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打造新时代背景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8-01-31 22:55杨枝煌
当代经济管理 2018年1期
关键词:十九大共同体中国共产党

杨枝煌

摘 要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党的十九大的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同时,推进国际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伟大尝试。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需要通过建设执政党、制度、民生、生态等共同体对内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通过构筑新型大国关系、新型多边经略、新型双多边机制、“一带一路”及其缩微版、发展新理念等对外推进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同时重塑全球价值观,因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建立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实践性借鉴,是破解“逆全球化”困局的世界方案,是建立全球新秩序的理论依据,是世界道义新制高点,是共治主义的社会新形态。

关键词 十九大;共同体;对外;对内;中国共产党;全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D8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編号]1673-0461(2018)01-0037-08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四个基本方略之一,并且在第12章专章论述“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重视,也体现了我们党理论建设的勇气和彻底性。在中国进入建党建国两个一百年的关键节点,我们要牢牢把握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对内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外全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最终重塑新型全球价值观和道德制高点。

一、对内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党的十九大报告鲜明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我们要建立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对内先建设好执政党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生态共同体、制度共同体、民生共同体、问题化解共同体、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共同体、雄安示范共同体。

(一)建设好执政党共同体

打铁还需自身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功与否核心在人,关键在党。十九大报告旗帜鲜明地强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必须建设全党同志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命运共同体。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一切的。国内共同体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首先必须加强党的建设,首先必须建设全党的命运共同体。具体而言,执政党共同体就是要做好党的政治建设,旗帜鲜明地讲政治;就是要做好党的思想建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就是要做好党的人才建设,培养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就是要做好党的组织建设,实现党的领导全覆盖;就是要做好党的作风建设,夯实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就是要做好党的反腐倡廉建设,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就是要做好党的监督体系建设,增强党自我净化能力;就是要做好党的学风建设,全面增强执政本领。特别是,增强学习本领,增强政治领导本领,增强改革创新本领,增强科学发展本领,增强依法执政本领,增强群众工作本领,增强狠抓落实本领,增强驾驭风险本领。

(二)建设好中华民族共同体

报告提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党要领导一切,必须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因此必须建立党与非党人士的命运共同体,也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全党一定要在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同时,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齐心协力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这就需要用好我们党的三大法宝之一,也就是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要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支持民主党派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要求更好履行职能。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加强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发挥他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作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广泛团结联系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加强作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三)建设好生态共同体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因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但是,自然和市场一样可能失灵也可能效率不高,靠自身的优胜劣汰可能因为意外灾害而无法自我拯救、自我提升、自我完善。因此,人应该努力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同时建设人与自然的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是生态共同体的高级阶段,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四)建设好制度共同体endprint

党的十八大五年来,经过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等伟大实践,推进实现伟大梦想,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14个基本方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方略、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就是我们制度共同体的四梁八柱。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就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应的就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基本路线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基本方略就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等十四条。全党同志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更好引领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另外,国家还出台了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出台了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社会等方面的制度。在经济发展上,制定了“一带一路”倡议、京津冀一体化、东北全面振兴、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西南桥头堡等协同战略,也制定了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海峡西岸经济区等发展规划,正在酝酿黄河几字湾、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等新举措,这些都构成了战略政策层面上的制度共同体。

(五)民生共同体

所有的工作最终落实在民生,只有人民过上美好生活,国家才能安定富强兴旺发达,因此要努力构建民生共同体。一是中华文化共同体。建立汉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共同体,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二是社会保障共同体。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其最终指向就是免费生育、免费医疗、免费教育、免费养老,彻底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三是安全共同体。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要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和国家安全政策,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统筹推进各项安全工作。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加强国家安全法治保障,提高防范和抵御安全风险能力。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各种渗透颠覆破坏活动、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分裂活动、宗教极端活动。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增强全党全国人民国家安全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四是治理共同体。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打击和惩治黄赌毒黑拐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六)问题化解共同体

