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惠霞
(江苏省常州市中医医院,江苏 常州 213003)
在心内科临床中,急性心肌梗死作为常见病与多发病之一,具备病情严重、发病急促、并发症都等特点,导致其临床治疗的难度较高,一旦发病需及时救治,否则可能危及患者的安全[1]。鉴于此,为了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我院在治疗期间积极配合了预见性护理,获得了满意效果,现将具体情况作如下总结:
将本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作甲乙两组,各60例。甲组性别:女性29例、男性31例;年龄:62岁-82岁,平均是(70.85±2.55) 岁;心肌梗死部位:心肌下壁33例、心肌前壁27例。乙组性别:女性30例、男性30例;年龄:63岁-81岁,平均是(69.88±2.54) 岁;心肌梗死部位:心肌下壁32例、心肌前壁28例。两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已经知情同意,比较其一般资料的结果提示差异不显著,可比较,P>0.05。
甲组配合基本护理,内容包括了常规的健康教育、疾病监测、相关注意事项告知等。乙组在基本护理的同时配合预见性护理,具体操作如下:
1.2.1 制定预见性护理计划
患者入院后,护士积极配合主治医生为其开展一系列而检查,内容包括意识、呼吸、血压、心率、脉搏等等,然后根据检查结果,为患者制定一套有针对性的预见性护理计划。与此同时,护士对患者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提前预估,并根据不同的问题提前明确对策,便于及时处理问题,保障治疗安全。
1.2.2 实施预见性心理疏导
为确保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护士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动态及情绪变化,并始终面带微笑,以和蔼的态度为患者提供服务。在具体施护过程中,必要时护士可以通过心理疏导预防患者产生一些焦虑、抑郁情绪,可以通过介绍疾病治疗方案以及治疗成功的案例,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有助于提高其治疗依从性,确保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主动配合治疗。
1.2.3 预见性并发症护理
早上9点至中午12点是患者并发症的好发阶段,期间护士务必提前制定好并发症预防处理机制,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加强病房巡视,间隔15min观察心电图情况,并详细记录患者的体征变化情况,一旦发现任何异常需立刻上报主治医师,并遵医嘱进行处理,保障患者安全治疗。
(1)分别采取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状态,分值越高说明心理状态越差。(2)借助生活质量综合评价表(GQOLI-74)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包括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以及物质生活4项内容,分值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高。
文章数据均采取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例(%)] ”表示计数资料,“x2”检验;用“(±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若P<0.05则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甲组患者护理后的SDS评分为(52.56±2.02)分、SAS评分为(48.03±3.01)分;乙组甲组患者护理后的SDS评分为(40.20±1.08分、SAS评分为(35.25±2.56)分,乙组患者护理后的SDS评分与SAS评分均低于甲组,P<0.05,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后,甲组患者的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以及物质生活评分依次是(62.55±2.01)分、(62.39±2.12)分、(66.58±3.32)分、(68.88±5.20)分;乙组依次是(75.58±1.88)分、(76.62±3.24)分、(80.21±1.39)分、(85.25±1.21)分,乙组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高于甲组,P<0.05,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通常情况下,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群体以中老年人为主,发病后表现出呕吐、恶心、胸骨疼痛以及上腹胀痛等症状,病情十分危重,需要及时入院接受治疗。在具体治疗期间,为了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确保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以及较高的生活质量,常在治疗中配合优质的护理服务[2]。
本研究中,乙组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均优于甲组,P<0.05,对比有统计学意义。预见性护理是基于基本护理而发展起来的一种临床护理模式,其不仅可以凸显“以人为本”的原则,而且还会对患者的心理状态、情绪变化给予高度重视,通过提前预估可能出现的问题,然后提前准备好应对措施,能够确保护理期间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全面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3]。
综上,预见性护理可以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具备较高的临床价值,建议广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