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文波
(湖北大学 外语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62)
城市形象是社会对这座城市的总体印象,是一座城市人文积淀、历史文化、建筑风貌、科教文化、经济发展、政府管理和精神文明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综合反映。城市形象对外传播就是建构城市形象对外传播平台,对外传播城市各种要素有机整合后形成一种文化特质,改善城市发展环境,增强吸引投资能力,营造国际舆论环境,提升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形象竞争力。而对外形象传播声音的输出离不开对外传播翻译,本文拟从对外传播翻译研究背景入手,以在武汉城市形象对外传播翻译中出现的问题为研究对象,对译者的主体性进行研究,提出对外传播翻译的原则和方法。
对外传播有广义、狭义两种,本文仅探讨狭义的“对外传播”,即面向国际的对外传播,其主要任务是服务经济,促进改革开放,宣传中国和传播文化。国内翻译界较早就开始了对外传播翻译的相关研究,主要关注个案研究,探讨对外传播的具体方法,或是单纯从某一种翻译理论来探究对外传播翻译,重在“规定性”地提出一些翻译方法和技巧,较少关注对外传播翻译的核心——译者,未能挖掘译者选择这些策略和方法的原因和理据。笔者认为对外传播翻译研究应该置于全球化背景之下,明确全球化背景下对外传播译者的主体性。
布勒(Buhler)认为语言有三大功能:(1)表达功能(expressive function),即说话者表达个人思想感情以及表现本人各种观点的功能。在对外传播翻译中,语言的表达功能尤其体现在政府工作报告、白皮书、高层领导人讲话等和重要政治思想相关的政治文献文本中。(2)信息功能(informative function),即说话者借助语言对各种事实向受者进行陈述和传递信息的功能。在对外传播翻译中,语言的表达功能集中体现在信息性文本中,客观地把文本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现状传达给国外受众。(3)呼吁功能(vocative function),即说话者借助语言对受者施加影响,试图影响受者感情的功能,并进而让受者做出行为反应。在对外传播翻译中,语言的呼吁功能主要存在于通告和宣传品等关注受者是否做出预期的反应和动作的体裁中。所以,从语言角度来说,武汉城市形象对外传播就是译者通过翻译这一活动将对外传播中语言的表达功能、信息功能和呼吁功能准确地表现出来,为对外传播翻译的社会功能服务。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武汉市与世界其他各国和地区交流的日益频繁,不但武汉需要对外传播和展示自己独特的文化和经济建设的丰硕成果,国际社会也越来越迫切地希望了解武汉。武汉城市形象对外传播迫在眉睫,其中重要一环就是如何做好对外传播翻译。对外传播翻译内容既涉及武汉的社会热点,又介绍武汉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具有鲜明的武汉特色。对外传播翻译具有鲜明的社会功能性特点,它是对外传播中语言的表达功能、信息功能和呼吁功能的延续,满足宣传者的目的性和国外受众的需求性。宣传者的目的性是向世界讲好武汉故事,宣传观点,通报情况,传播文化;国外读者阅读的需求性则是倾听武汉故事,了解武汉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等信息,满足自身的工作和生活需要。总之,对外传播翻译是为宣传者和受者服务,是宣传者给受者及时提供信息和正确导向或试图影响受者采取某种行为的一种方式,也是受者了解各项情况的必需通道,而译者则处于宣传者和受者之间,是对外传播翻译社会功能的实现者。
从以上讨论可以看出,对外传播翻译的过程就是宣传者、原文本、对外传播译者、译文文本和译文受者因为信息的传播而组成的一个系统。译者处于中心位置,是宣传者和受者的桥梁,是翻译的主体,在对外传播翻译过程中就是思量如何准确地表达原文的语言功能,再现原文的表达功能、信息功能和呼吁功能,努力达到对外传播翻译的最佳传播效果,最终实现对外传播翻译的社会功能,更好地为国外受众服务。
对外传播翻译绝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过程,其实质是译者根据对外传播翻译的目的和需要,充分发挥其主体性,控制翻译过程,对外传播信息并为受众服务。由于对外传播翻译中以信息型文本为主,故本文主要讨论在武汉城市形象对外传播的信息型功能表达中译者的主体性地位。
