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与文人
——明末徽州书画商王越石与鉴藏家的交往

2018-01-31 01:22范金民
关键词:画舫书画

范金民

(南京大学 历史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商人与文人,是明清时期人际关系的重要内容,然则既有研究大多集中在对商人与士大夫之间关系的探讨上,而于商人与书画鉴藏家的交往方面,殊少注目。明后期,在江南士人和徽州等地文物商人的共同作用下,江南书画古董收藏蔚然成风,文化艺术品市场持续繁盛。然而对于在书画古董收藏鉴赏领域扮演过重要角色的书画商人,传统记载文献方面一直缺少,既有研究也一直未有足够的重视。

明后期,在著名的徽州书画商群体中,商人王越石极为活跃,颇负时誉。学界相关研究予其较多关注的是张长虹,其《品鉴与经营:明末清初徽商艺术赞助研究》一书,已多叙述。惟所用事例较少,不少一手记载未曾资用,因而对于王越石的形象,还不够丰满,故专作考察。今主要依据其时书画鉴赏家的零星记载,初步勾勒著名书画商人王越石的形象,试图充实明末艺苑交游书画鉴藏的内容,敬请行家指正。

王越石,徽州书画商吴其贞《书画记》称其为居安人,有时又写作“黄越石”,恐即居安黄氏。居安,在休宁县东,是黎阳东乡的14个村之一①道光《休宁县志》卷1《疆域·隅都》,第11页,道光三年刊本。。居安黄氏,自元代至正年间起即肇兴②道光《休宁县志》卷 20《氏族·姓氏》,第10页。。吴其贞说,王越石“与黄黄石为姑表兄弟,系颙若亲叔也”③吴其贞:《书画记》卷2“王叔明《破窗风雨图》纸画一卷”条,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75页。。黄黄石即歙县人黄正宾,《明史》《明史列传》等有传,大要言其以捐赀入为郎中,仗义建言而遭廷杖,凭藉声气,游于搢绅间,但未记其收藏事项。明末清初人姜绍书称,“有王廷珸者,字越石,惯居奇货,以博刀锥”,“黄石名正宾,以赀郎建言廷杖,凭藉声气,游于搢绅,颇蓄鼎彝书画,与廷珸同籍徽州,称中表,互博易骨董以为娱”④姜绍书:《韵石斋笔谈》卷上“定窑鼎记”条,《美术丛书》二集第十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310页。。可见时人常常提及的王越石,名廷珸,所谓越石是其字,休宁县居安人,与一时颇有名气的黄正宾为姑表兄弟,专门从事书画古玩买卖。黄正宾“由懋迁起家,虽仕至玺卿,而会计之精,徽贾推为领袖。日献素拥厚资,牙筹营运,惟日孳孳”⑤姜绍书:《韵石斋笔谈》卷上“文王鼎”条,《美术丛书》二集第十辑,第1307页。。当万历后期李三才为凤阳巡抚博综奇玩时,曾为其罗致名品,南明福王时,黄流寓丹阳,以贺日献为居停主人,贺出资授黄,将在苏州阊门开店,而逐什一之利,不意黄至苏而殁。黄之彝鼎花觚悉为贺有。

吴其贞又提到王弼卿、王紫玉,“二人越石弟”⑥吴其贞:《书画记》卷2“倪云林《竹梢图》小纸画一幅”条,第80页。;王晋公,“越石之侄,鉴赏书画得于家传”⑦吴其贞:《书画记》卷4“李唐《夜游图》大绢画一幅”条,第139页。。王颙若,“三世皆业骨董,目力过人,为人温雅,余一见便为莫逆交”⑧吴其贞:《书画记》卷1“陆天游《草堂》小纸画一幅”条,第4页。;在杭州的王君政,曾收藏过陆游的《七言梅花诗三首》一卷“书法秀媚”,卷后有元杨铁崖、朱育、倪云林和明王百谷等人题跋。该人为“越石从侄,亦业骨董”⑨吴其贞:《书画记》卷3“陆放翁《七言梅花诗三首》一卷”条,第90页。。姜绍书提到,顺治四年(1647)“有歙人王君正”求见,愿效居间者⑩姜绍书:《韵石斋笔谈》卷上“文王鼎”条,《美术丛书》二集第十辑,第1307页。,大约即是其人。