党的十九大报告创新性地判定当前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党的十九大报告还条分缕析地列出了问题清单。主要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護任重道远;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社会文明水平尚需提高;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全面依法治国任务依然繁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加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国家安全面临新情况;一些改革部署和重大政策措施需要进一步落实;党的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诸多问题的存在,需要我们建立解决问题和矛盾的共同体,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七)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共同体

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重申“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这意味着必须着眼港澳台和大陆的统筹发展。报告一方面创新地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另一方面同时提出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这就意味着要加强城乡两轮驱动发展,实现“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等国家战略要实现协同推进,建设好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共同体。具体而言,国内的命运共同体建设,应以新型城镇化建设,包括城市群、特色小镇、大型城市的建设,来刺激内需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可以具体为5个国家级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9个区域性城市群(哈长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关中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江淮城市群、北部湾城市群和天山北坡城市群),以及6个地区性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晋中城市群、宁夏沿黄城市群、兰西城市群、滇中城市群和黔中城市群)。一是推动京津冀一体化,建立京津冀共同体。建设环渤海经济圈、京津冀城市群,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和现代化新型首都圈,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二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建立长江流域共同体。建立长江经济带“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发展新格局:“一轴”是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两翼”分别指沪瑞和沪蓉南北两大运输通道,“三极”指的是长江三角洲、长江中游和成渝三个城市群,“多点”是指发挥三大城市群以外地级城市的支撑作用。三是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建立跨省合作新区和东北城市群发展共同体。推动中国生产力向北发展,推动“一带一路”中国北段建设。四是推动泛珠三角合作,建立CEPA共同体。建设珠三角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云桂粤跨省合作区,建设好“一带一路”中国南段,打造中国东部地区+云南+南亚东南亚经贸合作共同体,推动中国生产力南下。五是推动中部崛起,建立中部省市共同体。建立黄河几字湾经济带、长株潭城市群,加快中部地区全面崛起、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六是推动闽台合作,建立海峡共同体。建立海峡两岸城市群、海峡两岸经济区,提升区域协同创新能力,共建高度融合产业体系,营造良好创新发展环境,健全智慧基础设施网络,创新一体发展体制机制。endprint

(八)雄安示范共同体

雄安新区作为总书记亲手抓的一号项目、世纪工程和千年大计,必须成为解决主要矛盾和现存问题的示范规范,以雄安新区建设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毛泽东时代以土地制度变革建立了共产党、农民在思想、利益和使命上的共同体,进而实现了农村包围城市乃至最后的革命胜利;邓小平时代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共产党以及其他群众的思想、利益和使命上的共同体,也是从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进而推动城市改革,最后取得了经济建设的世界成就;习近平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瞄准国际国内、对内对外的综合改革与发展,面向的是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和全球治理新秩序,需要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农村等某个区域或工业等某个产业,不是仅仅局限于防止和抵制美国、自身或其他崛起大国的霸权主义、帝国主义、殖民主义轮替,而是通过扎实的“一带一路”建设、上合组织、金砖国家、二十国集团等项目和合作方式使每个国家放下疑虑,建立世界性的思想、利益、责任、使命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双赢、多赢、共赢的利益观,是开放、合作、共赢、融合、创新的发展观,是坚持正义、秉持公道、道义为先的义利观,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的合作观,是和平、發展、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国际秩序观,是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这些理念和构想如何实现,也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如何建设?中国共产党对外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对内提出了雄安新区等新型城镇化战略。“一带一路”建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必须基于我们独特的传统文化、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坚持中国特色,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坚持中国道统,基于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坚持均衡稳定和独立自主。

实践证明,中国走出了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该是西方到中国取经的时候了。我们党不仅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要始终代表中国优秀文化的前进方向,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还要代表最先进的现代化制度和治理体系。“四个代表”“四个自信”必将在国际问题处置、国际议题设置、国际治理安排等方面发挥中流砥柱作用,推动我国逐步掌握全球治理中的制度性参与权话语权和决定权,成为各国学习借鉴的榜样。雄安新区和“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一样,都是总书记一号项目、世纪工程和千年大计,如何最终体现千年大计?最关键的就是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五位一体建设上,特别是在政治经济改革上引领示范国内外发展。

