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思萱
地震灾害发生后破坏了各种系统的原有的平衡和稳定状态,从而发生一些次生灾害。有时,次生灾害造成的死亡的损失比直接灾害还要大。主要的次生灾害有:火灾、水灾、瘟疫、毒气泄露、核辐射等。其中,由于震后生存环境的严重破坏极易引起瘟疫。因此,瘟疫是大震后常见的次生灾害,我国史上就有“大震后必有大疫”的说法和实例。1556年1月23日,我国陕西省华县发生8.0级大地震,据记载当时的死亡人数达83万之多。其中70余万人是死于震后的瘟疫和饥荒,地震直接死亡人数不过10万。
2010年1月12日,海地发生7.0级地震。地震后大批伤员等待救治,特别许多截肢患者和伤势危重患者急需治疗。但地震令原已非常脆弱的海地医疗系统陷入瘫痪,伤者无法得到救治;当地的太平间也已爆满,有人担心被迫弃置街头的尸体会导致传染病爆发;数以万计的生还者在户外过夜,由于水和食物短缺,灾民只能从公共水池中舀不干净的池水解渴;帐篷布满灰尘,到处散发着尿臭,炎热的天气使味道更为难闻。许多人全身不是污渍便是伤痕。地震发生后第10天,在灾区发现腹泻、破伤风、流脑、呼吸道等疾病。此次地震和瘟疫,共造成30万人死亡。地震后的瘟情防控工作已成为各国政府和医疗卫生系统必需高度重视并加以研究解决和有效应对的现实问题。
我国是地震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20世纪以来,我国因地震死亡的人数59万多人,占我国因各种自然灾害死亡人数的54%,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一半。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破坏性地震造成的损失会快速攀升,破坏性地震给我国社会带来的恐惧心理也在不断加深,地震灾害已成为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的不安定因素。
地震灾害发生后,灾民瞬间失去衣、食、住等起码的物质生活条件,厨房、水井、池塘、厕所及垃圾箱等生活卫生设施均遭到严重破坏,停水、停电、交通中断、通讯不畅,救灾特资转运困难。
夏天人畜尸体腐烂较快,下水系统破坏后,污水、粪便及垃圾无人管理,会形成大量的传染源,蚊蝇密度很快增高,水源、空气污染严重。灾民流动性大,露宿或居住临时抗震棚、帐篷等,夏季棚内炎热,蚊蝇横行;冬季棚内寒冷,容易发生感冒和冻伤,棚区也易引起火灾,造成人员烧伤。由于人员密集,卫生条件差,容易寄生虱子。灾民身心遭受巨大打击和创伤,正常的生活规律被打乱,身体的抵抗力下降。这些条件极有利于传染病的流行。下面从几个案例分析中可以看出在不同季节、地域条件下地震灾区流行病的大致趋势。
1966年3月8日和22日,河北省邢台地区发生了6.8级和7.2级强烈地震。受灾地区达80个县、市。地震发生在冬季,震后流行流脑、麻疹、感冒、肠炎、痢疾;同时夜盲、坏血病也有发生。
1976年7月28日凌晨,河北省唐山市发生7.8级大地震。顷刻之间,一个百万人口的城市成为一片瓦砾,24万人遇难,16万多人受伤。这次地震正值盛夏,天气炎热,阴雨连绵,人畜尸体迅速腐烂发臭;同时,厕所倒塌,下水道堵塞,粪便垃圾大量堆积;环境卫生恶化,水源、空气被污染,蚊蝇大量孳生。据调查资料统计,震后几天,饮水中的大肠杆菌数超过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几十、几百、甚至成千上万倍;一些地区每平米粪便上,苍蝇密度平均达400-500只。震后第三、四天就发生大量的肠炎、痢疾,一周左右达到高峰,市区患病率高达10-20%,农村高达20-30%,灾区群众受到疾病的严重威胁。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给灾区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地震发生时,灾区已入夏,由于城市基础设施破坏严重,粪便、垃圾运输和污水排放系统普遍被毁,受灾群众临时搭建的帐蓬社区和简易住所区域,人员密集,加之大量救援人员的涌入所致的生活垃圾、废水、自建简易厕所随处可见,环境卫生条件较差,家畜在圈舍倒塌后四处流窜,随地排泄都会为蚊蝇孳生创造条件,导致苍蝇密度一时间很难控制。供水、供电系统中断,灾区群众和救援人员不得不饮用泉水和浅井水,水井多年不用,防护设施陈旧或缺失,有的水井周边不足10米处就有厕所和猪圈。另外临时灾民安置点的人群流动性大,为各类传染病的传播带来了条件。灾民安置点、各救援队伍集体起伙做饭,加之用水紧张,食品、食品容器、餐具没有条件洗净、消毒,剩余食品无条件贮藏,易导致食源性疾病和生活接触性疾病的发生。