译者的主体性是指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在尊重原文的前提下,为实现原文本的翻译目的而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或是在翻译方法上的独特性。译者的主体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接受原文本过程中的主体性。译者对于原文本的解读不是像镜子那样被动而简单地平面成像;相反,始于接触原文本,译者自身所具备的文化参照系统就已经开始运作,选择性地接受和消化原文本的信息,产生自然的、有时甚至是偏向的理解,这是译者自身知识结构和原文本的对话。二是翻译传播过程中的主体性。他不可能是作者的天然奴隶,他的思想既要在原文的框架中,同时又要“对原文进行选择、取舍,甚至是超越、升华”[1],这是译者调动接受原文本及理解和阐释原文本过程中所获得的感悟和自身文化素养为满足翻译目的而采取相应翻译方法的过程,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翻译亦是创作”的由来和原因。而对外传播翻译始终是译者根据对外宣传的目的和传播需要来发挥译者主体性并体现其自觉人格意识及其创造意识的一种创作活动。
综上,译者主体性的基本特征概括为:接受性、能动性、目的性、创造性和受动性。对于武汉城市形象对外传播而言,接受性是指译者接收对外传播文本信息,这是对外传播翻译的基础,也是翻译主体性的最初体现。能动性是主体性的最重要特征,是译者根据自身的文化结构能动地阅读、理解、吸收、传递原文信息以及控制整个对外传播翻译过程。这种能动性带有某种目的,就是要将有关武汉的城市形象的信息鲜明地传递出去,带着这种目的性和能动性,译者就会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手段进行对外传播翻译。但是译者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有时候会受到环境和条件的制约,因此,能动性和创造性又内含受动性,这也说明,译者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并不是任意发挥的,而是有章可循的。
基于对外传播翻译的语言功能和社会功能,笔者提出对外传播翻译应遵循的中心原则:信息最大化和最优化原则。信息最大和最优化原则就是译者充分吸收原文对外传播信息(接受性),为了达到对外信息传播畅达的目的,最大程度地将原文中表现武汉城市形象的信息传递出去(目的性);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外传播翻译过程中的文化流失,使译文尽可能多地保留武汉特色,力争通过不断的文化融合与渗透,使武汉特色逐渐为外国受众认识并接纳(目的性)。此外,对外传播译者还要根据中英文本不同的文体和两种语言各自的表达习惯和规范(受动性),对传播文本进行适当调整,在不违背主旨的前提下追求灵活对等的优化译本(创造性),努力使对外传播翻译具有强烈的“读者情结”,推崇“零度关照”,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信息的最大化和最优化,才能获得最大的对外传播“实际效度”,才能真正实现武汉城市形象对外传播(目的性)。可见,整个对外传播翻译过程中无不体现着译者的主体性。
基于以上提出的对外传播翻译的原则,笔者结合武汉城市形象对外传播的背景,以武汉城市形象对外传播过程中在政治、民生、信息、旅游、文化和历史等热点领域出现的翻译问题为例,提出对外传播译者实现武汉城市形象对外传播的译法。
(1)增译法
对外传播翻译中常会出现富有中国特色的词语,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政治内容,特别是汉语中数字缩略语结构,非常经济而且简洁明快,极具表现力和感染力,中国人虽然耳熟能详,但是国外受众却知之甚少,这就造成汉语读者和目标语受众的信道容量不同。富含文化背景的表达方式由于所含信息量往往超过目标语受众的信道容量,引起信道过窄,对外传播翻译活动失败。在这种情况下,译者首先理解原文内容,在了解原文的宣传目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体性,在按字面进行翻译的同时应适当地增加解释性说明,扩充目标语读者的信息通道,尽量使信息传递最大化,凸显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能动作用。
例如武汉市“十百千人才工程”。“十百千人才工程”是指到2010年或更长一段时间,武汉市着力培养国内、省内和各学科领域的拔尖人才,是武汉市为增强城市竞争力,打造国际大都市的重要举措。外国读者并不了解什么是“人才工程”,更不知道“百千万”,如果仅仅拘泥于字面翻译就会造成国外读者理解上的困难,导致一则重要对外信息传播失败。这时,译者应该领会原文的深层次含义,考虑国外读者的文化背景,发挥其主体性作用,创造性地增加对信息的背景解释,让国外读者了解中间丰富的内涵和思想内容,对于武汉招募海外人才,成为人才强市和促进武汉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试译:Wuhan’s ten, hundred and thousand competent people project- a major project aimed to foster top-notch personnel at different levels.