如此,仅在崇祯年间,王越石不但自己经营书画,至少两个弟弟即王弼卿、王紫玉,两个侄儿即王晋公、王颙若和一个从侄即王颙若,均从事收卖书画营生,自其父辈起至其子侄辈,三世皆业古董,是居安的古董经营家族。在崇祯十五年(1642),吴其贞说王越石“一门数代,皆货骨董,目力过人,惟越石名著天下,士庶莫不服膺。客游二十年始归,特携诸玩物访余于怡春堂,盘桓三日而返”⑪⑪吴其贞:《书画记》卷2“王叔明《破窗风雨图》纸画一卷”条,第75页。⑫张廷玉等:《明史》卷288《文苑四·李日华》,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7400页;钱谦益:《恬致堂集序》附,赵杏根整理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1-2页。。考察其实际书画营生时间,可知王越石万历后期起即已继承父辈之业,从事古董营生了。

万历末年起,在江南的书画销卖场和书画鉴赏场合,每每可见王越石的身影。

(一)王越石与李日华

嘉兴人李日华,字君实,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官至太仆少卿。恬澹和易,与物无忤,工书善画,博物好古,长期收藏鉴赏书画,是驰名全国的鉴赏家,《明史》有传⑫⑪吴其贞:《书画记》卷2“王叔明《破窗风雨图》纸画一卷”条,第75页。⑫张廷玉等:《明史》卷288《文苑四·李日华》,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7400页;钱谦益:《恬致堂集序》附,赵杏根整理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1-2页。,王越石与其数数往来。天启五年(1625),王越石携四仙古像往李日华家,请其题语,李“为拈铁拐一帧涂抹之”。学士钱溥所藏定武《兰亭》,楮墨拓法俱精古,非赝物,李日华曾在嘉兴人沈德符处见过,“王越石不知得于何处”。王又辅之以《萧翼赚兰亭图》,题为阎立本,李判定为“伪笔也”。天启六年,王越石以断烂《长沙帖》四册请李日华评定。倪云林着色山水,李日华前后见过五六幅,各有意态。崇祯元年(1628)三月,在南京,王越石出示一幅,系倪云林“为周南老作者,云岚霞霭,尤极鲜丽”;在南京西察院,王越石携带卷轴拜访李日华,其中倪瓒着色山水小景,“单幅树石,浑厚修耸,云霞鬱浡,闪烁不定,真杰作也。世传《雅宜山图》,恐未必胜此。特是帧晚出,未腾声价耳。乃写于周南老斋中,而周以为家珍者”。后王越石又持宋元画册访李日华,其中有赵元裕细竹一幅①李日华:《六研斋笔记》卷1,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年,第16页;卷2,第32页;卷4,第64页。李日华:《六研斋二笔》卷2,凤凰出版社,2010年,第116-117页;卷4,第146页。李日华:《六研斋三笔》卷3,凤凰出版社,2010年,第227页。。对王越石所藏,李日华更惊羡不已,屡屡不吝笔墨,品题珍品之价值。《题王越石藏画册》谓:“绘事于人转亲,为计转密,越墙壁而披屏障,辞悬玩而入卷舒。单裁狭制,燕封曲房,以为未足。又集诸名笔为长筴,以便登舻走毂,盖欲无刻不俱也。然既与骖乘毕轮,必须子瑕、南子。越石破百亩园田,竭半生心力,而后有此。向令有福者一旦挟之,即上清真官,拥万天姝,御八轮车,飞行云空,其乐不踰是也。余涩囊不足办此,为优昙一现而已。”②李日华:《恬致堂集》卷37,第1358-1359页。《为王越石题画》谓:“此幅蓊鬰泬漻,高古澄澹,是宋人得巨公法而神明之者也。元惟赵荣禄、黄一峰可作敌手。然其于巨公犹临济后法派,至高峰断崖,幻住波澜,崚崿太峻太阔,非复肋下筑拳时矣。择法者须具此眼,何必影响寻逐,妄出其姓名也。”③李日华:《恬致堂集》卷37,第1359页。《购得王摩诘江山雪霁图装潢就因怀书画友王越石在金陵时自九月至长至不雨溪流皆涸为之怅然》谓:“君舟何处贯虹月,吾室悄然凝席尘。买得辋川千岭雪,未经君眼照嶙峋。呼鸥远隔苍茫外,控鲤难逢汗漫人。一发枯流频怅望,五湖春浪几时新。”④李日华:《恬致堂集》卷6,第300页。由李日华题识可知,王越石是个兼具赏鉴能力的书画商,他不但买卖书画,而且雅通艺道,舍得斥巨资收藏精品珍品。