一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指出“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也就是说,中国经济将从依靠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随便都能快速低效增长的傻瓜经济阶段,进入必须依靠技术、管理、人才、资金等全要素创新提升实现中速高效增长的智能经济阶段,简言之,对内要实现从污染增长到绿色增长的革命性转变,对外要实现从棋子经济到棋手经济的战略提升,一句话就是实现从成吉思汗式的野蛮生长到美国式的专业生长的战略转变,将雄安打造成超越硅谷的科技创新共同体。另外,就是一方面要破解中国收缩增支型社会发展难题,破解总量上的人口收缩,结构上的农村收缩、增长速度收缩、劳动力收缩、财政货币收缩等问题,还有各种成本不断增加的问题;另一方面要真正将经济改革进行到底,真正实现内外经统一,真正实现社会主义福利,真正解决发展不充分不平衡,成为解决社会主义新矛盾的典范。

二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特区。雄安新区是世纪工程和千年大计,最重要的不是建设新的经济特区,而是建设政治特区。因为,政治改革是未来中国改革的主题。只有实现了符合中国实际的政治改革,改革才能进行到底,才能实现中国共产党理论彻底性。因为“经济制度是决定一个国家富裕或者贫穷的关键,而政治制度又决定一个国家的经济制度”,政治改革当前已经比经济改革更有紧迫性和重要性。首先是建立政治生态,其次是实现改革法治化,第三是建立司法独立制度,第四是建立高效简易的监督体系,第五是建立党政合一体制,第六是建立新型中央地方行政体系。

可见,雄安作为千年伟业,可以考虑作为中国政治改革的试验田,将雄安打造成政治现代化共同体。但这不是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也不是无法实现的乌托邦或乌有之乡,而是针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雄安新区的成功,才能真正彰显社会主义优越性,真正彰显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我们党不仅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还要代表最先进的现代化制度和治理体系;有这样的制度代表和制度自信,我们必将在国际问题处置、国际议题设置、国际治理安排等方面发挥中流砥柱作用,逐步掌握我们全球治理中的制度性参与权话语权和决定权。也就是说,经过产品入世、产业入世、金融入世、思维入世、理论入世五大阶段,中国入世才能达到形神兼备,用“一带一路”倡议引领新一轮经济全球化就占据了道德和理论制高点,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事业方能逐步迈入正轨和快车道。

总之,我们要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利实现2020~2050年两阶段发展目标。

二、对外全面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党的十九大报告旗帜鲜明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历史上看,中国从来不缺国际眼光,也从来不缺国际行动。但是,中国善于闭关锁国,善于攘外必先安内。中国共产党主政以来,面对百孔千疮的国家现状,走出了一条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发展道路,进而逐步负起大国责任参与国际治理,进行了一系列理论思考和伟大实践。也就是说,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和初心要求,不仅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还要为人类进步事业努力奋斗;不仅要对内建设共同体,而且还要对外建设共同体;我们不仅要实现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还要有全球化思维和国际化行动,不断推进国际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特别是将行之有效地以双多边机制、大国关系、周边经略、区域合作、经济走廊等阶段性工程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endprint

(一)以新型大国关系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与苏联发生矛盾后,我国开始思考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出路,开始尝试处理大国关系。1964年中法建交,1970年中国与加拿大建交,1972年中国与日本、英国、德国、澳大利亚建交,1974年中国与巴西建交,1979年中美建交。特别是妥善处理中美苏三大国关系,赢得了改革开放良好的外部环境。党的十九大精神就是要以新型大国关系超越“修昔底德陷阱”,底定国际政治经济大局,深化以发展全球伙伴关系为目标的全方位外交布局。一是构建新型中美关系。即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二是构建主要经济体关系。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打造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构建中英面向21世纪全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开启持久、开放、共赢的中英关系“黄金时代”;“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深入对接,第三国合作初见成效,提升财金、安全、人文三大高级交流对话机制,建立外交与安全战略对话等新型机制,推动建立中德全方位戰略伙伴关系;无论国际局势如何变化,无论巴基斯坦国内局势如何变化,永葆“流着奶与蜜的友谊”,构建中国-巴基斯坦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此外,还与其他重要经济体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战略伙伴关系、全面友好合作伙伴关系、重要合作伙伴关系、友好合作伙伴关系、全面合作伙伴关系、传统合作伙伴关系、友好伙伴关系、互惠战略伙伴关系等各种形式的双边关系。

