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抓三思一读”破解高考连贯题

2018-01-31 21:51叶昌德
广东教育·高中 2018年1期
关键词:横线连贯语段

叶昌德

如果我们仔细研读近几年的全国卷高考试题,不难发现,语言连贯作为一个重要考点,每年均单独设置题目考查,一般设置两类题型,一是句子选择型,以客觀题形式呈现。二是语句补写型,以主观题形式呈现。句子选择型在2015年以前基本上是采用语句排序考查形式,2015年开始采用语句复位考查形式,难度上有所降低。语句补写型一般采用间隔填空的形式,一般为3空,所填句子有字数限制。

如何破解高考连贯题,我推荐“八抓三思一读”技法。所谓“八抓”即抓前后句式,抓词语照应,抓逻辑顺序,抓陈述对象,抓语气语脉,抓句群中心,抓行文思路,抓词语标志;三思为:一思文段大意,二思层次思路,三思内容句式;“一读”复查验证。下面结合典型例题谈谈具体技法的实战运用。

一、抓前后句式

一组在统一话题下的句子,对多种事物或一个事物的多个方面进行叙述时,它们各自的内部语法结构往往有组合上的一致性。也就是说,在备选句中,与前后句结构相同的句子,往往是能保持语言连贯的句子。

【典题讲解】

1.[2014·江西卷]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瓦尔登湖“波平如镜”,________ ________或许,一只燕子飞掠在水面上,低得碰到了湖水。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①或许,还会有一只鸭子在整理它自己的羽毛 ②其时,只有一些掠水虫,隔开了同等的距离,分散在全部的湖面

③有时,全部的圆弧展露了,银色的圆弧 ④在远处,有一条鱼在空中画出了一个大约三四英尺的圆弧来 ⑤它跃起时一道闪光,降落入水,又一道闪光

A. ④⑤③②① B. ①②③⑤④

C. ②①④⑤③ D. ①②④③⑤

【解析】C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根据句式一致的原则,备填句中的“或许”(第①句),与原文中的“或许”可以构成并列结构,由此能判断出第二空应填①。填在第一空的,只能是②或④,但④句讲的是远处的情景,与语境不协调,所以第一空应填②。后三空谈论的是同一个话题。显然,第④句承接前面的两个“或许”所描写的两种景致,故④放在第三空最为合适。③⑤两句是对④句的具体描绘,⑤句的“跃起”衔接④句中的“空中”,③句承接前文具体描绘“圆弧”和“闪光”。

二、抓词语照应

语脉的前后相承,必定有显性或隐性的词语与之相应。前面或后面出现了某一词语,再寻找与之相对应的词语,发现它们的内在联系,确定其先后顺序,使语脉的链条相承并衔接恰当。语句的照应和暗示是语言连贯的重要条件。出题者也经常利用这点设置问题来考查。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通过对语意的把握和对关键词语的分析,把握语句间的前后联系,准确地找出与所提示或暗示的词句相呼应的题肢。

【典题讲解】

2. [2015·江苏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自宋元至明清,清明节除了要祭扫家墓,还要在门楣、窗户上插上柳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达到人丁兴旺、身体健康的目的

②于是在郊游踏青时

③它便成了人类文化中生命力的象征

④人们企盼将这种生命力转移到自家门庭和家庭成员身上

⑤不会忘记顺便折一些柳条回来

⑥由于柳树最先送来春的消息并且具有旺盛的生殖力

A. ⑥③④①②⑤ B. ②⑤①④⑥③

C. ②④⑥③①⑤ D. ⑥④②⑤③①

【解析】A 本题可根据连词“由于”“于是”等判断各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再根据由柳及人的顺序确定语句的最终顺序。根据文意可知,⑥③先说明柳树由于“具有旺盛的生殖力”,而“成了人类文化中生命力的象征”,两者存在因果关系。④①②⑤讲人们希望将生命力转移到自家门庭和家庭成员身上,达到一定目的,于是在郊游踏青时会折一些柳条回来。

三、抓逻辑顺序

一段话,不论什么内容,几个短语或句子先说哪一个,后说哪一个,都有着某种合理的逻辑顺序或意义归类。出题者经常利用这点来设置题目。常见的顺序有三种:时间(先后)、空间(高低、上下、前后、左右、内外、远近)、逻辑(由一般到特殊、由具体到抽象、由主到次、由少到多等)。此外,复句中分句间的关系必须符合其内在的逻辑。复句中分句或语段中句子之间常常有递进、顺承、转折、因果、条件、总分等逻辑关系:如果是递进关系,顺进则层层上升,逆进则层层下降;如果是因果关系,或一因一果,或多因一果;等等。解题时我们可以根据上下文,判定文段按照哪种逻辑顺序展开,确定句子间存在的内在关系,然后就可以把握句子的顺序了。

