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闽南歌谣资源 优化中学音乐课堂

2018-01-31 16:38吴可菲
考试周刊 2017年61期
关键词:优化课堂

摘 要:在普及闽南语歌谣的基础上,培养闽南语歌谣的爱好者和传承者,是我们音乐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如何开发闽南歌谣资源,优化中学音乐课堂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开发闽南歌谣资源,编撰乡土教材;挖掘台湾闽南语歌曲中的人文情节,引导学生体会闽南情怀,学习闽南精神;利用多媒体教学,跨学科合作开发闽南歌谣资源;开展一系列比赛,增强学生学习闽南语的自信心,培养闽南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者。

关键词:闽南歌谣;闽南文化;开发资源;优化课堂

一、 开发闽南歌谣,闽南音乐教师义不容辞

“天乌乌要落雨,阿公仔举锄头要掘芋……”曾几何时,一代又一代的闽南人听着地道的闽南语,伴随着朗朗上口的闽南童谣长大。但是随着普通话的普及、推广和对外语的重视,闽南地区的一些家长们对孩子学习闽南语不够重视,导致一些孩子根本不懂闽南方言。在90后、00后中,能够完整吟唱一首闽南童谣的孩子寥寥无几了。

闽南语作为闽南地区、台湾等地的母语,有着2000余年历史,但目前却面临着逐渐流失的危险。闽南文化具有鲜明的特色、独特的品格和丰富的内涵,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祖祖辈辈留下的宝贵财富。如何修复闽南方言、保护闽南文化是当务之急。

闽南歌谣与闽南文化的构成关系极其密切,是闽南文化的折射和体现。闽南歌曲古老、民俗,我们闽南人的祖先以闽南语的语调声韵来演绎生活中的悲欢离合,如顺口溜、答嘴鼓、童谣、翁姨调、龙舟古调、洗佛歌、亘家渔歌……这些都是原生态的闽南语歌曲范畴,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音乐文化遗产。可惜的是这些遗产的继承者越来越少,甚至有失传的危险。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海峡两岸开放探亲之后,闽南语歌曲犹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特别是台湾原创闽南语歌曲更是受到青睐,但是大陆原创闽南语歌曲几乎空白,因为我们后继无人。如何在普及闽南语歌谣的基础上,培养闽南语歌谣的爱好者和传承者,是我们音乐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教育部颁发的《初中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中国传统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善于将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资源运用在音乐教学中,使学生从小就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

作为音乐教师,有责任和义务来探讨一种既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又能让学生乐于学习闽南语歌谣的方法。那就是把具有闽南文化独特魅力的闽南歌谣引进课堂。我们应该充分开发闽南语歌谣资源,优化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让学生热爱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闽南文化。

二、 开发闽南歌谣资源,优化中学音乐课堂

1. 开发闽南歌谣资源,编撰乡土教材。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们总是对自己熟悉的人或物感兴趣,所以在教学中如果选择学生在生活中熟悉的内容,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记得第一次教授闽南语歌谣前,我做了一份调查卷,大部分学生反映这类歌曲“不好听”、“太土了”。如何才能让学生对这些他们认为“土不垃圾”的内容感兴趣呢?我选择了童谣和民谣作为第一阶段的教学内容。童谣和民谣是口头文学,短小精悍,语言俏皮,富有意趣,一听就懂,简单易学,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闽南童谣,是以闽南方言进行创作和传唱的儿童歌谣,它流行于闽南、台湾和东南亚华侨华裔的居住地,内容丰富多彩,优美动听,通俗易懂,简短易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充满童趣,吟唱童谣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增长知识。它既是一份宝贵的文化资源,又是一种难得的教育资源。

我还调查了哪些学生会《天乌乌》这首歌谣,歌曲具有叙事特征,幽默诙谐,学生百分80%都会唱,但他们却不知道《天乌乌》是一首流行于闽南一带和台湾北部的民歌,更不懂这首歌曲的结构。

于是我从最熟悉的入手来答疑解难,学生兴致勃勃地聆听我的讲解:这首歌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唱阿公在下雨前去挖芋头,却从地里挖出了一条泥鳅;第二部分唱阿公、阿婆因煮泥鳅而发生口角,以致将锅打破。音乐旋律以第一乐段为基础,其他各段逐步衍化,音域也逐渐向上扩展,层次非常清晰,歌曲旋律生动形象、朗朗上口,衬词“隆冬七冬呛”惟妙惟肖地模仿了主人公争执后铁锅落地的声音。学生从熟知的歌谣里学到乐理知识,学到了生活的趣味,也爱上了家乡话。

我趁热打铁让平时很会唱通俗歌曲的同学演唱孙燕姿的《天黑黑》。同学们想起了小时候爷爷奶奶曾经教自己唱过的《天乌乌》,心底里唤起了对过去生活美好的回忆,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乡音乡情是多么打动人心的东西呀!

