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课改的进行明确提出了教学生活化这个理念,要求教学的时候和生活联系在一起,怎样将生活和历史教学结合在一起是很多历史教师教学的时候都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笔者主要研究了中学历史生活化教学的策略,希望能够做好中学历史生活化教学。
关键词:历史教学;中学历史;生活化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生活化指的是在进行历史知识教学的时候,将其和生活结合在一起,将课堂教学过程看成学生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历史和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让历史知识贴近生活,从而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做好历史教学。
一、 中学历史生活化教学必要性
新课改的进行也给教师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重视历史教学和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学会生活。教师在进行历史生活化教学的时候,不但需要重视知识方面的积累,还应该重视历史知识和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让枯燥的历史更加的生动和有趣,让学生能够通过生活经验来更好的感受和了解历史,对历史有一个更加深刻的印象。我国以往的历史教学结构比较单一,学科体系封闭,教学内容比较的枯燥,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更是磨去了学生对历史为数不多的兴趣。历史教学生活化能够将学生和历史的距离拉近,这样不但能够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更好的学习历史,还能够让学生逐步学会通过历史思维来进行问题的观察,从而切实提高自身的问题分析以及问题解决方面的能力。
二、 中学历史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一) 走出课堂,走入到历史中去
历史讲述的是曾经发生的事情,历史本身的来源便是生活,生活中和历史有关的内容也比较多。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的时候,不能够仅仅局限在课堂中还应该走入到生活中去。教师应该实行开放式的教学,让学生深入到生活中去進行素材的收集,比如可以让学生去纪念馆、历史博物馆中观察和历史教学有关的内容,让历史教学更加的丰富,摆脱以往单调的情况。并且这样不但能够让学生亲身感受,提高历史学习的成就感,将学生历史学习热情激发出来,还能够切实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实践能力。
(二) 通过角色体验来重温历史
历史这门课程和情境的联系非常紧密,历史需要通过人来进行展现。教师需要进行教学情境的设置,让学生通过角色来进行历史的了解,这样能够更好的把握人物的动机以及思想,更好的感悟和体验历史。比如,很多人都对三国历史故事耳熟能详,教师可以熟悉相关的资料和教材,然后让学生自导自演地编情景剧,这样能够让人们更好的感受历史人物的思想,从而更加全面的认识历史和历史人物。
(三) 通过影视欣赏来进行历史感悟的提升
随着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运用和教师的理念更新,教学资源也更多更广泛,教师教学的时候也不仅仅依靠课本。计算机进步以及网络的不断普及也给教学提供了更多的资源,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的时候,也应该重视多媒体技术的运用,通过网络找到辅助资源来进行教学。教材中的内容在网络上都能够找到相关的资料,但是教科书本身比较抽象,学生很难深入到历史情节中去,也很难掌握学习历史的正确方法,这对学生历史意识以及历史思维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的时候,需要重视影视资料的辅助作用,利用现代科技。比如在学习到甲午中日战争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播放相关的网络资料,这样不但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深入到情境中去,还能够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很好的激发出来。
(四) 关注焦点
历史使人明智,通过历史的学习能够真正的做到通贯古今,通贯社会生活,历史本身便是来源于生活的,历史知识也应该在生活中运用。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的时候,应该全面的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抓住历史和现实生活的契合,真正的做到贴近生活和社会,选择和时代贴近的素材来进行历史教学,通过历史教学来帮助学生培养思考和探究方面的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好的解决问题。比如教师可以通过社会热点和媒体的焦点来进行历史教学,引导学生关注和探索一些历史问题。比如在学到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时候,教师切入点可以选择MH370失事这件事情,并通过其导入,帮助学生全面的全球化,这样不但能够将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历史教学的内容。
结语
在进行中学历史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重视生活化教学素材的运用,将课本作为教学的基础,重视知识的拓展。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进行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探索,将生活和社会历史发展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思考和实践的过程中获取历史知识,不断的完善自我,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参考文献:
[1] 赵娇.中学历史生活化教学模式探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31(01):153-154.
[2] 牟象森.让中学历史探究学习回归生活世界[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3,27(02):73-76.
[3] 舒云波.悠远的历史,真实的生活——回归生活的历史教学[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06):100-102.
[4] 王永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生活化浅探[J].成功(教育),2011,(16):211.
作者简介:李先启,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老僧堂镇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