(二)王越石与汪砢玉

汪砢玉,字玉水,徽州人。其父汪继美,字世贤,号爱荆居士,移居嘉兴秀水莲花溪,“性喜披览传记,遇异书精刻,辄厚直购之,与古名贤书画奇迹杂置满楼,风雨闲暇,即登楼手摭卷帙,吚哦自快。……性又善鉴古,鼎彝环玦,陈列左右,居恒摩挲玩绎,若有深味”⑤李日华:《恬致堂集》卷25《汪爱荆居士传》,第936页。。家有东雅堂,收藏丰伙,贮藏乌斯藏佛大小百余尊,白定宣瓷四件,玛瑙弥勒尊者一座,白玉观音一尊等⑥李日华:《味水轩日记》卷6,万历四十二年十二月十八日,第430页。。汪砢玉雅有父风,大量收藏品题,所辑《珊瑚网》一编,与苏州张丑品题并驾。父子两代是驰骋东南的著名收藏鉴赏家族。汪砢玉与王越石时有书画交往。

崇祯元年,汪砢玉为父母筹集丧葬费,“因出家藏书画,宋元昭代名迹各百余册,卷轴称是,以及虎耳彝,雉卣汉玉,犀珀诸物,易赀襄事。另有古绘两函,犹时时在念”。至崇祯七年(1634)秋,“黄越石忽持前二册来,云得之留都俞凤毛,已售去十余幅。为王右丞团扇小景,许道宁绘池草鸣禽句,张择端《兴庆宫五王弈棋图》,周昉折桂美人,黄筌红蜻蜓淡竹花,赵干梨花,赵昌月下海棠,苏汉臣货郎担,其闺人两两妆束,即宋词平头鞋子双鸾小也。又二婴斗促织,三孺子放风筝,从训养子,石壁松亭,界画极工致。柱上组款三朝供奉李嵩,钱舜举牡丹双桂,梅道人折竹诸册。时越石欲余贯休《应真卷》,为宋王才翁题偈;马和之《破斧图》、思陵楷《毛诗》、吴仲圭写《明圣湖十景册》及本朝诸名公画二十幅,文、沈《落花图咏》长卷,青绿商鼎、汉玉兕镇诸件,余遂听之,易我故物,即汰去其半,不但顿还旧观,幅幅皆胡麻饭仙子矣”⑦汪砢玉:《珊瑚网》卷43《名画题跋十九》,《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18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818页。。汪砢玉记道,崇祯七年重阳日,《胜国十二名家册》,“歙友黄越石携是册至余家”,汪留阅两天。王还出示白定小鼎,“质莹如玉,花纹粗细相压,云蝉翅,蕉叶俱备,两耳亦作盘螭,圆腹三足,炉顶用宋作白玉鸂乌木底”。对此宝物,汪砢玉叹为“真希世之珍也”! 汪砢玉记道,王越石所携其他挂幅,有“李营丘《雪景》,什袭珍重殊甚,然视吾家《山水寒林》,犹伧父也;米敷文《云山茆屋》太模糊;王叔明《一梧图》亦赝物;《南村草堂集》更恶甚;惟文徵仲《仿小米钟山景大轴》有气韵”①汪砢玉:《珊瑚网》卷44《名画题跋二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18册,第833、835页。。王越石所示者,真赝混存,但多精品。

崇祯四年(1631)重九日,王越石持倪瓒、黄公望二画到汪府,“倪画人物古雅,树石苍秀,世谓画人。止龙门僧一幅及不用图书,殆虚语耳。大痴笔法尤古,与荆、巨颉颃矣”②汪砢玉:《珊瑚网》卷33《名画题跋九》,《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18册,第629页。。两幅名画鉴为真迹。汪砢玉记:“前黄规仁持大册来,只十一幅,后越石又持是册来,则多比宋人六幅,倪云林六幅,及赵昌马远二板也。余欲易其半,垂成而不果。”③汪砢玉:《珊瑚网》卷44《名画题跋二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18册,第832页。汪砢玉又记:崇祯十年(1637),“歙友黄越石,欲余仇实父《南极呈祥图》,因此以画相易,云伯虎为某大老作,尚有三轴。余时亦欲其马远山水,即出。向得越石画,为伯虎金阊送别图,易之。伯虎题云:金阊杨柳麯尘丝,又送吾兄上路歧。若到长安见知己,为言贫甚转工诗。书、画、诗足称三绝,至今念之不已”④汪砢玉:《珊瑚网》卷40《名画题跋十六》,《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18册,第748页。。此处所说王越石以画相易,是马远《鹤荒山水图》,汪砢玉以仇英的《南极呈祥图》及宋版《国策》一部,方才易得⑤汪砢玉:《珊瑚网》卷29“名画题跋五”,《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18册,第567页。。王越石与汪砢玉,直接交往、交易互鉴书画至少整整十年。