通过以上案例的分析,我们对地震灾害卫生防疫的重点和流行病趋势有了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
地震灾害发生后,面对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疫情,适时做好卫生防疫工作,对防止疫情的发生与扩散,确保大灾之后,无重大传染病疫情和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稳定灾区的社会秩序和人心,保证灾区群众安全顺利的度过灾后过度期,以及进一步搞好灾区的恢复重建工作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结合邢台、唐山、汶川等大地震后卫生防疫工作实践经验的探索与研究,提出地震灾害不同阶段卫生防疫工作的对策措施如下:
3.1.1 制订地震重点危险区卫生防疫预案
预案应重点明确:组织管理机构、卫生防疫队伍的组成、主要工作任务及卫生防疫装备器材配置要求。
3.1.2 开展预定居民疏散地区流行病学情况调查
卫生防疫部门应组织力量对预定居民疏散地区流行病学情况调查,发现传染病人立即隔离,采取措施(如:接种疫苗、药物防疫)防止震后疫情蔓延。
3.1.3 坚持平战结合,建设好饮水和食品贮存系统
根据本地人口分布、水文地理和震时需要等情况,结合避难场所建设规划选择适当位置建设贮水设施,配置水处理设备,做好水源卫生调查;同时,建设好食品保障体系,加强对食品生产的卫生监督和检查。
3.1.4 广泛开展卫生防疫知识的宣教工作
一方面要组织卫生防疫人员学习地震灾害卫生防疫知识,掌握消毒、杀虫、流行病防控等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要开展对当地群众的卫生防病知识教育,普及自救互救、震区多发病的预防以及饮食、环境等卫生知识。
3.2.1 成立组织领导机构
按照当地卫生防疫预案,组成卫生防疫领导机构,组建军地结合的卫生防疫队伍,乡镇、街道、社区成立卫生防疫小组,选配卫生防疫药品,调集运输保障车辆,整装待发。
3.2.2 做好居民临时安置区的卫生防疫工作
要组织力量全力做好避难场所和广场、公园等临时居民安置场所的卫生防疫工作。尤其要规划和建设好简易防蝇公厕、垃圾站、畜粪坑、污水坑等卫生设施,建立居民临时安置区卫生管理制度。
3.2.3 有针性地开展临时安置区居民的安全卫生教育
重点宣传临时安置区内的防火、防暑、防寒、逃生等安全知识和疾病预防常识,教会居民在临时安置区中如何搞好个人卫生、饮食卫生、环境卫生,学会饮水洁治消毒和使用杀虫剂的方法并提供常用净水、杀虫、灭鼠药品器材。
3.2.4 落实传染病管理和疫情报告制度
采取专群结合的方法,即定期巡诊与有病群众自报互报相结合,加强传染病管理和疫情报告制度,力争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以便根据地震及周边地区疫情趋势开展疫苗接种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规定:地震灾害发生后,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应立即启用应急避难场所或设置临时避难场所,及时转移和安置受灾群众,确保饮用水消毒和水质安全,积极开展卫生防疫,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生活。
3.3.1 确保饮用水消毒和水质安全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城市生命线工程会遭到较为严重的破坏,供水中断;城乡水井水污染加重,甚至断流。因此,震后解决灾区群众的饮水问题,确保用水消毒和水质安全是当务之急。
1)做好水源地的卫生管理。首先要根据震前当地水源分布,寻找优质水源,并对周边的废墟、厕所和家畜圈舍进行清理,检测细菌学指标,指定公用打水水桶和水井看护人员,防止流浪的家畜家禽以及污水落入水井;对于引入的山泉水优先检测重金属指标,指导群众搭建蓄水池,建立水源保护制度。
2)对不符合饮用标准的水质进行净化和消毒。最简便的方法是用水净化设备来进行处理,高效、安全、卫生;也可用明矾、硫酸铝、硫酸铁等药物加物理搅拌进行水质净化处理。
