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政治学科素养培养初探

2018-01-30 13:36吴俊华
考试周刊 2017年60期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高中生

摘 要:根据十八大精神启动的高中课程方案和高中课标的修订工作中,将新增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的产物,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核心素养与政治学科素养之间的关系是共性与特性、抽象与具体的关系,本文致力于探讨高中生政治学科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高中生;政治学科素养

什么是真正的政治教学,从教十余年来,我一直在寻找答案。一路走来,兜兜转转,我始终不曾得到心仪的答案。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后来,我邂逅了很多闪光的文字:核心素养是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基础;近日,根据十八大精神启动的高中课程方案和高中课标的修订工作中,将关注点从教育过程应该满足的标准到一定教育经历后其必须拥有的基本素养和能力,即老课标解决的是“如何教”的教育问题,新课标解决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教育问题。新课标不仅新增学科核心素养,而且把核心素养作为检测教学效果的质量标准。然而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世界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反复摸索与实践的产物,早在1989年美国国家数学教师协会的“NCTM标准”率先从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诠释教育目标,英国、德国、瑞士、澳大利亚等国家相继在国家课程标准研制项目上采用了这种模式。我国建立的教育质量标准是为了更好地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推动我国的教育改革与国际接轨,以更好地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一路探索,我发现:原来,政治学科背后站着的是人——我想我找到了答案。

改革路上,从来不乏先行者: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窦桂梅认为核心素养的发展离不开教学,课程的结构影响着学生的素养结构,课程的品质影响着学生的素养。基于此,清华附小建构“1+X”课程体系来落实、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北京十一学校李希贵校长说我们学校的教师不是教学科的,而是教学生的。人永远是目的,素养应当以人为核心;吴江实验小学姚虎雄校长把“学生立场”作为教育的内在法则,从一线实践的角度,解密了素养的形成机理。知识转化为能力,要突出的是探究学习方式;能力内化为素养必须致力营造具有价值、态度、情感的文化关怀环境;并通过“学科关键素养”改革“学科教育”,为“核心素养”如何在学校教育中落地生根找到了一条借鉴道路。这些教育前辈的做法让我从知识的固囿里走出来,有了更宽的视野和进一步探讨的勇气。学科核心素养要求虽然是教育行政部门的顶层设计,但它真真切切地体现在我们的课标上,体现在我们的课程上,更体现在我们的课堂上。下面,我就从课标、课程和课堂三个方面来谈谈政治教师对学生政治学科素养培养的初步探索。

一、 基于课标实现三个转变

与传统的课程标准以学校为中心,仅规范课程和教学不同。新的课程目标的灵魂是核心素养,基于核心素养编制课程、选择教育内容、确定教学要求。这就意味着将课程标准的重心从“教学内容”转向“学生学习结果”。 这就要求政治教师从关注教什么转向到关注学生学会什么,改变过去“以知识为中心、教材为本位”的教学格局;这就要求政治教师在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上,把知识从作为手段转变到把知识作为工具,将课堂、教材与学生的素养联系在一起,思考如何让知识成为素养,思考如何通过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转化为学生的素质;思想政治课作为德育课程、五育之统帅,学科素养是态度、价值等综合能力的体现。这就要求政治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科价值导向,清楚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应该具备的素养是当务之急。

二、 重新定位课程价值和功能

根据十八大精神启动的高中课程修订明确提出,思想政治课要拿出1/3的时间、大量的增加综合性的实践活动性的教育开展教学,通过学生真正地接触社会和亲身体验形成真正的理念、真正的素养。而实践活动的教学方式的开展要求政治教师变教学视角为教育视角,突破传统的知识视野。既要完成对课程的纵向整合,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相关的知识背景;另外,伴随新高考的分层“走班”上课为不仅给孩子更多选择的余地、给孩子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而且让高中课程应具有更大的弹性,这些要求都让高中级段横向的课程整合成为必要,这就要求政治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有效合作、共同探讨“怎么样培养完整的人”成為新高考背景下的新任务。基于此,政治教师要重新定位课程价值和课程育人功能。

三、 优化和创新课堂教学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所有的课都应当自然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即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少不了思想品德素养,应当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来统领学科教学,对于德育课程高中政治来说尤其如此。学生每天在校时间大部分在课堂,课堂才是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阵地。政治课堂最核心的是配合学生综合素养提升来开展的,课堂文化不再是一种捆绑式的文化,这就要求政治教师转变教学教育方式把时间留给学生,给予学生自由,以学生为本自主发展。这就要求政治教师整合优化课堂内容、师生互动合作探究、作业注重培养综合能力和考核注重综合评价。由此可见,政治教师优化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载体和推手。

国家督学成尚荣提醒道,核心素养培养的理念值得提倡,教师必要的引导仍然非常重要。我认为只有教师对核心素养认识清晰了,才能更好地开展个性化教学,更好地应对新高考,更好地把国家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给学生适合的教育,使教育对人才的培养更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只要路是对的,我就不会怕路远。我会继续在教育教学中探索、提炼和落实政治学科素养实践模式,以期达到学生借助政治学习所形成的是方法,是能力,是智慧。

参考文献:

[1]袁振国.核心素养如何转化为学生素质[N].光明日报,2015-12-08.

[2]林宏辉.培养学生政治学科素养的有效方法[J].师道·教研,2013,(2).

[3]莫建龙.让政治学科素养在课前策动中成长[J].基础教育研究,2014,(8).

[4]童海燕.让学生展翅高飞——学生思想政治学科素养的培育[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7,(5).

[5]刘舫文.在时事教学中提高学生政治学科素养的探究[J].学理论,2011,(17).

[6]夏雪梅.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建设:水平划分与干预实例[J].课程·教材·教法,2013,(7).

作者简介:

吴俊华,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高风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科核心素养高中生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关于核心素养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疑问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四个对话视角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思政课教学研究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美国高中生如何度过暑假