(三)王越石与董其昌

董其昌,字元宰,号思白、香光等,松江华亭人。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董为书画大家和鉴赏家,《明史》称颂承明代早中期华亭历代书画大家之后,“超越诸家,始以宋米芾为宗。后自成一家,名闻外国。其画集宋、元诸家之长,行以己意,潇洒生动,非人力所及也。四方金石之刻,得其制作手书,以为二绝。造请无虚日,尺素短札,流布人间,争购宝之。精于品题,收藏家得片语只字以为重。性和易,通禅理,萧闲吐纳,终日无俗语。人拟之米芾、赵孟頫云”,而与同时顺天的米万锺称“南董、北米”⑥张廷玉等:《明史》卷 288《文苑四·董其昌》,第7396-7397页。。王越石与其关系较熟,不时出示所藏。天启七年(1627)三月,王越石携示李昇水墨画卷,董因而临摹一帧,高一尺八寸四分,阔一尺一寸⑦青浮山人编辑《董华亭书画录·册叶》,第17页,《历代书画录汇辑刊》第1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第33页。。

(四)王越石与张丑等

苏州人张丑,字青父,富于收藏,是当时著名的书画鉴赏家,撰有《清河书画舫·真迹日录》,时人比之黄伯思、周公瑾⑧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卷19“张丑”条,黄君坦校点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569页。,王越石与其书画交往较多。张丑曾记:周昉《文会图》,又名《挥扇仕女图》,原在苏州翰林韩世能家,“奇迹也”,“近为新都王廷珸购去,摹本至今犹存”⑨张丑:《清河书画舫》花字号第四“周昉”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208、209页。。万历四十五年(1617)三月,王越石携示倪瓒《僦居城东图》小帧前往,该画青绿满幅,全师董源,其上小楷诗题极精,无能识者,张丑“特定为天下倪画第一,即举世非之不顾也”。张丑极赏此云林绝品,“为之喜而不寐”⑩张丑:《清河书画舫》绿字号第十一“倪瓒”条,第556、562页。。王越石又出示倪瓒《雨后空林生白烟》大幅,张丑品为“纵横满纸,层叠无穷,且设色脱化,较《城东水竹居》小景,尤觉渐近自然。当为迂翁晚年第一名品。本身后有张雨、袁华、陆颙、周南老等题咏,其钱仲益、顾禄、王达、张枢等绢素诗头,亦楚楚可爱”⑪⑪张丑:《清河书画舫》绿字号第十一“倪瓒”条,第562-563页。⑫张丑:《清河书画舫》绿字号第十一“倪瓒”条,第563页。⑬张丑:《清河书画舫》附《真迹日录》第663页。。张丑因而大生感慨,称生平所见倪画,指不多屈,但从未有如此精绝者。从而称“越石为人有才无行,生平专以说骗为事,诈伪百出,而颇有真见,余故误与之游,亦鸡鸣狗盗之流亚也”⑫⑪张丑:《清河书画舫》绿字号第十一“倪瓒”条,第562-563页。⑫张丑:《清河书画舫》绿字号第十一“倪瓒”条,第563页。⑬张丑:《清河书画舫》附《真迹日录》第663页。。王越石还曾向张丑出示过吴道子《旃檀神像》,绢本,大著色,前有宋徽宗瘦金书标题、双龙方玺并“宣和”“内府”等印,“虽破碎而神明焕然”⑬⑪张丑:《清河书画舫》绿字号第十一“倪瓒”条,第562-563页。⑫张丑:《清河书画舫》绿字号第十一“倪瓒”条,第563页。⑬张丑:《清河书画舫》附《真迹日录》第663页。。此幅曾被嘉靖后期大学士严嵩收藏过,张丑将其列为“神品上”,“近从吴廷所归之王越石”。①张丑:《清河书画舫》附《真迹日录》,第665页。王又曾出示周方鼎一尊,高四寸五分,方三寸,广二寸,约重二十两,四面花纹作天鸡夔龙,四足有细花,周围飞戟八条。三面青绿翡翠,其一面与内方底面作水银古款一行,曰“作孟姬”三字,“奇古”;王蒙《南村草志》一轴,纸本,浅绝色,“笔法秀逸,脱尽画家蹊径,真绝品也”②张丑:《清河书画舫》附《真迹日录》第675页。。王越石又曾购得徐季海《宝林寺诗》,后有王蒙和韵之作,“楚楚可爱”;购得李泰和《永康帖》,后有宋濂跋,都是檇李项氏之物,“足称双璧”③张丑:《清河书画舫》附《真迹日录》第707页。。张丑所记,足见王越石收藏或出示藏品之精绝。