(二)以新型多边经略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讲到要“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秉持正确义利观和真实亲诚理念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回顾中国的外交布局,素有“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一说。其实,周边、发展中国家、区域合作、多边国际组织,都属于多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科学研判国际形势,准确把握中国与外部世界关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传统布局中的“大国”“周边”“发展中国家”“多边”四大要素全面推进,并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与此同时,“一带一路”建设、海外利益保护被纳入外交布局,成为外交工作新要素,外交布局也更加讲求软硬结合。一是更加注重周边经略。外交方针上,更加明确周边是首要,在周边外交中主动“设置议程”,致力于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亚洲命运共同体和周边命运共同体。外交行动上,更加实行周边全覆盖和大拓展。采用密集访问和“点穴式”访问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对周边国家高访的全覆盖。二是更加注重多边合作。中国是现行国际体系的“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同时也是“受益者”。中国推动改革和完善现行国际体系,不意味着另起炉灶,而是要推动它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中国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上合组织、金砖国家、二十国集团、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活动,积极建立澜湄合作新机制、“一带一路”合作平台,加强同东盟、中东欧、非盟等区域组织的合作,特别是秉持“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特别是稳步推进中欧关系,坐实金砖国家合作,打造“461”中非合作框架,设计“1+3+6”合作新框架。三是合理增加外交新要素。维护海外利益也成为外交布局的新要素。中国外交既要“顶天”,服务国家大局,也要“立地”,服务在海外的企业和公民。四是更加注重软硬结合。中国外交在继续重视“硬”布局的同时,也开始不断加强“软”力量建设,扎实推进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

(三)以双多边机制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新中国初立,选择了一边倒政策,投入了社会主义阵营,但没有正式加入华约组织。这是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第一次试水。此后,新中国不断学会跟国际组织打交道,连续重返或加入国际红十字会、国际民航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奥委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国际原子能结构和国际刑警组织、亚太经合组织、国际展览局、G20峰会等各领域国际组织,特别是1971年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虽然这些国际组织我们大都没有占据核心和重要岗位,但毕竟是新兴大国参与国际事务的一种尝试和努力。或者占据一定核心重要岗位,但是无法主导或无法以我为主,因此近年来我们开始考虑建立以我为主和能够独立主导的国际组织,进而为“一带一路”建设积累经验。

(四)以“一带一路”及其缩微版推进共同体建设

如何打造这些共同体?习近平提出了“一带一路”这一跨国平台。这一平台既具外交和经济性质,又具文化和战略性。“一带一路”不限制国别、地区、组织、机构,任何国家、地区、组织和机构只要愿意参与都可以参加。“一带一路”不限时间,不限产业,也不限民族。但如何推进“一带一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五通五路,五通就是实现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政策沟通、民心相通,共同打造开放合作平台,为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新动力;五路就是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和“互利共赢”为核心元素的丝路精神,秉承共商共建共享共赢共治的原则,建设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的“一带一路”。在道路联通上,我们全面推进高铁和高速公路走出去,建设国际大通道和交通共同体,例如推动建设昆明至曼谷高铁;在贸易畅通上,打造双多边自由贸易区,最终建立“一带一路”自由贸易区,如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巴基斯坦自由贸易区;在资金融通上,建立金融共同体,例如丝路基金、亚投行、欧亚基金,推动人民币走出去成为三足鼎立货币,最终力图实现人民币到人元(人类之元)的战略提升;在政策沟通上,推进建设制度共同体,例如主导通过G20全球投资指导规则,还有帮助受援国进行政策规划;在民心相通上,建立民间交流机制,例如文化交往、科技交流;在虚拟空间上,建立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例如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纳米技术、量子计算机等前沿领域合作,推动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建设,连接成21世纪的数字丝绸之路。总之,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五通为主要内容,以建设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的五路为主要目标,打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互容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当然,还提出了中俄蒙、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中国-巴基斯坦、孟中印缅等6大经济走廊,并且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一带一路”毕竟是个恢弘浩大的千年工程,是全方位、立体化的对外开放新格局,需要首先迅速寻找突破口和建设样板示范。因此,在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组织等国际组织上,中国尝试通过努力提升参与权、话语权和主导权。但是由于这两个机构都有俄罗斯和印度参与,我们不得不尝试澜湄合作。也就是说,中国在宏观上推进“一带一路”整体建设的同时,也开始推进澜湄合作、上合组织、金砖国家等缩微版进行突破。endprint

