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悌芳,周 健*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 / 中医药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30)
导管引流是临床常用的技术,水封瓶多用于胸腔闭式引流术,引流气体,但携带不方便[1]。胃肠减压球可引流液体气体,引流袋多用于引流体液,但压力不稳定,需要护士反复挤压,不便于计量,容易反流引发感染。当引流性状为液体夹杂气体时,一次性水封瓶更便捷和安全。在临床取得较好的疗效。
2016年我科收治的3例病人:第一例左上肺鳞癌并发气管食管瘘,从胃管端持续水封瓶引流;第二例食管癌并发气管食管瘘,胃造瘘口处持续水封瓶负压吸引;第三例食管癌并发心包瘘,心包积液积气,用中心静脉导管持续接水封瓶引流。
第一例患者需要机械通气。胃肠减压气体较多,减压球瞬间充盈,需要护士时刻挤压,保持负压,不仅增减护士工作量,引流负压不稳定,忽高忽低[2],导致引流中断,影响患者通气。予更换一次性闭式引流瓶Ⅲ型,压力差在8-12cmH2O,接负压持续吸引.后期患者更换鼻空肠管,肠端营养,胃端水封瓶吸引,引出胃液量比较直观,便于计量和观察胃液的性状和量。
第二例患者机械通气,胃造瘘管在位,接引流袋瞬间膨胀,予更换,方法同第一例.
第三例食管癌患者,CT示心包积气,少量积液,双侧胸腔积液,在CT下行心包穿刺,B超下行心包穿刺引流术,采用的都是美代14号中心静脉导管包,连接方法同第一例.使用一次性闭式引流瓶避免气体上浮回心包。
置管前常规准备,导管置入后由于一次性闭式引流瓶导管较粗,易牵拉,心包引流管固定用3M透明敷料及自制的3M弹力胶布加固导管在贴膜的出口处.胃管和胃造瘘管常规固定,所有管道均二次固定。水封瓶悬挂床边,连接负压,留有翻身的空间.护士观察水封腔水柱波动,气泡溢出情况,气泡突然持续增多减少需查找原因,排除引流装置漏气或导管堵塞[3]。根据患者气喘情况,导管粗细,引流液的量,气泡溢出情况决定负压的大小,是否连接负压.是否更换单瓶或者负压球。
这三个案例中,积液积气已经影响患者的通气,均需紧急置管排气减压。所选材料均简单易取。两例食管气管瘘患者,气体量比较多,而心包瘘患者气体量相对少,使用水封瓶能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量、性状,保证持续吸引的有效性。心包持续引流装置简单,便于导管冲洗和留取标本,不易堵管[4]。负压可调节且稳定,防止反流,减少感染,减轻护士工作量[1]。
在护理急危重症患者过程中,为了达到不同的临床需要效果,我们需要各式各样的导管和吸引装置。有研究显示负压球产生的负压值最大100cmH2O,但很快降至20-25cmH2O;封闭式负压吸引负压值在40cmH2O,且负压值稳定[2]。胃肠减压球及一次性引流袋管径相对细,水封瓶管径较粗[5]。因此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可以根据引流的目的、所需效果灵活选择相应的引流装置。
综合临床实践经验,总结一次性闭式引流瓶的优点:引流液性状比较直观,引流量便于观察和记录,负压吸引持续不间断,保证了引流有效性。在引流气体时不需要护士持续挤压,频繁更换引流袋,中断了引流,增加工作量和感染几率。护士通过观察水柱波动和气泡溢出情况判断引流的通畅性。此外护士在忙于日常工作时还可以通过耳朵听气泡溢出的声音来关注引流的有效性,做到护理观察不间断。此次案例中三例患者神志都是清醒状态,且长期病痛折磨,心理脆弱而敏感,通过听,他们知道:气泡被引流出来,气喘会减轻,导管是有效的,医生是可信的。这样也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
缺点:一次性水封瓶导管粗,瓶身重,限制了患者的活动。疾病后期需及时评估适时更换引流装置或者拔除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