与曹函光。《宋贤十七札》,均是宋代名流鸿望魁垒英臣之笔,原为朱忠禧之物,后为无锡谈志伊所得,后又转入徽州收藏家汪景纯家,崇祯七年(1634)秋曹函光(瞻明)曾于“王越石舫中见之”,曹因“极爱刘无言、吴居父、叶水心三札,遂易得之”④汪砢玉:《珊瑚网》卷6《法书题跋》,《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18册,第100页。。

与张觐宸。元吴镇《清江春晓图》,画轴上装裱纸条题云:“辛巳仲冬之望日,以五十金易之王越石,张觐宸识。”⑤台北故宫博物院编:《故宫书画录》(卷5),第三册,1965年,第200页。辛巳为崇祯十四年(1641)。

与王鉴。王鉴(1598-1677),字元照,自号湘碧,又号染香庵主,江南太仓人。王世贞孙(一作曾孙)。崇祯举人。顺治十三年(1656),在其自作《梦境图轴》上,王鉴追忆道:“画山水而兼园亭,自摩诘《辋川》《卢鸿草堂》图始,后至元季赵文敏好写此景,绝无画院习气。叔明乃其甥也,故每效之,更加风韵。曾见其《南村草堂图》为得意之笔,真迹向藏新安吴氏。后王越石持一赝作售之闲仲叔祖,得值甚厚,余正其非,遂欲退还,而越石狡甚,返谓余欲得此画,故造此论,叔祖信之,复珍重如天球拱璧。乏其眼而好古,未有不受人欺者,虽赏鉴小事,其中亦难言也。……然余年已四十八。”⑥王鉴:《题梦境图轴》,《清初四王山水画论》,杨亮、何琪点校,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2年,第225页。原文误作“后王越石持一越石狡甚”,据李安源《王鉴〈梦境图〉研究》,南京艺术学院艺术研究所2011年艺术史博士学位论文及网上资料更正。王鉴生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由“余年已四十八”,可知王越石与王鉴书画纠葛那一年为顺治二年(1645)。

崇祯末年,王越石回到居安老家,但似乎仍经营古董。崇祯十五年(1642)五月二十二日,吴其贞在其家见到苏东坡《批示帖》等六种,苏帖“书法潦潦草草,在不经意处多得天趣”,吴连同《桃莺图》《松树图》一起购归。王又出示白定圆鼎炉一只,高五寸,口径四寸,身上两道夔龙,是为粗花压细花者,间有十二道孤龙冲天耳,葱杆足,百兽面含在足上,吴认为“一身全完,无瑕疵,精好与程季白家彝炉无异,惟白色稍亚之,世无二出”。此物王越石兄弟叔侄共花1 200两白银购得,后来卖与潞王,“得值加倍”。有意思的是,其家另有一件副本,“色缁,骨亦坚,迥然不符”,是苏州有名的仿古高手周丹泉所作仿品⑦吴其贞:《书画记》卷2“苏黄米蔡诗翰四则为一卷”条,第76页。。赵孟頫《竹石图》小纸画一幅,纸墨如新,用笔简而苍健,吴其贞在居安汪不易家观赏,同日“观越石古玩”⑧吴其贞:《书画记》卷2“赵松雪《竹石图》小纸画一幅”条,第76页。。孙太古《产黄庭图》小绢画一幅,一向藏在溪南吴氏,崇祯十五年六月,王越石获得,“以为至宝,不肯售”,吴其贞“深妒”之⑨吴其贞:《书画记》卷2“孙太古《产黄庭图》小绢画一幅”条,第77页。。同月二十一日,吴其贞又在王家见到柯九思《松庵图》等四幅,柯图“画法秀润,惜剥落太过”。又见到沈周《匡山霁色图》大纸画一幅,画法柔软,效于巨然,“有出蓝之气,值百缗,为世名画”⑩吴其贞:《书画记》卷2“柯九思《松庵图》小纸画一幅”条,第78页。。十月初一日,吴又在王家见到王羲之《雨后帖》一卷,仇英画册一本,共十二页,该册原为嘉兴项氏藏品,后归溪南吴氏,“皆临宋人底本,画法精工,气韵动人,似觉一洗古人而空之,为无上神品之画”;又见铜玉器绝好者数件⑪⑪吴其贞:《书画记》卷2“王右军《雨后帖》一卷”条,第79页。。倪云林和赵善长合作的《狮子林图》,脍炙人口很久,原藏丹阳张氏,后为嘉兴著名收藏鉴赏家项元汴所收,王越石也曾拥有过①吴其贞:《书画记》卷3“倪云林赵善长合作《狮子林图》纸画一卷”条,第106页。。