再如:在已发掘的明朝十余座王墓中,梁庄王墓的墓葬规模不是最大,但随葬物品的丰富与精美程度仅次于明十三陵中的定陵,是新世纪以来明代考古工作的一项重大成就。明朝为扬国威,还先后七次派郑和到西洋列国,宣德八年才停止。郑和的时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鼎盛时期,不仅农业的发展超过前代,手工业和商业也空前活跃。蒙元流行的密教也受到社会上层的欢迎。
上面这一段描写梁庄王墓的文字录自武汉市著名旅游景点——湖北省博物馆,文中有许多关于中国历史的提法,考虑到来博物馆参观的不少外国友人缺乏相关的背景知识,在翻译中国历史文化词汇时,译者首先自己要透彻了解相关文化知识,同时要考虑中国历史文化的独特性,通过创造性地增补信息帮助澄清事实,帮助国外受众建立文化图式,揭示出汉语语码背后隐藏的文化信息。
试译:Rather small among the ten odd excavated imperial tombs of the Ming Dynasty (1368-1644), the tomb of Prince of Liangzhuang (1411-1441), the ninth son of Emperor Renzong (1378-1425), is only second to Dingling Tomb, one of the Ming Tombs in Beijing, in richness and beauty of the buried articles. This discovery and excavation w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chievements in the Ming Dynasty archeology in the 21st century. To demonstrate the national power, the Ming government had Zheng He (1371-1435) travel seven times to the Western Ocean, seas and lands west of the South China Sea with the last one in 1433, the eighth year of Emperor Xuande (1398-1435). The times of Zheng, also the heyday of the late period of Chinese feudal society, witnessed the unprecedented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handicraft industry and commerce, and the popularity of Tantrism among the upper class, a movement within Hinduism combining magical and mystical elements and with sacred writings of its own, which had been widely spread since the Yuan Dynasty.
短短百余字的介绍,需要增译的达九处之多。实际上,国外游客对中国文化了解的真是不多,特别是对于人物、地点以及宗教等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词汇更是知之甚少,如果不做任何说明必然会影响他们对旅游宣传材料所含信息的接收与理解,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他们对所宣传景点的兴趣。对于这一类词汇应做简单的说明,采取增译的方法,增添相关文化信息,如增加人物的背景包括生卒年代、对地点解释性说明、对宗教进行简单归类等等,显示出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所具有的文化意识。在对外传播翻译中译者如何发挥主体性地位,将武汉市的著名旅游景点推向世界,塑造武汉旅游强市的国际形象,吸引更多的国际友人前来参观,如何让武汉市为对外传播千年中华古老文明做出自己的贡献,可能要在对外传播翻译研究中费一番思量了。
(2)省译法
中西文化的差异难免会造成文化冲突,一些汉语特色文化信息的直接英译难以让外国游客接受,甚至适得其反,导致跨文化交际失败。有的对外传播译者为了使传播内容能引起受众的最大关注,往往有意无意地采取一种具有高刺激强度的过度传播手段。但“过犹不及”、“物极必反”,传播量一旦超过受众的心理承受量,受众就会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在外国读者看来,过度的传播会导致受众对传播的可信度产生怀疑。此时,译者受到目标语读者审美心理等条件限制,这是一种受动性。那么,译者应该充分考虑读者的信息接受心理与接受习惯等,通过适当删减对于国外读者冗余的信息来重新构建语言表达方式,实现信息表达最优化的目的。
如:近年来,武钢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创新奖、全国质量管理奖、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全国用户满意先进单位、全国企业管理杰出贡献奖、全国文明单位以及中央企业十大典型之一等荣誉称号。
原译:In recent years, WISCO has subsequently won a number of honors including the “National Award on Technical Innovation”, “National Award on Quality Management”, “Enterprise with Advanced Quality Efficiency in China”, “Organization with Excellent Customer Satisfaction in China”, “Award of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in Enterprise Management in China”, “Civilized Organization in China”, and one of the “Top 10 Model Enterprises under Central Government of China”.
