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平萍,侯雪松,王首智,刘姝妹
(辽源市气象台,吉林 辽源 136200)
7月13日22时辽源市自西向东迎来强降水天气,截至14日08时全市平均降雨量23.9mm,市区13.6mm、东辽县27.8mm、东丰县21.8mm。全区平均降雨量达中到大雨量级,东辽县有5个站点达暴雨量级(降雨量>50mm),最大降雨量在东辽县三良水库,达89mm,最大小时雨强达43mm。该过程以对流性降水为主,全市雨量分布不均,出现局地暴雨,除短时强降水外,个别乡镇还有雷暴大风。
(1)500hPa环流形势。500hPa副高北界点位于39°~35°N,呈带状分布,略有南落趋势;11日08时贝湖东侧有闭合低涡生成,缓慢移至黑龙江北部,12日08时开始,低涡稳定少动,底部多短波槽活动;13日08时至13日20时有短波槽划过我区。
(2)中低空配置。低空西南急流12日白天建立,13日08急流轴位于吉林省西北侧,低空切变在白城附近,未影响辽源地区。13日20时急流长度减小,最大风速达24m/s;切变线南压至该区北界,急流头部刚好伸向该区中部,与暴雨点对应;高低空存在前倾结构,层结不稳定,利于强对流天气发生。
(3)地面形势。地面低压带稳定少动,辽源地区处于低压底部;南部存在地面辐合线,是本次强降水主要触发机制。辐合线位置与辽源市南部暴雨位置吻合。
(4)急流重要作用。本场强降水落区均出现在低空急流核附近与急流轴左侧,急流核风速高达22m/s。用24小时累积降水量与急流叠加,强降雨落区与急流有良好对应,大雨带均位于急流轴与其左侧。前期短时强降水与急流核位置对应,急流建立与维持导致此次大量级降雨。
(1)比湿。分析850hPa比湿及低层水汽条件,辽源地区比湿最大>15g/kg,根据常年预报经验,比湿>12g/kg则达本地暴雨指标。判断此次降水过程水汽条件充沛。
(2)水汽通量散度。850hPa水汽通量散度13日20时在辽源地区辐合最强,且低层水汽辐合持续时间较长,具备较好水汽输送条件。
(3)假相当位温。850hPa假相当位温有明显北伸高能舌,存在温度和能量积累,其数值>76℃,能量条件充沛,达到本地暴雨指标。
(4)探空图。13日08时长春站探空图分析:低层暖湿、中低层有弱干冷空气侵入,整层风力较大,垂直风切变强,具有不稳定能量,其中cape值1365;K指数42;沙氏指数<-7;存在对流抑制,触发产生强对流天气,存在雷暴大风潜势。
由辽源站雷达监测,13日21时00分速度图中,辽源境外出现速度模糊(负速度向正速度跳转),判断此处风速很大,21时10分,速度大值区快速移动,21时21分时,风速仍很强,并移至民乡附近。判断该回波位于0.6km左右,经过速度退模糊算法得出该处风速达34m/s,低空大风会导致地面风力加大,足民乡发生大风天气,阵风风力达10级。此次过程中还出现短时强降水。14日04时前后,辽源市持续较强回波,04时35分基本反射率因子回波强度最大达55dbz以上,一小时可降水量达22mm左右,对预报该时段短时强降水具有指示意义。对应降水实况,辽源市南部乡镇在1~3h内陆续出现局地暴雨。
(1)T639物理量场。选取T639预报12日20时起报数据:14号05点预报我区比湿最大,>14g/kg;预报我区ω最大为-60;水汽通量散度预报与ω预报形势基本一致;假相当位温,最大约78℃左右。850hPa低空急流在我区预报,达20m/s。
(2)下沉对流有效位能。12日20时起报的13日20时存在一定DCAPE值,13日08时起报的13日20时的DCAPE预报,则将下沉对流有效位能区域调大,中心值强度增加,本场过程对流潜势明显,今后对流天气预报中可多尝试新资料应用。
(3)风场检验。14号08点降水趋于结束,急流南压,预报场与实况也基本吻合。因各家预报对于这场过程系统把握较好,所以此次数值预报产品降水预报准确。在今后降水时段预报中,要重点把握好系统演变和移速,才能提高降水时间预报,更好判断降水强度段。
副高略有南落,高空短波槽过境,低空急流建立后,东移加强,我区位于急流轴头部,配合低空切变南压,地面辐合线长时间维持,为大量级降水过程提供有利环流条件。数值预报比湿最大>15g/kg,上升速度中心与水汽通量散度辐合中心位于辽源地区附近,且有高能舌伸向我区,θse最大>76,达到本地暴雨指标,对此次局地暴雨过程预报提供较好指示作用。
(1)本次强降雨天气过程是在副高后部切变配合低空急流大尺度环流背景下产生的,副后切变是影响辽源地区发生暴雨的典型系统。
(2)雷暴大风发展迅速,因此要紧密观测雷达,加强关注雷暴大风预报预警;DCAPE值对大风预报具有较好指示意义,可应用于具有大风潜势的天气预报中。
[1]吉惠敏,冀兰芝,王锡稳,等.一次强对流天气综合分析[J].干旱气象,2006,24(2).
[2]俞小鼎,姚秀萍,熊廷南,等.多普勒天气雷达原理与业务应用[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