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唐宋时期土坑洞室墓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2018-01-31 07:39朱世学
关键词:随葬品墓道土坑

朱世学

(恩施自治州博物馆, 湖北 恩施 445000)

墓葬是考古调查和发掘的主要对象,同时也是考古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唐宋时期,三峡库区考古发现了一种特殊的墓葬形制——土坑洞室墓,其建造方法是,从地表往下先挖一长方形竖穴坑作为墓道,然后在墓道的一端或长的一侧横穿掏洞作为墓室。这种特殊形制的墓葬在湖北秭归、巴东及重庆奉节一带均有发现,对于研究峡江地区的丧葬文化及民族族属具有重要价值。

一、考古发现的土坑洞室墓

1.三峡湖北库区考古发现的土坑洞室墓

(1)秭归庙坪土坑洞室墓

1996年,秭归庙坪遗址[1](位于秭归县郭家坝镇楚王井村十一组)共发现唐宋时期的土坑洞室墓23座,墓葬形制基本相似,纵剖面呈靴形,由封门石和洞室二部分构成。

如M54,洞室为平顶,直壁,高100~116厘米。洞底呈长方形,东高西低,长410厘米、宽106厘米。东侧残存封门石三层。单人仰身直肢葬,女性,30~40岁。随葬品9件,有剪轮五铢、铁叉、板瓦、瓷盘口壶等。

M88,洞室弧顶,直壁,高75~170厘米。墓底呈长方形,东高西低,长344厘米、宽106厘米。墓底纵向平铺四排青灰砖,砖为长方形,有的长侧面饰几何纹,平面为绳纹,其余均为素面。东侧残存封门石六层。人骨及葬具均朽。随葬品4件,有铜镜、瓷盘口瓶、板瓦及开元通宝等。

M89,洞室弧顶,直壁,高48~114厘米。墓底呈不规则长方形,东高西低,长350厘米、宽66~102厘米。东侧残存封门石三层。人骨零乱,葬具已朽。随葬品2件,有铜镜、瓷盘口瓶等。

M34,洞室顶部被毁。墓底呈坡状,东高西低,长236厘米、宽48~68厘米。单人仰身直肢葬,男性,30~35岁。葬具已朽。随葬品27件,有瓷罐、瓷杯、瓷盏以及政和通宝、元祐通宝、皇宋通宝、熙宁通宝、元丰通宝、嘉佑通宝、开元通宝、至道元宝、天圣元宝、圣宋元宝、天禧通宝等。

M78,洞室弧顶,弧壁,残高104厘米。墓底呈坡状,东宽西窄,东高西低。残长250厘米、宽60~70厘米。东侧残存封门石四层。葬具已朽。单人仰身直肢葬,男性,18~20岁。随葬品5件,有瓷碗、瓷盏、瓷罐及天圣元宝等。

M82,洞室弧顶,直壁,残高62~105厘米。墓底呈长方形,东宽西窄,东高西低,长270厘米、宽72~80厘米。东侧残存封门石二层。葬具已朽。单人仰身直肢葬。随葬品2件,有瓷罐、瓷盏等。

M38,洞室弧顶,直壁,残高54~138厘米。墓底呈长方形,东高西低,长325厘米、宽110厘米。墓底南北两侧有生土二层台。单人仰身直肢葬。葬具已朽。殉马一匹。随葬品6件,有瓷罐、瓷洗、瓷碗、铁马踏、银头饰及开元通宝等。

M42,洞室弧顶,直壁,残高24~78厘米。墓底呈不规则长方形,东高西低,长244厘米、宽70~160厘米。葬式不详,葬具已朽。随葬品7件,有瓷碗、瓷罐、铜匙、铜片及开元通宝等。

M44,洞室弧顶,直壁,残高248~90厘米。墓底呈不规则长方形,东高西低,长292厘米、宽64~84厘米。东侧残存封门石二层。单人仰身直肢葬,男性,30~45岁。葬具已朽。随葬品3件,有瓷罐、漆木器及铜丝等。