武钢是武汉的大型国有企业,是世界500强之一,是武汉市的名片,是武汉市形象对外传播的企业窗口。如何将武钢及其产品推向世界,让世界更好地了解武钢,更好地宣传武钢,除了产品质量要过硬以外,对外传播恐怕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渠道,而对外传播翻译当仁不让。本段文字语言功能是为了表达事物和事实,实现其信息功能,翻译应该简单明了。如果将它们逐字逐句地译成英文,似乎达到了信息最大化,其实不然,难免有言过其实、自吹自擂之嫌,难免使崇尚以简洁为美的美英读者感到厌恶,也很难达到企业对外传播的目的,反而会有适得其反的结果,并没有达到信息传递的最优化。
试译:The WISCO people have won a lot of honorable titles and awards over these years due to their diligence, innovation, management and customer service.
西方人往往把重点放在如何给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以及产品的升级换代上,他们并不关心企业获得了多少奖项和称号。更何况,这些奖项、称号大多跟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政治经济制度有关。将此类的对外传播材料化繁为简,对原文进行能动地鉴别筛选和分类,采取省译法来简化语句和结构,达到突出文章事实和重点的目的。既注重传译原文的主要信息,又考虑西方人士的审美心理,便于译文读者理解与阅读。
再如武汉市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开篇:“我们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武汉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坚持竞进提质、效速兼取不动摇,保持定力、从容应对,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全面实施‘五大计划’,大力推进美丽江城、幸福武汉建设,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征程中迈出了新的步伐。”
开篇实际上是简单介绍武汉市在怎样的宏观背景下取得了什么样的瞩目成就,但是中国独特的“官场文化”往往导致宣传资料常带有政治色彩的套话、空洞口号、冗长繁复的公文程式性语言特征,或有追求词藻华丽、句式新奇、刻意渲染等卖弄文采的倾向。但是从译入语文化的立场来看,这类官场的套话和空话如果直接对外输出,就会与西方的意识形态和诗学观造成剧烈冲突,破坏和干扰文本意欲达到的社会功能性。译者必须积极发挥其主体身份,照顾目标语受众的文化心理和审美习惯,表现出其文化和审美创造性,摆脱原文字面形式的束缚,总结原文意思,用简洁的语言加以表达,以目标语读者习惯、期待的方式开展对外信息传播。
原文“保持定力、从容应对”语义重复,“攻坚克难、砥砺前行”斧凿明显,故各取其中一个词翻译即可,即“confidently met all challenges, strove to overcome difficulties”。
试译: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CPC Hubei Provincial Committee, the People’s Government of Hubei Province and CPC Wuhan Municipal Committee, with the firm support from the Wuhan citizens, guided by the speeches by Comrade Xi Jinping as General Secretary at the 18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8th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PC and at the time he was inspecting Hubei Province, we, determinedly following the policy of overal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ith the balance between quality and efficiency, confidently met all challenges, strove to overcome difficulties, fully implemented the “Five Great Plans” to forcefully promote the program of “Charming River City ” and “Happy Wuhan City” and took new step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 national central city and international metropolis.
