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以下简称“原理课”)是高校实施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平台,承担着重要的意识形态叙事功能。随着社会进入新时代,基于“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1]63的需要,意识形态教育正经历深刻转型,其转型的重要环节是意识形态叙事方式变革。究竟应采用何种意识形态叙事方式,才能有效提升“原理课”意识形态叙事功能?综观文献发现,学界的相关研究一直聚焦于整体性叙事方式,本文试图通过建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在整体性,从而提高“原理课”的意识形态叙事效果。整体性叙事方式有助于青年学生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核心内容和精神实质,但其焦点在于建构意识形态教育内容之间的链接,而没有关注教育主体与教育内容之间的链接,更是忽略教育主体间的链接,因而未能从根本上提升“原理课”意识形态叙事效果。鉴于此,本文尝试运用话语理论反思“原理课”意识形态叙事方式之困境,提出“话语链接”的解决策略,为促进“原理课”意识形态教育转型提供有益思考。
话语理论可开启审察“原理课”意识形态叙事方式困境的新视角。根据巴赫金的观点,话语充满着意识形态的内容和意义。福柯甚至认为,话语不是语言的简单言说,而是一种社会实践,它“系统地建构其言说的对象”[2]35,即是说,我们关于世界的认识、立场和价值取向都是在话语建构中得以形成、确立和发展的。从话语视角看,所谓意识形态教育就是通过话语叙事说服人、引导人,把思想观念与价值观念融入人们的生活实践,从而实现意识形态的社会化。可见,“原理课”意识形态叙事效果可通过话语共识来达成。但是,随着国内经济市场化和资本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持续创新,公共话语的主体结构和空间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在话语权得以重新分配,以及话语方式和话语关系被重新建构的情况下,“原理课”话语共识发生整体性断裂。这意味着“原理课”教师承担的意识形态教育角色弱化,师生之间没有达成政治信仰层面、思想观念层面和价值观念层面的教育共识,表现为政治话语、理论话语和价值话语三个层面的话语共识断裂。
作为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原理课”必须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具有合格政治素养、坚定政治信仰与政治立场的公民,这就规定了“原理课”的意识形态叙事功能是作为国家和社会代表者的教师向青年学生传递并帮助他们内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共识。政治话语共识是构成“原理课”政治共识的关键内容,意识形态归根到底是蕴涵政治意义的结构性话语,“原理课”要实现其意识形态叙事功能,就不能不是构筑政治话语共识的重要基地。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阶段,根据国情、制度和文化思潮变化,不断发展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政治话语方式也逐渐从忽视受众平等的灌输型话语向尊重多元差异主体的沟通型话语转变。但从当前“原理课”意识形态叙事效果来看,政治话语的转型并未带来“原理课”政治话语共识,表现为教师的政治话语与青年学生的政治话语之间的断裂,即政治话语共识断裂。“原理课”政治话语共识断裂,主要表现为具有统一性的政治话语与个性化、自主化青年话语之间的断裂。“原理课”政治话语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现实的反映,本质在于将党和政府的政治权威内化为学生的政治认同,其背后隐藏的是权力与利益的较量,因而具有高度同一性。相比较而言,青年话语展示着明显的个性化和自主化趋势,青年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寻求个人意见的表达,使得青年话语与政治话语之间产生明显异质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原理课”教师没有在政治话语与青年话语之间建立同构关系,即进行“政治话语翻译”,那么政治话语就不会呈现为符合青年学生认知框架的话语,从而难以在师生之间形成有效共识。