进入清朝,王越石的收藏陆续散出,或许其人已谢世。顺治九年(1652),吴其贞在扬州的福建商人陈以谓家见到巨然的《萧翼赚兰亭图》等。陈以谓以好书画出名,于康熙六年(1667)大收法书名画,“既独具特识,复不惜重价”,其中“所得多越石物”②吴其贞:《书画记》卷5“宋元六大家翰墨十三则一卷”条,卷3“僧巨然《萧翼赚兰亭图》小绢画一幅”条,第221、104页。。福建商人陈以谓在扬州(康熙六年)大收古董,其中宋元小画图二册计五十则,“此系王越石得于汪氏”③吴其贞:《书画记》卷3“宋元小画图二册计五十则”条,第103页。可见,王越石收藏之书画珍品,顺、康之际陆续散出,其人当已辞世。

从时人所记来看,王越石及其家族确实是一帮博求刀锥的古董商人。前述《胜国十二名家册》,其中第六帧为倪云林笔,“画间层山四摺,中露旷地,外绕七树向水,纤劲淡玄,得未曾有”,汪砢玉展玩不忍释手,王越石居然说此“可拆易也”④汪砢玉:《珊瑚网》卷44《名画题跋二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18册,第833页。,利欲熏心。王越石又从杜九如之子手以八百两银得赝品定窑鼎,而诡称价值万金求售,一时未能出手,“十余年间,旋质旋赎,纷如举棋。又求其族属之相肖者方圆数种,并置箧中,多方垄断。后来泰兴季因是企慕唐炉,越石以一方者诳之,售银五百两”⑤姜绍书:《韻石斋笔谈》卷上“定窑鼎记”条,《美术丛书》二集第十辑,第1310页。。即使与中表兄弟黄正宾互相博易,也尔虞我诈,以赝充真,锱铢必较,一派唯利是图的奸黠商人行径⑥姜绍书:《韻石斋笔谈》卷上“定窑鼎记”条,《美术丛书》二集第十辑,第1310-1311页。。所以对此行径,张丑称其“为人有才无行,生平专以说骗为事,诈伪百出……亦鸡鸣狗盗之流亚也”⑦张丑:《清河书画舫》绿字号第十一“倪瓒”条,第562-563页。。但在书画收藏经营过程中,王越石时时体现出内行和老到。王向友人汪砢玉展示“希世之珍”这一白定小鼎时,说“项子京一生赏鉴,以不得此物为恨”,索价银三千两,汪之里人出价五百两,汪不肯出售。当时王越石欲汪斋头灵壁名听经鹅者,拟以文徵明画相易,汪不肯割舍。王竟说“米家书画船不可少此物”,遂强持而去。王又出示宋拓阁帖、硃绣白端砚、坡仙雪浪斋绿端砚、哥窑彝及孔炉种种,称“此皆定鼎之媵也”⑧汪砢玉:《珊瑚网》卷44《名画题跋二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18册,第836页。。王越石此种行径,迹近耍赖,却也反映出他识货的一面。他携往著名鉴赏家之门的各种艺术品,类多精品,所赏所鉴讨价还价,体现出老到眼力。因此,将王越石称为“鸡鸣狗盗之流”的收藏鉴赏家张丑又不得不承认他有才,于古董“颇有真见”,而不得不与其交游,负有盛名的书画商吴其贞也心悦口服地赞扬他“目力过人”,“名著天下,士庶莫不服膺”。众多收藏赏鉴家和书画古董商如李日华、张丑、黄正宾、吴其贞等,凡与其接触,品鉴收藏,所见多为真迹精品,无不服膺其来路之广,眼力之准,李日华等更既与其不时交易,又为其所藏题识,大加褒赏,视其为“书画友”“歙友”,以友道待之。王越石之从侄王颙若,吴其贞称其“目力过人,为人温雅,余一见便为莫逆交”⑨吴其贞:《书画记》卷1“陆天游《草堂》小纸画一幅”条,第4页。。时人的记载清晰地表明,无论与其关系远近、对其印象褒贬,但一致承认王越石家族的书画眼力,王越石与吴其贞,确是与各地书画鉴藏家交谊较深、具有相当水准的两个书画商人家族。