【典题讲解】

3. [2015·重庆卷]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前后衔接最为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救亡图存、实现民族复兴的核心力量。今天,我们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就是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铭记这段历史,是因为它的惨烈悲壮与不屈抗争应当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更是希望从中汲取沉痛的历史教训,获得开创未来的精神力量。

①永远铭记参加抗日战争的老战士、抗日将领、爱国人士

②永远铭记支援和帮助了中国抗战的外国政府和国际友人

③永远铭记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

④永远铭记为抗战胜利建立了功勋的海内外中华儿女

⑤永远铭记在抗日战争中英勇战斗、为国捐躯的烈士

A. ⑤③④②① B. ①②④⑤③endprint

C. ③⑤①④② D. ④③②①⑤

【解析】 C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留空待排序的五个句子是一组排比句,形式上构成并列,但在內容的排列上却要遵循一定的逻辑顺序。五个句子中提到的五类需要“永远铭记”的人,应按照由主到次、由国内到国外、由贡献大到贡献小这样的顺序排列。抗日战争的目的是解救受难同胞,实现民族解放,因此,铭记“死难同胞”具有最重要的意义,③句应放在最前面;⑤句紧随其后,铭记的是“英勇战斗、为国捐躯的烈士”;接下来是①句,参加抗日战争但没有牺牲的军人和爱国人士;④句逐渐拓展到海内外的中华儿女;最后应当提及的是②句中的“支援和帮助了中国抗战的外国政府和国际友人”。

四、抓陈述对象

话题统一是保持语言表达连贯性的首要条件。一般说来,同一主旨的话题,陈述对象是明确集中的,围绕同一陈述对象所展开的话题,前后衔接紧凑,思维顺势而下;转换了陈述对象,话题的一致性就遭到破坏,语句也就变得不连贯了。出题者往往便会据此出题,或抽去其中一句让考生选择,或改变其中一句叙述的对象要考生修改。要保持陈述角度的一致性,必然要求几个句子的主语一致或围绕同一对象展开。因此,我们的解题对策是:一要看几个句子的主语是否一致,二要看主语不一致的句子是不是从同一对象的角度展开的。当然,有时上下句采用了顶真的手法,虽然主语不一致,但上下文也是连贯的。

【典题讲解】

4.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借助算盘和口诀,通过人手指拨动算珠,就可以完成高难度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3年12月4日,“中国珠算”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①即便是不识字的人也能熟练掌握 ②珠算算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③包含了珠算的所有秘密 ④蕴含了坐标几何的原理 ⑤用珠算运算,无论速度还是准确率都可以跟电子计算器媲美 ⑥珠算口诀则是一套完整的韵味诗歌

A. ②③⑥④⑤① B. ②④⑥③①⑤

C. ⑤①②⑥③④ D. ⑤②③⑥④①

【解析】B 本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根据“看陈述对象,考虑话题的一致性”的原则,从前文的句子“借助算盘和口诀”可看出,下文应是对“算盘”和“口诀”的相应解释,②④句主要说明算盘的结构及原理,⑥③①句是对“珠算口诀”的解释;⑤句是算盘和口诀融合运算的效果,应放在最后。

五、抓语气语脉

语言运用的连贯问题,实际上是语气相承、语流通畅的问题。大凡表达效果好的句群,不仅上下文衔接连贯,逻辑关系严密,读起来也绝不会拗口。因此,语气语流的相承、音节的和谐也是语言连贯的重要方面。

【典题讲解】

5. [2014·辽宁卷]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比如告诉你的父母,陪他们一起逛街感觉非常开心

②如果只是将快乐私藏,积极的情绪便会很快消失

③它不仅有助于快乐感的延续,还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④告诉你的朋友,很怀念在一起时开心的时光,并开始筹划新的聚会等等

⑤传递快乐其实很简单

⑥积极与他人分享快乐的记忆和经历,是放大快乐感的最佳方法

A. ⑤⑥①②④③ B. ⑤③②⑥①④

C. ⑥③②⑤①④ D. ⑥⑤①④②③

【解析】C 本题通过排序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做此类题目,要“看语气语脉,考虑语意的粘连性”,要注意明中心、理思路、抓标志。本句群的中心是分享快乐,因此⑥句应是句群的起始句,提出中心话题,③句紧接其后阐述分享(传递)快乐的意义,②句是对③句的反面论述,应排在③句后;句群的思路是先谈分享快乐的意义再谈分享快乐的方法,前面⑥③②句阐述了分享(传递)快乐的意义,⑤句开始论述分享(传递)快乐的方法,①④句是对⑤句的举例阐述,而由标志性的词语“比如”可知,①句应排在④句之前。