理论性共识是政治性共识的前提,要形成政治性共识,不能依靠诡辩,更不能依靠神话,而是基于真实可靠的理性话语。从当前教学状况看,理论话语共识断裂伴随政治话语共识断裂而生,成为“原理课”意识形态叙事方式困境的第二个显著症候。一般认为,“原理课”是高校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理论性最强的一门课程,具有严密逻辑性和深刻思想性,其目的在于提高青年学生理论思维能力,并运用理性思维去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从而树立正确世界观和人生观。由于“原理课”理论“舍弃了具象问题的经验性,特别是舍弃了具象问题无法整合的内在矛盾与歧义,才有可能保持自身的逻辑一贯性,同时这也必然使它所关心的问题集中于从各种不同经验中抽离出来的‘一致性’或‘同质性’”[3]81,从而导致悖论性结果:一方面,理论对于建构青年学生的世界观、认识观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因为理论追问最为根本性的问题,基于这种追问能为青年学生的认知提供根本方向;另一方面,理论不能涵盖青年学生的动态经验,它在为青年学生的“认知提供方向性启示的层面与对于具体经验进行理论判断的层面之间,存在着一个断裂”[3]81。这种断裂即为理论话语共识断裂,主要表现为具有抽象性的理论话语与世俗化青年话语之间的断裂。“原理课”理论话语遵循知识论范式,在教学话语内容上呈现为一套既成的客观知识或理论体系,它的优势在于有利于向青年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劣势在于忽视青年学生的实践向度。而当代青年学生话语出现生活化趋势,排斥传统抽象的形式化、教条化理论话语,注重当下直接的感受和鲜活的生活体验。这样,教学理论话语的宏大叙事与青年学生实践话语的日常叙事相分离,师生之间难以达成理论话语共识。
“原理课”意识形态教育的归宿是凝聚价值话语共识,使青年学生在思想层面深刻理解和接受主流政治价值。“原理课”凝聚价值话语共识的基本方向,在于坚持个体价值教育与社会价值教育相统一的原则,既关注青年学生个体自我实现,又注重社会整体进步。坚持这一原则,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是,如何看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共同体价值话语共识的根本出发点。由于当今社会处于后价值时代,价值领域陷入“诸神之战”冲突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无法达致共识的预期效果,反而滋生了社会大众的抵触情绪,远离大众生活。这一状况反映在“原理课”中,就是师生间价值话语共识断裂。这意味着个体价值的社会化过程受阻,师生之间沟通失败、难以就社会倡导的核心价值及其合理性形成一致性意见。“原理课”价值话语共识断裂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原理课”的价值生态失衡。由于教学的价值目标受到复杂多元的社会价值冲击,导致青年学生个体的精神生态失衡,课堂所指向的价值共识被严重弱化。其二,“原理课”倡导的核心价值观难以统合青年学生的价值需求。随着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物质生活的基本需求差异性逐渐缩小,而精神生活需求的差异性却不断扩大,导致青年学生在低层次价值层面的差异性减小,高层次价值需要越来越难统一。其三,“原理课”价值秩序陷入虚无状态。由于青年学生个体所秉持的不同价值逻辑之间发生冲突,而独白式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法与之相衔接,导致青年学生个体价值不断遮蔽教师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述三个层面多元价值之间的无序竞争,构成了“原理课”价值话语共识的断裂危机。
“原理课”话语共识断裂与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自身发展态势紧密相关。构成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三大要素是:宏观层面的意识形态话语生态、中观层面的意识形态话语框架、以及微观层面的意识形态话语实践。宏观层面的话语生态影响青年学生的政治认同,中观层面的话语框架影响青年学生的理论认同,微观层面的话语实践影响青年学生的价值认同,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价值认同的式微,则是政治话语共识断裂、理论话语共识断裂和价值话语共识断裂之根源。
从宏观来说,意识形态话语生态关系是意识形态话语活动存在的普遍状态。在这一关系中,意识形态话语主体之间、意识形态话语主体与社会环境之间,通过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意识形态话语结构和话语主体的多样性,呈现为生态学意义上的系统性特征,这样一个功能系统,即为意识形态话语生态系统。毋庸讳言,人类史上每一次媒介革命都会引发相应的意识形态话语生态系统变革。当今的新媒体发展使得中国意识形态话语系统得到前所未有拓展,其变革表现在:其一,从竞争关系来看,新媒体使得意识形态话语结构由传统单一性转向多元化,主体间的意识形态话语权竞争变得愈加激烈。在传统媒体环境中,意识形态话语权掌握在官方媒体中,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具有绝对优势。相比而言,新媒体因其自主特征,赋予任何主体或组织话语权,因而促成了多元话语主体竞争的局面。其二,从平衡关系来看,新媒体革新了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配置格局。传统媒体环境下,主流意识形态以政治控制方式占据话语资源,但是新媒体扩大了个体话语权,从而赋予非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在信息受众方面具有同等地位,这就使得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与非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之间出现一种新的平衡关系,促生新的意识形态话语生态系统。