王越石于古玩一行,其水准为人服膺,与其长期留心积蓄心得精于专门有关。赵孟頫正书《玄妙观三门记跋》,董其昌题云“熟观李北海《岳麓寺碑》,乃知此碑之逼真,犹是集贤偏师耳”。王越石于天启元年,得到董其昌所书题记,展至后段,觉语脉龃龉,深以为憾。三年后,又得到《三门记》,阅读之下,方悟出其首尾互装。长年留意,得以鉴定。即此一事,李日华大为感慨,谓:“向非越石嗜古徇奇,遇即收之,则延津之合难矣。不易得,不易得。”⑩李日华题记,见张丑《清河书画舫》附《真迹日录》,第678页。王越石时时与赏鉴收藏家在一起,奇物共赏鉴,相与析疑义,不乏商人的精明和老到,时有唯利是图的习气,却看不出有丝毫的附庸风雅,也殊少好事浮慕者的俗气。王越石与吴其贞一样,都是经营较为成功的古董商人。

对于明清时代尤其是徽商的收藏,长期以来学界评价不高。如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刘士林教授,于2012年4月14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春季论坛上说:“寄生于农业社会中的商人,目光短浅,见风使舵,缺乏坚定的政治抱负和远大理想,只会享受和消费,对文化也只是附庸风雅或浅尝辄止,不可能指望他们为一个城市的文化负责。”①刘士林:《现代作家解读江南城市》,《文汇报》,2012年6月4日第5版。天津美术学院刘金库副教授也说:“他们多半都是商人,旨在屯集财富,收藏书画是他们靠近文人,附庸风雅的主要方式。”②刘金库:《南画北渡——清代书画鉴藏中心研究》,台北:石头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第132页。这样的论述,未免脸谱化和简单化。若说具有“坚定的政治抱负和远大理想”,可以“指望为一个城市的文化负责”的阶层,在明清时期恐怕难觅;若说商人只是附庸风雅,对文化浅尝辄止,恐不尽然,并非那么简单。

上述考察表明,如王越石这样的书画古董经营商人,在明后期的江南极为活跃,为江南的文物古玩收藏鉴赏源源不断地提供货源。王越石家族,与稍为后起的另一徽州书画商吴其贞家族一样,不仅擅长书画经营,而且深于书画道行,于书画品鉴颇具眼力,其水准足可比肩当时有名的书画鉴藏家。而那些书画古董鉴藏家李日华、董其昌、汪砢玉、张丑、王鉴等人,与之交易鉴赏时相过从,相互之间关系十分密切。在王越石这样的书画商和李日华等著名收藏鉴赏家的交往中,看不出孰尊孰卑,孰为主动,孰为被动,而往往是相互裨益,相得益彰。书画古董经营商与鉴藏家,在锱铢必较、讨价还价的博弈过程中,或者营造艺术市场,或者鉴赏古物珍品,要么互相切磋,互相补益,要么各取所需,各得其所。兼具经营与品鉴高超水准的王越石等人,与诸多文化人士频繁互动,得心应手地周旋博弈于江南文化艺术品交换圈子,营造着竞争激烈长期红火的艺术品市场。对这样的书画商人,我们不能动辄以“附庸风雅”等闲视之。

猜你喜欢
画舫书画
Promoting Architectural Values in Culturebound Scenery in Tourist Destinations
夜游秦淮河
夜游秦淮河
崂山望海次韵台湾詹景裕族兄
一艘画舫
小小书画廓
秋临
书画
书画
书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