六、抓句群中心

一个句群,虽然由若干句子组成,却表述一个中心,句序的安排必然围绕这一中心。因此抓住了句群的中心,就抓住了关键,对句序的认识就会由暗到明。分析句子的性质和作用(如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解说句、观点句、材料句等),是抓准中心的重要手段。一个句群的中心,大多用一个关键句表达。这一关键句往往放在句首或者句尾。

【典题讲解】

6. (语境排序)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爱小池,也爱溪流,是因为我爱它们的“清”和“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一位开朗活泼的姑娘,唱着欢快的歌儿,踏着轻快的脚步,走出群山迎接朝阳和大海。

①几种颜色的小鱼穿行其间,历历可数

②溪流蜿蜒,如一条银蛇

③小池清澈见底,汪汪一碧,宛如一块温润的碧玉

④时隐时现,游向远方

⑤绿油油的水草在水底轻轻晃动

A. ③⑤①④② B. ②③①⑤④

C. ②④③⑤① D. ③⑤①②④

【解析】D 首先抓住语段开头的关键句“我爱小池,也爱溪流,是因为我爱它们的‘清和‘远”。所填的5个句子以“清”和“远”为中心可归为两个句群,其中③⑤①为一个句群,其中心为“清”,②④为一个句群,其中心为“远”。根据开头关键句中“清”“远”的先后顺序,可确定③⑤①在前,②④在后。故选D项。endprint

七、抓行文思路

从总体上看,句群小层次一般呈现出相并(并列、对照)、相承(顺接、层进)、相属(总分)的关系;从局部看,句与句之间往往呈现出并列、承接、解说、对比、递进、转折、因果、總分等逻辑关系。理顺句序,要尽可能多地确定出必然相连接的句子,找到“句链”。从文体来看,记叙文常常以时间或空间为顺序;议论文常常把观点句放在前面,把材料句放在中间,把总结句放在后面,结构形式或总分,或并列,或对照,或层进;说明文同议论文一样,往往把事理句放在前面,把材料句放在后面,因为材料是用来说明事理的,材料的内部又遵循一定的顺序(时间、空间、逻辑等)。

【典题讲解】

7.【2017·山东卷】在下面语段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合乎逻辑。( )

网络围观中貌似人人都有维护道德的责任感, ① 这种责任感大多只局限于对他人行为的评判,而缺乏对自身行为的省察; ___________ ,网络上有再多的道德理论,也往往难以转化为现实行动。有道德热情的义愤填膺 ___________ 重要,但我们更应该以夯实的责任意识为出发点,以敢于担当的实际行动为落脚点, ④ ,网络围观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答案】①但是 ②所以 ③固然 ④否则

【解析】解答此题,必须搞清楚语句之间的关系,然后整体揣摩语段思路,从而填入合适的关联词语。首句中的“貌似”是表面上很像的意思,且①处所在语句对首句中的“责任感”进行了否定,前后显然是转折关系,故①处可填“但是”等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语。②后是总结句,是对上述内容的概括,故②处可填“所以”“因此”等表结果的关联词语。由③后的“但”可知,③前面的内容是对“有道德热情的义愤填膺”的肯定,故③处可填“固然(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④前说“应该……以敢于担当的实际行动为落脚点”,④ 后则说“只能是纸上谈兵”,显然是对前者的否定,故④ 处应填“否则”。

八、抓词语标志

一个语段中往往会有一些显示语句排序先后的标志性词语,它们主要是:①显示层次的词语,如“首先”“其次”“再次”等;②表示时间先后的词语,如“先前”与“后来”、“过去”“现在”与“将来”等;③表示承前叙述的衔接性词语,如“所谓”“同时”“换句话说”“与此相反”等;④表示举例的词语,如“例如”(用在举例前)、“诸如此类”(用在举例后)等;⑤表示指代意义的词语,如“这些”“上述”等;⑥显示复句分句间意义关系的关联词语,如“因为……所以……”“虽然……但是……”“如果……就……”等;⑦提示结论的词语,如“总之”“综上所述”“由此看来”等。抓住这些标志,有时就能直接找到答案,或至少能够帮助我们明确语段中联系最紧密的句子的顺序。

【典题讲解】

8. 【2017·江苏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个人在创作和欣赏时所表现的趣味,大半由资禀性情、身世经历和传统习尚三个因素决定。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这三层功夫就是通常所谓的学问修养,而纯正的趣味必定是学问修养的结果。