M83,洞室圆弧顶,直壁,残高62~110厘米。墓底呈长方形,东高西低,长284厘米、宽68~76厘米。东侧残存封门石三层。人骨、葬具均朽。随葬品12件,有瓷熏炉、瓷罐以及宋元通宝、圣宋元宝、至道元宝、政和通宝、皇宋通宝、开元通宝等。

M37,洞室圆弧顶,直壁,残高62~122厘米。墓底呈长方形,东高西低,长271厘米、宽116~124厘米。单人仰身直肢葬。葬具已朽。随葬品15件,有瓷执壶、瓷杯、瓷罐、瓷盘、铜珠、银笄、银箍、银镯、银头饰等。

M55,洞室纵断面为斜平顶、直壁,横断面为圆弧顶、弧壁,残高110~118厘米。墓底呈不规则长方形,东高西低,长462厘米、宽78~114厘米。东侧残存封门石一层。人骨、葬具已朽。随葬品仅瓷碗1件。

M57,墓口和洞顶均残。墓底东高西低,长240厘米、宽80厘米。人骨、葬具已朽。随葬品3件,有瓷碗、瓷壶等。

M58,洞室纵断面为斜平顶、斜直壁,横断面为圆弧顶、直壁,残高66~89厘米。墓底近长方形,东高西低,长216厘米、宽85~100厘米。葬具及人骨均朽。无随葬品。

M90,洞室纵断面为斜弧顶、弧壁,横断面为圆弧顶、斜壁。残高155厘米。墓底呈长方形,东高西低,长314厘米、宽102厘米。人骨不全,葬具已朽。随葬品98件,有瓷罐、板瓦、漆木器、银筷、银下颌托以及开元通宝、天禧元宝、政和通宝、元祐通宝、皇宋通宝、熙宁通宝等。

M60,洞室纵断面为斜平顶、直壁,横断面为圆弧顶、弧壁,残高24~102厘米。墓底呈长方形,东高西低,长360厘米、宽96厘米。人骨被扰乱,葬具已朽。随葬品11件,有瓷罐、瓷碗、瓷盏、瓷瓶、板瓦、铜镜以及无文剪轮铜钱等。

M62,洞室圆弧顶,弧壁,残高62~170厘米。墓底呈不规则长方形,东高西低,长476厘米、最宽处91厘米。东侧残存封门石十一层。人骨被扰乱,葬具已朽。随葬品4件,有筒瓦及天圣元宝等。

M73,洞室纵断面为斜顶、弧壁,横断面为圆弧顶、直壁,残高74~150厘米。墓底呈不规则长方形,东高西低,长410厘米、宽54~114厘米。东侧残存高90厘米的封门石。人骨、葬具已朽。随葬品27件,有瓷碗、瓷洗、瓷壶、瓷盏、瓷盘、瓷碟、铁刀、石砚等。

M79,洞室纵断面为,弧顶、弧壁,横断面为圆弧顶、直壁,残高130厘米。墓底呈长方形,东高西低,长260厘米、宽58厘米。东侧残存高84厘米的封门石。人骨、葬具已朽。随葬品26件,有铜环及熙宁元宝、天圣元宝、景德元宝、圣宋元宝、元祐通宝、天禧通宝、元丰通宝、至圣元宝、祥符通宝、开元通宝、至和通宝、大观通宝等。

M85,洞室弧壁,残高55厘米。墓底近长方形,东高西低,长210厘米、宽82厘米。单人仰身直肢葬,葬具已朽。随葬品4件,有瓷碗、瓷盏、瓷罐等。

M101,墓口及洞室均遭破坏,洞室残高44厘米。墓底呈长方形,东高西低,长202厘米、宽80厘米。单人仰身直肢葬,女性,21~24岁,葬具已朽。随葬品3件,有瓷碗、瓷碟及开元通宝等。

