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物理学科,涉及广泛,知识繁琐深奥,在常态课堂上,笔者认为需要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尊重学生的思维,这就需要打造“慢一步”的物理课堂。文章以高中物理为例,分析了问题提出的背景,然后从教师“慢一步”开始,让学生先走一步;教师“慢一步”结论,让学生思考一会;优生“慢一步”发言,让后进生跟上一点三个方面展开对“慢一步”教学策略的具体思考和实践。
关键词:慢一步;高中物理;思考;背景;实践
高中物理学科,是一门对理性思维与逻辑思维要求极强的自然科学,既包含着抽象的概念,又有形象的认知,既需要领略物理知识的浩瀚,又需要与伟大的科学巨人对话,微观与宏观交织,深度与广度对于学生是一个考验,这就要求物理老师能够适时找出教学对策。
一、 问题提出的背景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快餐文化的流行,人们也越来越浮躁,做什么都追求一个“快”字,在教学中也是如此。比如我前一段时间听的几节课,一节学校公开课《万有引力定律》,一节县级研讨课《机械能守恒定律》,还有一节大市级示范课《动能和动能定理》,三位执教者,风格各有千秋,教学语言各有特点,但都有一个共同现象——“快”,教学速读非常快,环节非常多,一环接着一环,一个物理公式接着一个物理公式,一个物理概念接着一个物理概念,一个练习接着一个练习……令人眼花缭乱,效果到底如何?我作为一个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物理老师,对这种教学方式不敢苟同,反倒认为教学可以“慢一步”。
二、 “慢一步”的具体思考和实践
1. 教师“慢一步”开始,让学生先走一步
课堂教学开始,老师都喜欢直接按照自己的教案进行教学,传统的课堂模式下,教师总是习惯于讲授的教学形式,老师总是会认为自己不讲的知识学生就不会懂,教师讲学生听天经地义,这才是真正的课堂教学。其实,这是教师理念的落后造成的,是对学生的不信任,也没有真正能夠做到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
如果教师教学时能够“慢一步”,让学生在前面先走一步,对即将要学习的知识先有一个预习,我觉得效果肯定更好。这种学生走在前,教师走在后的学习方式,有人称之为“翻转课堂”,主要就是由以前的“先讲后学”的方式变为“先学后讲”的方式,这种方式要避免课前学习的笼统要求,可以利用课前学案的方式或者微课的形式。比如在学习《时间和位移》一节的时候,我制作出一个9分钟的微课视频,主要讲清:(1)时刻与时间间隔的不同,让学生明白时刻是一个点时间,时间间隔是一个段时间;(2)路程和位移的不同,利用百度导航图,选择睢宁到上海的道路导航,让学生明白路程是运动的轨迹长度,位移是一个地方与另一个地方的有向线段,并让学生理解直线运动位移的公式ΔX=X2-X1,而且位移因为有方向,因此ΔX的值可以为负数,路程不能有负数。制作好的微课让学生自己利用移动设备自行课前先学习,教师课堂只需要检查学习情况,练习巩固、拓展延伸就可以了。
2. 教师“慢一步”结论,让学生思考一会
老师是起到答疑解惑的作用的,但这也需要技巧,如果学生一旦遇到疑难就抛给老师,那么老师就变为了教参,学生就变为了机器。课堂教学,遇到疑难问题,教师不要急于给学生解答,而要“慢一步”,视问题的难度,决定如何引导或者让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思考一会,这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是促进学生遇到问题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哪怕学生思考讨论了半天也没有得出结论,但这个过程学生参与了,动脑筋了,教师再点拨一下,学生就可以得出结论了,经过这种过程获得的知识才是学生自己的。
比如在学习《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一节的时候,对于“参考系”的选择很重要,因为它的选择决定着其他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以及运动的轨迹变化是如何的。我以课本上图1.1-4为例,让学生明白以飞机为参考系和以地面站立不动的人为参考系,看到飞机上落下的物体运行轨迹的不同。然后多媒体展示陈与义的绝句《襄邑道中》,让学生说一说运动的物体和静止的物体各有哪些,并分别指出参考系。学生回答很热烈,但是不够全面。我没有急于总结,而是耐心地让学生再找一找。学生很快就发现“榆堤”与“花”互相为参考系都是静止的,“榆堤”如果以“我”“船”“云”为参考系也是运动的,而“我”“船”“云”互为参考系的话又都是静止的。然后让学生总结物理学上运动和静止的物体如何表达才是最准确的,学生就能总结得非常准确了。
3. 优生“慢一步”发言,让后进生跟上一点
在班级制的教学中,会存在能力不同的学生,以及不同层次成绩的学生,他们对问题的思考时间会有快有慢,有深有浅。在班级教学中,经常出现老师刚一提出问题,就会有学生说出答案的情况,如果老师就以这位学生为标准,进而结束这个问题,那么,对于更多的学生则是不公平的。同样,在现在很多学校正在推行的合作学习方式下,也会出现优生掩盖总体学情的情况,本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是想通过集体智慧共同解决问题,让优生帮助后进生共同进步,但是如果教师操作不当,干预不及时,则会出现优生霸占话语权,导致后进生越来越差的情况发生。
为了避免“马太效应”的发生,教师教学中要力避优生抢占制高点,要让优生“慢一点”发言,让后进生跟上。比如学习《摩擦力》一节,对于静摩擦力的大小会产生变化,与推力相等的问题,有的学生难以理解,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还有比如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成正比的问题,公式为
F=μFN,让学生讨论同一个物体在不同平面上滑动其滑动摩擦力F是否相同,为什么?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动摩擦因数μ与什么因素有关,能否用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这样的问题,有的学生2分钟就举起了手准备回答,而我看到很多学生还在认真思考,我就说请再思考一下,组织好语言,分条回答。其实我主要是想等等其他学生,让其他学生的思维跟得上。
高中物理教学,要求学生要具备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而学生的个体智力有差异,如果教师能够“慢一步”,优生能够等一等,就能够让更多的学生思维跟得上,就能让学生学得更扎实,对问题的探究信心就会更强。
作者简介:陈刚,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