可见,对外传播译者应根据两种语言所处的不同传播环境(即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采取省译的方法,将对外传播翻译内容进行有目的和有选择的编排整理,进行翻译改写,向读者传递最需要的信息,消除冗余信息。这些对于目标语读者重复而且毫无意义的词语就是传播中的噪音,对于译者来说,重要的是减少直至消除噪音,加强有效信息的传播,使信息更加简练,增加信息的可信度。可见,“不管写得多好的中文,如果机械地逐字逐句译成外文,而不在翻译阶段进行加工,就不能成为流畅的外文。”[2]
(3)改译法
受汉语思维习惯的影响,汉语谋篇布局倾向于首先进行一系列的渲染、铺垫,然后进入主题。而西方文体倾向于开门见山,直入主题。因此,在处理两种语言文化的翻译转换时,译者首先吸收原文,然后创造性地“从广阔的文化层面而不是狭隘的语言层面上去处理原文。经过选择、清理、修饰、过滤、强调与重新组合后,译文便具有了生命”[3],更符合目的语读者的思维习惯和审美心理。
如:东湖宾馆高树参天,鸟语花香,鹭飞鹤翔,自然环境优美。
这是武汉市著名涉外宾馆——东湖宾馆官网上的一段文字介绍。原文首先对地理环境进行描述,然后进行总结——“自然环境优美”,此类渲染、铺垫的行文方式,符合我国的文本宣传特征,却与目的语读者的思维文化相悖,这是译者所面临的受动性。译者需要思考如何将武汉市的宾馆服务推向国际市场,更好地宣传武汉市涉外宾馆。因此,在此类文本的翻译过程中,应将原文文本进行适当调整,即将总结话语置于文章开头,然后再对环境进行描述,让目标语读者领略宾馆的美。另外,“鹭飞鹤翔”一词也只是起到烘托环境的作用,与“鸟语花香”似有重复之嫌,故省去不译。这充分说明了对外传播翻译是译者在明确的对外传播动机驱使下完成的创造性翻译行为。
试译:The East Lake Hotel, is a place of unique natural beauty, with giant trees and various singing birds and fragrant flowers.
再如,在武汉市政府网站上有一句对武汉市的英文介绍,“Wuhan has attracted a growing number of foreign friends who have come here for employment, education, sightseeing and living in recent years”.
其中“外国友人”翻译成“foreign friends”似乎不妥。根据柯林斯词典的解释,foreign:In politics and journalism, foreign is used to describe people, jobs, and activities relating to countries that are not the country of the person or government concerned. 在全球化的今天,如果还是将本国和国外截然分开,显得武汉市未能融入世界大家庭,有点小家子气,甚至还有点“本位主义”。而且foreign还暗含“A foreign object is something that has got into something else, usually by accident, and should not be there.”看来,这样的“foreign”还是不用为好。如何使译文超越和升华原文文本,这是在考验译者创造性。而根据该词典对international的解释:between or involving different countries. 是双方的,合作的,不是正好契合“大武汉”精神吗?译者将武汉城市形象对外传播置于全球化背景中,更能显示武汉这座城市的大度和包容,以及面向世界和融入整个国际社会的决心,“大武汉”立马展现在读者眼前,对外传播效果会更好。
另一处辛亥革命博物馆的牌示英文说明:“1911年4月27日下午,黄兴亲率敢死队120余人,与清军展开激烈巷战。”原译文将“敢死队”译为“suicide squad”。这个表达实际上是指专门执行暗杀任务的恐怖分子,将黄兴等人的义举翻译成了恐怖袭击,实在是有辱起义的“惊天地,泣鬼神”之举,也违背了辛亥首义的精神,对于武汉这座首义之城是一次不良的形象宣传。这时,译者应该充分调动一切知识储备,创造性地进行改译,再现辛亥革命伟业,对外传播武汉这座历史名城在中国近现史历史上的重要地位,避免因为亦步亦趋的翻译而造成信息错位。其实有一部由西尔维斯特·史泰龙自编、自导、自演的美国动作片The Expendables (敢死队),剧情和该事件大致相当,可以参考借用。可见,译者如果不发挥其主体性,一味地跟随语言表象进行翻译,最终会被原文文本的精神主旨所抛弃,反而是背叛了原文。
(4)阐释法
阐释法是指舍弃原文的具体形象,直接解释出原文的意思。它可以使译文简洁明快,又准确地传递原文信息。这也是翻译特色词语的一种常用方法。译者接受原文后,应能动地了解原文意图,正确理解国情和市情,精准理解和表达社会生活中的新概念、新范畴和新表述,根据翻译目的和传播需要采取阐释法,揭示其中特色词语的内涵,保证信息传递最大化,将信息畅通地传递给目标语读者,成功地传播武汉城市形象。