意识形态话语生态系统的变革,影响青年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认同。政治认同是人们对国家中执政的政治权力的承认、赞同或信任,并自觉地以该政治权力所要求的规范来调节和约束自己的政治行为。意识形态对政治认同的形成发挥着根本作用,因为“意识形态是合法性资源结构中最为基础的部分, 它为政治体系的合法性提供道义诠释, 它通过培育社会成员对于政治体系的合法性认同和情感来起作用,有助于政治权威的形成”[4]375。可见,意识形态对政治认同的生成具有导向和教化作用,是引发政治认同的基础性力量。但在社会转型时期,尤其是新媒体环境下,意识形态话语生态系统的变革,导致主流意识形态与非主流意识形态并存,对青年学生思想意识的形成造成一定程度冲击,削弱了青年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认同。有关调查显示,“‘传统主流媒体’在90后大学生网民群体的政治信息接收过程中的正向影响力是‘有限’的”[5]58。相比较而言,新媒体促生的以公民为中心的意识形态传播模式,使得青年学生接收政治信息的内容更加丰富、方式更加个性化,深刻影响了青年学生对政治资源、政治结构和政治目标的认识,提升了青年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权威认同。因此,如何利用新媒体提升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从而塑造和巩固政治认同,形成“原理课”无法回避的挑战。
从中观层面看,意识形态话语框架在强化政权合法性方面起着非常关键作用,尤其在社会和政治、经济体系处于急剧转型之际,意识形态话语框架能够平息民众对政权的不满,并重建民众对执政权威的信念和信任。框架理论源自社会运动研究领域,被学者视为一种“解释性图式”,因为社会的潜能“可能因为改变观察的框架和分类方式而被激发”[6]232。由此推及,所谓意识形态话语框架,就是在意识形态理论建构过程中形成并反作用于此种意识形态理论建构的解释模式。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框架,不仅是诠释改革进程中各种社会问题和成就的架构,也是强化执政党政权合法权威的架构。建国至改革开放之前,我国执政党政权合法性权威主要来源于党的革命历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执政党权威合法性来源转向经济增长。近十多年来,伴随经济增长而来的社会不公以及生态恶化等严重问题,开始威胁政权合法性。这就需要转换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框架,因为意识形态话语框架只有符合社会发展方向,才能重建政治合法性。
意识形态话语框架的转换,影响青年学生在“原理课”上的理论认同。以理论认同为支撑,才能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框架的政治说服力,因为框架的政治倾向性,是透过话语实现的,而话语的核心内容是理论,即对概念、范畴和命题的系统阐释和论证,只有产生以理论认同为基础的理想信念,才会有稳定、持久的政治认同。“原理课”中理论认同的达成,一方面依赖于通过教育的方式增强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认知和认可,另一方面取决于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框架对社会现象和问题的解释力。由于当前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框架并未实现完全转换,社会适用度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年学生在“原理课”上的理论认同,表现在以下两方面:其一,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抽象性、历史性与青年学生认知的具体性、现实性相冲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严密的理论逻辑性,是经过特定历史发展锤炼而成的,这与青年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对社会现实的理解并不具有同构性。其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普遍性意义与青年学生特殊的自我认知相冲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及全党精英人士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普遍性特点。这些理论要彻底为青年学生理解和掌握,即普遍性理论必须与青年学生的个体性认知和经验相连接,才能内化为青年学生的理论认同。而当前“原理课”的经典教育方式依然是理论灌输,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框架转换的不彻底性在课堂上得不到应有弥补,从而造成青年学生理论认同式微。
