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岚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湖北 襄阳 441025)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2月4日,中央公布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2018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襄阳北连南阳盆地,地处亚热带季风型大陆气候过渡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是百亿斤粮食生产大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湖北有地位、全国有影响的农业大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市加快从农业大市迈向农业强市的历史性机遇。5月31日,全市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会召开,会议下发了《襄阳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纲要(2018—2022年)》(简称《纲要》)。全市上下将扎实做好乡村振兴战略这篇大文章,全力打好乡村振兴战略持久战,切实担当“一极两中心”建设的新引擎。
基础设施建设在一个国家的发展中至关重要,因为基础设施的建设效果直接影响着其它产业的发展。
根据襄阳市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三号)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统计结果,2016年末,全市在乡镇地域范围内,有火车站的乡镇占全部乡镇的7.7%,有码头的占7.7%,有高速公路出入口的占34.6%。100%的村通公路,40.0%的村内主要道路有路灯。村委会到最远自然村、居民定居点距离以5公里以内为主。100%的村通电,7.2%的村通天然气,100%的村通电话,85.0%的村安装了有线电视,96.3%的村通宽带互联网,19.5%的村有电子商务配送站点。
根据统计结果,发现大部分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到位,但是也仅能满足基本需要,如虽然100%的村通公路,但公路都较窄,若遇节假日,便会出现交通拥堵的状况,且大部分公路年久失修,没有定期维护,很多公路已破旧不堪;虽然96.3%的村通互联网,但只有19.5%的村有电子商务配送站点,而电子商务是未来农业发展的新趋势,较低的覆盖率会对以后的农村电子商务形成阻碍。
襄阳市虽然总体来说,农业产量较高,但目前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早已经从量的需求转变为质的需求,所以未来,如何打造品牌农产品,做出高品质,绿色、环保、有更高营养价值的农产品是我们要努力的方向。
因此,襄阳市将着力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精心培育优势农产品,重点培育襄阳牛肉面、襄阳大头菜、襄阳小麻油、襄阳葛粉、襄阳山药等具有地方特色和一定影响力的品牌,不断提升襄阳农产品的品牌竞争力,推动襄阳市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
除了品牌效应,襄阳市还大力发展有机农业,襄阳市已经连续多年参加了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襄阳展区的多家农企展示的有机农产品,如有机草莓、有机玉米、有机黄瓜、有机茶油、蜂蜜等吸引了消费者的关注。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带动了农产品的销量,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也提升了人民的生活质量。
除了要大力发展农产品之外,还要大力发展与农业相关的产业,如乡村旅游。近年来,很多地方开始推行乡村旅游项目,但乡村旅游项目很容易出现同质化现象,如何让乡村旅游有特色,是当地政府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襄阳市已经形成了一批有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如保康的尧治河村,尧治河村隶属于保康县马桥镇,地处房县、神农架和保康三县交界处,由于其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农业,该地已成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中国最美休闲乡村”“中国十大山区幸福村”。除了要继续保持原有的优势项目,还要继续推进更有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如襄阳市2017年建成的“山药小镇”,即是一个以山药为主题,集食品研发、加工与销售、休闲旅游、文化教育、娱乐康养等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特色小镇。在山药小镇中,有山药博物馆,游客可以参观各种农产品并购买,游客还可以在小镇中参观山药等农产品的制作过程并品尝。
电商产业有力促进了产业的发展,有力带动了农民增收,彻底解决了农民的买难和卖难的问题,解决了农产品向上行和工业品向下行的问题,方便群众生活,增加农民收入。襄阳市在《纲要》中进一步肯定了农业电商的重要性,并鼓励各乡镇大力发展农业电商。
襄阳市早在2016年就下发了《襄阳市加快推进农业电子商务发展实施意见》,意见中提出要鼓励和支持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自主品牌为支撑,创建特色鲜明、线上线下相互融合的门户网站,培育特色农产品线上品牌。支持和引进大型网络平台企业在襄阳发展;组织500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00家合作示范社与电商企业、超市对接。要求到2018年,全市培育1至2家在全国有影响力、各县(市)区培育1家以上在全省有影响力的农业电子商务企业,与国内知名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形成深入的合作关系。
2017年刚建成的“山药小镇”,其电子商务中心运营一年来,为农民搭建了“互联网+农业”的应用平台,拓宽了山药产品的销售渠道,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仅2017年“双十一”当天,线上销售额就达87万元。
襄阳市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对全市农业经营主体、农业机械和设施进行了调查。根据统计结果,2016年,全市农业经营户84.89万户,其中规模农业经营户2.07万户。全市农业经营单位1.73万个。2016年末,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农民合作社总数6877个,其中农业普查登记的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为主的农民合作社3873个。2016年末,全市拖拉机41.83万台、耕整机0.93万台、旋耕机5.52万台、联合收获机1.43万台、播种机1.67万台、排灌动力机械7.18万台。作为全国的粮食大省,湖北的农机装备水平已连续多年创出历史新高,襄阳市的农机装备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大力地推行农业机械化,可以有效地解决农民种田难地问题,更能提高农业生产率。
襄阳市作为湖北省唯一的百亿斤产粮大市,襄阳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直接影响着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质量,在未来,襄阳市按着纲要中的要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争取早日实现乡村生态环境优化、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农业机械化普及率提高等的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