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 淄博 255000)
在心理学中,对于挫折的定义,指的是阻碍、干扰或阻断个体朝向某一目标行进的动作以及由此动作所引起的情绪状态[1]137。挫折是个体在实现既定的目标而进行的活动过程中,各种因素致使其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尽管主观上有意识去改变既有的不良心态,但却无力有效排解时而产生的焦虑抑郁或精神低迷的情绪反应。不同个体在面对挫折时,因各种因素影响,会对同样的挫折现象产生截然不同的反应,如若处理不当,轻则影响个人学业、家庭,重则对生命个体或者社会带来严重后果。
对于挫折教育,李海洲认为:“挫折教育是指有意识地利用和设置挫折情境, 通过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使学生正确认识挫折、正视挫折, 增强对挫折承受力的教育。”[2]5根据大学生生理、心理实际状况有针对性地运用特定的教育形式和教育手段进行挫折教育,可以帮助和引导大学生以正确的心态防范和化解挫折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在应对问题、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提升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为保持身心健康、全面成长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一定意义上讲,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正处于快速转型期、改革攻坚期,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和价值观念等都在持续不断地发生深刻变化,激烈的社会竞争、持续的就业压力、不断拉大的贫富差距等宏观社会环境的嬗变正在悄然地影响和改变着每个人的工作、学习与生活。
在多元复杂的社会背景下,当代大学生正处在心智不够成熟、承受能力较弱的时期,如何因时而进,正确分析和理性对待现今时代需要,紧跟社会发展的脚步,教育引导大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使其具有健康身心、社会责任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要帮助学生锤炼坚强的意志和品格,培养奋勇争先的进取精神,历练不怕失败的心理素质,保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敢于面对各种困难和挫折。”[3]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这在顶层设计上既明确了教育工作的根本遵循,也进一步指明了高校应当肩负的根本使命。高校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既是履行人才培养的基本职能,也是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应该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切实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社会认知、挫折观念、生命态度,卓有成效地提高学生社会责任、健康良好的身心素质势必成为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内容。
蒙台梭利指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 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从本质意义上讲,教育是在充分尊重每个人作为个体生命发育、成长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教育和引导,从而激发和唤醒个体生命现实存在意义与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活动。在新的时代背景和现实环境下,对面临新问题,承受新压力的大学生群体,对其开展挫折教育引导其认识、接受生命的意义,珍视生命、尊重他人、适应社会,树立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生命观,坚定对终极目标信仰的追求,让每个个体具备稳定的人格品质,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的人”,能较好适应社会复杂环境,并不断释放个体创新活力,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这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终极目的和最高的价值目标。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5]这对开展挫折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国家的政策引导下,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也将研究视野投注于因缺乏挫折教育而引发诸多问题的研究。1998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和积极心理学运动的发起人塞利格曼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并且他将推广积极心理学作为自己的工作使命。在此背景下,积极心理学很快被引入到国内。此时有研究者开始注意到挫折教育与积极心理学的联系,并有意识将积极心理学有关知识应用到挫折教育的开展中。
2000年之后,国内关于挫折教育的研究迅速发展。挫折教育被运用的领域不断扩大,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等方面被广泛运用。同时对这一课题的研究也更加细化, 许多研究涉及心理素质、心理承受力、贫困资助、犯罪学和脑神经科学等领域。如温锋提出以心理健康教育为手段,不断加强挫折教育,培养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和耐挫折能力[6]81;高小艳、刘翩翩提出运用理性情绪治疗理论开展学生挫折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法和步骤[7]34;曹瑞、卢国华提出发挥心理弹性研究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8]60。
