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雪蕾+杨索
摘 要:课堂实验借助手机和软件较直观、较精确地实现,其取材简单方便,能增加高中物理课堂实验的可视性与真实性,提高学生参与度,激发学生积极性,提升课堂有效性。
关键词:手机;课堂实验;简单;有效
简单有效的课堂演示实验深受学生喜爱,也一直是众多一线教师的追求。笔者在平时教学工作过程中,也注重这方面的积累。现在手机在生活中使用已经十分普遍,它的部分功能结合一些软件可以应用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它取材方便,效果较好。
实验一、探索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用来测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装置通常有打点计时器,教师演示一重物在竖直方向上下落,用打点计时器记录重物的运动情况,但是实验中摩擦力等阻力影响往往使所得结论与理论值相去甚远。所以我们设计了如下實验方案,效果甚好。准备器材:小球、手机、电脑(安装Photoshop软件)、数据线。课堂分组实验时,组内学生从某一高度释放小球,另一学生用手机频闪(一般手机照相都能实现该功能)记录下小球在不同时刻的位置,用数据线将照片导入电脑。打开Photoshop,依次打开文件-脚本,将文件载入堆栈,如图1所示,将所需要堆栈的照片载入进去,点击“确定”,电脑就会将每张照片显示为一个图层。这个时候堆栈的照片已经有了基本的样子,如图2所示。若颜色太浅,可以选中全部图层将混合模式从正常变为亮色、深色。利用小球实物的直径(或背景)与照片中的直径进行对比,得到缩小倍数,从而计算相邻小球之间的位移Δx,频闪频率T已知,利用公式
Δx=aT2,求解a。该实验的优点是,取材方便,实验数据精准,从而让学生在真实实验探究中,较好地掌握自由落体的运动性质。除此之外,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中的许多实验如:平抛运动的研究、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等等,也可使用手机该功能和Photoshop软件进行相关操作步骤的改进和替换,也能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实验二、探究互成角度的两力合成的规律
在探究两个互成一定角度的力的合成遵循怎样的规律时,往往需要展示学生探究过程、小组成果。一般教师采用投影仪展示,但投影仪的固定位置极大地限制了活动的展开,不利于问题及时发现与纠正。为此,我们采用了手机上一个功能,实现手机和屏幕同步展示。打开计算机AirPlayer软件,与手机AirPlayer镜像(如iPhone手机自带这个功能)连接。注意:计算机与手机需连接在同一局域网内。教师巡查并实时投影学生操作的情况,可以展示鼓励学生规范的操作和捕捉典型的不规范操作,如图3所示,也可以展示学生实验成果,如图4所示,通过生生纠错,生生补充,及时了解不足,作出调整与改进。通过实践发现,学生在与同伴交流讨论中,更能积极主动地消除错误,构建知识网络。高中物理部分课堂演示实验也可以这样摄影,如光的全反射、仪表的读数等等,可以解决角度、大小、距离等引起的视觉限制,方便学生各个角度清晰地观察。手机和AirPlayer软件结合应用在课堂教学中优点在于使教师不再受物理空间的约束,极大地方便了课堂中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及时反馈和评价,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内在动力,形成一种良好的循环。
实验三、失重和超重
失重和超重是学生学完牛顿运动定律后,知识的迁移和应用部分,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典型的应用型知识点。虽然超重、失重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物理现象,学生往往能感受到,但是由于其发生的短暂性,学生很难观察到细节,仅凭直觉和记忆不易理解。在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 P89指出:“人站在体重计上,下蹲、起立,也能看到超重和失重现象。”播放视频,学生缺少真实体验感;教室里操作演示,这个现象历时短,可视度不高。因此,我们可以采用如下方法:在课堂中请一学生下蹲演示时,打开手机“慢动作”功能进行摄像(或者任何一部有摄像功能的手机),然后用手机进行播放,将下蹲过程“慢放定格”,可以用实验二中提到的AirPlayer镜像方法实现手机与屏幕同步播放,也可以采用文件导入计算机,用视频播放软件(如暴风影音、PotPlayerSetup64播放器等)进行逐帧播放,超重、失重过程在慢播放过程中非常明显清晰,这样观察效果会好很多。高中物理还有很多历时短、难观察到瞬间的实验,如碰撞、平抛等等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实现捕捉瞬间。
以上是笔者用手机实现的几个物理课堂实验,取材方便,提高学生课堂参与感与可视性,大大激发学生“探个究竟”的想法和兴趣。部分实验可以进行定量计算,也使得科学探究中的问题变得更加有意义、更加具备深度。在课堂实验中,学生体验知识获取的过程,在“做”科学中得到知识和概念的理解,从而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积极性,提升课堂有效性。
作者简介:金雪蕾,浙江省温州市,永嘉中学;杨索,浙江省温州市,浙江中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