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式乡愁”

2018-01-31 11:47顾晓勤
考试周刊 2017年80期
关键词:儒家思想乡愁

摘要:乡愁对于和平时代的80、90后来说似乎是个遥远而费解的话题,本文从历史、传统、文學和民情等角度言简意赅地提出了笔者对于中国式“乡愁”情结的理解。

关键词:乡愁;儒家思想;农耕社会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一千多年前,诗人崔颢路过黄鹤楼时面对着浩淼的大江,作出如许的感叹,这声叹息里反映了诗人作为知识分子的困苦情怀,也饱含着浓浓的思乡情,这种思绪不禁感染着无数曾远离故土漂泊在异乡的中国人。

随着岁月的流逝和洗涤,今人已经很难那么深切地体会到古人曾经有过的情怀,只能通过一些文学作品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感受那种深沉而悠远的思绪。在《大学语文》中有不少名家作品记载着他们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翻开余光中的脍炙人口的作品《听听那冷雨》,我们会折服于作者深厚的驾驭语言文字的功底,和他对中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热爱还有他几十年来萦绕于心中的一个梦想和追索……

然而在面对学生时,作为一名作为他们良师益友的老师却有点茫然,不知学生能否理解作者的这种根植于心中几十年之久的乡愁。虽然大家都能脱口而出余光中的另一首题为《乡愁》的作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首诗歌比较浅显易于理解,朗朗上口。但是面对淅淅沥沥纵横古今的冷雨,怎么去理解作者那种夹杂着对祖国同命运深切忧伤和关怀的乡愁呢?

由此我想到了也许在课堂上应该引导大家说一说自己对故乡的记忆和热爱。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谈论了自己对故乡的感受,有的说故乡最美好的是爸妈做的可口饭菜,有的说是村边的一条清澈见底汩汩流动的小河、一座历史悠久的白色古塔,还有儿时的真诚可爱的小伙伴等。

对于第一次离开家乡时间又这么短暂的学子们来说要理解祖辈心中的乡愁确实不易,感受亦不深。读着作者铿锵有力声情并茂的文字,我们应如何了解积淀在中国人血脉中几千年的浓浓乡情?

首先我们从中国社会的特性中去寻找答案,中国是个典型的农耕式社会,几千年来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黄土成了他们唯一依存的生活来源。年成的好坏直接关乎人们的生活质量。

于是对土地的崇拜慢慢滋生了,从而衍生出各种形式的膜拜对象,土地神、土地庙、财神爷、灶王爷等等。即使因为各种原因比如战乱饥荒不得不远离家乡,但他们心里依然有着一份对故乡执著的记忆和怀恋。

叶落归根是他们心中的一个执着的愿望,即便无法实现也要捧一钵家乡的泥土以解乡愁,或者远眺故乡的方向寄托自己的情思。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提到:“乡土社会是一个生活很安定的社会。我已说过,向泥土讨生活的人是不能老是移动的。在一个地方出生的就在这地方生长下去,一直到死。极端的乡土社会是老子所理想的社会,‘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不但个人不常抛井离乡,而且每个人住的地方常是他的父母之邦。”这种乡愁反映在各种文学形式里千百年就这么流传了下来,成了我们中国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安土重迁,叶落归根,乡土文化由此而产生。

从最初的《诗经》中的《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战国·楚·屈原《九章·哀郢》:“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陶渊明的《归去来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到现代诸多作家与他们浩瀚的作品,艾青、林语堂、沈从文、席慕蓉、舒婷、洛夫、莫言等人的文字中……无不镌刻了一部中华民族的悠悠思乡曲。

《舌尖上的中国》这部反映中国美食文化的纪录片问世后之所以引起巨大的反响,是因为它真正关注的是舌尖上的中国人以及中国式乡愁,在大规模农民进城和城镇化进程中,家乡的美食成了追索乡愁的滋味,它联系着千家万户的餐桌,展现着人与社会、人与人的情感。

随之热播后推出的另一部纪录片《乡土》,它以诗情画意的画面和生动质朴的语言呈现给观众一道文化大餐,展现了祖国各地迥异的风土人情,家乡的味儿扑面而来。“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这些传统文化的传播成为凝集一方乡土的重要向心力,纵观我们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儒家思想对中国人的影响极为深刻,儒家特别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仁者爱人”,强调父母同子女,兄弟之间、夫妻之间的关系:父慈子孝、兄弟敬爱、夫妻和谐。