3.3.2 消杀“四害”,防控疾病的传播
深入各个防疫点,开展立体的消杀灭工作。大面杀灭蚊蝇可采飞机喷药的方法;厕所、垃圾、污水点及掩埋尸体现场等蚊蝇孳生地采用洒漂白粉及喷雾结合的方式消毒,环境消毒使用二氯异氰尿酸钠,有效氯浓度为1000mg/L;人员及车辆消毒使用三氯异氰尿酸钠,有效氯浓度为500mg/L;帐篷周围使用漂白粉消毒;灭鼠采用浓度为0.005%的大隆配制的小麦诱饵按照标准进行投放。在消杀过程中注意消杀药物的混合物事使用,以防蚊蝇产生耐药性,降低药物效果。
3.3.3 抓好食品卫生监督,防止食物中毒
卫生防疫部门的人员要参与救灾食品贮藏、运输和发放全过程的卫生监督,对挖掘出的食品要进行检查鉴定,对发霉、腐败、浸水和被污染的食品以及膨胀、漏气的罐装袋装食品,禁止发放食用。同时要加大饮食卫生知识的宣传力度,增强灾区群众的饮食卫生知识。
3.3.4 做好人畜尸体处理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人畜尸体在曝露状态下,很快会腐烂发臭,污染环境。因此,做好尸体挖掘、搬运和掩埋中的卫生防护工作十分重要。
1)对尸体进行消毒和除臭。在作业现场卫生防疫人员应紧跟救援人员边挖边喷洒高浓度的漂白粉或除臭剂,尸体移出后,再次对现场进行除臭处理。
2)移出的尸体应放入塑料袋内并做好封口处理,防止尸臭扩散。
3)转运并掩埋。装运尸体的车辆车厢板上要垫一层砂土或垫上塑料布、无纺布等,防止尸液污染车辆。掩埋尸体时,应选择远离城镇和水源地的地点深埋1.5-2.0米。
3.3.5 防暑防寒并加强环境卫生管理
夏季要注意保持帐篷和简易防震棚内的空气流通,中午前后应在其周边洒水降温;冬季应使用棉帐篷或在防震棚内建设取暖设施,减少冻伤和感冒。
3.4.1 尽快恢复灾区卫生防疫机构
做到在外援卫生防疫队伍撤离后,当地能够独立完成本地区的卫生防疫工作。重建社区群众性卫生组织,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重点搞好水源卫生、厨房卫生、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清除废墟、洗消现场、改善环境卫生状况。
3.4.2 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
要使当地的卫生防疫人员和群众骨干,学习掌握饮食卫生、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防疫要点,除“四害”的技术要领,以及震后多发病的预防方法,逐步恢复和建立各项生活卫生管理制度。
3.4.3 搞好规划,落实好卫生防疫要求
卫生防疫部门要对灾区恢复重过程中的各项卫生防疫设施的建设提出合理的规划意见和质量要求,卫生防疫人员要深入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和指导。
3.4.4 跟踪震后疫情发展趋势,做好疫情预测
地震过度性安置期由于灾区群众身心疲惫,生产生活秩序和灾区的环境卫生状况不可能很快得到改善。卫生防疫人员仍然要定期了解灾区的气候特点,蚊蝇等医学昆虫消长情况,灾区环境卫生状况及流行病情况,经过综合研判,对当地可能发生的疫情进行预测并提出防治对策。
面对地震灾害的严峻挑战,2016年7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唐山市考察时对新时期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出新要求,即“一个增强、两个坚持、三个转变”。要总结经验,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越来越多的地震灾害实例表明,人类通过科学、合理的防灾减灾救灾措施,已经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御大地震造成的毁灭性打击,达到有效减灾的目的。地震安全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我们坚信,随着我国卫生防疫体系和应用技术的不断完善和震后防疫知识的普及与深入,地震虽不可避免,它所造成的伤害和大震后的大疫是能够大大减轻的,甚至是可以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