(五)以科学规划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一是立足周边地区,建立周边国家命运共同体,助推地缘合作。例如,推动建立中国老挝命运共同体、中国缅甸命运共同体。二是着眼亚非拉地区,建立传统友好国家命运共同体,推动南南合作。例如,建立中国-非洲共同体,中国-阿拉伯共同体,中国-拉丁美洲共同体。三是面向发达经济体,建立大国命运共同体,推动南北合作。例如,建立中德命运共同体、中欧命运共同体;四是团结区域经济体,建立区域命运共同体,推动成片合作。例如,建立中国两岸五地大中华区命运共同体;建立亚洲共同体、亚欧非共同体、美洲共同体、欧亚澳共同体等陆地共同体;建立非洲+亚洲+印度洋+欧洲共同体,美洲+太平洋+亚洲+澳洲共同体,美洲+大西洋+非洲+欧洲共同体,北美洲+亚洲+欧洲+北冰洋共同体等陆海共同体。五是兼顾虚拟与现实,建立虚拟共同体和现实共同体,推动虚实互动发展。既要建设现实的陆海空命运共同体,又要建设虚拟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六是统筹政治经济合作,建立政治共同体和经济共同体,推动政治经济协调发展。建立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生态链等经济利益共同体,建立责任、安全、价值、制度等政治利益共同体。树立国际权力观,迈向政治共同体;弘扬共同利益观,迈向利益共同体;倡导新型文明观,迈向文明共同体;坚持整体安全观,迈向安全共同体;构筑全球生态文明体系,迈向生态共同体。

(六)以中国梦编织世界各国梦想共同体

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全球治理思想体系的又一个来源。中国梦不仅包括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等)、民族、行业等组成的国家梦,还包括两岸四地及全球华人社区的中华民族梦;不仅包括“印度梦”“亚太梦”“非洲梦”“拉美梦”等尊适合各自文化传统和实际情况的独特梦想,还包括由此组成的“一带一路”世界梦。中国梦的叙述结构分为四个层次——地方、国家、区域、全球。在充分享受与维护各自梦想的独特性权利的同时,在全球化、信息化程度不断深化、人类走向高度相互依赖的进程中,各国和各大洲也应该将实现世界梦作为共同奋斗的目标。世界梦包括建设“世界命运共同体”“世界责任共同體”“世界安全共同体”和“世界利益共同体”。

(七)以五大发展理念建设全球现代经济共同体

党的十九大专章阐述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当前,我们面对的是世界经济长期低迷、贫富差距和南北差距拉大等世界性发展难题,面对的是全球增长动能不足、全球经济治理滞后和全球发展失衡等经济社会发展困境。在这样的背景下,唯有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才有可能使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获得根本性的转变和突破。“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作为中国改革开放近40 年的经验与启示,正与“一带一路”、亚投行、丝路基金等具体平台和项目引领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创新发展激发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生动力,协调发展彰显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和谐境界,绿色发展奠定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态底蕴,开放发展勾勒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态势,共享发展呈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旨归。

