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晓丽
【摘要】 目的 分析不良孕产史夫妇染色体核型, 探究不良孕产史和染色体异常存在的联系。方法 418对存在不良孕产史的夫妇, 通过静脉抽血的方式培养淋巴细胞并制备染色体、分析G显带。结果 在本次所选研究对象中, 30例表現出染色体异常的现象, 异常比例为3.59%。在所有染色体异常者中, 相互易位携带者13例, 占比43.33%;染色体臂间倒位携带者12例, 占比40.00%;罗伯逊易位携带者5例, 占比16.67%。结论 不良孕产史主要是因染色体异常而导致, 对于已经出现过不良孕产史的产妇, 应叮嘱其下次妊娠时进行严格的产前诊断, 尽可能避免新生儿异常。
【关键词】 不良孕产史;染色体核型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3.033
临床上不良孕产包括死胎、畸胎、自然流产、生育先天性疾病等, 对于已婚夫妇而言, 不良孕产史疾病的发生率较高, 因DNA的主要载体为染色体, 因此如果染色体出现数目异常或者结构畸变的情况, 都有可能增加或减少基因, 从而导致不良孕产。目前, 染色体异常已经成为不良孕产最主要的因素, 而不良孕产对于已婚夫妇来说损失极大, 因此临床上需要对这一问题产生足够的重视。为研究不良孕产史夫妇的不良孕产和染色体核型异常之间的关联, 本次研究选取本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接诊的418对存在不良孕产史的夫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妇科2015年6月~2016年6月接诊的418对存在不良孕产史的夫妇作为研究对象, 不良孕产史包括畸胎史、自然流产史和死产史。对所有夫妇进行静脉抽血研究。
1. 2 方法 使用1 L洛斯维-1640液作为培养基, 在其中加入200 mg植物凝集素、10000单位肝素钠、387 mg的L-谷氨酰胺, 培养基以1 ml为基本单位, 每单位培养基溶液中分别加入100单位的链霉素和青霉素, 将其分装成5 ml含量的管。在无菌状态下为患者进行抽血, 抽血量≤1 ml, 将其分别置入两管培养基, 于人体常温下密闭培养3 d。在终止培养之前的2 h, 加入0.02 ml含量为10 μg/ml的秋水仙素。根据常规要求, 对制片进行收集, G式显带记录核型数量30个, 对3~5个核型进行详细分析, 并加倍分析嵌合体, 最后, 以标准G带核型作为分析细胞遗传学结果的诊断标准, 也可以根据需要对C显带和N显带进行分析。
2 结果
在本次所选研究对象中, 30例表现出染色体异常的现象, 异常比例为3.59%。在所有染色体异常者中, 相互易位携带者13例(男5例, 女8例), 占比43.33%;染色体臂间倒位携带者12例(男7例, 女5例), 占比40.00%;罗伯逊易位携带者5例(男1例, 女4例), 占比16.67%。
3 讨论
携带者带有染色体结构异常, 但表型正常, 主要分为易位和倒位两种类型, 目前已经记载了超过1.6万种, 而我国记载的就有1200多种, 基本上可以涵盖各种染色体中的任何区带。流产和新生儿死亡以及死胎、畸胎都是不良孕产史的典型特征。易位携带者的主要类型包括相互易位携带者、整臂易位携带者、转移易位携带者以及罗伯逊易位携带者;而倒位携带者的类型则主要为臂间倒位携带者和臂内倒位携带者。本次研究以418对具有不良孕产史的夫妇作为研究对象, 研究结果显示, 其中表现为染色体异常的例数达到30例, 异常率为3.59%。这一结果与其他文献[1-4]研究的结果也基本吻合, 因此证明了本次研究的参考价值。
3. 1 染色体相互易位 关于染色体相互易位的概念, 它指的是两条染色体片在发生断裂之后, 两者互相交换, 并在断裂的位置上进行重新连接的结果。因相互易位后出现异常的染色体, 都可以被看作是衍生的染色体。相互易位的情况并不会增加或减少遗传物质的数量, 所以即使携带, 也基本不会表现出明显异常[1, 5-7]。理论上, 染色体易位携带者可以形成18种配子, 但只有1种配子是正常的染色体配子, 除相互易位的1种配子之外, 其余的配子均为不平衡状态。当不正常的配子结合了正常配子, 最终就会形成18种合子, 但其中有16种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 这也是造成新生儿死亡、自然流产、死胎或畸胎的原因。本次研究总共发现13例携带相互易位, 占总异常人数的43.33%, 占本次研究总人数的1.56%, 相比于我国正常的0.47%的携带率明显偏高。