从微观层面来看,由于话语是意识形态交锋的场所,所以意识形态要发挥其功能,必然要介入到话语实践中去建构社会关系,尤其是建构社会价值标准。意识形态介入话语实践的方式是话语建构,即不仅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反映社会现实,而且作为一种实践方式建构社会现实。社会语言学者费尔克拉夫认为,意识形态话语实践是“社会实践的一个特定形式”[7]34,福柯甚至将意识形态话语实践置于社会实践的中心位置。这就是说,意识形态是社会实践的意识表达,承载着实践意蕴。或者更进一步说,意识形态在本质上就是话语实践,它的实践性体现在两个层面:其一,通过建构话语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意识形态生产和再生产社会关系,比如生产和再生产阶级、性别、种族在权力上的不平等关系。其二,意识形态通过有效控制社会文化和政治制度,几乎主宰了所有的价值评估。有学者指出:“每一次进入主导意识形态话语框架, 都难免表现为预定的‘合理’规定:(a)应该在多大(或多小)程度上允许争论;(b)立足于何种视角,以及(c)着眼于怎样的目的。”[8]134意识形态话语实践正是以此种方式建构社会核心价值系统。
意识形态话语实践的转型,必定影响青年学生的价值认同。总体看来,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话语实践经历着以下两方面转型:其一,在内容上,由政治话语实践向文化话语实践转型。改革开放前,中国是凭借政治话语实践建构起来的社会,社会结构表现为高度政治化和组织化;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利益为基础的社会秩序迅速发展,意识形态话语实践伴随社会秩序的变革从国家、阶级等领域推进到文化乃至日常生活领域,实现了从政党的政治话语向日常的文化话语的全面转向。其二,在形式上,由显性话语实践向隐性话语实践转型。高度政治化的显性意识形态话语实践是冷战时代的产物,随着后冷战时代到来,显性意识形态话语实践逐渐被隐性意识形态话语实践取代。上述两个方面的转型,直接导致意识形态话语实践在建构价值观时遭遇双重张力,即建构一元价值观与多元价值观、冲突性价值观与包容性价值观之间的张力。当前“原理课”不能协调和平衡意识形态话语实践的这种建构张力,使得课堂成为不同价值观的冲突场所,从而影响青年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认同。
“原理课”作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主渠道和核心课程,主要承担着塑造意识形态话语共识的功能,为了适应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发展态势,“原理课”的意识形态叙事迫切需要转换传统话语叙事方式,从话语独白转向话语链接,实现“原理课”政治话语与青年学生生活话语、“原理课”理论话语与青年学生实践话语、“原理课”价值话语与青年学生价值话语之间的链接。
“原理课”要实现“政治话语共识”的意识形态叙事功能,既要与社会生活实际相联系,又要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相结合,这两者的结合方式是“原理课”政治话语与青年学生生活话语之间的链接。实现这两种话语链接的根本途径是将“原理课”回归生活世界。生活世界是“原理课”政治话语产生的背景,也是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领域。当代大学生所处的生活世界主要包括校园生活、社会生活和网络生活三个领域,将“原理课”根植于这三个领域,并不意味着把政治话语庸俗化,而是在青年生活世界中探寻政治话语的生长点。
要实现“原理课”政治话语与青年学生话语的链接,可从三个层面着手:其一,“原理课”根植于社会生活转化政治话语。“原理课”意识形态叙事的突出特征是政治性,这就要求:一方面“原理课”的话语系统要与党中央的文件、决议保持高度一致;另一方面“原理课”教师要根据社会生活变化,把党的重要文件、重要会议和重要文献等类型的政治话语形象化、故事化、案例化,使严肃理性的政治话语转化为亲民、易于为青年学生接受的生活话语。其二,“原理课”根植于校园生活提炼新话语。教师要在充满活力的大学校园生活中,将青年学生零散、简单和通俗的话语,提炼成新的话语观念、话语思想、话语形式和话语内容,并与政治话语相链接。其三,“原理课”根植于网络生活汲取新话语。网络生活既是青年学生校园生活的拓展和延伸,也是青年学生体验社会生活的重要平台,因而是汲取新政治话语的重要领域。“原理课”要迎合青年学生的信息接收形式和接受心理,大胆汲取网络生活中流行的、健康有益的话语形式和内容。更为关键的是要敢于聚焦网络生活中青年学生关心的重大现实问题,比如利益分配问题、反腐倡廉问题,汲取青年学生讨论这些问题的言说方式和话语形式,从而实现“原理课”政治话语与青年学生话语的链接。
