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飞
(贵州工商职业学院,贵州 贵阳 551400)
工业化以来,社会经历了几次大的能源变革。以柴油和煤油为主的能源时代,能源消耗大,对环境污染严重;到以电为主的能源时代则需要大量发电,但局限于发电形式单一,远不能满足各国工业化的需要。而进入新时代,科技的进步推动技术的变革。非常规能源为主的新能源一经提出就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和竞相研发推广。而新能源汽车更是新能源市场的强劲势头。文章将着重分析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研发阶段和对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展望,希望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有所了解和参考。
新能源汽车是以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为动力来源或采用常规的燃料和新型的车载动力装置为主,采用先进的动力和驱动技术,形成一种新型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分类较多,主要是按照驱动能源分类的,有纯电动汽车、常规混合动力汽车、氢能源汽车以及其他能源汽车等。
(1)政策支持。由于我国大力倡导发展新能源,支持民众在购买汽车时选择新能源汽车,给予国家和地方的双补贴、免缴购置税等。在某些特定时间,一些城市也对新能源汽车实施不限号的政策,进一步有利于使用新能源汽车民众的方便出行,也积极在国家内推广了新能源汽车的使用。
(2)节能环保。节能环保是近几年国家在反复提倡的。由于过去长时间的使用常规能源作为汽车的驱动能源,已经对我们的环境造成了相当大的破坏与污染。使用新能源汽车,不仅降低了常规能源的消耗,保证了后世对能源的需要;还减少了污染气体的排放,使城市环境得以改善,实现能源的可持续性发展。
以锂电池为主的新能源汽车运行平稳、无噪声。这将大大加强出行人们的乘车体验。普通能源汽车的驱动声音大,在驾驶时与地面摩擦较大,车内车外都能听到相当大的噪声,令人们的心情烦闷。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开始于21世纪初期。新世纪伊
始,国家首次开设对新能源汽车的研究项目,并对以后作出了规划。“十一五”以来,政府高度重视节能环保工作的开展,提出新的发展战略。由于政府的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在我国开始缓慢成长起来。为了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政府在一些大型城市开展购买新能源汽车实行补贴的鼓励政策,还投入大量的财政支出用来支持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研发。这一系列举措得到了民众的强烈反响。
对于新能源汽车整体行业而言,还要继续加大对核心技术的研发资金投入。利用国内外丰富的互联网资源,对核心技术进行创新与开发。缩小与发达国家在能源技术上的差距,提高我国的技术创新能力。
对市场进行充分调研,明确中国市场未来的发展需求,才能针对性的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类型。树立一个长远、可操作性较强的战略目标是指引中国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战略支撑。对于汽车的关键部分要在全国形成成熟的产业链,使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化。
调查发现,35%的民众认为新能源汽车的配套设施亟待完善。新能源汽车作为一个完整的汽车行业,在大力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的同时,也要加强配套设施的基础建设。配套设施是汽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让配套设施的发展跟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步伐。
总而言之,大力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市场的积极引导,在加强自主研发的同时,也要培育中国自己的新能源品牌。民众积极参与,共同构建新时期的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