这样一堂课下来,大部分学生不那么反感学唱闽南歌谣了,有些学生还有点喜欢了,尤其是那些会讲方言的学生,个个很兴奋,下课后争当小老师,教那些不会讲闽南话的同学讲闽南话,有的同学甚至能哼唱几曲山歌,还十分骄傲地说,这首山歌是小时候奶奶教的呢。

学唱闽南语歌谣的教材如果编撰得好的话,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闽南语的积极性,更可以激发他们热爱乡音,传承和发扬闽南语歌谣所深深蕴含的闽南文化。

2. 挖掘台湾闽南语歌曲中的人文情节,引导学生体会闽南情怀,学习闽南精神!

台湾闽南语歌曲,是闽台海峡两岸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演唱形式,它深深扎根于闽南方言。歌曲题材内容反映生产劳动、日常生活、爱情婚姻、人文景观、社会矛盾等。这些歌曲以其浓浓的乡土音调、乡土深情,抒写了一首首感人肺腑、情感真挚的海峡两岸人民的亲情之歌,生动地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底蕴的力量和深深的人文情怀。我们要善于发掘其中蕴含的闽南情怀,用歌谣来感动学生,使他们爱上闽南语爱上闽南人,爱上闽南文化。

怀乡情感是台湾闽南语歌曲中最主要的人文情节之一。如《浪子的祈祷》这类题材的闽南语歌曲表达了思念家乡、渴望回归故里的心情,真实反映了台湾中的闽南人强烈的族群意识、民族意识、祖国意识。歌谣中热爱家乡的本土意识是我们应该教会学生的第一要务。

其次是拼搏苦干、吃苦求实的精神。如广为传唱的《爱拼才会赢》、《一定会成功》、《忍》等歌曲正是体现了台湾人民的拼搏进取的精神与心态。这几首歌曲成了社会上用以激励人们向上奋斗的词语,并影响到闽南沿海地区甚至全中国,确定了台湾闽南语歌曲的地位。

这些体现闽南人热爱家乡,拼搏务实精神的歌谣是闽南文化的精髓,吟唱这些歌谣,学生不仅可以学习闽南语,还可以体会到自古闽台同根,更可以学习到可贵的闽南精神。

3. 利用多媒体教学,跨学科合作开发闽南歌谣资源。

各个学校都有先进的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工具之一。我们把收集整理的闽南语音乐素材制成声、像、图组合的电脑课件和教材来有机结合地进行教学。声情并茂的课件集知识性、趣味性、表演性为一体,使音乐教学增添了许多活力。学生很喜爱,很容易接受,学起来就更快,课堂气氛相当好。

音乐教师还可以跟语文教师合作引进一些适合吟唱的古诗词,教学生学会用闽南语吟唱。斯托洛维奇指出: “人的审美教育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但是不能不承认,艺术是对个人目的明确地施加审美影响的基本手段,因为正是在艺术中凝聚和物化了对世界的审美关系。”古诗词配上学生最喜欢听、喜欢唱的乐曲,让他学会用乡音,去吟唱、表演,不仅让他们巩固了对古诗词的记忆,还体验了古诗词的音韵美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在玩中受到音韵美的熏陶。这不仅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件无比快乐、幸福的事。

4. 开展一系列比赛,增强学生学习闽南歌谣的自信心。

在学校开展闽南语歌谣比赛、闽南语吟唱古诗词比赛等,不仅能丰富校园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还能让他们体验、鉴赏、表现闽南语歌谣丰富的内涵和魅力所在。增强了学生学习闽南歌谣的自信心以及运用闽南语进行表演的能力。

当我们给予学生一方展现闽南语歌谣独特魅力的舞台时,他们就会欣喜地发现其中的乐趣并乐于传承和发扬了,我们就不用担心本土方言和本土文化的流失了。

随着学生对闽南语歌谣审美能力的提高,必将促使他们更喜欢、热爱闽南语歌谣,从而促进闽南语歌谣的传播和可持续发展,更进一步促进闽台文化的合作交流和全面发展。

作者简介:吴可菲,福建省漳州市第一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优化课堂
浅谈初中英语读写教学新模式
加强合作学习,优化信息技术课堂
浅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构建
浅谈问题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优化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之我见
关于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
利用数字资源优化语文童话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