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鸿斌,祁汉文,王春艳
(青海省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局地质矿产勘查院,青海 西宁 810000)
青海同仁县铜钼多金属矿床发现和勘探时间虽然较长,但研究程度较低。其依据是地表出露的花岗岩体是成矿的斑岩体。本次研究结合前人研究基础,着重分析矿床成矿特征及控矿因素,从而认为矿床成因主要有两类,即岩浆岩体接触带交代矽卡岩型铜、钨矿床及岩浆期后热液蚀变型铝、钨、铅、锌矿床,区域内矽卡岩型铜、钼、钨、铅、锌矿化,分布范围广,且局部较为富集,初步分析本区具较好的铜、铝、钨、铅锌找矿前景[1]。
本区大地构造位置属松潘-甘孜印支褶皱系青海南山冒地槽褶皱带同德-临潭复式向斜北翼之岗察复背斜。侵入岩出露较广,主要集中于青海南山及同仁地区,时代多为印支期和燕山期,岩性以中酸性浅成侵入岩为主。区域矿产以有色金属和贵金属为主[2]。
出露地层为下二叠统大关山群上岩组及下三叠统隆务河群下岩组碳酸盐岩及碎屑岩、北西向及北东向断裂构造及内外接触带发育、印支期岩浆活动频繁、成矿作用强烈。
(1)下二叠统大关山群:出露于岗察背斜轴部,走向北西-南东向,呈不规则带状,形态上呈北西楔形。为一套碳酸盐岩、碎屑岩建造[3]。
(2)下三叠统隆务河群:在本区广泛分布,为一套海相碎屑岩和少量碳酸盐岩的沉积岩建造,可分为上、下两个岩组,上下岩组呈整合接触。
(3)白垩系:仅出露白垩系下统多福屯群。零散分布于本区的北西部,地层产状较缓,主要岩性为紫褐色、紫灰色含砾砂岩,中-粗砂岩夹泥质粉砂岩,顶部有泥岩互层出现。下部岩性则以杂色砾岩为主,砾岩成分复杂,分选较差,胶结物为泥质及钙质,属陆相粗碎屑岩建造,沉积相严格受构造盆地控制.总厚度1772m。不整合覆盖于下伏地层之上。
(4)第三系:仅出露新第三系,分布于断陷盆地内,地层产状一般平缓,岩性主要为砖红色、紫红色厚层、巨厚层砾岩,含砾砂岩,中-粗粒砂岩、砂质泥岩及粘土质泥岩等。自下而上粒度逐渐变细,显示内陆湖泊沉积特点。
(5)第四系:广泛分布于山麓沟谷中,地貌多属沟谷阶地及山麓冲-洪积扇。岩性因地貌环境单元不同,差别较大。在山区多以疏松黄土和冲积、坡积物为主,胶结性较差,在沟谷盆地地带,多以砾石为主,具二元结构,胶结性较差。区内第四系厚度较大,多为3m~6m。
(1)褶皱构造:本区褶皱构造属三叠系冒地槽褶皱,形成于巴颜喀拉运动,褶皱较为强烈,褶皱形式为不对称复式褶皱,轴向北西-南东向。
(2)断裂构造:本区断裂构造发育,形成于华力西末期-印支期,总体展布方向为北西-南东向,在此基础上叠加北西向、北东向断裂,形成复杂的构造格局。主要断裂均发育在下二叠统和下三叠统中。
区内岩浆岩活动强烈,发育不同时代、不同规模的各类侵入岩。如印支期的岗察岩体约52km,沿岗察-恰琼根背斜轴部侵入有闪长岩、斑状花岗闪长岩,果莫隆洼,亚莫冈西、恰支喀、瓜什则西北有燕山早期的闪长玢岩类小岩株出露。
(1)下二叠统大关山群上岩组第二岩性段大理岩及第三岩性段凝灰质、钙质砂岩、板岩是矿区主要的矿源层及容矿围岩,大理岩及凝灰质、钙质砂岩与岩体接触带往往形成矿化矽卡岩,直接控制铜、钨、钼矿体的产状形态。
(2)印支晚期-燕山早期侵入活动是成矿的主要因素之一。岩浆期后含矿热液活动及断裂为岩体内部矿化富集提供了物质来源及通道。
(3)北西向及北东向断裂是本区控制铜、钼、钨、铅、锌矿分布的主要断裂,矿体多赋存于该断裂及其附近裂隙中,矿体形态、矿化强度、矿石结构严格受构造蚀变带控制。
从矿体的地质特征、产出状态、矿物组份、结构构造及控矿因素等初步分析,认为本区矿床成因主要有两类,即岩浆岩体接触带交代矽卡岩型铜、钨矿床及岩浆期后热液蚀变型钼、钨、铅、锌矿床。
(1)产于斑状花岗岩岩体接触带中铜、钨矿体,主要赋存于岩体与下二叠统大关山群上岩组大理岩及凝灰质钙质砂岩接触带矽卡岩中,其产出形态,矿物组分。结构构造受矽卡岩蚀变带控制明显,蚀变强度与矿化强度成正比。在岩体接触带附近及外围的大理岩与凝灰质、钙质砂岩地层中、普遍分布透镜状或条状矽卡岩蚀变体,均具不同强度的铜、钼、钨矿化,蚀变及矿化范围广泛,具多期次接触交代的特点,矿化体形态及矿化特征受矽卡岩蚀变体控制明显。
(2)产于斑状花岗岩岩体及其断裂蚀变破碎带中的铜、钼矿体,赋存于岩体蚀变带中,后期石英脉、石英细脉发育,硅化、云英岩化强烈,矿化类型以(石英)细脉漫染状-浸染状为主。岩浆期后热液活动频繁,交代、分异作用强烈。矿体受后期构造、裂隙及热液蚀变控制明显。
(3)产于大理岩中石英脉及石英闪长岩脉附近蚀变破碎中的铅、锌矿体,地表赋存于破碎带氧化层中,破碎带中后期石英脉、岩脉发育,由后期热液交代形成的硅化、碳酸盐化等蚀变强烈,铅、锌矿体严格受构造裂隙控制。
(4)区内围岩蚀变强烈;主要为矽卡岩化、硅化、绿帘石化、钾化,云英岩化,由此分析矿床成因为岩浆热液蚀变型。
[1]刘建军,郑晓宁等.青海同仁县铜钨钼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J].地质科技,2016,(12):198-230.
[2]张伟鹏,吴哲楠等.青海省同仁县铜钼矿床地质特征进行成因分[J].青海地质,2015,(10):331-400.
[3]吴晓峰,李志坚,等.青海同仁县江里沟钨-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探讨[J].地质调查,2015,11(02):109-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