3. 2 染色体臂间倒位 在染色体畸变中, 染色体倒位是其中一个主要的类型, 这是因某一染色体同时断裂两处而导致的问题, 它的中间节段和两端节段都发生了改变, 以至于重新连接, 但连接并不正确。如果这种类型的断裂发生在同臂, 最终就会形成臂内倒位;如果这种类型的断裂发生在不同臂, 最终就会造成臂间倒位[2]。根据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节段相互配对的规律, 第一次减数分裂的过程中, 特有的倒位图就会形成, 在倒位圈内进行奇数互换之后, 理论上此时就会形成4种不同的配子, 其中一种染色体正常, 一种存在倒位染色体, 另外两种都存在部分缺失或重复的染色体, 有可能造成胎儿的流产、畸胎、死胎等。本次研究发现, 臂间倒位的携带者总共12例, 占总异常人数的40.00%, 占本次研究总人数的1.44%, 结果和其他研究[8-10]基本吻合。
3. 3 罗伯逊易位 罗伯逊易位主要表现为, 通过D组或G组的同源/非同源染色体间通过着丝粒融合或短臂断裂重连形成易位。以往研究表明, 罗伯逊易位占新生儿总发病率不到千分之一[3]。罗伯逊易位的主要特点分为同源和非同源, 对于同源的易位, 最终没有任何正常配子, 因此不可能出现正常后代。但非同源罗伯逊易位易位有25%的可能产生正常配子, 有25%的可能携带易位平衡配子, 而剩余的50%可能性则全部为单体型或三体型的配子, 这也是造成胎儿流产、畸形或死胎的重要因素。本次研究有5例表现为罗伯逊易位, 占总异常人数的16.67%, 占本次研究总人数的0.60%。
除以上3种本次研究的染色体核型以外, 还有一种相对较为常见的核型:X性染色体长臂部分丢失, 这一情况可能和卵巢发育不良有直接关系。
总之, 此次研究的结果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对于之后的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工作具有一定帮助。分析具有不良孕产史夫妇的染色体核型, 能够很好地结合植入前的诊断结果, 从而为因异常染色体造成不良妊娠的问题提供更为有效的预防策略。
参考文献
[1] 陈继华. 不孕、不良孕产史夫妇320例染色体核型检测分析.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5, 23(4):260-261.
[2] 付杰, 马京梅, 于丽, 等. 不良孕产史孕妇羊水细胞胎儿染色体核型特点.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14(12):809-812.
[3] 何淑贞, 蒲育栋, 曹金如, 等. 217对不良孕产史夫妇细胞遗传学分析. 海南医学, 2016, 27(15):2542-2543.
[4] 孙玉萍, 李强, 刘忠强, 等. 不良孕产史夫妇染色体核型分析.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5, 41(3):263.
[5] 汤素环, 李付广, 谭卫荷, 等. 不良孕产夫妇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5(z1):245-247.
[6] 司艳梅, 齐科研, 王昕, 等. 北京地区8609例不良孕产史夫妇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4(11):58-60.
[7] 梁海燕, 靳耀英, 李忻, 等. 854例不良孕产史夫妇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9(5):55-56.
[8] 应香朵, 程启航. 358例不良孕产史夫妇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1(4):33-34.
[9] 张美华, 盖凌, 杨丹彤, 等. 287例不良孕产史夫妇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2(7):50.
[10] 张建芳, 陈必良, 赵海波, 等. 328对不良孕产史夫妇染色体核型分析.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09, 24(6):125-127.
[收稿日期:2017-09-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