(2)秭归望江土坑洞室墓

1998年,秭归望江墓群[2](位于秭归县望江村二组)发现唐宋时期的土坑洞室墓5座,墓室呈长方形,均以乱石封门,部分有短斜坡墓道。

M14,长方形土坑洞室墓,长610厘米、宽125厘米、深188厘米。随葬铜镜、盘口壶、瓷罐以及铜钱等。

M76,长方形土坑洞室墓,长170厘米、宽90厘米、深130厘米。随葬瓷罐、瓷碗等。

M78,长方形土坑洞室墓,长120厘米、宽75厘米、深60厘米。随葬瓷罐及铜钱等。

M82,长方形土坑洞室墓,长310厘米、宽130厘米、深160厘米。随葬铜钱等。

M84,长方形土坑洞室墓,长260厘米、宽90厘米、深180厘米。随葬瓷碗及铜钱等。

(3)秭归何家坪土坑洞室墓

2001年,秭归何家坪遗址[3](位于秭归县郭家坝镇楚王井村十一组)发现宋代土坑洞室墓1座,编号M4。墓口残,斜壁,残高44厘米。洞室底部呈长方形,长148厘米,宽80~90厘米。残存4层封门石。葬具已朽,人骨保存交叉,单人仰身直肢葬,性别、年龄不详。共出土随葬品43件,有瓷罐、银耳环、银簪以及政和通宝、元丰通宝、熙宁通宝等。

(4)秭归窑湾土坑洞室墓

2002年,秭归窑湾墓地[4](位于秭归县归州镇望江村二组)发现北宋时期土坑洞室墓4座,编号M5、M30、M31、M34。此类墓在坡形地面直接向里挖掘墓室,墓室呈长方形,在箕形洞口沿用大石块垒砌封堵。葬式为仰身直肢,一种头朝北,另一种头朝南。以M34为例,该墓保存较好,洞室呈长方形,墓口距地表98厘米,洞室长370厘米、宽98厘米、高96厘米。洞口用大石块封堵,骨架保存较差,仅见头骨。随葬有青瓷盘口壶、碗个1件和“开元通宝”2枚。

(5)巴东雷家坪土坑洞室墓

1997年,巴东雷家坪遗址[5](位于巴东县东瀼口镇)发现土坑洞室墓1座,编号M1。为长方形土坑洞室墓,长304厘米、宽122厘米、高76厘米。墓南端用较大石块封门。墓底呈坡状,南高北低。墓室内平放有一块灰砖。葬具已朽,仅见棺钉5枚。人骨保存一般,单人仰身直肢葬,随葬品2件,有青瓷盘口壶、铁环首刀等。

(6)巴东孔包土坑洞室墓1997年,巴东孔包河遗址[6](位于巴东县东瀼口镇焦家湾村)发现土坑洞室墓2座,编号M103、M107。均开口1层下,顶部已塌陷。

M103墓口开于南面,向北面挖进土洞,人骨架头朝向南面,约为南偏东7度。墓内没有发现葬具,但见有大量铁制棺钉,估计应有木制葬具。人骨架为1个20~25岁的年轻女性,仰身直肢葬,脚端放有一个小香炉,头端放有一个盘口壶,头枕一块青砖,头上有一个银簪。墓口用多块大石块封堵。墓底长338厘米,宽102~110厘米,洞高约60厘米。

M107洞室上部坍塌,墓底有一层铺地砖,由墓口向斜下方延伸,从残存的人骨架来看,头朝向南面,方向为南偏东8度,因此这个土洞墓应是东西向,南高北低,由洞口向下方挖进。墓底铺地砖共长290厘米,宽140厘米,估计洞高约60厘米,南端洞口处有几块石块,估计应是封门用的。随葬品有铜镜、青瓷四系罐、青瓷碗等。

2002年,巴东孔包河墓地[7](位于巴东县东瀼口镇焦家湾村五组)发现唐代土坑洞室墓1座,编号M44。为半洞穴式岩坑单室墓,平面呈长方形,通长208厘米。此墓在建造时,先在地表挖一长154厘米、宽100厘米、深156厘米的竖穴岩坑后,再在岩坑北壁从地表向下深38厘米的地方向北挖洞穴。洞穴为弧顶,墓底至顶高118厘米,墓底长208厘米、宽80厘米。葬具无存,人骨架仅存腐朽痕迹,头向南,为仰身直肢。随葬器物有银簪2件以及铁棺钉等。