近年来,关于挫折教育的研究不断成熟并逐步得到发展。许多研究者基于积极心理学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出现了挫折教育的理论基础和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方法相结合等新的研究领域。如黄星君、吝秀云提出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分析大学生存在挫折及原因,并提出有效建议[9]79。
梳理近二十年国内关于挫折教育的研究,发现挫折教育的研究得到长足发展,并不断得到完善,但同时也出现一些问题需要加以关注和讨论。如研究方向比较分散, 没有形成明确的研究核心热点。近年来关于挫折教育的研究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高质量论文数量较少,且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尤其需要关注的是,近年来大学生因各种原因受挫而导致的意外事件时有发生, 且有逐渐攀升迹象。在新时期,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党的十九大报告、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等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素质培养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继续深入开展新时期大学生挫折教育的研究,各方发力全面提高大学生抗挫折能力,成为当前一项重要课题。
经过长期努力,国家进入了社会主义新时代,在大力推进经济、社会等改革进程中,各级政府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在挫折教育等方面关注度不够高、投入不够足;各级教育组织在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引导方面基础不牢、动力不强,导致在时代变化过程中尤其是在高等教育阶段暴露出许多问题。教育者作为进行教育引导的主体,因诸多社会因素制约,没有得到继续深造和专业化水平提升的有效途径,致使已有知识技能不足以满足新形式下受教育者的客观需要。在教育体系的各阶段、环节中,对学生的挫折教育的教学大纲、教学方案、教学设计等方面缺少系统性、前瞻性的整体设计,未能给受教育者提供一个不断学习、持续学习的宏观教育环境。
目前高校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以课堂为平台、以讲授为载体的主客体关系依然盛行,不同程度弱化了教育受体在挫折教育中自我学习、自我教育作用的发挥,未能建立起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良性对等关系。在教育实践中,挫折教育尚不能根据现实的需要和受教育者自身心理状况的实际情况保持功能的适配,教育内容陈旧,模式、载体、路径等也没有及时有效保持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另外,由于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等不断快速变化,高校较少地及时根据社会发展变化积极主动适应并有效地完善挫折教育环境的构建,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工作开展的实效。
家庭教育因素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成长起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在中小学阶段,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对学生的智力发展过度重视和强调,对学生沟通表达、人际交往、独立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明显不足,造成有些学生智商高、情商低,精神脆弱、心理敏感等诸多问题。一些家庭中,对于独生子女,父母有“恨铁不成钢”的急功近利的思想,在教育方式上往往存在过度“惩罚式”或极度“溺爱式”教育。过度“惩罚式”教育,一味以高压的态势给予孩子过度要求,缺少适当的鼓励及有效的认可,长此以往,容易使孩子失去对自我价值和能力的正确认知和评判。极度“溺爱式”教育方式,鼓励有余,批评不足,在诸事称心如意的“温室”环境中,逐渐失去独自面对“风雨”能力和信心,一旦遇到挫折,便不知如何处置应对,甚至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举止。
民政部发布的《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7—2017年,全社会离婚人数逐年大幅度增加,2007年离婚登记数量为209.8万对[10], 2017年离婚登记数量已增至437.4万对,全社会单亲家庭或重组家庭不断增加[11]。单亲家庭自不必说,即使在重组家庭中,尽管孩子形式上拥有了完整的家庭,或者物质生活会有显著改善,但有调查显示,重组家庭的孩子往往会比正常孩子更加感到孤单、寂寞、无助和自卑,很多家长对孩子教育、情感和时间的投入都比原先家庭甚至单亲家庭都要少得多,这也直接印证了大学期间为什么在重点关注、教育引导的群体中单亲家庭或重组家庭的学生比重居高不下。
许多大学生主观能动性作用发挥不足,对于学习、生活中存在的复杂问题、实际困难的普遍性和必然性的认识不够充分,没有形成正确的挫折认知,很难客观对挫折进行有效分类并妥善处理,一旦遇到困难就容易出现情绪波动。在日常教育中,大学生也往往缺少主动接受磨练的平台和途径,对挫折的认识和感知多来自学校老师的教育,而每当遇到挫折也总是被动地寄希望于老师、家长进行关照和帮助。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全党要关心和爱护青年,为他们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12]大学生的人格培养塑造,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而且决定着他们今后的人生走向和一个民族的兴衰存亡。因此在大学生成长的过程中,社会、学校、家庭等方面,需要凝心聚力,通力合作,不断营造大学生良好成长环境,搭建大学生成长有效平台,做好大学生思想教育引导,全力保障大学生成长成才。