政府工作报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一种公文形式,中国各级政府都必须在每年召开的当地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俗称“两会”)上向大会主席团、与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发布这一报告。政府工作报告是国际友人了解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通过阅读报告,国际社会可以了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发展状况,可以说对于对外传播工作至关重要。在《2012年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有这样的表述“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如果译者不在翻译阶段吃透原文并进行深加工,就不能翻译明白易懂的外文。“安居工程”是中国特有的由政府负责组织实施建设,以成本价向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提供的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住宅工程。译者在翻译时,必须放弃文字本身,转而进行阐释性翻译,将该词条丰富的内容表现出来——accelerat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mfortable Housing Project for Low-income Families. 通过阐释法,可以更好地对外传播武汉市在改善民生方面做出的努力,更好地塑造和传播武汉的城市形象。
再比如:“深入开展治庸问责,优化环境工作”。这里的“治庸问责”,指的是武汉市政府致力于改善各级政府机关作风,旨在提高工作效能、优化投资环境的整风运动。同样在翻译这两项词条时,也要将其中的丰富内涵译出:conduct in-depth campaigns to crack down on neglectful officials (investigate and eliminate cases of neglect by government officials) for better government efficiency and investment environment. 译者通过这样的阐释翻译,更好地对外表达了武汉市在招商引资,特别是在软环境方面做出的改进,也能更多地吸引外资,从而促进武汉市的经济建设。这也说明对外传播翻译是译者通过在翻译过程中积极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原作进行阐释和建构的过程。
(5)套用法
武汉市现在也在学习国外,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特别是公共自行车工程,对于国外现有的做法,完全可以参照其已有的英文表达法,或者按照武汉市市情稍作改动,采取“拿来主义”,可以使英文表达更加地道,更好地起到对外传播效果。
如:武汉市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一句“完善免费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现有的国内关于此项业务的英文表达法多种多样,以“public bicycle”或“bike sharing”最为常见。其实,公共自行车服务在英国早已成熟,英语的表达法是“cycle hire scheme”或“bicycle rental scheme”。鉴于武汉市公共自行车租赁基本免费,只需对现有表达法稍作修改,译为“free cycle hire scheme”即可。再如“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点”现有的译法是“rental station”,其实,更通行的译法应是“docking station”。译者通过采用套译法,保证了信息在原文读者和译文读者之间的对等,外国友人更直观地知道武汉在为建设国际大都市和宜居城市方面采取的具体行动,在武汉城市形象对外传播中更好地表达了武汉正在迈向以低碳出行、节能减排为目标的城市的坚定决心。
改革开放四十年,武汉市在政治、社会、经济、教育、文化艺术和旅游等各领域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党的十八大以来,武汉市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机遇,如何更好地实现武汉城市形象对外传播,塑造和传播武汉城市形象,推进武汉市精神文明建设,彰显武汉历史人文特色,更好地招商引资,服务武汉经济建设,这是摆在对外传播翻译者面前的任务。对外传播翻译具有鲜明的社会功能性,突出体现在其信息功能中,同时对外传播翻译也是对外传播的一种形式,这都决定了对外传播翻译绝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过程,其实质是一种译者控制的信息对外传播,译者必须有敏锐的读者意识,根据对外传播翻译的目的和传播需要,以受客体制约和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始终发挥主体性,胸怀主体意识观,遵循对外传播翻译信息传递最大化和最优化原则,最大限度发挥其能动性,创造性地灵活运用各种翻译策略和方法,最大程度地实现对外传播翻译的社会功能。正如巴金先生所言:“翻译里面必然包含着创作的成分,所以一种著作的几种译本决不会相同,每种译本里面除了原著者之外,还应该有一个译者自己。”[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