儒家文化非常重视孝道,“百善孝为先”,在传统的社会中家庭就肩负起了现在的失业保险和赡养老人的功能。在儒家文化熏陶下的尊老爱幼的传统决定了家族中的权力结构分配是按照长幼亲疏来固定的。夫妇之间一直讲“相敬如宾”“举案齐眉”,这是对距离产生的美好的婚姻关系的描绘。

儒家的伦理道德在乡土社会中是维系人际关系的纽带,不难发现在现今的农村还大量保存着祠堂,宗谱等等,它们继续发挥着维系一个个种群,团结着一方乡土的作用,使人们对家乡有很强的认同和归属感。例如中国农村的村庄一般以姓氏命名:李家囤、王家庄、赵家村……这种现象在国外非常罕见。

刘亮程就是新崛起的一位乡土文学作家,他的散文《一个人的村庄》以独特的风格备受名家好评和读者欢迎。在他的笔下,乡村生活的任何景致、动物和人物皆可以成为他的写作对象,而且是那么的妙趣横生、鲜活灵动,而又不失历史的沉重感。

村庄成为他人生出发的起点,我们在那找到了久违的感觉。它“突出了其醒世的、不可漠视的人文价值;突出了人类命运,家园史诗与人的灵魂档案的意义”。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家乡最美的画面。在我的记忆中,家乡是门前一条清澈宽广的河流,从乡村流到城市,像威尼斯的水上交通线一样,承担着重要的运输任务。

在夏风习习的清晨,开窗望去是无尽的河面和河边嬉戏的孩童,河面上行驶着一条条水泥船;家乡是矗立在青石板路两边的一栋栋木质楼房,打开临街的窗户可以和对面的阿公阿婆打招呼,下了楼就是一家挨一家的小商铺,吃个早餐,买点酱菜,生活极为方便;家乡亦是一条条幽深的弄堂,夏天孩子们的避暑圣地。踩着青石板路可以去任何一个你想去的地方。

邻里之间串门只需推开一扇扇没有装防盗网的木门,一声招呼“王家姆妈”“赵家阿伯”即是最好的问候礼。这种熟悉的场景已深深铭记在儿时的回忆中,成为挥之不去的故乡印象。“走在冬日他乡的路上,看着天空上飞翔的鸟儿。谋生的我,霎那间,想起了故乡的天空,故乡的小溪,故乡的芙蓉街。像一幅画,一幅雕刻在脑海中的画。”这种场景我们是何等的熟悉啊!

文学总是以一种直观的形象性让人记忆深刻,乡愁的味道早已融入了每个长于这片故土的中国人的血脉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诗人马致远以简练如洗的白描手法描绘了作者心中也是诸多漂泊在他乡的游子心中对温暖美好的家的思念和回忆。

而今这种情结如同代代传承的生命一样历久而弥新,沈从文的《边城》塑造了作者心中最纯净美好的一方乐土:健康优美自然的人性,美好淳朴的风土人情。故乡成为了作者皈依的精神家园。现代诗人席慕蓉用她宽广淳厚的喉咙呼唤故土:“请为我唱一首出塞曲,用那遗忘了的古老言语,请用美丽的颤音轻轻呼唤,我心中的大好河山。那只有长城外才有的景象,如果你不爱听,那是因为,歌中没有你的渴望。”故乡啊!永远是我们心中抹不去的一首歌曲,一幅幅萦绕在游子梦中的画面,它已经和中国人的血肉黏结在一起幻化成我们心灵的一个组成部分,不管身处何地,故乡之情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深深烙印!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M].中华书局,2013.

作者简介:

顾晓勤,江西省南昌市,江西水利职业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儒家思想乡愁
永远的乡愁
乡愁
九月的乡愁
论儒家思想的宗教特质
寻找乡愁
乡愁凭寄
儒家思想与书法
回头一望是乡愁
先秦儒家思想中的老学因素
从“三吏”“三别”看儒家思想在杜诗中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