马克思指出:“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 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13]14转型发展背景下的社会经济和新形势下的经济生活条件作为客观社会存在,对人们思想、认识、思维以及能力能起到决定作用。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更加凸显,大学生的物质生活也在伴随着社会发展进步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他们的心理预期、心理承受能力也不同程度受到影响。制定出台一系列配套经济法规、政策切实保障社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持续加大对教育的经济投入力度,可为社会尤其是教育领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奠定坚固的经济基础。
同时,积极的文化环境和健康的社会风尚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先进的、良性的文化环境和社会风尚会对人们尤其是对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正在形成的大学生产生重要影响。应当进一步加大对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弘扬传承力度,突出自强不息、坚忍不拔、责任担当等文化要素,引导教育大学生不断提升自身心理素养和文化内涵,为大学生成长成才营造美好“软环境”。
目前,很多大学生在校期间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就业压力、就业焦虑,其中一个重要的深层次原因就是就业体制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完善出台科学的招生政策,建立健全以市场需求为主导,政策法规为保障,社会、高校、大学生多方联动的就业机制,推动毕业生实现有效就业,减少因就业受挫而引发的各种不利影响。
“家庭是具有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且长期共同生活的小群体,是社会的基本生活单元”[14]105。家庭是个人学习的第一所学校,是个人精神成长的源头。家庭环境对于个人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孩子心身能否健康成长。民主和谐、敦睦温馨、充满关爱的家庭环境有利于孩子健康人格的养成,有助于他们形成积极、正面的人生观、价值观。而单亲家庭的环境、父母与子女关系紧张等缺少家庭关爱、消极对立的家庭关系则会对大学生的成长造成很多障碍。个体长期处于情感受压抑、表达受压制的状态,极易造成自卑、孤独、偏执性格,当他们一旦身处大学校园环境,需要独自处理面临的种种问题时,会变得不自信,追求虚荣,人际关系紧张,与环境格格不入,甚至会发生抑郁、轻生等倾向。
家长应掌握、运用恰当的教育方式,宽严结合,管理有度,勤于沟通,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维护保持好家庭和睦关系,培养孩子端正的生活态度。同时家长也要适当放手,给予孩子更多的自由成长空间,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家庭、社会活动,在教育中提高情商,在实践中磨练意志。
大学是大学生学会独立学习、生活,独立应对各种复杂环境,有效适应今后社会的主要场所。大学期间挫折教育的方式和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业、就业、甚至工作后的生活质量,在大学期间对大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挫折教育是极其必要的。
尽管许多高校学生教育工作中会将挫折教育作为专项主题教育或者心理健康教育的部分内容或交叉内容,但教育活动安排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很难形成系统、完整的教育体系和长效教育机制。高校首先应当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将大学生挫折教育作为一门课程增列到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中,通过课堂讲述帮助大学生系统了解和客观认知有可能会面临的各种困难或者挑战。课程教学环节设置上,可适当安排一些情境创设等实践环节,在可感、可知的具体案例中增加大学生认知,激发其潜能, 使其不断积累成长经验。
大学文化建设是高校文化传承创新职能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大学生挫折教育的重要环境保障和有效载体。大学文化建设要通过不同形式和方式强化主题教育,关注学生文化需求。高校要加强物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设立挫折应对中心、心理咨询室等必要场所,增强学生学习、生活等区域内具有较高显示度的向善、向上文化载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潜移默化地感染、教育、影响学生,营造有利于挫折教育开展的校园文化环境。要通过各种主题教育活动,有效推进大学文化建设,如通过学校的办学发展历史教育、教师和学生的优秀励志人物宣讲、杰出优秀校友创业奋斗经验分享等易于学生接受的形式,积极培养学生坚强意志品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切实提高学生工作队伍专业素养和应急能力是确保挫折教育效果的重要防线。部分大学生在其经历了不完整、不科学的家庭教育以及不良社会影响后,在脱离了家长监护,独自面对大学学业、人际关系、就业压力等现实问题时,往往变得茫然无措,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引发极端严重后果。学生工作队伍要加强理论学习,尤其是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不断提高专业素养水平。要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和方法,充分利用主题班会、谈心谈话、线上线下等方式,深入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所忧所虑,针对不同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及时化解,对出现有极端思想苗头的,要果断采取措施,避免引发不良事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