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微
【摘 要】本文分析了小学动画课程中的常见问题,并对不同学段的儿童与动画课程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同时对课程筛选问题中的五个注意点的进行了探讨,并指出注意的具体缘由。
【关键词】小学动画;儿童文学;适应性;形象特点
關于小学多媒体教育,一直是小学教育学术界中的难题。尤其近些年来,全国各大中型城市,中小学课堂的教室设备发展非常迅速,这就为动画课程教育在小学正常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与设备相匹配的动画课程以及教学资源却并不是很完善。我们这里着重说一下“动画课程”的问题。
动画课程现在任然作为美术教育下的一门分支,根据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标准,义务教育小学占据三个学段,他们分别是:
第一学段1-2年级。
第二学段3-4年级。
第三学段5-6年级。
这几个学段的密切结合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为我们的动画教育提供了前提。现代的美术教学,早已不是传统的应试教育,而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创作、创意、审美等诸多能力的综合素质教育,在各个学段对学生的要求不尽相同,但我们在小学开设动画课程却可以符合各学段对儿童的要求。
一、小学动画课程与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相适应:
(1)儿童发展的特点。
6、7岁到12、13岁是儿童小学学习的时期,这是儿童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转折期。其中身体生理发育是所有发育的基础,而心理发育又与生理发育相辅相成,他影响着身体的正常发展。
就儿童的发展来看,它一般拥有不可打乱的顺序性。例如生理上,先发展头部然后才是躯干与四肢。又例如在思维和认知领域,遵循着先具体后抽象的秩序。
在这种发展的顺序下,每一种能力的发展是连续的,但在达到一定的能力之前却又呈现了不连续的阶段性。例如小学阶段的儿童拥有具体形象思维,但仍然持有幼儿期的知觉思维。儿童在发展的各个阶段上并不是均匀发展的,这体现了其发展的不匀衡性。而在教育的过程中,儿童又体现出稳定性,例如,当你改变教育方法,孩子的转变却是滞后性的。但当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孩子一定会有质的变化。与此同时我们需要注意,在个体上,一个孩子不是另一个孩子的复制品,所以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这也就是我们教育中所提到的要面向全体学生,但又要做到因材施教的原因。
(2)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与动画课程的相适应:
动画课程对儿童的生活经验冲击巨大:这一时期的孩子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而动画中造型,依托于儿童文学,可以不拘泥与现实生活,可以任意塑造、夸张、变形,是对有限的生活空间进行超越的有力手段,正适应了这阶段的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我们的传统动画《大闹天宫》中的孙悟空就是最好的例子。这部动画中形象就使用了京剧的脸谱,而如果不以这么生动的表现方法为载体,单从京剧的角度出发,几乎不会有儿童主动选择接受京剧文化。
动画课程是刺激儿童深刻记忆的有效手段:小学阶段的儿童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动画通过多种通道的感官刺激,既结合了声,光于一体,使得儿童的听觉、视觉得到有效的发展,在探索新奇的心态驱动下,刺激儿童对生活拓展知识的深刻记忆,这正适应了儿童该阶段的生理发展特点。
动画课程是对基础知识的补充:制作动画依托儿童文学,而这正是基础知识学习所欠缺的、试想,我们通过一个鲜明的主题,按照情节层层展开,可以是儿童个体的爱好,也可以是他们的理想,更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构建一个儿童的道德框架、逻辑框架。例如:我们的儿童中有些尚武情节,那么如何适度的使用武力保护自己,又不伤害扰乱身边的环境呢?我们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制作富有正义感,符合社会价值观的角色以树立儿童的榜样。这又是对儿童道德建设的适应。
二、小学动画课程与儿童的该学段能力发展需要相适应
动画课程是基于美术教育下的一环,那么在各个环节中我们需要哪些能力呢?根据义务教育阶段美术的新课标,我们需要儿童认识线条、形状,色彩与肌理等造型手段,选择合适的工具、媒材,通过相应手段,自由的表现所见所闻,所想所感,体验造型的快乐。
三、儿童动画课程的筛选
动画的学习是一个相对比较大的课题,发展到现今已经分为很多细致的科目,例如原画设计,人物设定,分镜脚本设计。按照其制作工艺来看,又分为二维动画、三维动画以及粘土动画等。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动画类型或动画项目都符合儿童该阶段的制作特点,在儿童学习动画课程之前,我们需要对儿童动画的课程进行筛选,在设计课程之初就要让我们的课程不要太难,专业性要淡化,才可以适合该学段的学生学习:
(1)形象简单:
儿童动画课程形象需要简单,但是要注重动画形象的趣味性,例如,我们的形象可以是个圆,但在该动画中的形象不能每一个都是一模一样的纯圆。我们要适当的加入一些图形,类似于方形五角星,三角形。这样的动画形象才能使儿童区分开来。在进行故事的推进的时候才更加有利于其个性的展现。
(2)流程不能过于复杂:
对于儿童的动画课程,其流程不能过于复杂,甚至我们可以进行单一环节的动画设计,例如台本设计,不过这会减低最终预览效果,而且这比较适合高年级的儿童。低年级所需要更加简单,例如使用拍照的方式制作定格动画,使用剪纸的方式制作相应的皮影动画等。这些方式往往只需要一两个环节就可以呈现出动态的图像,再由教师合成,然后呈现效果,便既可以使得冗长的制作环节进行缩短,又使得儿童的兴趣增加。
(3)剧情要符合儿童文学特点:
儿童文学受众非常明确,好的儿童文学该符合以下概念:
1)有大量高潮吸引儿童阅读,避免过长的描述。
2)人物角色鲜明,并有突出的故事骨干。
3)有教育意义。
儿童文学对教育性需要我们特别强调。由于小学阶段的年龄特征,其发展的可塑性很大,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所以儿童文学特别注意教育性。
(4)不能有过重的工作量:
在小学阶段的儿童身体较之前有了很大的发展,但这时的儿童身体仍然尚不成熟,所以繁重的工作并不适合他们。例如当我们在拍摄定格动画时一些摄影器材的调动就不能够让儿童独立操作。再或者,如果在有限的课时中绘画量偏大的项目,也要尽量选择避开,否则不能完成会打击孩子与教师的积极性。
(5)效果由教师合成并把控:
由于动画制作使用的工具软件专业性明显,其复杂程度并不适合小学阶段儿童学习,为了达到好效果需要长时间学习,这在有限的课时内是无法完成的,所以我们要斟酌内容,由教师来合成最终效果以缩短时间,既能使学生兴趣浓厚,又发挥学生具体形象思维在课程中的作用,还可以为后续的发展做铺垫。
我们研究动画课程在小学阶段开展,这是有着一定的意义的。近些年来我们发现,中国的动画越做越成熟,但真正能够面对小学阶段儿童的优秀动画作品,却并不多,我们研究小学阶段动画课程的安排,这就可以起到一定的抛砖引玉的效果。当然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教育的思考。例如,以《疯狂动物城》举例,影片里安排了非常多的现代社会的角色,推进剧情的同时使得孩子们了解到非常多的社会正式办事流程,间接的增加了孩子们的社会经验,同时他又给孩子们灌输了正确的社会价值观,更重要的是这部由美国知名动画公司迪士尼制作的动画使得我们的孩子在看动画的过程,了解了美国的风土人情,不自觉将美国的很多优秀方面展示了出来,在儿童的认知中,动画教育对其文化素养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这种方法同样可以适用于儿童的其他的学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