(7)巴东高桅子土坑洞室墓

2006年,笔者主持发掘的巴东高桅子遗址[8](位于巴东县信陵镇西瀼坡村10组)发现唐代土坑洞室墓1座,编号M3。该墓呈南北向,依山面江而葬,因地质滑坡,南部墓圹缺失,土坑残长230厘米、宽102厘米,墓底距地表深130~150厘米。从北部残存的墓圹形制看,应为土坑洞室墓,因地质滑坡虽不见封门石,但铺地砖尚存,地砖分两种规格,一种为方形砖,长宽均为34厘米、厚4厘米,表面光滑,背面饰戳印纹;另一种为条形砖,长34厘米、宽16厘米、厚4厘米,表面光滑,背面无纹饰,与东汉到六朝时期的墓砖形制及规格都有较大差别。清理过程中发现人头骨1具和部分肢骨残片,死者头朝南,脚朝北,发现多枚铁棺钉。头骨附近出土随葬器物4件。器形有青瓷四系盘口壶、青瓷碗、银下颌托等。

2.三峡重庆库区考古发现的土坑洞室墓

(1)奉节上关土坑洞室墓

1998年,奉节上关遗址[9](位于奉节县白帝镇白帝村)发现唐代土坑洞室墓8座,洞室墓形制为长方形或圆角长方形,分斜坡墓道和横穴墓室两部分,通常以石封口,墓室内靠近墓道一端随葬器物,里侧则葬人。骨架大多保存完整,均为仰身直肢。

M15,长方形土坑洞室墓,墓底长360厘米、宽110厘米、高205厘米。葬式不明。随葬有瓷盘口壶等。

M20,长方形土坑洞室墓,墓底长223厘米、宽90厘米、高310厘米。单人仰身直肢。随葬有瓷盘口壶、石串珠、铜簪等。

M22,圆角长方形土坑洞室墓,墓底长240厘米、宽100厘米、高95厘米。单人仰身直肢。随葬有瓷盘口壶及开元通宝等。

M29,长方形土坑洞室墓,墓底长280厘米、宽90厘米、高185厘米。单人仰身直肢。随葬有陶双口罐、残铁器等。

M34,长方形土坑洞室墓,墓底长520厘米、宽150厘米、高174厘米。单人仰身直肢。随葬有瓷盘口壶、铜护颌及开元通宝等。

M42,圆角长方形土坑洞室墓,墓底长310厘米、宽98厘米、高110厘米。单人仰身直肢。随葬有瓷盘口壶等。

M43,长方形土坑洞室墓,墓底长220厘米、宽100厘米、高66厘米。葬式不明。随葬有瓷盘口壶、唾壶、水晶饰品、铜镜、石砚等。

M44,长方形土坑洞室墓,墓底长305厘米、宽140厘米、高140厘米。单人仰身直肢。随葬有瓷盘口壶、铜护颌及开元通宝等。

在该遗址另发现宋代土坑洞室墓1座,编号M50。斜坡墓道残长0.33米、宽0.88米,墓室外长2.23厘米、宽0.77米、深1.2米。内一骨架,保存较好,侧身屈肢。随葬器物多置于墓道与墓室交接处,共8件,有青瓷斗笠碗、青瓷碟、釉陶钵、釉陶双系罐、釉陶高足杯、铁棺环等。

(2)奉节宝塔坪土坑洞室墓

2000年,奉节宝塔坪墓地[10](位于奉节县永安镇窑湾村)发现唐宋时期的土坑洞室墓31座,其中有随葬品的15座,无随葬品的16座。其基本特点是:洞口均朝南,墓葬依山坡走势呈北高南低状态,一般存有北壁,南壁则多数已被破坏,东、西壁尚存。墓底平坦,北低南高,略向北倾斜。根据墓室深浅的不同,可分为两种类型。

A型6座。洞室进深略浅,看上去仅像是在墓壁上方向南伸出的墓檐。墓室整体依山坡走势呈北高南低之势,存有北壁,无南壁。墓底平坦,略向北倾斜。一般在北壁上方墓顶处有伸出的檐,其宽度为15~50厘米,形成浅显的洞室。均无墓道。

如M 1011,洞室略浅,似在墓地北壁上方有墓檐。墓室平面呈长方形,墓底长200厘米、宽76厘米。北壁高67厘米,无南壁。东西壁依山坡走势北高南低,墓底略向北倾斜。墓向正南北向,单人葬,仰身直肢,头向南,人骨不完整,缺头骨。随葬品仅开元通宝铜钱1枚。

