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堂课中课探究与实践

2018-01-31 23:36张海燕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7年23期
关键词:学案微课信息技术

张海燕

摘 要 为使初中生在信息技术学科中根据个人的学习能力,调整学习动机,自主调节学习步调,在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实践中引入微课,按照“知识—步骤—练习”三步法录制脚本,以活动导学案辅助学生学习内容,进而通过课堂合作探究、当堂训练和评价展示,发挥微课和学案在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中的积极作用,获得较佳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 信息技术;微课;学案;课中课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23-0062-03

1 引言

当今社会信息化水平不断进步,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自主学习能力越来越强,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奥苏贝尔认为:促进学习和防干扰的有效策略是提供适当相关的涉及面较广、清晰而稳定的引导性材料[1]。而微课与学案就属于典型的引导性材料,在课堂中直接引入,贯穿始终,可以有效地弥补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存在的顾此失彼现象,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据此,笔者以《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2015版)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引导层动画”为例制作微课,并配以相应的学案,基于学案导学,进行微课助学的初中信息技术课中课教学实践模式的尝试和探索。

2 课程案例设计与分析

微课的课程案例设计与分析 微课的设计需“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2]。结合信息技术课程特点,笔者以“知识—步骤—练习三步法”来设计微课、学案,辅助学生学习本课内容。该微课以Camtasia Studio录屏软件、Flash操作界面和PPT为制作方式,以视听演示为呈现方式。

1)微课的设计。引导层动画这一知识点的授课对象是初二学生,他们学过Flash动画的逐帧动画、元件的制作、补间动画及图层的应用等,有了这些知识铺垫和操作技能后,对引导层动画的导入易理解。引导层动画是对动画补间动画内容的一个提升,是Flash动画制作中运用比较广泛的一种动画效果,是第三节的一个重点;但因学生对其操作步骤和制作要点易混淆,也是本节的一个难点。用微课让学生在边看边练中自主调节学习进度,恰恰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

本知识点选择“花自飘零水自流”这一主题素材,教学过程采用三步: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契合主题,步步推

进;学习总结,引发动力。按照“引导层动画的概念→引导线的特点→引导层动画的制作步骤→尝试改错,总结制作要点→学习小结”的流程进行展开,逐层分解。以“知识—步骤—练习”三步来进行微课录制脚本设计。表1所示为“花自飘零水自流”引导层动画微课设计脚本。

2)设计意图。动画制作中的步骤操作一向是学生理解不清的内容,教师在逐步演练后,学生还是容易遗忘,导致完成不了作品。本节微课可以很好地解决好这个问题,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解决教学环节中的重难点,帮助学生在自主操作练习阶段边看边做,完成基础作品。同时,本节微课设计中给学生半成品源文件,让学生尝试改錯、查找原因,以此强调引导层动画制作的特点,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回顾学习步骤和注意点,满足学生自主、自由学习需求,提升学习成就感。

学案的案例设计与分析 微课资源可以让学生自主调节学习步调,边看边练,但在这之前也应该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体现学案核心的学习内容,对本课有完整认识的盘点收获,有效反映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学习”[3]。这就需要有辅助学生学习的学案,引导学生学习微课内容,反馈学生对微课中知识的掌握情况。

1)学案的设计制作。制作“花自飘零水自流”主题素材动画是为了引入引导层动画这一知识点,还需多个活动来强化知识点的学习。在设计本节课程内容的导学案时,以活动引领课程内容的学习,以一个主题活动、两个纠错活动、一个创意活动逐步推进,明确知识结构,脉络清晰;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课堂教学,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根据本节微课内容及课堂学生练习内容,设计表2所示学案。

2)设计意图。当前这种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以自主学习为核心、以实现高效为目的的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因其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信息发现与探究能力,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主体性有积极影响,而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青睐。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学习方案,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本学案将教师的教学意图、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全部以学生的视角进行展示,让学生对引导层动画的学习过程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从盲目被动地接受,转变为做好准备,主动地参与内容的学习。

通过学生的各个活动,了解学生是否观看微课内容,是否掌握引导层动画的制作要点,让学生从知识、能力到实践应用,循序渐进地完成学习和创作,自我调节学习进度,真正实现分层教学、因学论教。

课堂实践过程及效果评价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为主要特征的学科,每一节课上学生都需要大量的自主探究学习任务的时间。在本节课中,以微课开始的操作练习,配以贯穿整节课的学案,大大地减少了教师的步骤演练时间,让学生能够依据自身的学习进度,有步骤、有时间地完成实践探究,从而使引导层动画的重难点在课堂中得到及时解决。

结合实际课堂教学,笔者将本节课的学习过程分为学习内容呈现阶段、学习任务探究阶段、学习成果展示评价阶段。

1)学习内容呈现阶段。学生通过学案中的活动一,看微课,了解引导层动画是可以沿着特定路径运动的动画补间动画,其基本概念中的引导层、被引导层、引导线的特点一一呈现,以引起学生注意。

以微课视频代替引导层动画制作步骤的演示操作,以多图层动画和在元件中创建这两种方法展现引导层动画制作步骤,其中以多图层动画制作为主要呈现方式,还涵盖了导入、动画补间创建、动画补间中对象为元件类型、帧等知识点的回顾练习。

这一阶段的学习旨在让学生明确学习主题,理清内容中的概念,依据微课的学习内容,自主调整学习步调,逐步呈现出一幅完整的主题作品。

2)学习任务探究阶段。学生在自我探究完成“花自飘零水自流”这个引导层动画的基础上,依据学案的活动二尝试修改《比翼双飞.fla》《扬帆航行.fla》半成品源文件,在微课中明确动画制作中的要点和易错点。

学案中的活动三是让学生在微课最后呈现的多个引导层动画作品中获得灵感,应用所学,发挥想象,展示个性,激发创意。学生在探究这些学习任务时可以播放、暂停、快进、后退,自主学习操作步骤,调节进度。教师则在每个活动过程中进行疑难解答,辅助个别学生,做到师生互动、生生探究;在每个活动过程的前后,进行适时的精讲点拨,归纳总结。

3)学习成果展示评价阶段。学生在学案的引领下深入理解知识内容和结构,在微课的指导下逐步形成课程作品,依据个人的操作能力和创意,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亲手制作的动画,均能提交一份完整的作品,大大地提高了作业上交率;之后分组展示,小组推荐,学生自我汇报,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增强了学生的自我肯定,激发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动力。

3 结语

通过本课程内容的探究和实践,发现微课和学案为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注入新的活力,作为设计者和制作者的教师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业务水平和教学研究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作为参与者和使用者的学生在学案导学、微课助学后,不仅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无形中也提升了自学能力,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中师生互动、合作探究、解答疑难、评价展示,实现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激发了学生完成任务的积极性,提升了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学习成就感,成为增强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的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施良方.学习论:学习心理学的理论与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3]周广明.初中化学课堂运用“学案导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学生数理化:尝试创新版,2014(4):48.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案微课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乡愁导学案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比例尺(一)”导学案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