三、重塑新型全球价值观和道德制高点

共产主义当前的受众比较狭窄薄弱,共同体思想获得了广泛关注和认同。因此,我们可以在大力推进共同体建设的基础上,最终努力推动建设共产主义。在中国共产党的全球治理思想体系里,第一层次是全球安全共同体;第二层次是全球利益共同体;第三层次是全球责任共同体,第四层次也就是最高形式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虽然没有提出属于唯心主义的“人类价值共同体”,但是却以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塑着全球价值观。世界现代历史实践证明,现代西方推动所谓“人类价值共同体”,是仅仅建构在西方文化基础上和排斥非西方文化的单向强加理念。中国共产党的四大共同体论述,事实上不仅区别于英美全球化向非西方国家和地区转嫁危机的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做法,而且主张打造多元文明共生共荣的全球共同体。中国共产党全球治理思想体系是在吸收、借鉴中外优秀思想理论基础上,创造性升华的结晶;其主体是以仁义、和谐为核心价值的中国儒家天下体系和以公平、平等、正义为核心价值的马克思国际共产主义,兼容以自由为核心价值的西方全球商业贸易自由主义。在世界上,如果我们仅仅拥有最强大的经济、最致命的武器,而没有强大的家庭和强大的价值观,我们将会再次衰弱直至无法幸存。因此,我们必须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和实践,重塑全球价值观,使中国对外事务站上全球道德制高点。

第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解决复杂多变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的一种实践性借鉴。当前国际形势基本特点是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粮食安全、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网络攻击、人口爆炸、环境污染、疾病流行、跨国犯罪等全球非传统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对国际秩序和人类生存都构成了严峻挑战。不论人们身处何国、信仰何如、是否愿意,实际上已经处在一个命运共同体中。与此同时,一种以应对人类共同挑战为目的的全球价值观已开始形成,并逐步获得国际共识。这一全球价值观包含相互依存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

第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破解“逆全球化”困局的世界认可方案。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我国一度被动全球化,但并没有消极地“被全球化”,而是最终主动适应和融入全球化浪潮,遵循经济规律和国际经济秩序,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难得发展机遇,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用市场和低成本吸引外资,以弥补我国经济发展资金不足的难题;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制度,以弥补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落后的短板;发挥产品和服务低价优势,以开拓国际市场。同时,又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保持清醒认识,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正是巧借经济全球化之势,我国获得了经济跨越式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全球化进程,没有按照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预设轨道运行,也没有满足发达国家胃口,反而成为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和成功者。西方有的政客和学者便将中国经济腾飞和西方优势式微归结于经济全球化,开始实施新的贸易保护主义,逆(经济)全球化思潮也应势抬头。在全球化和逆全球化两者之间,中国不可能置身事外,继续坚持经济全球化立场更符合我国利益。只是,中国所坚持的全球化已非昔日发达国家所主导的全球化,而是中国方案的全球化,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指导下的符合全球经济发展规律的全球化。endprint

第三,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建立全球政治经济新秩序的理论依据。古今中外,很多学者对世界未来进行了擘画。中国过去曾提出大同世界、小康社会等思想,国外则提出乌托邦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这些为全人类共同守护和发展同一个地球提供了指导。党的十八大以来,除了提出中国梦与世界梦的连接,还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党的十九大系统阐释和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并旗帜鲜明地提出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这就是要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坚持合作共赢建设共同繁荣世界,推动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维护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支持开放、透明、包容、非歧视性的多边贸易体制,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这些理念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初步认同,正引导着全球经济健康发展,促使经济全球化按照公平公正的方向前行,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交流、生态建设等多维角度表达了中国方案,为建立全球新秩序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第四,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世界道义的新制高点。“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能否从一个倡议变成各国接受并积极参与的计划,取决于价值观的明确和与全球价值观的融合。近代以来,西方国家无情掠夺、残酷剥削其他国家,毫无正义可言。同时,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其科技文化优势获得话语霸权,把西方价值观打扮成普世价值,用所謂“平等”“自由”“公平”“正义”等美丽辞藻欺骗世界,挥舞着“人权”“宪政”的大棒,力图打压中国和第三世界国家,运用“至高道义”的形象掩盖他们损人利己的实质。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真正站在全人类整体的、共同的利益角度,既与马克思“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的著名论断一脉相承,又针对现实世界的不公正不平等的种种弊端,向世界宣告了中国发展富裕后对待不发达国家的态度,打消了因西方媒体歪曲引导而在某些国家所形成的对中国的不信任和恐惧疑虑心结。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高扬全人类的共同价值的旗帜,占领道义上的制高点,是“中国方案”解决世界难题的重要理论依据,以东方的普惠价值、共同价值代替西方的所谓普世价值,必将越来越赢得世界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发挥无往不胜的领导力作用。