M1070,洞室进深略浅,似在墓地北壁上方有墓檐。墓室平面呈长方形,墓底长250厘米、宽80厘米。北壁高98厘米,无南壁,东西壁与山坡走势相同,北高南低。墓底平坦,略向北倾斜。随葬品有四系罐、陶罐各1件。

B形25座。洞室进深较深。有的有墓道,有的无墓道,有的在墓底铺砖,有的在墓壁上设壁龛等。一般为单室,个别为两室,多数葬1人,仅1例葬2人。因有棺钉出土,可知多数使用木棺。

如M1010,洞室较深,无墓道。墓室平面近正方形。墓底长480厘米、宽94厘米。北壁高110厘米,无南壁,东西壁与山坡走势相同,北高南低。墓底平坦,北低南高。单人仰身直肢葬,头向南,面向下。随葬品有盘口壶、执壶、瓜棱罐、铜镜、铜饰及开元通宝等。

M1013,洞室较深,无墓道。双室,墓室平面呈梯形。墓底长390厘米、宽125厘米。整个墓呈北高南低之势,无南壁。在距北壁13厘米处有一道石墙,将墓分成内外两室,内室长130厘米、宽60厘米,外室长260厘米、宽125厘米。双人仰身直肢葬,头向南,面向下。随葬品有盘口壶、铜簪及开元通宝等。此类双室墓目前仅此1例。

M1014,洞室较深,无墓道。墓室平面呈长方形。墓底长376厘米、宽96厘米。北壁高70厘米,无南壁。墓底向北倾斜,且墓底用砖铺砌。墓底砖的规格为28×17×4(厘米)。单人葬,仅存部分散骨。随葬品有四系罐、铜镜、木鞘铁刀、铜饰、石俑、铜钗及开元通宝等。

M1066,洞室较深,有墓道。墓室平面呈长方形。墓室底部长380厘米、宽110厘米。北壁、东壁、西壁高度相等均为170厘米,无南壁。墓顶为拱形。在墓室南部有长方形斜坡墓道,墓道长180厘米。头向南,面向上、单人葬,仅存头骨。随葬品有盘口壶、双系罐等。

M1050,洞室较深,无墓道。墓室平面略呈长方形。墓室底部长180厘米、宽90厘米。北壁高70厘米,南壁缺失。随葬品有双耳罐、小罐、八卦纹铜镜等。

二、土坑洞室墓源于黄河上游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从考古材料看,土坑洞室墓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黄河上游的马家窑文化,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与马厂类型土洞墓占的比例最大,它应是该文化类型的主要葬制之一。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的土洞墓主要发现于兰州土谷台、焦家庄与十里店。其中土谷台共发现土洞墓59座[11]。马厂类型共发现土洞墓435座,其中青海柳湾387座。此外,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黄河上游的齐家文化中亦发现土洞墓48座。由此可见,我国早期土洞墓的分布范围限于黄河中上游及河西走廊等西北地区,而青海东部和甘肃中、西部是早期土洞墓最流行最发达的地区。因此,有学者认为[12]1097,我国土洞墓最早是在黄河上游及其支流湟水等地区首先发源的,然后再往其它地区发展。

早期土洞墓可分为带梯形墓道的洞室墓与长方形墓道的偏洞墓两大类,按墓底结构的形状简称为凸字形墓和曰字形墓。

凸字形土洞墓也称为甲字形墓,主要分布在黄河上游的甘、青地区,并且限于在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马厂类型与齐家文化系统中发现。墓葬的形制特点是,墓底平面呈凸字形,分墓道和墓室两部分,墓道长短不一,平面多一头大一头小呈梯形,也有作长方形的[12]1098。墓室多系横掏式土洞,其平面一般呈圆角长方形或椭圆形,墓室周壁平整,往上内收成穹窿顶或弧形顶。在墓道与墓室之间插堵成排的木棍或木板,也有竖立石块或石板的,起着墓室口封门的作用。洞室内一般都发现有葬具,葬法有单人葬和合葬两种。葬式有仰身直肢、二次葬、屈肢葬等。随葬有陶器与石、骨器等器物。