“原理课”话语体系既是一套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相关的理论话语体系,又是一套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实践话语体系。“原理课”理论话语的目标是秉持理论逻辑的内在同一性,超越经验和教条,以一种彻底讲理的方式实现理论认同,使青年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原理课”实践话语的目标是引导青年学生在深刻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基础上,既能理性分析社会主义改革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现实问题,又能明确把握自身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这就决定了“原理课”要建构课堂理论话语与青年学生实践话语之间的有效链接,即“原理课”理论话语以青年学生实践为导向,能够对青年学生的实践问题做出回答,并向青年学生的实践话语转化。
要实现“原理课”理论话语与青年学生实践话语之间的有效链接,要从两个层面着手:其一,在理论话语层面,“原理课”教师要做好“理论翻译”,把概念化、抽象化的理论话语转化为贴近青年学生实践生活的话语。这就要求教师走进青年学生的精神世界,关注青年学生的实践需求,引导学生走出实践困境,在理论与实践的交汇点寻找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的思想资源,提升“原理课”理论话语对青年学生实践发展的解释力。其二,在实践话语层面,“原理课”理论话语既要以青年学生实践发展为导向,又要深入实践语境揭示青年学生实践的内在矛盾结构,促进青年学生投身社会实践,引导青年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推进自身实践。这就需要诉诸问题逻辑形式,以青年学生的实践和实践中的青年学生为核心,建构“斟别实践问题——回应实践问题——解决实践问题”的话语逻辑,从而搭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深度关联。总之,要建立理论话语与实践话语之间的链接,最终是要使青年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内化于认同、外化于实践。
凝聚价值话语共识,是“原理课”意识形态叙事的落脚点和归宿。“原理课”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引导青年学生认同和支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期望的价值理念,实现这一重要目标的根本方式是对青年学生进行价值引导和价值传承,即建构“原理课”价值话语与青年学生价值话语有效链接。如何使青年学生认同社会主流价值是判定“原理课”意识形态教育成效的关键,这就决定了实现价值话语链接,是“原理课”意识形态教育的应有之义。
要实现“原理课”价值话语与青年学生价值话语之间的有效链接,可从三个层面着手:其一,消除价值话语霸权。当前“原理课”价值话语表达方式主要是劝导和控制,这使得青年学生的价值话语处于疏于引导和被压抑状态,是典型的价值话语霸权。消除这一现象,要构建师生之间的价值话语对话,“原理课”教师既要树立平等的教学观,尊重青年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师生共振共鸣的对话环境,又要转换角色,改变传统的灌输者和权威者专断角色,以引导者和协调者身份与青年学生进行交流和对话。其二,处理好一元与多元、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价值话语矛盾关系。由国内外多元利益和价值格局造成的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价值话语矛盾,以一元与多元价值话语矛盾形式表现于“原理课”,这对青年学生的价值话语建构造成极大冲击。“原理课”教师既要引导青年学生深刻认识人类追求差异、多元和个性价值的社会根源和人性根源,让学生对不同的价值话语予以充分理解,又要引领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在多元价值话语中保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价值话语的主导地位。其三,建构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有机关系。“原理课”的基本任务是对青年学生进行社会价值观教育,教师需要把握社会价值引领的正确方向。但是,社会价值只有契合青年学生成长需要才有可能被认同和接受,这就需要建构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有机关系,让青年学生价值话语和社会主流价值话语处于有机统一中,真正提高“原理课”意识形态教育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