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地区蔬菜产业发展路径观察

2018-01-31 06:07:46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农村经济 2018年12期
关键词:蔬菜基地设施蔬菜

唐 威/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苏南地区紧密围绕建设现代高效农业和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目标,立足“生态、保供、富民”的发展定位,通过扩大设施规模强化辐射,依靠科技提质增效,突出培育高效典型,强化推广服务,促进产销对接,蔬菜绿色供给能力进一步夯实,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不断提升。

发展现状

基地建设持续推进。以省级“菜篮子”工程建设为抓手,大力改善生产条件。南京市建成20万亩省级“菜篮子”工程基地,大力推进市级标准化菜地、蔬菜标准园与优势绿色蔬菜区域的有机结合,完善沟渠路等基础设施;无锡市对划定的市区蔬菜基地持续加大配套设施建设补贴力度,鼓励各类蔬菜生产主体购置遮阳网、防虫网、无纺布等生产配套设施;苏州市建设近30万亩蔬菜基地、近80个蔬菜标准园和一批蔬菜特色镇村,在省内率先实施规模菜田补贴政策。

设施比重逐年扩大。各地设施蔬菜建设呈现出积极性强、档次高、大体量单体比例增高、“四新”应用广泛的特点。2018年上半年,南京市设施农业面积累计已达74.66万亩,占比21.1%;苏州市2015年以来总计投入1.44亿元用于设施蔬菜基地建设,新改扩建22个设施蔬菜基地,面积4129亩。据面上调查,设施蔬菜亩均纯收入8000~10000元,比露地蔬菜高50%以上。

综合技术加速集成。重点推广设施蔬菜连作障碍防控、病虫害绿色防控、水肥一体化等蔬菜全程绿色生产综合技术,农药用量连续两年负增长,重点蔬菜生产基地生物农药使用比例超过50%,绿色防控产品使用占比提高到70%以上。南京市累计创建蔬菜标准园28个,平均提高产业效益15%以上;苏州市启动高标准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和蔬菜标准园创建,全面拓展农药“零差价”服务;无锡市惠山区绿色防控示范区累计建设面积1.5万亩次,2018年全区蔬菜病虫绿色防控示范区成片面积达5400亩。

产业链条不断融合。通过品牌区域结构优化,培育了一批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特色蔬菜板块和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增强蔬菜产品市场竞争力。培育了以六合巴布洛为典型的“休闲观光旅游农业+智慧生态农业+食品深加工与餐饮+农产品电子商务”新业态,以食行生鲜为代表的电子商务模式,以永鸿集团润康公司“种植基地+加工中心+物流配送+云厨1站社区店”为代表的直供模式,以吴江三港和常熟惠健为代表的集中统一配送模式。

制约因素

种植面积和生产效益不稳定。随着各地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开展,一些蔬菜种植面积面临流失,给地产蔬菜稳定供应带来难度。蔬菜种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受农资价格上涨、土地流转成本提高、生产用工费用增加的影响,生产成本不断上升,比较效益逐渐降低。

基础设施仍然薄弱。倒春寒、暴雪、冰雹、强降雨等极端天气频繁发生,对蔬菜生产造成严重影响。目前,苏南地区一些地方的蔬菜基地基础设施条件仍有待完善,特别是水利设施建设,部分地区建设标准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蔬菜保险覆盖面低,菜农遭遇自然灾害后的自救能力弱。

标准化生产程度有待提高。目前蔬菜生产还是以一家一户生产为主,规模化经营主体不多,农户接受新技术新观念的能力较弱。基层蔬菜技术推广力量薄弱,蔬菜全程绿色生产技术推广力度不够。蔬菜生产过程中,单环节的技术较多,全程配套的技术特别是绿色生产技术集成不高,影响优质绿色农产品的有效产出。

对策建议

注重布局规划。苏南地区蔬菜产业发展上,要以满足长江经济带及长三角大中城市居民高端消费需要为目标,从传统种植向高端设施化、产品精品化方向发展,根据资源优势特色,科学筛选特色蔬菜产业,优先发展城郊叶菜、特色高效蔬菜生产,主抓都市圈蔬菜产区和苏南沿江精细蔬菜产区向高端蔬菜、精致叶菜以及功能性蔬菜等方向调整。结合永久性“菜篮子”基地建设,调整蔬菜生产区域布局,推动高标准蔬菜基地建设和蔬菜标准园进行大棚、防虫网等生产设施提档升级。

加强科技支撑。稳定基层农业技术人员队伍,积极引导基层科技人员,特别是乡村“土专家”深入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大力推广蔬菜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及新装备,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加强高效、高产、优质、生态、安全种植技术的引进吸收和集成开发,全面推广科学的轮作模式。推进化肥减量施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水肥一体化等节肥技术。强化病虫害统防统治和全程绿色防控,突出防虫网、杀虫灯、诱杀等物理防控技术的普及应用。实施新一轮设施农业提升行动,改造提升现有的蔬菜设施。加强农机与农艺融合,加快蔬菜生产机械、设备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

强化服务指导。大力扶持和培育生产主体,提升职业菜农生产经营能力。以市场为导向,在做好本地市场供给的同时,把眼光放在外地市场的开拓上,引导农民生产适销对路的优质产品。建立以信息和市场指导蔬菜生产的服务机制,提高对市场信息的快速反应能力。大力发展产地直供、产销对接、定点配送、电子商务等直供直销模式,减少流通环节,让生产者与市场有效对接。积极鼓励和发展大型零售商贸企业自建基地,构建以销定产的订单式营销模式,使生产更贴近市场,实现生产与市场的互促和共赢。

全产业链提升。积极对接市场需求,加快配置相应的预冷设施、整理分级车间、冷藏库,以及清洗、分级、包装等设备,引导支持生产基地开展分等分级与包装标识,构建现代化的蔬菜冷链加工配送体系。创新蔬菜产品流通模式,推广中央厨房、直营直销、电子商务等模式。积极发展蔬菜精深加工,鼓励开发功能产品。依托产业特色和生态环境,在科普教育、休闲观光和文化传承等方面拓展功能。□

猜你喜欢
蔬菜基地设施蔬菜
民生设施非“摆设”
今日农业(2021年20期)2022-01-12 06:10:18
奇怪的蔬菜
农谷三安模式 蔬菜基地大白菜喜获丰收
今日农业(2020年22期)2020-12-25 02:30:18
警惕环保设施安全隐患
蔬菜
小太阳画报(2020年3期)2020-04-24 09:28:13
我最喜欢的蔬菜
参观曹家桥蔬菜基地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
中国公路(2017年5期)2017-06-01 12:10:10
现场
喜剧世界(2016年22期)2016-12-06 21:58:34
擅自启用已查封的设施设备该如何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