曰字形土洞墓形制比较特殊,称谓不一,既有称偏洞墓,也有称横穴洞室墓与竖井侧穴墓等。这类形制的洞室墓,除在甘肃、青海等地发现较多,在陕西扶风与长安等地也有发现。其文化性质除马家窑文化外,还有火烧沟文化、卡约文化、辛店文化、沙井文化、先周与西周文化等。其墓葬特点是:先从地表往下挖一长方形竖穴墓道,然后在墓道长边的一侧横掏一与墓道平行的偏洞作为墓室[12]1099。墓室平面呈圆形、椭圆形、长方形或圆角长方形等。洞室里壁从下往上收拢成弧形拱顶。墓道与墓室多处于同一平面上。墓门多用石板封堵。葬具有长方形或吊头木棺,均以圆木为材料。葬式有侧身屈肢、仰身屈肢、二次葬等。随葬品有陶器与石器等。

战国中晚期,关中秦国及其附近如西安半坡、宝鸡李家崖、洛阳中州路等墓地出现此类结构的墓葬。此后,土坑洞室墓结构的墓葬一直在中国西北地区延续,因此,可以说中国西北地区是土坑洞室墓传统的分布区,其它地区显然是受其影响而逐步发展起来的。

三、三峡库区土坑洞室墓与西北游牧民族的丧葬习俗渊源

关于土坑洞室墓的起源,有学者从地理环境、自然条件与建筑形制等方面综合研究,认为土洞墓与窑洞式居住有关[12]1101。

因为早期土洞墓的分布范围,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中、上游及河西走廊等西北地区。该地区在地质构造上属黄土高原地带,这对建造洞室墓具有十分优越的自然条件。据建筑学家刘敦桢先生研究认为:“黄河流域大部分土地覆盖着肥沃而深厚的黄土层,它的厚度自十公尺至三、四百公尺不等。所谓黄土是极细的矿物质砂粒,一般含有若干石灰质,适于筑造墙壁之用。此外具有垂直节理的黄土层,无论受气候侵蚀或人工开凿为壁立状态都比较不易崩溃。”[13]这表明石灰质黄土层是最适于掏洞建造窑洞式居室与墓室的。同时,黄河中、上游地区气候干燥、雨量较少,在窑洞居室或墓室内不会出现积水现象。窑洞还具有冬暖夏凉的优点,所以在黄河中、上游地区能使洞室建筑得到发展,并且延续的时间很长。直到今天,在西北地区,窑洞依然是深受广大居民喜爱的建筑形式。从土洞墓的形制结构观察,它与窑洞式居室是基本相同的,可以说它是地上居民生活的缩影。考古发现的材料也是如此,在新石器时代马家窑、半山、马厂诸类型的遗址中,共发现30多座房屋基址,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作凸字形的居室,即平面形状与凸字形土洞墓极为相似。如在永靖马家湾遗址发现七座马厂类型房子,其中有四座房址平面作凸字形建筑[14]。由此可见,西北地区的早期土洞墓与窑洞居室在时间与构筑形式等方面十分相似,故此推断土洞墓是仿自人们居住的窑洞形式而建造的。

三峡库区自新石器时代开始,便盛行土坑竖穴墓,并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唐宋时期突然出现的土坑洞室墓显然是一种特殊的墓葬形式,其墓葬特点与三峡地区传统的墓葬形制和葬俗迥异,明显是外来民族的丧葬习俗。由于土坑洞室墓自新石器时代的马家窑文化开始便一直流行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在黄河中下游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找不到类似的考古学文化遗存。因此,学术界自然把三峡库区唐宋时期土坑洞室墓的源头与西北地区早期土洞墓联系起来。

三峡库区唐宋时期的土坑洞室墓与西北地区的早期土洞墓相比,虽然时代相差甚远,但学者们研究发现,三峡地区的土坑洞室墓与西北地区如新疆发现的洞室墓有许多相似之处。新疆地区考古发现的洞室墓相当于西汉至唐代,系一支由甘青地区迁徙而来的游牧民族的墓葬[15],其基本特征为:墓葬表面有石堆、石围、土堆等标志;洞室与墓道的长轴方向一致;洞口多用木柱或石板封堵;多有木棺;多单人仰身直肢葬;随葬马头、羊头以及日用品等。

