怎样写”上来。在这一时期,马原、苏童、洪峰、残雪等作家最先崭露头角,作为“先锋派”,他们大胆而富有创造力,在语言、叙述层面上进行了一次疾风骤雨式的探索,将文学引向了一条不同于前人的道路。而余华作为先锋派作家中的后起之秀,开始了小说在生存层面上的新探索。他初入文坛便将残酷、暴力、荒诞在其作品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其个人特色强烈而鲜明。
作家的文风无不与他的成长经历有关。余华在自传中写道,他从小就是在医院里长大的。“我对从手術室里提出来的一桶一桶血肉模糊的东西已经习以为常了”、“我家对面就是太平间,差不多隔几个晚上我就会听到凄惨的哭声。”这对一个孩子来说无疑是残酷的,而此时所处的时代背景也正是“文革”浩劫。在大字报的时代,文学的一切手段都得到了发挥,什么虚构、夸张、比喻、讽刺……应有尽有。余华在其早先作品中对血腥、暴力、死亡的情节得以十分冷静的叙述,与这样的童年经历与时代背景是绝对分不开的。
二、《十八岁出门远行》与余华的暴力叙述
1986年底,26岁的余华在报纸上偶然读到一则豆腐干大小的新闻,一辆满载苹果的卡车在路边翻了,结果司机眼睁睁地看着一车苹果被当地村民抢得一干二净。围绕这一震撼余华内心的事件,他创作了第一个带有明确先锋指向的短篇《十八岁出门远行》(以下简称《远行》)。在随后的《北京文学》笔会上,余华和他的《远行》恰被著名评论家李陀慧眼相识。李陀肯定地告诉他:“你已经走到了中国文学的最前列了。”余华就这样“顺利地搭了一辆满载苹果的卡车”作为“先锋”驶向中国文学的前沿阵地,从此开始了他一系列震撼人心的“先锋叙述”。
在《远行》中,十八岁的“我”带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走向了成年的旅行。临近傍晚时,一辆抛锚的卡车让走了一天的疲惫的“我”恢复兴奋,我学着成人的姿态去搭讪司机,却被粗暴地拒绝。愤怒的“我”径自打开车门,坐到车上。不料刚才强悍的司机非但没有把“我”撵下车,还笑嘻嘻的叫“我”吃他车上的苹果。后来车又抛锚了,接着遇到了一群村民,开始明目张胆的哄抢车上的苹果。“我”不惜为司机两肋插刀,被村民揍得鼻青脸肿,而司机却毫不在意地在一旁散步。当“我”伤痕累累时,司机却提着“我”的背包跳上了村民的拖拉机扬长而去。最后只留下浑身是血的自己蜷缩在破损不堪的卡车中。这篇短篇小说着实给所有读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认知上的冲击。我们已无法看到故事的合理性,同时所有人物性格也都变得异常模糊。这是一场步入社会的荒诞“成人礼”,是余华以其独特的构思、叙事,对未成年人的世界观与现实社会残酷间巨大错位的深刻刻画,也是他对创作原型实现的鲜有人可以企及的完美升华。
在紧接着的三年里,余华就沉浸在血腥和暴力的写作中里难以自拔了。他的精神慢慢来到崩溃的边缘,自己却全然不觉,仍然沉浸在写作的亢奋里。直到有一天,他做了一个漫长的梦。余华在《一个记忆回来了》中写到,梦中的我被五花大绑,站在县中学操场的主席台前,身后站着两个持枪的军人。喇叭里的声音在控诉我犯下了很多的杀人罪,最后是判决的八个字:“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砰”的一声枪响,我被击倒在台上,奇怪的是我竟然站了起来,而且还听到台下嗡嗡的人声。我觉得自己的脑袋被子弹击空了,像是砸了一个洞的鸡蛋,里面的蛋清和蛋黄都流光了。从梦中惊醒过来后,我开始意识到是白天写下太多的血腥和暴力。于是在那个深夜,我在充满冷汗的被窝里严肃地警告自己:“以后不能再写血腥和暴力的故事了。”
三、《活着》意味着什么
一个梦,改变了余华的叙述。1992年9月12日,余华在《活着》的手稿上画了最后一个句号。《活着》讲述的是一个人一生的故事,也就是福贵一生与命运的纠葛。福贵上有父母,下有两个儿女,还有一个善良的妻子。一路从旧时代走来,命运将他身边的亲人一个一个地带走,最后只剩下福贵与一头老牛“福贵”相依为命。这个悲惨的故事并不是为了告诉我们福贵这一生到底有多可怜,而是让我们明白“活着”二字的意义。在《活着》中,余华以再也不同于以往的叙事口吻,而是完全以主人公富贵的人物个性展开写作,字里行间融入了富贵内心最真实的情感。
在《活着》里,余华开始充分地使用环境描写。“我看着那条弯曲着通向城里的小路,听不到我儿子赤脚跑来的声音,月光照在路上,像是撒满了盐。”余华不止一次在采访中提到这段描写,而且他很得意自己当时用“盐”来描写月光照耀下的路:一来,中国当时的下层老百姓见得最多的就是盐了,用盐很贴近他们的生活;二来,福贵当时的心里已经很受伤了,他把洒满月光的路比作盐,意喻伤口撒盐、痛上加痛。《活着》中众多细节的刻画,是其情感表达的助推器,意味着余华已经基本完成其作品的温情、现实叙述转型。
四、总结
余华已经颠覆了早先冷血无情的形象,转而成为一个具有悲悯情怀的中国作家。对于余华个人来说,转型对其自身的文学道路具有深远的意义。不但丰富了小说的叙事技巧,而且提升了作品的思想深度。这是一次沉着而冷静的转移,也是一次成功而完美的突破,这也体现了当代中国文坛、著名作家所应有的生机与力量。
参考文献:
[1]余华,《余华文集》(全13册),作家出版社,2010.
[2]洪治纲,《余华评传》,作家出版社,2017.
[3]段水红,全球化视野下的余华小说创作转型,湖南师范大学,2008.
[4]张晓峰,出走与重构--论九十年代以来先锋小说家的转型及其意义,文学评论,2002(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