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东波
摘 要:面对社会的发展,文化建设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也成为了各级政府自身的责任和使命。公共文化和公益性文化二者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同时这二者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公共文化和文化产业关系密切,但二者的差别也较为明显。公共文化呈现出多方面特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服务体系,必须深度探索科学性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公共文化;公共文化服务;发展
1 引言
为人们提供高标准的公共文化服务作为目前我国社会文化建设和社会文化发展的核心目标,这也充分展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党和政府多年来针对于为人民大众提供高水平的文化服务做出了大量工作,同时取得了一些显著呈现。尤其是改革开放至今,人们的文化需求进一步提高,国家针对于公共文化服务提高了经费投入标准,加大力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带动了人民群众审美水平的提高。进入新世纪,党中央将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纳入到国家战略中,并且具体部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健全,让公共文化服务融入到公共服务体系中,全面提升公共文化建设水平,打造高水平的公共文化服务,并且形成系统性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求各领域文化服务不断提高标准。
2 公共文化服务的特性
2.1 服务性
公共文化服务从字面意思理解,可以发现其具备服务性特点。公共文化服务包含在公共服务之中,公共文化服务代表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政府提供文化服务是为了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精神文化的需求进一步增强,期待获得更好的审美体验,这种趋势下人们的审美文化诉求逐渐凸显。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是建立优越的社会制度,使人们群众的精神诉求得到充分满足。
2.2 非营利性
公共文化服务是一种非营利性服务,人们可以免费享用这些服务。然而实际上,公共文化服务中包含一些需要人们购买的文化服务项目以及文化产品。这种方式可以平衡文化服务,并且有效调节社会提供各种文化服务,文化服务的服务对象范围十分宽泛,并且服务对象之间存在地域、经济水平等方面的明显差异,因此提供的文化服务并非完全一致,体现出服务层次、服务范围、服务水平、公共资源使用等方面的区别,这些问题都需要针对性地一一解决。公共文化服务不仅仅包含基本的文化服务,同时还能够向大众提供深层次的文化产品,人们基本的文化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想要体验深层次的文化体验、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服务,就需要为此支付相关的费用,这种方式能够达到有效调节上述差异的效果。此外,通过设立相应的收费制度能够提升文化部门的服务质量,使企业再生产质量、服务标准得到明显提升。考虑到各地经济发展状况的明显区别,有的文化部门资金严重不足,这就导致自身的发展受到限制,有必要通过收费来缓解缺乏资金的问题。
2.3 大众性
公共文化服务的服务对象是社会公众,因此其具备大众性特点。公共文化服务是社会管理主体充分尊重人民大众文化权益的体现,并以满足人民大众文化需求为目的。目前,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在于是否能够尊重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文化权益和教育权益、政治权益、经济权益相同,都属于人的基本权益,重视人民大众的文化权益也是遵循社会文明发展的客观规律。人民大众进一步提高的文化需求和对文化深层次的探寻,都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体现。由此看出,保障人民大众的文化权益意义重大。
3 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建议
3.1 不背离当代特色
公共文化服务有必要融合多种文化资源和文化优势,不断扩充文化服务以及文化产品的范围。公共文化建设水平以及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状况体现了地区的文化发展状况和艺术氛围特点。公共文化服务为人们欣赏文化、感受艺术魅力搭建了平台,为艺术活动创造了舞台。处于特定的文化形态下,文化艺术生产的总量直接决定了文化艺术的繁荣。尤其是面临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必须加大力度创作更多更好的文化艺术产品以此来满足文化媒体传播需求,带动人民群众文化艺术欣赏水平的逐步提高。艺术活动以及艺术产品总量并不能直接决定艺术水准和艺术品位,然而目前看来,艺术活动和产品总量与艺术繁荣有着直接的关系。人民大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需要大量的艺术活动和艺术产品来满足,公共文化服务能够协调和引领艺术家充分发挥自身创新能力创作出大量的艺术产品。
3.2 与公共文化资源结合
公共文化服务以大量的文化资源为依托。公共文化服务的资源完全归属于社会公众,这种资源通常涵盖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历史资源和现代资源、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现如今,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公共文化服务的资源逐步实现共享,如果在公共文化服务的资源在共享和分流的过程中处理不当将损害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所以,经过充分调查研究,进一步整合公共文化资源,实现公共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和配置,是文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3.3 突出地域性
目前,公共文化的作用在于普及文化、提高城市竞争力、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并且推动社会的发展。针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地域特点相关专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一个地域在较长时间内形成的自然环境特点、文化氛围、审美习惯、风俗等对该地区人们的文化诉求产生深刻影响。在各种文化艺术活动、文化艺术产品面前人们的文化需求呈现出独特性。由于文化呈现出的这种个性化特点使其得以世代流传,并且成为该地区特殊的地域文化。在信息社会,各地域文化都面临着外来文化带来的冲击和挑战,公共文化服务需要保护各地域文化的地域性特点,让大众在公共文化服务中感受到文化带来的亲和性。
4 结束语
社会的发展对于公共文化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公共文化服务将肩负起更加重要的使命。目前在我国很多地区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缺少正确的认识,有必要提高认识,进一步明确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本质,并针对于公共文化服务各种劣势方面加以不断修正和完善,使公共文化建设以及公共文化社会服务体现出最大限度的自由性。
参考文献
[1]曲芳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8(09):81-84.
[2]胡税根,陶铸钧.中国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逻辑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57(05):8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