三峡库区的土坑洞室墓同样多用石块封门,多单人仰身直肢葬,多有木棺,特别是殉葬马、随葬环首铁刀等方面的特征与新疆地区的洞室墓如出一辙,它们之间存在明显的内在联系。不过,三峡库区土坑洞室墓也有自身的特点,如头多朝向封门石、年代偏晚(唐代晚期~北宋)、主要随葬当地的瓷器等。鉴于中国西北地区土坑洞室墓出现的时间早、延续时间长、分布区域比较稳定,而三峡库区土坑洞室墓出现的时间偏晚,且无当地的传统。因此,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孟华平先生认为[16],三峡地区土坑洞室墓的出现与中国西北地区流传的洞室墓存在关联,可能系一支由中国西北地区迁徙而来的游牧民族的遗存。

从历史文献中也可以找到一些佐证,据清光绪八年《归州地舆志·卷一》引《舆地纪胜》云:“唐(武宗)会昌三年(843)敕以归降回鹘五十六人置营于此。”并且明确指出“回鹘营在州西二里”。由此可见,唐宋时期,归州一带的峡江地区有北迁而来的回鹘人等游牧民族居住,正是他们带来了三峡库区土坑洞室墓这种特殊的墓葬形制。

回鹘又称回纥,是古代丁零人的后裔。原居漠北,先后役属于匈奴、鲜卑和突厥。隋时,回纥逐渐强盛。627年,回纥以精兵五千破突厥兵十万,从此威震漠北。在唐灭东突厥、西突厥的过程中,回纥都曾出兵协助。745年,唐朝封回纥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在鄂尔浑河流域建立起东起兴安岭、西到阿尔泰山、南控蒙古大沙漠的大汗国,以游牧生活为主。回纥与唐朝的政治关系友好,经济文化交流密切,经常用马匹交换唐的丝织品和茶叶。公元840年,回纥汗国灭亡,大部分回纥人西迁,部分南下到今内蒙古。从《舆地纪胜》的记载分析,回纥汗国灭亡后,应该还有部分回鹘人归依唐朝,其中部分被安置在归州一带。历史上的归州统辖的范围主要在今湖北秭归、巴东、兴山和重庆巫山、奉节一带。目前三峡库区考古发现的洞室墓无论其年代,还是其分布范围都与历史文献的记载相符。由此可见,三峡库区土坑洞室墓可能是回鹘人的遗存。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土坑洞室墓是三峡库区唐宋时期考古发现的一种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它与三峡地区传统的土坑竖穴墓的墓葬形制截然不同,明显是受到西北地区土坑洞室墓结构的影响,带有西北少数民族的风格,是北方游牧民族南迁的结果。从土坑洞室墓随葬器物的特点看,多为当地传统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可见,这批墓葬的主人,虽然保留了西北游牧民族原有的丧葬习俗,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其生活方式已经改变,并部分融入到三峡地区的主流生活之中。尽管如此,丧葬作为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是这个民族宗教观念和民族心理意识的重要反映。因此,各民族在很长时间内都顽强地保留着固有的丧葬习俗,这也是土坑洞室墓这种特殊的墓葬形式能够从遥远的西北边疆流传到长江三峡地区的一个重要原因。说明长江流域自六朝开始到唐宋时期,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不仅促进了长江流域经济的大发展,同时也加快了民族大融合。现今的土家族文化,就是在继承巴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融合汉族以及其它少数民族文化而逐步形成的一种兼容并包的多元文化。土坑洞室墓正是这种多元文化的一个重要体现,是我们研究三峡地区唐宋时期丧葬文化的十分难得的实物资料。

猜你喜欢
随葬品墓道土坑
村头的土坑
小兔的报答
古代陵墓墓道研究
——中国古代陵墓制度研究之四
西安公园上城(一期)考古发掘简报
蒙元墓葬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模糊生死界线:东汉墓内祭奠活动的考古学观察
内蒙古辽代契丹贵族墓葬门道初步研究
“自埋”
浅谈汉代厚葬风俗
岔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