第五,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球共治主义的社会新形态。如果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解决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发展、怎样发展”“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那么我们当前的主要理论问题就是解决什么是共产主义,怎样建设共产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是一种政治观点和思想体系,现今的共产主义奉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为基本思想。共产主义主张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并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制度、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实现人类自我解放的社会,也是社会化集体大生产的社会,面对恶势力也会团结一致。共产主义者认为未来所有阶级社会最终将过渡到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共产主义社会,人类社会的意识形态将进入高级阶段。经典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的过渡。笔者认为资本主义是经济发展方式,而不是一种社会形态,共治主义也不是一种社会形态,而是跟资本主义一样是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一种路径和成长方式。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共商共建共享共赢原则,这是一种共同协商共同治理的理性状态。资本主义是资本统治主义,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要素共治主义。建设共产主义,必须继续推动社会主义建设,提升资本主义,变资本单一要素统治主义为全要素共治主义。因此,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到共治主义可以是一个合理的进化过程,社会主义到共产主义之间应该有一个共治主义。党的十九大报告、党章、新宪法,应该将共同体思想写进去,成为我们对内对外工作的一个指引,进而解决“什么是理性全球化、如何实现理性全球化”这样的世界问题。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质上是在寻求一种不同于西方中心论的世界发展的再生之路,是在为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发展赤字、和平赤字、治理赤字”三大难题提供“中国方案”,是在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和世界新格局贡献“中国智慧”,是吸纳西方文明优秀元素构筑注重多样性、平等性、包容性、普惠性的中华新文明,既超越“华夏中心论”和“西方中心论”,也不是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的各自独语,而是中西方文明的碰撞、冲击、对话、合奏。总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世界多样统一性、博弈性、不确定性和挑战性为现实依据,以辩证思维、共同体理念、平等包容为思想方法,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根本立场,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核心理念,以建设利益共同体、价值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安全共同体、合作共同体为核心内容;着力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全面文明,着力建设人民共创共享共治的全要素文明,着力建设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的全球文明。因此,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站在人类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上,是化解世界冲突、管控国家分歧的“定海神针”,是引导经济全球化走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

共产主义实现必须经过共同体或共治主义,因为共同体或共治主义是所有国家和民族当前可以欣然接受的全球价值理念!共同体是共产主义的过渡阶段,是我们统战全球的最好武器和利器!建成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首先建好国内命运共同体,再示范推动建设区域命运共同体,最后形成保障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统一价值观,也就是思想制度上的共同体。全世界热爱和平的大同梦想者团结起来,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奋斗!十三亿多中国人民应该聚合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之力,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洪荒之力,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和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事业澎湃前进!

Abstract:A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is the theoretical innovation of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and it is a great attempt to promote the modernization of governance capacity of the international governance system while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promotes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governance capacity of the national governance system. The construction of a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needs to build a new era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mmunities of the ruling party,system,people's livelihood,ecology and so on; the construction of a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needs the external promotion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power relations,new strategies,new multilateral bilateral and multilateral mechanisms,"the Belt and Road" and its miniature version,development of new ideas and so on. The construction of a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also needs to reshape global values,because the idea of a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is a practical reference to establish a new political and economic order in the world,a world plan to solve the dilemma of "reverse globalization",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a new global order,a new commanding point of world morality,and a new social form of co-governance doctrine.

Key words: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community;external;internal;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global values

(责任编辑:张积慧)endprint

猜你喜欢
十九大共同体中国共产党
爱的共同体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共同体的战斗
为十九大召开 做好三个准备
“十九大”火爆朋友圈的深意(焦点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