①它们的影响有好有坏

②我们应该根据固有的资禀性情而加以磨砺陶冶

③接收多方的传统习惯而融会贯通

④这三者都是很自然地套在一个人的身上的

⑤不易也不必完全摆脱

⑥扩充身世经历而加以细心体验

A. ②③⑥④①⑤ B. ②⑥③④⑤①

C. ④①⑤②⑥③ D. ④⑤①②③⑥

【解析】C ④中的“这三者”是表示指代意义的标志性词语,照应上文中的“资禀性情、身世经历和传统习尚”,所以应放在最前面,据此排除AB两项;再根据前文“资禀性情、身世经历和传统习尚”的表述顺序,可确定②⑥③的顺序,据此排除D项。

如果说“八抓”主要针对第一类句子选择题型而言,那么“三思一读”方法主要针对第二类主观语句补写题型。

具体来说,一思文段大意,通读时根据材料性质,抓住关键词句,把握材料大意。二思层次思路,只有正确地切分文段的层次,理清上下文的逻辑关系,才能准确定位所补写句子的特点,是概括句,还是阐述转换句,并明确陈述的对象。三思内容句式,应明确补写的对象,要前后照应,特别关注横线前后的标点符号的暗示作用以及连词(含关联词)的提示作用,找到相应的词语、句子,定出陈述的内容,有的还要照顾到前后句式的一致。一读复查验证,这一步在实际操作中就是填后复查验证,即对整个语段通读分析,看看所填内容在内容和形式上是否符合语境,还要回顾题干中字数等方面的要求。

【例】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如果真的允许人体器官自由交易,___________ ,买方则是富人。 ___________?又有哪一个穷人能高价买得起肾?此外,卖了肾或其他器官又引起其他疾病,岂不成为社会负担?正因为这许多问题,即使在荷兰这样开放的国家, ___________。

【技法演示】

一思文段大意。整个语段主要围绕“器官交易”这个关键词展开,大意是对“人体器官自由交易”的反对。

二思层次思路。此语段是一个议论性的语段,前半部分从三个层次论证人体器官自由交易的弊端,最后一句话阐明作者的观点。

三思内容句式。由后文“买方则是富人”可知,第①空应填入“卖方为穷人”之类的句子。第②空及下一句是对前文的解释,强调富人不会卖肾,穷人买不起高价的肾,而后文谈的是穷人,那么第②空自然应填富人。结合标点及下句的句式,可知第②空应使用反问句式。第③空是总结句,表明了作者的观点,前文谈的是器官自由交易的弊端,由此可知此处应填入“不允许人体器官的自由交易”等内容,又因为要与前文的关联词“即使”搭配,所以要在句首加上“也”字。

一读复查验证。检查补写后的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语言是否连贯,有无语病、是否简洁等。

【答案印证】 ①卖方一定是穷人 ②有哪一个富人肯把自己无用的另一个肾卖掉 ③也不允许人体器官的自由交易

【典题讲解】

9.[2017·新课标全国卷Ⅰ]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药品可以帮我们预防、治疗疾病,但若使用不当,___________ 。以口服药为例,药物进入胃肠道后逐渐被吸进血液,随着时间推移, ___________ 。当药物浓度高于某一数值时就开始发挥疗效。然而, ___________ ,超过一定限度就可能产生毒性,危害身体健康。

【答案】 ①也可能对身体产生损害 ②血液中药物浓度会逐渐升高 ③药物浓度并不是越高越好

【解析】一思文段大意。读文段,抓住“药品”“预防、治疗疾病”“超过一定限度可能产生毒性”等关键词句,明确本段的主要内容是说药品的使用情况及其效用。二思层次思路。本段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是第一句,为语段的中心句,是说药品的使用情况,后面的内容是对这句话的举例说明。三思内容句式。“药物进入胃肠道后……开始发挥疗效”对应“药品可以帮我们预防、治疗疾病”,“然而”后面的内容“可能产生毒性,危害身体健康”可推知①处所填内容与药物对人身体产生危害有关。药物被吸收进血液,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入血液的药物肯定越来越多,而又根据横线后面的“药物浓度”可推知②处所填内容应强调血液中药物浓度高。“然而”提示我们,③处所填内容与前文构成转折关系,且与药物浓度有关。

通过以上方法的实战讲解,再辅之以经典题的训练,相信大家完全可以破解高考连贯题。endprint

猜你喜欢
横线连贯语段
浅谈中年级“语段学习”实践策略
Can you solve them?
Noun Riddles
《富贵不能淫》阅读题
难得的生日礼物
动脑筋,仔细看
第七只鸟
语段教学,语文教学之“纲”
浅析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衔接与连贯
如何压缩新闻语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